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TerraClimat...19年中国干湿气候变化特征_肖潇.pdf
下载文档

ID:2367550

大小:3.76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TerraClimat 19 年中 干湿 气候变化 特征 肖潇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作者简介:肖 潇(),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气象防灾减灾。:通信作者:邱新法(),男,浙江湖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应用气象研究。:,():,基于 数据集的 年中国干湿气候变化特征肖 潇,邱新法,徐金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应用气象学院,南京;广东省气象公共服务中心,广州)摘 要:考虑地理地形和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选用高空间分辨率 数据集分析中国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该数据集 年的降水和蒸散月度数据为基础,基于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对中国各干湿区范围、干湿气候界线以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后 相比,基于两种指标划分的干旱区和湿润区面积负增长,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面积正增长;各区分界线主要在黑龙江、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淮河以及黑龙江等地按年代波动;近 来,我国的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变化趋势不显著,均在西部和东南部趋于增大,气候变湿,在中部和东北部趋于减小,气候变干。与利用气象站点观测资料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数据集能够很好反映中国区域的干湿状况及其变化特征,且降水数据的适用性更为突出。关键词:气候变化;数据集;干湿气候界线;降水量;湿润指数;趋势分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研究背景全球变暖仍在持续,且当前出现的气候状态是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所未见的。中国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地表蒸散量增加,降水强度和分布受到影响,其大部分区域的干湿状况将会发生变化,进而 第 卷 第 期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年 月 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对干湿问题的研究,一直备受气候学者的重视。目前,基于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众多学者对中国区域的干湿状况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申双和等利用 个地面气象台站的日气象资料,对中国干湿状况进行了时空分析,指出近 来中国变湿地区多于变干地区;胡琦等研究了近 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发现不同地区干湿状况变化差异很大,干旱趋势主要发生在半干旱半湿润区;姜江等对 年中国各干湿区范围变化进行了分析,在空间上中国西部湿润化、东部干旱化。我国的气象站点的分布具有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特点,用气象站点观测数据研究全国范围内的干湿区域变化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高分辨率产品数据在获取、可用性和空间覆盖方面有更好的优势。是一款具有长时间序列的全球陆地表面气候和气候水平衡的数据集,年,其空间分辨率为,时间分辨率为月。该数据集利用气候辅助插值,将来自 数据集的高空间分辨率气候正常值与其他随时间变化的粗分辨率数据相结合,以生成含有不同气候因子的月度数据。因为 数据集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较好地模拟下垫面较为复杂的区域,因而在生态和水文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学者在基于 与机器学习中,将其作为气候数据的来源,以估算灌木覆盖度;国外学者利用 数据集导出的标准降水指数()和标准降水蒸发指数()绘制菲律宾气象干旱灾害地图,利用土壤湿度、降水量以及温度的值对波托哈尔高原进行干旱监测,利用降水量、土壤湿度和径流数据研究印度流域的水文趋势。目前,尚未有学者利用 数据集在中国区域进行相关研究。本研究分别利用降水量和湿润指数 个干湿指标,基于 数据集,对比分析近几十年来中国区域干湿气候分区的转变以及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趋势,并探讨 高分辨率数据集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数据及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本文所用模拟资料为 年包括降水和蒸散的两个气候因子的 月度数据(:),格式为,由爱达荷大学西北知识网络数据存储库提供。实测资料是与模拟资料相同时间尺度和气候因子的由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全国 个站点资料,将缺测月份少于 个月且总年数少于 年的站点剔除,共有 个站点,如图 所示。01 0 0 02 0 0 0 k m站点中国边界N南海诸岛图 中国气象站点分布 湿润指数的计算目前,学者们常用降水量和湿润指数这 个指标来研究干湿气候区域的变化。湿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年降水量();为年潜在蒸散量()。基于降水量和湿润指数的干湿分区标准如表 所示,本文将气候区域分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种。表 基于降水量和湿润指数的干湿分区 干湿气候区湿润指数降水量 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趋势分析法 斜率()估计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的趋势方法,广泛用于检测长时间序列数据集的变化趋势。该方法计算效率高,相比于最小二乘法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其不受时间序列异常值的影响,且对于测量误差和离群数据不敏感。其计算公式为|,。()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 式中:表示中位数函数;、分别表示第、时刻的序列数据。利用 的正负来判断数据的变化趋势:当 时,表示变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当 时,表示变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当 时,表示变量变化趋势不明显。表示变量变化趋势幅度状况。目前 很 多 学 者 将 斜 率 与 趋势检验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趋势分析方法。检验也被称为无分布检验,该方法的优点是只要求数据独立,且受异常值的干扰较小,常用于气候和水文时间序列趋势分析中。其计算公式为:(),;,;(),。|()()。()其中:(),;,;,。|()()()()。()式中:表示检验统计量;表示样本数;表示标准化后的检验统计量,若,表示时间序列在置信度水平 上具有明显的趋势变化。本文中置信度水平 为,要素的变化趋势和显著性类型如表 所示。表 变化趋势及显著性检验 类型类型显著减小轻微增加轻微减小显著增加 结果分析 精度评价根据研究区内的 个气象站点经纬度利用 软 件 提 取 对 应 像 元 年间年均降水量及年均潜在蒸散量,分别与气象站点观测值进行对比,数据精度结果如表 所示。在年尺度上,该数据集的降水、潜在蒸散数据与气象站观测数据在整体上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 分别为和,降水数据的精度要明显优于潜在蒸散数据。