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赛事
志愿
服务
经历
大学生
全球
胜任
影响
研究
梅勇
收稿日期:2 0 2 2-1 0-2 8基金项目:2 0 2 0年湖北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 英语畅谈中国 为例”(2 0 2 0 3 1 9)作者简介:梅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方帆,汕头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国际赛事志愿服务经历对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影响研究梅勇 方帆【摘 要】全球胜任力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参与国际赛事志愿服务被认为是促进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对1 0名参与某国际赛事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其全球胜任力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发生了积极变化,体现在文化认同、世界知识、跨文化理解、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开放与尊重等方面。首先,得益于高强度赛前培训,志愿者的世界知识和跨文化理解水平变化最为显著;其次,志愿者全球胜任力态度与价值观变化程度居中,这源于志愿者的高内驱力和赛事期跨文化交际环境;最后,国际赛事有助于提升志愿者的全球胜任力技能,但囿于期限较短,其影响程度较小。基于研究结果,研究提出应提高服务性学习活动的比重、开设世界知识类课程以及创建真实的跨文化交流环境等建议。【关键词】全球胜任力 大学生志愿者 国际赛事 一、问题的提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及竞争力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为更好参与全球治理,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1,国内高校也纷纷将“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其中提升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是一项重要培养指标。但全球胜任力培养面临“高认同、低实施”的困境2,探讨如何将全球胜任力培养由教育理念和政策导向变为行动,调查哪些学习和社交经历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3二、文献回顾及研究问题(一)全球胜任力内涵及内容框架全球胜任力(G l o b a l c o m p e t e n c e)最早出现在美国1 9 8 8年发布的 为全球胜任力而教:国际教育交流咨询委员会报告 中,旨在倡导帮助学生增强与世界的联系,理解世界的变化,并能有效参与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竞争。4随后美国学界对其概念的界定上历经了模块要素式、主客体关系式、行动程序式三个阶段。5对其内涵则有宽窄两类观点,广义视角认为全球胜任力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的素养结构,相当于核心素养6;狭义视角认为全球胜任力旨在将学生培养为全球公民,关注学生的世界知识、全球视野、国际理解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7本研究采纳狭义视角的定义,并以M a n s i l l a和J a c k s o n的界定为参考,认为全球胜任力是“理解具有全球性意义的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的能力和倾向”。8全球胜任力的框架有“三维度”和“四维度”两种划分方式。三维度框架包含知识与理解力、技能和态度,影响力较大的有H u n t e r等建构的同心圆模型,包括知识、技能/经历和态度而构成的从内而外的嵌套关系三维度的1 7个指标9;或是包括认知、人际与个人三维度,以清华大学为代表,在认知、人际与个人三个层面培养六大核心素养,包括理解世界文化、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保持开放心态、保持文化自觉、保持文化自信、勇担责任等内容。1 0四维度框架通常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知识、能力、行为和态度,或是知识、认知技能、社 会 技 能 和 态 度 及 价 值 观,以 经 合 组 织(O E C D)的四维度模型为代表,包括两种知识(全球性议题和跨文化知识)、四项技能(分析与批判性思考、跨文化交流技能、同理心和灵活性)、四种态度(对不同文化持开放态度、尊重不同文化、保持全球意识、责任感)和两种价值(尊重人性尊严、尊重文化多元)。1 1综合而言,全球胜任力是指学生掌握世界历史以及全球性议题等方面知识,拥431有尊重文化差异的积极态度和作为世界公民的开放态度,具有外语、跨文化交流合作、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途径相关研究全球胜任力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以课程为主的认知教学和以出国学习为主的体验教学两种。前者可细化为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融合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全球化能力,特别是知识性层面,但在培养实践能力层面偏弱,这也是为何学界倡导全球胜任力教育应从认知教学转向注重沟通和行动,以 培 养 具 有 跨 文 化 意 识 并 付 诸 行 为 的 全 球 公民。1 2相较而言,出国学习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首要教育方式和卓有成效的培养途径,特别是提供跨文化体验和全球视角。研究证明,大学生的海外学习经历能显著促进其全球胜任力的发展。1 3然而,由于出国学习成本高、时间投入大,其受益面受到极大限制,这促使寻找其他培养途径变得日益迫切。作为一种社交经历,参与国际服务性学习活动(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e r v i c el e a r n i n g)被视作一种有价值的全球公民教育形式,有助于培养年轻人应对全球化生活的能力1 4,如参与国际赛事志愿服务。在态度方面,国际赛事有助于公民认识和了解他国的文化和社会,促进相互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他人的尊重。1 5在意识方面,S o n g发现,中国举办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和2 0 1 0年 上 海 世 博 会 激 发 了 公 民 全 球 意 识 的 形成。1 6值得一提的是,Y a s h i m a通过准实验调查发现,参加国际赛事志愿服务后的日本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有明显提高,体现在开放性、关注国际时事、人际交往技能和自我效能方面。这些研究彰显了国际赛事对全球胜任力发展的积极作用。