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非遗文化传承视阈下儿童数字绘本研究_马潇潇.pdf
下载文档

ID:2367822

大小:2.85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湖北 遗文 传承 视阈下 儿童 数字 研究 潇潇
133数字艺术一、儿童绘本用户的特征(一)儿童身心特征童年是人生重要阶段的开始,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不同的年龄和年龄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大脑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发育完善,因此儿童和成年人有一定的区别,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如此。幼儿期(0-3 岁)、学龄前期(3-6 岁)、学龄期(6-12岁)是根据儿童的不同生理、心理特征划分的三个阶段。儿童由于保护视力的需要,不能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所以儿童绘本阅读在这方面的优势更为凸显,当然,在阅读时间上也要有所控制。儿童的好奇心很强,对周围的事物往往有强烈的求知欲。模仿能力也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点,儿童喜欢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在其阅读的过程中对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家长在此阶段应该充分陪伴并正向引导孩子,树立正面的范例和榜样,让孩子的模仿力得以积极地运用。在儿童绘本设计时也应该以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为儿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儿童阅读特征儿童阅读特征可根据儿童不同生理、心理特征划分的三个阶段来分析。1.婴幼儿期(0-3 岁)。此阶段的婴幼儿年龄小,身心发育不完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造型简单的图片尤为有吸引力。因为此阶段儿童基本上还不具备识字的能力,所以应以听觉阅读和视觉图片阅读为主,并在阅读时需要家长予以陪伴和引导。2.学龄前期(3-6 岁)。此阶段的幼儿随着身心的不断发育,对阅读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单纯简单图片式的阅读已不能完全满足其认知,他们对阅读开始有要求和期望。所以图文并茂的绘本更能增强他们阅读的主动性,而他们也更倾向于选择有声、有色、有信息量的绘本。3.学龄期(6-12 岁)。这个时期的儿童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逐渐成熟,思考问题的的能力日益强烈,从书本上获取资讯的能力也在日益强大。他们对文字阅读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所选择的绘本应图文结合,且文字占比也要大幅提高。二、非遗儿童绘本的创新设计思路(一)文本语言绘本将故事用文字语言与图片的形式描述出来,而这种语言的方法正是绘本最吸引人的地方。儿童看到的往往是世界很特别的一部分,他们的身量比成人小,感官比较敏锐,因此观察得特别仔细。儿童绘本应以儿童的视角、思考方式、语言表达、行为习惯来表达文本主题,能激发儿童兴趣、引起儿童思考的绘本才是能和儿童产生共鸣的绘本。在非遗儿童绘本的文本表达方面,应更注意与现代接轨的表达方式,讲述符合新时代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不湖北非遗文化传承视阈下儿童数字绘本研究文/马潇潇摘 要:童年是人生重要阶段的开始,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所不同。结合儿童绘本用户群体的身心特征、阅读特征,提出应当针对文本语言、艺术表现、数字交互等方面进行非遗儿童绘本创新设计,将非遗文化有机地融合到原创绘本创作中。深入挖掘湖北非遗文化,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文化的浸染,从而更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关键词:儿童;数字绘本;非遗文化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非遗文化传承视阈下儿童数字绘本研究”(21Q139)研究成果。DOI:10.16129/ki.mysds.2023.02.034134创意2023/02断地促进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如儿童绘本一团青菜成了精,作品创作灵感源于脍炙人口的北方童谣:“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团青菜绿葱葱”。这些郎朗上口的语言和水墨画面相结合,更贴近现代儿童认知兴趣,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核。所以,儿童绘本可从高传唱度的民谣、童谣中挖掘文本,提炼具有画面感的段落,形成容易让人记住的节奏和韵律,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美好1。在非遗儿童绘本的主题表现和题材选择上,还可充分挖掘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资源,让儿童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更为透彻,让儿童绘本变得更为迷人。通过非遗儿童绘本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解读其中人生智慧,能让儿童通过阅读来认知大千世界,感悟人生百态。例如以塔吉克族民间传说为题材的非遗绘本 慕士塔格冰山的传说,便是将有趣的故事语言和精美的绘画相结合,呈现出典型的民族特色,让儿童饶有兴致地了解和学习非遗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艺术表现儿童阶段是了解并记忆各类学科知识的重要阶段,非遗故事通过绘本向儿童讲述图画故事,使绘本的审美乐趣和审美享受通过儿童感知绘本中的造型、色彩、图案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得以实现。非遗文化传播有利于儿童群体知识体系的多元化,以及推动非遗文化儿童读者的“活态”传承。明天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共 6 册,分别是虎头帽 蓝花坊 影子爷爷 小小虎头鞋 游园 放风筝。全书以文学性创作,以绘本的图画方式来呈现,将更多的文本之外的故事添加到绘本之中,向儿童群体展现了非遗文化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其中 蓝花坊表现的是中国传统蜡染艺术,素雅清丽的蓝花布通过图画方式跃然纸上,表现了中国的传统技艺和非遗文化传承中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小小虎头鞋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却不局限于传统剪纸中红色为主的单一色彩。该绘本以儿童美学为导向,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将图画与文字语言结合,将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浓烈的红色、绿色、蓝色,画面中点、线、面元素的融合,兼具传统与现代,讲述灿烂的中国文明,使其艺术风格独具特色,彰显出儿童绘本的个性与魅力,使当下中国的精神与气韵得以体现。非遗绘本的创作除了前期的在线调查外,还要在非遗项目所在地,亲临实地地去观察、去感悟、去学习。深入了解这些古老技艺后,才能了解非遗现状,才能在绘画创作中不局限于文字的表述,不断拓展绘画艺术的审美张力,陈说丰厚的民族精神。非遗绘本的创作,要围绕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独特性等特征为主的非遗文化,以展示蓬勃的现代气韵。(三)数字交互多模态地认识物理世界并与之互动是人类最常见的感知和互动形式,任何一本优秀的儿童绘本的创作和出版都包含着互动的元素。传统儿童绘本通过设计交互式的叙述环节来实现阅读互动,但其交互式的环节设定和交互式的构成元素都比较单一,比较传统。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数字化儿童绘本,借助多样化的数字技术,有效实现纸质绘本与新媒体内容的融合2。