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国际
旅游地
语言
景观
主客
关系
研究
提提 要要:主客关系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不同于传统研究关注主客的直接交往,本文聚焦于语言景观这一物质媒介,基于其信息性和象征性的维度,提出了“主语言景观客”的概念框架,从工具理性和权力关系层面来解读国际旅游地的主客关系。运用问卷调查法,在泰国曼谷和清迈向泰国居民、中国游客、非中国游客发起调查,研究发现东道主和游客对于中、英文语言景观的信息性和象征性有不同层面的认识,间接地反映了主客之间的多重关系。语言景观作为物质媒介塑造了公共空间,能动地将游客和东道主联系起来。本研究拓展了国际旅游地主客关系的研究视野,并丰富了语言景观在旅游地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关键词关键词:语言景观;主客关系;跨文化交流;国际旅游;全球化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国际旅游地的语言景观与主客关系研究魏 超,肖学宏,徐红罡(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珠海 519000)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HOST-GUEST RELATIONSHIP IN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HOST-GUEST RELATIONSHIP ININTERNATIONAL DESTINATIONSINTERNATIONAL DESTINATIONSWEI Chao,XIAO Xue-hong,XU Hong-gang(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Sun Yat-sen University,Zhuhai 519000,China)AbstractAbstract:A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the host-guest relationship has been widelyconcerned.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host-guest relationship has mostly discussed the direct interaction,andthose explicit power conflict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have been fully analyzed.However,limited studies focus on the indirect host-guest relationship built upon material media.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hosts and tourists usually have different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so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becomes the intermediary of communication,and thus reflects the silent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inpublic space.Based on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material landscape as an intermediate medium,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host-guest relationship in international destin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power relationship.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Thai residents,Chinese tourists,and non-Chinese tourists in Thailand.392 questionnaires of Thai residents and 296 questionnaires of Chinese touristsand 194 questionnaires of non-Chinese tourists were obtained.T-test analysis by SPSS was utilized to compare the cogni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inguistic landscapes in informative and symbolic dimensions,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residents and tourists arenot significant,bu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symbolic dimension of linguistic landscapes;2)Thai residents cogni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 landscape is weaker than that of English linguistic landscape,both ininformative and symbolic dimensions;3)Compared with non-Chinese tourists,Chinese tourists generallyhave a stronger symbolic cognition of linguistic landscape.Key wordsKey words:linguistic landscape;host-guest relationship;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tour-ism;globalization作者简介:魏超(1997),男,江西南昌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旅游、自然旅游、韧性。E-mail:。通讯作者:徐红罡(1967),女,云南昆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动力学、流动性、可持续旅游。E-mail:。