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CFD
综采面多尘源
风流
粉尘
分布
规律
分析
尹文婧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尹文婧(),女,潍坊临朐人,硕士,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煤矿灾害防治、安全管理。:.移动扫码阅读:.尹文婧,苏珊,张旭春.基于 综采面多尘源风流粉尘分布规律分析.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基于 综采面多尘源风流粉尘分布规律分析尹文婧,苏 珊,张旭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摘 要: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截割工序和移架工序两处主要尘源的产尘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压支架移架工序主要会对产尘点下风侧 的区域内进行污染。采煤机截割工序在两滚筒处产生的粉尘质量浓度较高,约为 。两处尘源几乎覆盖了从移架工序到回风巷的人行道全部区域。将模拟数据和现场测定的粉尘质量浓度值进行了对比,平均误差为.,可见数值模拟的结果是合理的,可以为井下粉尘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关键词: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粉尘防治;现场测定;多尘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引言煤尘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破碎煤炭和岩石所产生的微小煤岩颗粒。煤尘浓度过高,不仅会引发爆炸事故,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还会诱发尘肺病,威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工作第 卷第 期 年 月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环境中煤尘的防治一直是煤矿企业和科研院所重点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采煤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综采工作面成为了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主要产尘区域。其中,采煤机截割工序和液压支架的移架工序产生的煤尘量占到 以上。以往,为了有针对性的对各个工序产生的粉尘进行防治,往往对单一尘源进行研究,忽视了对综采工作面产尘情况的整体把控。因此,为了给综采工作面的现场煤尘防治措施提供全面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利用数值模拟对井下作业环境中多尘源的产尘情况进行分析。风流粉尘分布理论基础.气固两相流理论一个系统内如果同时存在 个或以上的物质状态,如气体固体、气体液体,则被视作多相系统。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多相系统分子间作用力的复杂性,一般从两相系统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在两相流的研究中一般将含有多种尺寸组的颗粒群归属为一个“相”,而气体或液体被归属为另一个“相”。所以根据物态不同,一般两相流研究被分为气液两相流,气固两相流,液固两相流。在研究过程中,通常将流体(气体或液体)作为连续介质,颗粒群(固态)作为离散体系处理。在建立数学模型时,为了方便描述引入即拉格朗日坐标系和欧拉坐标系。对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风流粉尘分布规律的研究属于两相流中气体固体的研究范畴。由于流体力学中,只针对宏观层面上流体的运动,而不考虑微观层面上,由于分子间间隙而产生的分子运动,所以将风流相视作连续介质,使用欧拉法进行描述。而粉尘颗粒作为固体相,则其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数学模型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风流采用标准 进行描述,粉尘颗粒选用 模型进行描述。首先,选用 算法,对井下作业空间中的风流进行解算,观察收敛曲线,待风流稳定后,引入粉尘颗粒双项耦合解算。