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汇通中西凝聚共识——“华...新方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_朱钰婷.pdf
下载文档

ID:2367166

大小:2.26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西 凝聚 共识 方向 国际 学术研讨会 综述 朱钰婷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区域性战争的爆发等严峻的现实问题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价值。面对这一具有时代召唤性的命题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华语文学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理解和反思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特质,以及采取何种应对姿态和话语策略,这些问题都亟需进行更为深入地探讨。基于此,浙江大学与哈佛大学于2022 年 6 月 10 日12 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联合召开了“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罗柏松(James Robson)和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进担任本次工作坊的联合主席,特邀 112位海内外专家参与盛会。大会由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国栋、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主任罗柏松致欢迎辞,与会专家围绕大会议题进行了 26 场主题演讲、36 场主旨发言、8 场评论。本届会议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理性沉思:华语文学理论阐释与学科建设面对当前国际社会的复杂形势和种种全球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应对人类社会危机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观,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这种语境下,文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和践行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对华语文学理论的建构和推进是当前学术研究一大增长点。结合当代全球化的新形势,当下文学批评不仅要为相关文学创作和发展发出有份量的声音,同时也要以多元的理论阐释路径进一步拓展华语文学研究的空间。基于此,本次会议以丰富的理论视阈,围绕环境主义、后述评汇通中西,凝聚共识汇通中西,凝聚共识“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朱钰婷摘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探讨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是当前华语文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此次国际学术会议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以丰富的理论视阈,围绕环境主义、后人类主义、民族主义、文学伦理学、人类学以及学科建设等层面展开学术争鸣。二、关注创作主体的审美选择,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个人创作理念展开对话。三、聚焦于共同体叙事语境下批评实践的多向探索,从注重对不同学科学术前沿成果的借鉴,重释经典作家作品,反映当前作家创作和新作,聚焦期刊研究四个方向深入拓展批评空间。关键词:华语文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构;批评实践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23)1-0117-07117人类主义、民族主义、文学伦理学、人类学以及学科建构等层面展开了学术争鸣。灾难造成的创伤有效地增强了国家、族群间的情感和价值认同,文学则为这种创伤记忆提供了书写形式,也打开了灾难叙事与共同体二者的理论空间。大会主席罗柏松(James Robson,哈佛大学)试图在中西方语境中,在宗教与文学之间理解灾难和末日。他指出末世论和世界末日论在历史上往往齐头并进,而西方与亚洲宗教因时间观念的差异对末世论有着不同的理解。罗柏松描述了早期佛教(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道教)中的末世论概念以及伴随而来的灾难,他聚焦于伪经、宝卷等佛教教派的著作,并结合图像研究法对宗教和世俗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图像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些作品中灾难通常以一种预料之中的形式出现。此外,他还爬梳了 1990 年代以来描写末日的中国小说,指出前现代世界末日主义和现代中国文学之间存在着令人惊奇的共鸣之处。唐丽园(Karen L.Thornber,哈佛大学)则在跨学科、跨文化的批评视野下关注文学作品对生态、性别和种族等问题的处理。她从其新作 气候正义与不平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全球比较视角(Climate Justice and Inequity:Comparative Global Perspectives on Pasts,Presents,andFutures)出发,思考气候/环境不公的观念如何以及为何会在不同时期发生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她突破国别疆域,介绍了芬兰、日本、巴基斯坦、菲律宾、美国和越南多国关于环境污染的案例,并以保罗 巴奇加卢皮的 发条女孩 等张扬气候正义思想的文学作品为例做进一步展开,指出这批作品迫使读者对正义这一概念(主要是代际正义)进行反思。罗鹏(Carlos Rojas,杜克大学)在会议发言中引介了凯瑟琳海勒(Katherine Hayles)1999年的著作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指出后人类主义思潮的出现引发许多论者开始关注人类与动植物,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界限,以及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后人类主义思潮日渐兴盛,成为西方学界争论的重要话题。他提出当代华文文学,尤其是科幻小说,对后人类概念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通过援引 1990 年代初“新新人类”系列广告、陈楸帆的小说 荒潮 造像者等文本,罗鹏认为当代华文文学与后人类主义之间构成了相互呼应之势。聂珍钊(浙江大学)在人类文明三阶段论和伦理选择论的基础之上讨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伴随社会的发展,伦理关系和价值取向也在不断演变,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中国学界探寻的一条新途径,对于我们今天探讨共同体叙事有着重要意义。他强调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伦理的表达形式,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其功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道德教诲,进而指出对文学的批评研究应从传统的审美分析转移到对伦理选择活动的分析上来,由此帮助和引导读者从文学中获得道德启示。