收稿日期:2021-12-15;修订日期:2022-10-10文章编号:1003-2398(2023)02-0172-09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23.02.0202023年第2期总第190期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 VolHUMAN GEOGRAPHY Vol.3838.NoNo.2 2 20232023/4 41721 引言旅游中“主”与“客”的社会交往包括购买产品服务、共同使用设施或空间、交流信息与想法等1。主客间的社会交往体现了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经济关系是以交易为核心的买卖关系,它展现出由经济利益所主导的工具理性2,3。文化关系是指在居民和游客相互交往中,游客在向东道主社区传达外来思想观念的同时,也受到本地文化习俗的影响4,不同文化实现接触和交流5。以往的研究也揭示了主客互动中蕴含的复杂权力关系。“主”与“客”之间权力地位不平等,来自发达地区的游客有更强的优越感,以“凝视”的方式去消费东道主社会的文化,主客关系中隐藏了并不对称的权力关系6,7。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中主客互动的研究主要是对“主”与“客”两个主体直接的交流互动形式、内容和影响的探讨,包括在宏观层面上跨文化交流所带来的社会观念、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的变迁,也包括在微观层面上东道主对游客的感知,游客态度、行为和体验等3。主客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依赖于相互沟通,但是在跨文化交流的情境下,东道主和游客的交流总是面临语言的障碍,他们之间难以进行深度的沟通8。为了克服这种障碍,主客交往需要借助一些媒介,例如国际旅游地的城市街头通常分布着各种形式的语言景观,这些物质形式的语言文字标识间接地将东道主与游客联系起来,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主客之间的多重关系。但是,已有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主与客的直接交往,而较少关注主客之间通过语言景观这种物质媒介建立的关系。语言景观以路牌、标识、广告牌等刻有书面文字的媒介形式分布于公共空间,帮助外来游客快速获取信息并理解地方,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物质载体9,10。这种信息性的功能彰显了语言景观物质形式的工具理性,但是更值得一提的是其象征性的维度。当多种语码的语言景观出现在国际旅游城市街头,语言的竞争甚至是文化的竞争已经开始11-14。而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游客和居民站在“主位”与“客位”对语言景观的理解差异则表现了诉诸于公共空间的复杂权力关系。语言景观对于族群、空间和地方的意义在不同学科受到重视,国际旅游的场景为社会语言学和人文地理学的交织提供了良好情境。本研究旨在回答语言景观在国际旅游地的公共空间发挥了什么作用,又如何在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东道主和游客之间建立多重联系?2 文献回顾和理论框架2.1主客关系主客关系一般被理解为主客之间具体的、面对面的、有直接接触行为的社会交往15-17。总体来说,这样的社会交往主要发生在三种情况下:一是游客从当地居民处购买产品或服务,二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同使用同一空间或设施,三是游客和当地居民交流信息与想法1。这些互动体现了东道主和游客之间多类型和多层次的关系4。首先,当地居民与游客最直接的是经济关系。当地居民通过为游客提供产品或服务获取收益,旅游对于提升居民收入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其次,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旅游是一种跨地区、跨文化的社会交往活动,在居民和游客相互交往中,不同文化得以碰撞和交流5。这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双向的,游客在向东道主社区传达外来思想观念的同时,也受到本地文化习俗的影响。而在跨文化交流的情境下,语言是体现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的一个重要维度,游客的流动使得多种语言和文化相互接触,以语言为载体,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得以交融10。此外,一些研究并不局限于讨论主客之间表面的社会交往,而是批判性地探讨了主客之间的权力关系。较为典型的是游客凝视理论7,作为“凝视主体”的游客和作为“凝视对象”的东道主居民之间体现出权力的操控关系6,18。一般来说,主客互动通常是为了满足游客和产业的需求而不是当地居民文化交流的需要,游客总是占据着中心地位。旅游地居民服务游客,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境下形成的交往关系并不平等。尤其是在国际旅游中,西方游客到欠发达地区旅游常常与东方主义联系在一起,西方游客将东道主社区视为与自身相对的“他者”,西方是现代的,东道主社区则是原始的。在主客关系中,不同游客群体之间也存在权力差异24。例如在丽江居民对中西背包旅游者的认知中,源自中国社会的背包旅游者在权力关系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的总体认同态度使目的地居民倾向于崇拜或欣赏来自西方的背包旅游者19。语言的使用也导致了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国际旅游中西方游客是长期以来的主要市场,游客与东道主的互动更依赖于英语这一世界通用性语言,也造成了国际旅游地英语的霸权地位20。2.2语言景观2.2.1从社会语言学到人文地理学语言景观是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Landry 和Bourhis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首先定义了它是展示语言文字的物质载体,如公共路牌、广告牌、街道地名、商铺招牌和政府建筑上的公共标志等,这些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特定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9。语言学家们以语言景观为对象做出了许多有贡献的工作,他们关注了多语种、多族群地区的语言竞争现象21,并尖锐地揭示了语言景观中所蕴含的社会权力22。城市街头的指示牌和各种店铺的命名用何种语码显示21,不同语种的布局(上下;左右;中心外围)23,语言景观的设立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是官方还是私人11等都体现了语言及其相应族群在地区所占据的社会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