其中,标准 方程表达式如下:()()|()()()|()()()其中,为时间,;为气体密度,;为湍流动能,;为横轴坐标,;为纵轴坐标,;为层流涡粘系数,;是由于层流速度梯度而产生的湍流项,();是由于浮力而产生的湍流项,();为速度矢量,;、分别为 方程和 方程的湍流 数,取.,取.;可压速湍流中过渡的扩散产生的波动;为耗散率,;经验常数:取.,取.,取(若主流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取(若主流方向垂直于重力方向),取.。.几何模型根据平煤十矿 综采工作面的现场情况,利用 三维建模软件等比例构建巷道几何模型,如图 所示。巷道主体部分取 倾向长度的采煤区,由液压支架、采煤机、电缆槽等主要机械化设备构成。为了方面后续解算,对模型进行相应简化,采煤机主体为.的长方体,前滚筒 为.,高为.的圆柱体,后滚筒 为.,高为.的圆柱体。两侧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为.的长方体。液压支架底板厚度.。液压支架与液压支架之间紧密相贴,无缝隙。.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将 构建的三维模型,导入 中进行网格划分,并进行网格独立性检验。在保证数值模拟计算精度的基础上,优选出网格数目适中的网格,用于后续解算。将优选出的网格文件导入 数值模拟软件中,根据煤矿的实际状况,对井下作业环境中的风流、粉尘颗粒进行参数设置,见表。第 期尹文婧等:基于 综采面多尘源风流粉尘分布规律分析图 几何模型表 数值模拟边界条件及主要参数设置类别项 目参 数 设 置边界条件湍流模型标准 模型入口边界类型 入口风速().离散相模型 能量方程水力直径().湍流强度().出口边界类型离散项尘源参数喷射位置采煤机前、后滚筒、移架工序处粉尘粒径分布 分布质量流率().粉尘最小粒径 粉尘最大粒径 中位径 颗粒轨道跟踪次数 风流场分布规律分析井下作业环境中风流是导致粉尘大面积扩散的主要原因,对粉尘的运移规律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井下采煤作业机械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井下作业空间也越来越复杂,增加了粉尘运移规律研究的难度。因此,在进行粉尘场分析之前,先对巷道内风流场的流动规律进行解算。利用 软件对风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如图 所示。除了风流流线图,为了更加直观观察井下作业空间中风流场的流动,沿风流的流动方向,截取了转载点、移架作业点、采煤机等关键区域及其附近空间的切片云图。图 风流分布图 ()风流流线图显示,巷道内风流在移架完成区和未移架区分布有一段“高风速带”,最大风流速度在.左右。其中,移架完成区中的“高风速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风流从进风巷进入到移架完成区时,井下作业空间由于液压支架等设备变得狭小,风速迅速增高。然后由于移架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第 期工序,作业空间再次增大,风流速度开始减缓至.左右。未移架区中的“高风速带”出现在采煤机作业区域附近,由于采煤机的作业使得液压支架煤壁之间的作业空间变小,风速增高。同时,采煤机的截割作业,使得采煤机滚筒处出现了风流的绕流,可能会携带截割作业产生的粉尘,进入到人行道区域,对作业人员造成不良影响。()风流切片云图显示,高风速区域集中在液压支架立柱煤壁以及液压支架的立柱后方区域,而两立柱之间的风速相对较小。通过对模拟数据的解算,巷道内平均风速约为.,最高风速不超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粉尘场分布规律分析移架工序以及采煤机截割工序为井下作业空间内 粉 尘 的 主 要 来 源,因 此 利 用 软件对两个作业工序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如图 图 所示。.移架尘源粉尘分布规律液压支架移架工序主要在移架点产生煤尘,沿着风流方向扩散至下风侧,因此在移架工序粉尘颗粒轨迹图的基础上,截取了产尘面以及采煤机附近的粉尘质量浓度分布云图,如图 所示。图 移架工序粉尘分布图 ()粉尘颗粒轨迹图显示,煤尘从移架作业点产生开始,由于风流的稀释以及粉尘颗粒自身的重力作用,质量浓度不断下降。在下风侧距离产尘点 的位置处,移架工序产生的粉尘颗粒基本全部沉降完毕,后续由于反弹以及风流的影响产生的二次扬尘质量浓度较小,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较小。因此,移架工序产生的粉尘主要会对产尘点下风侧 的区域内进行污染。()从粉尘质量浓度的切面云图来看,粉尘颗粒在下风侧距离产尘面.处沉降至作业空间的呼吸带高度,且粉尘质量浓度较高,大约在.左右。在该区域内,由于采煤机的阻挡,作业空间变小,风流发生从煤壁液压支架的横向位移,将粉尘带入人行道作业区域,成为了粉尘防治的重点区域。