赵稀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则细致梳理和辨析了 80 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对于民族主义批判的三条思路:其一是以霍布斯鲍姆、盖尔纳以及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为代表试图从虚构和发明的角度解构民族主义;其二为以赛亚 伯林和塔米尔试图以自由主义改造民族主义的路径;其三则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他认为在全球化形式下,民族主义的使命已经寿终正寝,后民族的时代即将取而代之。2022 年是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 40 周年,同时也是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成立 20 周年。因此华语文学研究的深化和学科建设这一严肃课题备受与会学者的重视。蒋述卓(暨南大学)首先从海外华文文学命名的区分和意义谈起,认为海外华文文学包含了中国本土以外的用华文写作的文学,要求将其放置到世界文学中开启新生机。他进而论述了海外华文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中的三种方式,并呼吁重视作品的翻译,从而提高华文文学的影响力。张福贵(吉林大学)对华文文学进行了整体性的观照,他从本体论出发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国族性和人类性概念进行了探析,提出华文文学应考虑一种整体性的转换,打破二元对立的族群意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文学提供最前沿的人类意识与叙事。他敦促确立国家性和世界性的华文文学2023.1.(总第 168 期)118评价尺度,从而推动世界华文文学经典化的过程,并从方法论上呼吁文学史写作需用统一的思想艺术标准去衡量台港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而不再分章叙述。黄万华(山东大学)则指出华文/华裔文学不仅是具体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语境极好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多种离散语境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寻求和表达也成为了华文/华裔文学经典性累积的一种进程。计璧瑞(北京大学)高度肯定了马森的 世界华文新文学史,认为该作以“西潮”为基本立论和主轴富有新意地描绘了新文学的历史长河,但也强调了作者在对“西潮”复杂面向的辨析、其边界与内涵等方面的理解存在一些疏漏。一部分学者则以敏锐的眼光和问题意识在冷战框架背景下对文学史重构工作给予了关注。刘俊(南京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冷战”作为呈现、认识、观照和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视角长期被学界所忽视。他选取白桦的 边疆的声音 和 神秘的旅伴 两篇小说为例,展示、分析中国当代文学与“冷战”的复杂关系,进而探究了冷战文学的中国形态,并认为“新冷战”格局下“文学”冷战正以新形态延续。朱双一(厦门大学)回顾了台湾文坛和学界对于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起因探究和定性评价,通过细加辨析以陈映真、吕正惠等为代表的反方观点“冷战影响”说,尝试在对话中更为全面地呈现出这一文学运动的真相。陆卓宁(广西民族大学)指出上世纪中叶的世界冷战格局不仅致使海外华文文学发展形成第一个高峰,也令欧华文学在隔膜与对话中迎来融聚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历史文化经验或是冷战时期海外华文文学所独有的。此外,一部分学者聚焦于华语文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赵小琪(武汉大学)以历史的眼光辨析了普实克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存在的三种论述,指出要超越二元对立论述的拘囿应当将相关的抽象概括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以整体性的视野重建文学与权力、知识与权力的历史联系,从而展现普实克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诗学的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与新批评理论的矛盾性以及这种矛盾性对他们建构的中国现代诗学的复杂性的影响。张重岗(中国社会科学院)围绕离散概念展开对话,立足于历史语境和文化本源,从三个层面考察华人离散诗学的文化思想和价值取向。他表示离散话语的激活在西方语境中拓展了华人文化和文学的内涵,进而分析离散的比较视野作为外在的动因,为华人离散诗学的建构带来了方法论的启发,最后指出华人离散诗学的内在驱动力是跨文明的对话,倡导和谐共处的中华文明为此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原动力。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总结了新移民文学中历史意识的两种表现形式,并进一步论述新移民作家在创作中的历史意识体现出颇为突出的精神旨归,隐含了对人类情感共同体建构的内在冲动,最后他站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上审视了新世纪以来新移民文学对中国经验种种可能性的呈现及其内在的困境。高玉(浙江师范大学)注意到各种词典、研究文章和著作对“文学”概念含义的解释不够完整这一现象,他回顾了清末以来“文学”的“文科”义和“文字与文章之学”义一直通行并沿用的历史事实,从而对“文学”概念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理解。沈庆利(北京师范大学)则从王赓武和许倬云有关“中国”理解和想象的历史言说为切入点论述了华裔文人的中国梦。二、创作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审美选择面对灾难,作家何为,亦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此次大会专设华人作家圆桌主题发言,与会作家张翎、虹影、陈河、周励、曾晓文、黄宗之、叶周、陈谦、亦夫和朵拉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个人创作理念展开对话。种种叠加的灾难引发了这批华人作家对于疫病、战争和地震等灾难的感悟和思考,他们或深潜个体精神层面进行书写,或是站在历史的视野中对人类命运处境进行总体把握,又或是对个人创作方向进行了展望。他们的发言传达了华人作家对当下社会问题的不断诘问,并以敏锐之心,细腻之笔,自觉承担起历史重负,回应时代呼声,体现出创作主体的审美选择。述评汇通中西,凝聚共识119张翎回忆了自己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美国的荣军医院做实习生和在多伦多做听力康复师的经历,其中战争给部分病人带来的创伤令她印象尤为深刻,由此引发她对个人文学创作多样性的思考。她指出,无论是东方文学还是西方文学的创伤书写中,有时都会过于倾斜在“治愈”上,沉湎于“凤凰涅槃”、“每一块乌云都有银边”的信念。她虽然肯定了这种书写模式的积极意义,但也呼吁作家要直面灾难对人造成的伤痛,直面生活中的多种可能性。虹影认为作家拥有多种使命或构思,具体到她个人,则总是试图在思考自己从何而来以及存在的意义。她回溯了个人在重庆的经历,认为儿时与父亲坐在长江边时感受到的生命表达,令她对生活的他处充满想象。尽管几十年来,她不断地书写各种城市,但发现对重庆依然有着别样的情感。从 饥饿的女儿 好儿女花 月光武士 到目前正在写的重庆 不死鸟 三部曲,她意识到自己对重庆的情感虽然历经恨、厌倦、背弃再到思想反省,唯一未变的仍是对这座城市的爱。陈河以他的小说 天空之镜 为例,讲述了自己去玻利维亚寻找切 格瓦拉身边的一个华人游击队员奇诺的身世,由此接触到了一百多年前十万华人被贩卖到秘鲁的历史事实和资料文献。而在当前的时态中,中国公司在全球各地的活动使许多华人主动进入南美展开工程。这一转变,令他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