表 年降水量和年潜在蒸散量精度指标 参数 注:、和 分别表示标准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图 中国干湿气候区划 干湿气候区划利用气象数据处理软件 对 数据集的降水和蒸散数据进行预处理,运行 软件将中国划分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图()是基于降水量划分的中国 干湿气候区划图。降水量 的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青海西北部、西藏西部以及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 之间的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东部、青海中部以及西藏中部,少部分分布在新疆的西北角;降水量在 之间的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区的东部以及云南的西北部;降水量 的湿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四川盆地等在内的广大中南部和东部地区,少部分分布在辽宁的东部以及吉林的南部。第 期肖 潇 等 基于 数据集的 年中国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图()是基于湿润指数划分的中国 干湿气候区划图。湿润指数的干旱区与按降水量所划分的干旱区大致吻合,但其他 个分区有些许差异,主要体现在西南地区,湿润指数 的湿润区在该地东南部范围变大,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范围从该地中部向西缩小,云南半湿润区范围变大。前人利用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基于降水量或湿润指数划分的干湿区结果,均与本研究利用 数据集基于降水量的划分结果,相一致。干湿气候区时空变化图 为基于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划分的中国 年与 年相比的前后 干湿区变化。图中展示了 种气候区转变类型,其中,向更干旱气候转变的区域有 种类型:半干旱区转变为干旱区、半湿润区转变为半干旱区、湿润区转变为半湿润区。向更湿润气候转变的区域有 种类型:干旱区转变为半干旱区、半干旱区转变为半湿润区、半湿润区转变为湿润区。图 中国前后 干湿气候区变化 由图()可见,向更干旱气候区转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横跨内蒙古中部和昆仑山西部边缘以及西藏西部的狭长带状区,吉林以西、沿山西、陕西与内蒙古交界线到甘肃南部,吉林南部、辽宁东部以及秦岭;向更湿润气候区转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北部、从西藏中西部至青海北部的狭长带状区,天山西部、从西藏东南部至青海东北部的狭长带状区以及河北北部,四川中南部和安徽北部。由图()可见,基于湿润指数所划分的变化区域与图()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从变化面积来看,其发生干湿区域变化的面积较多,且变干和变湿的区域有些许差异。与基于年降水量划分的干湿区变化相比,基于湿润指数划分的向更干气候区转变的区域在黑龙江、河北以及云南等地的范围明显扩大,向更湿润气候区转变的区域在西藏和青海中部以及云南西北部的覆盖范围略微缩小。图 展示了基于年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划分的各分区前后 的变化。由图 可见,基于这 个指标的干湿区域面积增减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年与 年相比,中国的干旱区和湿润区面积负增长,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面积正增长,这也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图 中国前后 各干湿分区变化直方图 干湿气候分界线的年代际波动随着气候的变化,干湿气候分界线也是变化的。图 展示了分别基于年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划分的各年代干湿气候界线变化。由图 可见,较 而言明显变化的是湿润指数线在内蒙古中部向东小幅度偏移,等降水量线、湿润指数线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向东北方突出;较 而言明显变化的是 等降水量线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向西南方向退回,等降水量线在淮河向南退回,湿润指数线在内蒙古东北部向西南方向退回、在河北和山西向南推进,湿润指数线在黑龙江西北部向南扩大、在湖北中部小幅度向北 退 回;较 而 言 明 显 变 化 的 是 等降水量线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向西退回,等降水量线在秦岭向南退回,湿润指数线在西藏南部向西退回、在天山向东推进;较 而言明显变化的是 等降水量线在内 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 图 基于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划分的干湿气候界线年代际波动 蒙古高原中部向东推进,等降水量线、湿润指数线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大幅度向东推进;较 而言明显变化的是 等降水量线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向西退回,等降水量线在淮河向南退回,湿润指数线在黑龙江东部向南扩大。这与杨建平等、黄亮等关于中国干湿气候界线年代际波动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降水量和湿润指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利用 估计法和 检验对 种指标进行年际变化趋势分析。图 和图 分别是降水量和湿润指数的中国区域年际变化趋势及显著性检验结果。由图()可知,趋势介于 之间,降水量正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中西部、青藏高原区、除山东省的华东地区、湖北东部、湖南东部以及华南地区;降水量负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部、华北地区、陕西、湖北西部、贵州以及云南大部分地区。由表 和图()可知:降水量增减的区域与图()正负变化的区域具有较好地一致性,但大部分区域并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降水量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新疆西北部、甘肃中部、青海以及西藏中部;降水量显图 中国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及显著性检验 第 期肖 潇 等 基于 数据集的 年中国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图 中国区域湿润指数年际变化趋势及显著性检验 著减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辽宁西南角、山东东北角。由图()可知:趋势介于 之间,湿润指数正变化的区域要小于负变化的区域,正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由表 和图()可知:湿润指数增减的区域与图()()正负变化的区域具有很好地一致性,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区域要少于未通过的。湿润指数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西藏中部以及青海中部;湿润指数显著减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西部、吉林南部、辽宁东部、山西、陕西南部、四川以及云南东南部。对比相关文献关于我国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年际变化趋势分析的研究成果,数据集的降水量资料更具有适用性。讨 论目前,国内关于中国各地区干湿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较多,且主要是基于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对中国干湿变化状况和变化趋势,、干湿气候变化的成因,、干湿气候界线的变迁,等方面进行的分析。但是,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复杂,而气象观测站一般建设在平坦开阔地带,东部平原地区站点密集,西部地形复杂地区站点数量稀少,这种站点分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