人的感知和交流是通过多感官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信息,儿童数字绘本通过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向儿童及其父母家长提供多种体验和深度的交流互动,如图文、色彩、动画、触摸、声效等,从而实现人与文化的互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将超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髓数字化到阅读资源中,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其内涵和精髓,并能有效地激发读者想象力,与当前孩子们接受信息的方法更加契合。把数字的内容叠加到实际环境中,既能确保纸质图书所产生的阅读临场感,又能使非遗的传播不再仅仅是信息的复制。以儿童喜爱的动漫化形式对非遗故事进行可视化表现,以此来提升儿童的参与体验和交流。同时,要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及可穿戴设备等),运用最自然的互动方法,突出儿童身体参与。例如在儿童绘本上标注二维码链接,读者用手机扫码后,能够直接跳转出非遗绘本的高清画面或非遗故事的动画演绎,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将故事的内涵进一步展现。采用数字化媒介技术,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使文化养分跃于纸上的方式更为丰富,实现科技对接、交互对接、思维对接及转化模式对接3。三、湖北非遗儿童绘本的价值体现(一)儿童非遗绘本是非遗传承教育的重要载体非遗是构成中国精神家园的根本,是人类文化遗产精神高度的呈现,它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对其进行数字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保证和促进其继承与发展。绘本是儿童学习非遗知识的一个重要媒介,是孩子学习的工具与载体。绘本作为非遗传承教育的媒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形”变为了“有形”,并且家长在陪伴及引导儿童进行非遗绘本的阅读时,也对非遗知识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促进了非遗知识在多年龄段人群中的普及。儿童是民族文化延续的基础,儿童绘本丰富和拓宽了非遗启蒙教育的形式,使儿童在思想观念、价值系统、社会规135数字艺术范等方面汲取了有益的营养。儿童阶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和传承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儿童阶段相较于成人其实很难真正完全理解非遗的相关文化,但加入交互游戏的绘本方式,可以帮助儿童以更加新颖有趣的体验找到合适的文化学习方式,让儿童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儿童非遗绘本是迎合当下儿童的认知需要的必然趋势,绘本的内容及设计应做到因材施教,其形式应符合儿童身心特点。通过对儿童非遗绘本的认知和互动将儿童非遗教育的火种点燃,让孩子们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后备力量,力求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和形式诠释出来4。(二)非遗启蒙教育是对我国儿童文化自信的培育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构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是通过对少年儿童的文化培养,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培养我国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5。据研究资料显示,孩子在 5 岁时,除了能敏锐地感知文化信息外,对民族和文化的认知已基本达到了成人的认知水平,更具备了在环境中搜寻与文化和社会相关信息的主动能力,能主动对杂乱的文化信息进行组织,并从中提炼出共同属性。绘本是儿童童年生活的精神食粮,在没有形成完整认知体系的儿童群体中,对于幼年时期形成观念、培养情感具有重要意义。绘本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对儿童的启蒙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是传递知识的桥梁。绘本所传达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民族意识等知识,尽管它们无法被儿童完全地内化,却能对儿童认知能力、审美能力、价值观的确定和情感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三)深挖湖北非遗资源对湖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结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维系国家统一的纽带,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有着文学、艺术、历史、社会、科技等多重的价值,其中有很多积极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和谐社会建设,他们有利于解决和谐生存、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支柱等问题6。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具战略意义的省份,也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历经数千年的沉淀才造就了荆楚文化,它包括神农炎帝文化、长江三峡文化、名山古寺文化、楚国历史文化、清江巴土文化、秦汉三国文化、现代革命文化以及江城武汉文化等八大文化系列7。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这些文化符号,它们是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体现。文化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改变人的行为。湖北非遗文化的深入研究,对于湖北的文化建设、文化产业、旅游开发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在“和谐文化”建设更具民族性、大众性的同时,也促进和加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四、结语儿童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创造力往往超过成年人,所以可塑性非常大。儿童绘本的设计可以从儿童特殊的身心特点出发,结合家长的视角,从而设计出儿童和家长共同选择的绘本。儿童非遗绘本作品通过媒介传达其精神,而有了精神的融入使其拥有了文化的内核和艺术的生命。非遗文化是一个稳定的文化系统,其包括高超的传统技艺、专业的艺术审美,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正面的价值观念、正向的情感表达等文化内涵,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湖北非遗资源的深入挖掘,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湖北文化建设、旅游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在非遗启蒙教育中,我们应创作和设计出符合儿童兴趣特点和认知需要的儿童数字非遗绘本,培育儿童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从而更有利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增强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潜力。参考文献:1 戴秀珍.面向幼儿的非遗绘本创作方法与价值初探 J.美术教育研究,2020(9):52-53.2 吕志敏,张立新.数字时代儿童绘本创作与出版的思考 J.出版广角,2019(1):55-57.3 褚乐阳,谭悦,陈卫东.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 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4):143-148.4 周裕兰.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研究 J.广西社会科学(下旬刊),2013(8):48-52.5 谭宏.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探讨 J.重庆高教研究,2015(1):80-88.6 李任.武汉非物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