()从液压支架顶板到底板的纵向切面来看,粉尘的质量浓度分布呈现从上至下的递减规律。从呼吸带高度的横向切面来看,液压支架立柱间区域内的粉尘浓度高于立柱煤壁间区域内的粉尘浓度。.截割尘源粉尘分布规律采煤机截割工序产生的粉尘主要来源于采煤机的两个滚筒,因此在采煤机的上风侧和下风侧均有污染区域,在截割工序粉尘颗粒轨迹图的基础上,截取了采煤机附近直至回风巷转载点的粉尘质量浓度分布云图,如图 所示。()截割工序粉尘颗粒轨迹图显示,采煤机两滚筒处粉尘质量浓度较高,约为 。由于采煤机附近风流较大,一方面这部分风流会稀释粉尘的质量浓度,另一方面,该段风流会夹裹着粉尘颗粒向人行道作业空间以及下风侧运移。相比较移架工序的粉尘,该段粉尘污染面积更大,大颗粒粉尘会逐渐沉降至液压支架底板处,小颗粒粉尘会随着风流直至回风巷。第 期尹文婧等:基于 综采面多尘源风流粉尘分布规律分析图 截割工序粉尘分布图 ()粉尘质量浓度分布云图显示,大部分粉尘颗粒集中在煤壁至液压支架之间的区域,平均质量浓度约为.。()截割工序产生的粉尘主要污染立柱煤壁之间以及部分人行道区域。由于粉尘的沉降作用,液压支架底板处的粉尘质量浓度远高于呼吸带以及顶板区域。.双尘源粉尘分布规律为了进行粉尘综合治理,综合两大产尘工序的粉尘颗粒的运移规律以及覆盖范围,模拟结果如图 所示。从粉尘颗粒轨迹图来看,在移架工序和采煤机截割工序的双重作用下,井下作业环境中的粉尘质量浓度显著增加,尤其是采煤机下风侧区域。在移架产尘面,由于移架粉尘刚刚产生,粉尘颗粒大部分集中在液压支架的顶板处,以及采煤机前滚筒产生的粉尘颗粒大部分集中在液压支架底板处,呼吸带区域粉尘质量浓度较小。在采煤机区域,随着粉尘颗粒开始沉降,以及风流将一部分高浓度粉尘带入人行道区域,呼吸带高度开始受到粉尘污染,质量浓度约为.。从呼吸带高度的粉尘质量分布云图来看,在采煤机区域至下风侧 左右的区域内都是粉尘重污染区,污染范围包括煤壁液压支架,人行道区域在内的整个作业空间。图 双工序粉尘分布图 现场实测及对比分析为了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采取了对比分析法,在呼吸带高度选取了 个具有代表性的测点,测定其粉尘颗粒的质量浓度,与导出的模拟数据进行比照。对照结果表明,受到煤岩破碎程度以及其他工序的影响,导出的模拟数据相对现场测定的粉尘质量浓度值偏小,总体误差在.之间,平均误差为.,不超过,由此认为数值模拟的结果是较为科学以及准确的。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第 期表 粉尘浓度测定结果对比测 点 位 置粉尘浓度()现场测定数值模拟结果误差()移架工序产尘点.采煤机前滚筒中心点处.采煤机后滚筒中心点处.采煤机下风侧.采煤机下风侧.结论()巷道内风流在移架完成区和未移架区分布有一段“高风速带”,最大风流速度在.左右。采煤机的截割作业,使得采煤机滚筒处出现了风流的绕流,可能会携带截割作业产生的粉尘,进入到人行道区域,对作业人员造成不良影响。高风速区域集中在液压支架立柱煤壁以及液压支架的立柱后方区域。通过对模拟数据的解算,巷道内平均风速约为.,最高风速不超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在移架工序和采煤机截割工序的双重作用下,井下作业环境中的粉尘质量浓度显著增加。在采煤机区域,随着粉尘颗粒开始沉降,以及风流将一部分高浓度粉尘带入人行道区域,呼吸带高度开 始 受 到 粉 尘 污 染,质 量 浓 度 约 为.。在采煤机区域至下风侧 左右的区域内都是粉尘重污染区,污染范围包括煤壁液压支架,人行道区域在内的整个作业空间。()受到煤岩破碎程度以及其他工序的影响,导出的模拟数据相对现场测定的粉尘质量浓度值偏小,总体误差在.之间,平均误差为.,不超过,由此认为数值模拟的结果是较为科学以及准确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对不同作业区域粉尘质量浓度的控制,保证安全、清洁的作业环境,根据以上多尘源粉尘分布规律,进行分区治理。针对移架工序产尘,在液压支架的前探梁安装自动喷雾系统,利用高压喷雾使粉尘颗粒沉降,达到降低浓度的作用。针对采煤机截割区域产尘,采用内外喷雾结合的方式,在采煤机滚筒靠近人行道的区域形成雾区,阻挡粉尘进入人行道区域。同时安装小型湿式除尘器进行辅助降尘。参考文献:向晓刚,孙少伟,赵美成,等.综采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布规律及其与湍流强度关系的研究.煤矿安全,():.张辛亥,尚治州,冯振,等.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风流呼吸带粉尘分布数值模拟.安全与环境学报,():.孔阳,庞浩生,宋淑郑,等.综采工作面粉尘弥散污染规律数值模拟研究.煤矿安全,():.,.:.,():.,.,:.王德明.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