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中市南郑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王心华.pdf
下载文档

ID:2368617

大小:1.05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汉中市 南郑 区稻渔 综合 产业 发展 调研 报告 王心华
2023-3(1.汉中市水产发展中心;2.南郑区水产工作站 陕西汉中 723100)王心华1李万春1杨 凯1刘建春2赵瑞平2汉中市南郑区地处汉中市西南部,具有良好的水资源,广阔的水田面积,丰富的鱼类资源,为发展生态、绿色渔业提供了优越条件。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养殖,强化渔业资源养护”的精神,推进我区渔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区老科协农业分会组织力量,对全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一、稻田综合种养殖发展现状(一)政策保障情况稻渔综合种养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能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和渔民增收,也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稻渔综合种养在全国掀起了发展热潮。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渔业工作,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列入五大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在湖北潜江、四川隆昌、开江等市和区内已发展的养殖企业实地考察调研,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实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区政府办印发了 关于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的通知(南政办发 2021 24区域渔业-172023-3号),关于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涉农整合资金扶持管理办法 的通知(南政办发 2021 25号)。(二)经营主体情况目前我区有中小养殖企业(户)100 余户,渔业养殖公司 11家,养殖合作社 14 余个,家庭农场3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1 家,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省级良种场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三)管理运行情况通过在全区有关镇办建基地、抓示范、促推广,帮助17个镇办、65个脱贫村开展稻鳖、稻鳅、稻虾、稻蟹、稻蟾、稻蛙、稻鱼综合养殖,养殖品种主要有小龙虾、泥鳅、甲鱼、大闸蟹、黑斑蛙、蟾蜍、中科五号鲫鱼等名优水产品。建立养殖产业示范基地45个,全区稻渔综合养殖面积 21650 亩,占全市养殖面积50000亩占42.3%,位居全市第一;2021年稻渔水产品产量达2200吨,占全区水产品产量 9450 吨的 23.3%;实现产值2.1 亿元,占全区渔业总产值 5.2亿元的40.3%。(四)效益情况稻 渔 养 殖 亩 产 值 达 10000元,平均产值8000元。稻渔综合种养不仅可以产出优质水产品,还可以生产高品质的大米,亩均效益可达 2000-3000 元,比单纯粮食种植亩均增收1800元以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富裕农民的有效手段,使南郑区的水产产业成为全省样板工程。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为调整全区农业产业结构,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前景分析(一)市场需求量大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水产品消费逐年增长,水产品区域渔业-182023-3作为优质蛋白的提供者,已成为居民“菜篮子”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水产品总需求量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长,渔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工作的开展,全国养殖水域减少2000万亩,养殖水产品总量减少。市场价格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增长8。(二)养殖效益较高渔业与其它农业产业相比,其养殖比较效益和规模效益较高。以泥鳅养殖为例,据调查,目前南郑区稻渔综合养殖台湾泥鳅,具有生长快、周期短、病害少、易捕捞,好运输、产量高等特点,当泥鳅达到 30-50 尾/kg、作为商品鳅上市,养殖周期4-5个月,亩产 400kg,每公斤利润在 5 元,年亩均收益为 2000 元。加上水稻亩产 500kg,大米每公斤 12 元计算,亩均利润 1000 元,稻渔种养综合效益在 3000 元。据测算甲鱼 4000 元,黑斑蛙 5000 元,中华大闸蟹 4500 元,常规鱼 2500 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三)带动效果显著在脱贫攻坚战期间,进一步做好渔业产业扶贫相关工作,增强渔业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能力,2019年南郑区政府出台了 南郑区稻渔综合种养扶贫产业实施方案,实施了“渔业企业(渔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渔业企业以“务工,土地流转,托管代养,提供技术、苗种、销售”等多种方式,每年每亩为贫困户增收 1100 元。在乡村振兴中,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2021年区政府印发了南郑区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施意见,促进了稻渔产业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稻渔养殖按照不低于财政投入的6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区域渔业-192023-3归村集体,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助力了乡村发展振兴。(四)具有发展生态、绿色渔业的资源环境优势稻渔综合养殖属于绿色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发方式之一,体现了水产品代谢物肥水后促进水稻生长,减少了有机肥和无机肥用量的 30-40,农药使用量40-50,降低了水产品和大米的残留物,达到绿色产品,消费者对稻渔产品得到了认可。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生态环境保护对水产养殖的约束矛盾愈加突显汉中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区、省“引汉济渭”工程供水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越来越严厉,对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使用和养殖尾水排放有更加严格的限制,对渔业产业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017 年以来,因水库水源地禁养、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养、城市发展规划用地等已退出水产养殖面积1000 余亩。