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的调研.docx
下载文档

ID:2365773

大小:17.10KB

页数:1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0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工会 帮扶 服务 工作 转型 发展 调研
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的调研 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的调研 前言:随着近年来基层工会的数量日益增加,会员职工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变化,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市县帮扶中心建设和帮扶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的背景下,推动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是工会主动参与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职工服务体系和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抓手。 为调查了解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摸清企业和职工的实际需求,了解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研究推动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转型发展的思路和实现路径,我们于2014年通过实地调研、座谈、问卷、统计等多种形式,对全省工会帮扶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形成如下报告: 一、工作现状 1.工会帮扶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我省工会自2002年起开始建设帮扶服务平台,至2007年底,13个省辖市、52个县(市)总工会建成率达100%,市县两级工会帮扶服务平台架构基本形成。2008年起,工会帮扶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帮扶工作社会化、制度化向纵深发展。2011年起,全省工会着力推动帮扶网络建设向各类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规模以上企业延伸,逐步实现地区工会帮扶服务中心与区域性工会、行业性工会及基层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的有机衔接,帮扶服务网络向更广泛的基层工会覆盖,帮扶服务工作向更广泛的职工群众靠拢。截至2014年底,已建成县级以下工会帮扶工作站(点)13683个,以市级帮扶中心为骨干,县级帮扶中心为支撑,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企业帮扶工作站(点)为基础的工会帮扶工作网络已基本形成。 表1: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帮扶中心(站、点)建设情况 工会层级 数量(个) 开发区(工业园区)帮扶服务中心(站) 389 其中: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帮扶服务中心(站) 121 乡镇(街道)工会帮扶服务站 1478 村(社区)工会帮扶服务站(点) 4467 企业工会帮扶服务站(点) 7349 合计 13683 2.工会帮扶服务工作不断形成常态 一是推动健全民生政策体系。各级工会主动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群众的权益。二是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将工会认定的特困职工全面纳入政府救助体系,发挥政策效应,加强扶贫帮困。三是建立内外协调机制。一方面,工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帮扶中心场地、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全省有11个市35个县工会帮扶中心争取到事业编制;另一方面与劳动保障、民政、人事、教育、卫生、司法等政府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联建工会爱心超市、药店、学校等,为困难职工提供优惠便捷的服务。四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目前,市、县工会基本形成了以财政拨款、工会经费投入、社会捐助为主的资金来源渠道,资金数额逐年增多,帮扶实力不断增强。五是积极探索日常帮扶措施,逐步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将送温暖、金秋助学活动打造成工会围绕大局、履行职责、服务职工的知名品牌。 表2:各级工会已实际开展的帮扶项目比例 帮扶项目 开展比例(%) 生活救助 98.2 助学救助 98.2 医疗救助 97.4 就业培训 86.8 信访接待 86 法律援助 85.1 职业介绍 78.9 心理咨询 67.5 创业指导 47.4 小额借(贷)款 26.3 其他(互助互济、爱心基金、帮扶市场婚恋交友、志愿者服务等) 10.5 3.工会帮扶服务跨出转型发展步伐 各地工会开始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寻求将服务对象向会员职工转变,把服务网络向基层企业延伸,使服务内容向满足职工群众多元化需求拓展,让更多职工能享受普惠服务。一是拓展帮扶中心服务功能。市县工会对外争取资源,对内提档升级,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帮扶格局不断强化。