1 7综上,已有研究对全球胜任力的概念和内容结构有较全面地探讨,培养途径上主要关注课程认知教学和海外学习,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对参与国际赛事志愿服务这类社交活动对全球胜任力影响的定性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结合日志和访谈,以2 0 1 9年武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后文简称“军运会”)大学生志愿者(后文简称“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参与志愿服务后的全球胜任力发展状况,以期为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提供借鉴。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研究者通过目的抽样,联系了武汉某高校军运会1 0名志愿者,年龄在1 92 0岁之间。志愿者的岗位职责类型比较广泛,入选前都经过了军运会组织方的严格筛选,正式上岗前也接受了高强度密集的志愿服务培训并通过相应测评。表1是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表1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研究对象性别所在学院专业志愿者岗位S 1女外语学院翻译观众服务处S 2男材料学院材料工程座席服务区S 3女外语学院英语观众服务处S 4女外语学院英语教育新闻宣传处S 5男新闻学院广告学新闻宣传处S 6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接待服务处S 7女文学院汉语言接待服务处S 8男外语学院英语教育人事与志愿者处S 9女商学院旅游管理接待服务处S 1 0女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座席服务区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由于组委会招募志愿者的工作远早于比赛日期,研究者将志愿服务周期的起始时间定为赛前大规模强化培训之时,结束于赛事结束日,历时四个月。研究对象在集训开始后即开始撰写日志,每人每月1篇,共4 0篇。访谈在军运会召开前一月(2 0 1 9年9月)和结束后一月内(2 0 1 9年1 1月)进行,人均两次,每次访谈持续4 0分钟左右。日志及转录的访谈文本共约9万字。研究者采用内容分析法(C o n t e n ta n a l y s i s)对访谈文本及日志进行编码,最终提炼出跨文化理解、世界知识、文化认同和开放与尊重等主题词,合计1 0 6次。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为了避免主观性,两位研究者分别编码,并对有分歧的内容进行商讨,保证了编码的一致性。四、研究结果总体而言,参与军运会志愿活动给志愿者的全球胜任力带来了积极变化,按照频率高低主要体现在文化认同(2 7.3%)、世界知识(2 4.5%)、跨文化理解(1 8.9%)、跨文化沟通策略(1 5.1%)和开放与尊重(1 4.2%)。其中,世界知识与跨文化理解属 于 全 球 胜 任 力 的 知 识 维 度,占 比 达 到4 3.4%,文化认同及开放与尊重属于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达到了4 1.5%,跨文化沟通策略属于技能维度,占比为1 5.1%。(一)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1 8,属于全球胜任力的情感维度,共出现2 9次,是研究对象在全球胜任力上变化程度最大的方面。志愿者对成功举办军运会感到非常自豪,民族自豪感大大增强。“中国变强大了!光是一个场馆就已经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成,更何况有那么多个场馆。国家能够顺利举行这么大的赛事也说明了中国的能力。”(S 4-日志)531国际赛事志愿服务经历对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影响研究“只要有我们国家的比赛,坐席都坐满了,观众手里都拿着国旗,然后一直在为国家队加油打气。很震撼!”(S 8-日志)同时,他们也一致认为军运会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形象,“整个城市的风貌变好了”(S 7-访谈),“更多国际友人对中国的了解不再局限于北京,通过这次赛事他们看到了武汉的发展”(S 5-访谈)。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也影响了志愿者看待外部文化的态度。他们对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如“因为中国国家地位放在这里,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高度了”,“没有必要去跟人家计较什么,做好自己,视野放开阔一点。人家对你怎么样,不要太过于计较”。(S 1-日志)(二)世界知识世界知识是全球胜任力中知识维度的重要内容,是指学生具有应对全球化和跨文化环境下的挑战和机遇的知识,包括对世界各国的语言、历史、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知识的基本理解。1 1志愿者在该层面上的变化仅次于文化认同,出现2 6次。志愿者从赛前集训和实际服务中增长了世界知识,如“这个月的学习专题内容包括军事基本常识、志愿者文明行为、世界主要国家基本国情介绍和有效媒体沟通等。”(S 5-访谈)“不明白为什么网球裁判老说l o v e?我后来才明白这是个专业术语,l o v e在网球里面代表零分,因为你想嘛,说运动员挂零蛋不好嘛,这个就是委婉的说法。”(S 6-日志)此外,随着参与志愿服务程度的加深,志愿者的世界知识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对所接待的国家基本知识。如“卡塔尔好像是中东国家,国家蛮小但是有个很厉害的半岛电视台。”(S 7-访谈)“我这次对接的国家是塞尔维亚,之前只在地理课上听过这个国家,但这次一个多星期的近距离接触,让我对塞尔维亚的彩蛋文化有了了解,同时也让我对她的篮球水平有了新认识。”(S 2-日志)(三)跨文化理解跨文化理解属于全球胜任力知识维度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指学生在全球化和跨文化环境下,对不同国家间文化差异的了解1 1,出现2 0次。日志和访谈显示,在参与志愿服务后,志愿者对文化差异现象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较深刻的理解。在赛事服务中,研究对象感受到与各国运动员及观众交往中所带来的真实文化冲击,这与他们在培训课堂上所学有所不同,如“欧美国家的人在表达情绪上更开放一些,喜怒哀乐都是呈现在脸上的,之前在课堂上有过一些了解,但是真正接触后,才能感受到不同,”(S 2-日志)以及“西方运动员带动气氛的能力真的很强。”(S 1 0-日志)有趣的是,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及了赛场上“喝倒彩”现象。“比赛时有些外国观众特别不懂礼节。比如在别人家的球队在发球的时候,这些观众就会喝倒彩,而且每一次都会这样子。播报员会说 请文明观赛,然后用英文也会说一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没有改。”(S 4-日志)在经过交流和学习后,他们逐渐认识到“可能还是因为国外那边的观念不一样”(S 3-访谈),“原来体育文化中喝倒彩的行为不是不尊重,这是球场中一种很常见的行为。”(S 4-访谈)(四)跨文化沟通能力全球胜任力有赖于具体的认知、沟通和社会情感技能,包括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冲突化解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1 9在本研究中,志愿者主要在非言语交际和换位思考方面有明显提升,合计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