2018 年底,完成了养 殖 水 域 滩 涂 规 划(2017-2030)编制发布,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功能规划已确定,限制约束愈加严格。(二)基础设施滞后和渔业科技投入不足我区大部分塘库和沟渠建于上世纪 60 年代,由于投入不足、设施老化,漏水严重,养殖塘库主要功能是保障农业灌溉,导致稻渔养殖水量不足。稻渔新科技、新技术的投入不足,养殖模式、养殖技术与水产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养殖效益提高。(三)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不足我区稻渔水产品没有形成一个为大众所知的水产品品牌,没有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和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同时,区域渔业-202023-3水产品的宣传和市场开拓不足,汉中 85%的水产品都销往外地,主要销往四川、甘肃、西安等地,但是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价格没有优势,市场没有竞争力,导致经济效益低。(四)渔业支撑服务体系薄弱全区渔业管理机构不健全,目前有独立的渔业工作机构 1个,区水产工作站和渔政监督管理站及西流河水产种质种养保护区管理站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同时渔业专业技术人员少,全区有渔业工作人员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 5 人,都是兼职且老龄化严重;渔业管理工作经费不足,难以保障渔政执法、水产品质量监管、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水产技术推广、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等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机构改革后,出现了编制少、人员少、经费少,无法为全区渔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见表1。四、建议与对策(一)科学布局,高起点发展绿色生态渔业区域渔业表1南郑区渔业机构和队伍情况表编号12是否有独立的渔业机构有有开展渔业工作机构南郑区水产工作站南郑区凤凰山水库管理站编制人数(人)95在岗人数(人)125水产专业人员数(人)31在岗人员年龄结构(人)30岁以下0030-40岁0140-50岁2450岁以上100-212023-3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保持高压态势,环保“严监管”将成新常态。为此,我区要高起点、早谋划,按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开展稻稻渔综合种养养殖,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步伐。(二)挖掘潜力,创新方式,加快渔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水库生态养殖基地、池塘无公害养殖基地、大鲵繁育与养殖示范基地、冷流水鱼类养殖示范基地、稻田生态种养殖示范基地、水产良种培育基地“六大基地”建设,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通过革新养殖技术、规范养殖行为、推广养殖新模式,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三)加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培育,壮大渔业经营主体集中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含量高、有品牌有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涉渔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促进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渔民”的经营模式,与渔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同拓展市场,抵御市场风险,到2023年我区稻渔种养经营主体达到120家。(四)深化加工,促进流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区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还处于起步阶段,餐饮加工初步形成规模;没有水产批发市场,均是些个体商贩,流通不活跃,养殖户在售鱼过程中常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加快构建养殖、加工、流通、服务多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打造良好的渔业经济生产链,通过引导扶持 3-5 个渔业加工企业,开展冷鲜分割加工、食品加工、保健品生产,延长渔业产业链;利用互联网拓展网络销售,增强社会供给适应性。区域渔业-222023-3(五)抓好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大我区渔业品牌建设,强化市场营销策划,大力创建我区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如“甲鱼”“泥鳅”“蟹”“蛙”,统一口径宣传,加大国内市场的推广,要积极鼓励企业创建水产品品牌,争创名牌水产品,大幅提升水产品价值和竞争力。(六)围绕全区全域旅游,做大休闲渔业要充分利用南郑资源禀赋,把渔业养殖与全域旅游有机结合,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垂钓、渔家乐、特色渔庄等新型渔业产业形态,创建认定一批最美渔村、一批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休闲渔业带头人,推进渔业与生态、旅游等深度融合,形成休闲渔业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发展格局,形成浓厚的渔业餐饮文化氛围。(七)推进渔业服务体系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渔业官方兽医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为渔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提高渔业执法队伍素质和能力,为渔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八)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增强渔业发展动力建议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渔业产业发展,加大财政对渔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养殖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开发、龙头企业扶持、加工流通、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渔业投融资体系,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渔业,充分调动和保护社会各方面参与发展渔业的积极性。区域渔业-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