7个市68个县(市、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已更名为“职工服务中心”,在可提供的服务项目设置上,除了就业帮助、生活救助、法律援助三大传统类别外,还有心理咨询、劳模服务、互助互济、维权服务、购物旅游、婚介家政、体检疗养等,实现逐年增加。二是下移帮扶服务工作重心。推动工会帮扶服务重心向基层工会靠近,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延伸服务内涵,致力于为更多的职工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三是创新帮扶服务工作载体。各地工会立足实际,谋划打造深受职工欢迎、能够普惠职工的服务项目。省总工会探索建立一线职工疗休养制度,连云港、南通等地也纷纷开展此项活动。泰州市总工会深化创新实施职工“鹊之桥”联谊服务,苏州市总工会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提升计划”,江阴市总工会实施“3N﹒身边的关爱工程”,等等,各地逐步将服务职工向普惠延伸。 表3:2011年以来地方工会增加的帮扶服务对象情况 增加(扩展)对象群体 比例(%) 农民工 54.8 全体职工 46.1 青年职工 16.3 新生代农民工 8.4 劳务派遣工 7.6 4.企业和职工对工会帮扶服务充满期待 从企业负责人问卷看,企业负责人对市、县、开发区或乡镇(街道)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服务中心)了解的占比93.8%,认为本企业工会发挥作用很大的有66.8%,上述两项占比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负责人中也分别占到83.1%和52.5%。企业负责人希望当地市、县(区)总工会提供帮扶或服务项目位列前五位的是:生活救助、子女助学、医疗救助、就业培训和法律援助,占比分别为64.9%、61.6%、57.1%、56.2和52.6%。从职工问卷看,职工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曾经寻求过单位工会帮助的占69.2%;在寻求单位工会帮助后,工会给予解决困难的占89.4%,对工会帮助解决困难方面评价给予很好的占81.3%;职工对本地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服务中心)了解的占79.5%。从被帮扶对象问卷看,在寻求工会帮助前,对救助标准、申请程序有所了解的占60.9%;对工会帮扶服务工作评价十分满意的占比50.4%,比较满意的占35.4%;对工会帮扶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的评价十分满意的占64.8%,比较满意的占比24.3%。 表4:不同人群对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的了解和评价情况 企业负责人 企业职工 被帮扶对象 知晓度(%) 93.8 79.5 —— 满意度(%) 66.8 81.3 85.8 二、存在问题 1.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站点作用发挥不明显 从本次及以往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站点数量比两年前增长了22.7%,在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站点数量较快增长的同时,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尚不能与平台建设步伐匹配,帮扶网络向下推进速度与帮扶工作重心下沉速度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发展不平衡。各地乡镇(街道)、园区、村(社区)、企业等各层次工会的帮扶服务站点建设在推进时序和力度方面差别明显,地区之间、各层次之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实体化建设不够。54.2%的县以下工会帮扶服务站点场所设在工会办公室(会议室)内;很多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工会,并无独立的场地和门面,硬件设施、软件资料、服务项目等均达不到规范化的要求,人员力量普遍不足;村(社区)和企业工会有些虽然挂了牌,并无增添接待窗口或办公场地及人员,也并无充实帮扶服务职能。三是辐射范围较小。县以下工会帮扶对象局限于特定的困难群体,有的地区服务的职工数量较少,可支配的帮扶资金数额也比较有限,影响力和辐射度较小,很多职工对此还不了解。企业服务站点功能薄弱,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还不多。 2.现有服务项目与企业、职工需求之间不对称 全省工会帮扶中心的服务内容涵括了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生活、生产、学习等多个方面,已经开展的帮扶项目共计有十多个。但进一步探究,各帮扶项目之间却强弱不均,有的项目运作不正常,每年帮助的人数很少或基本没有,帮扶质量不高,还不能更好满足困难职工的需要。日常帮扶的重点仍然在生活救助上,以应急性救助为主。绝大多数乡镇(街道)、开发区(园区)帮扶站点并无及时、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体现工会组织帮助解决职工困难的功能定位。一些企业工会对帮扶服务的理解,大都局限于扶贫帮困项目,以应急性救助为主。根据本次问卷统计数据,不同人员对工会帮扶服务项目的期待是不一样的,被救助对象基本是属于工会建档的困难职工,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活资助;企业职工则对提高自身福利待遇、参与文体活动、外出旅游疗养等比较期待;企业负责人则希望工会组织能在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表5:不同人群对工会帮扶服务项目的期待排序 排序 被救助对象 企业职工 企业负责人 第一 得到更多的生活资助63.2% 发放福利待遇67.8% 组织文体活动67% 第二 及时得到医疗救助53% 组织文体活动54.9% 困难救济65.5% 第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