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关于
眉山市
环保
工作情况
调研
报告
关于眉山市环保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眉山市环保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1x年2月7-1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分赴六区县调研环境保护工作。调研组由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常委会联系领导、部分组成人员和市人大城环资委全体成员、部分人大代表参加,深入小流域、城镇、工业园区、企业、畜禽养殖场、乡村及农户,实地察看环境状况、重点污染源及环保设施、设备建设与运营情况,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听取区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区县人大环境保护监督工作情况汇报和部分基层人大代表、干部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公开联系电话和邮箱,进一步收集汇总市、区县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201x年,市、区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强力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水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整体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一)坚持领导挂帅,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市、区县政府都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环境保护委员会,从制度建设入手,强化了环保工作的目标、问题、责任导向。制定了《眉山市环境保护职责分工方案》,强化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市、区县都将环保工作纳入了目标绩效考核,加强了环保工作考核问责。环保工作纵横延深,覆盖更广。各区县均在乡镇设立了环境保护工作机构,部分区县初步建立了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洪雅在全省率先单独设立“县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办公室”,专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仁寿县将在全市首家设立“环保警察”。
(二)坚持突出重点,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一是聚焦问题。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全市水、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领导小组,以问题为导向,对10大类69个突出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限期完成。二是发力治气。制定并实施《201x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全省唯一实现AQI指数6项指标全面下降的地级城市,大气优良率67.5%,同比提升了4.5个百分点。三是用力治水。制定并实施《201x年水污染防治计划》,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岷江出境断面(青神罗波渡断面)水质由2015年的V类转为IV类,主要污染指标总磷浓度下降17.4%。青衣江、黑龙滩水库水质全年优于Ⅲ类。彭山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小流域治理“河长制”;丹棱县出台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全域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80%以上。四是启动治土。土壤污染防治提上议事日程,全市开展了土壤污染防治排查,初步建立了市、区县土壤污染风险源环境管理档案,为精准防治打下基础。东坡区立足源头治理,对放射源单位开展了专项检查。
(三)坚持严格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扎实开展建设项目专项清理整治,对清理出的643个“未批先建”、擅自试生产和超期试生产项目,全部责令限期整改。建成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对偷排漏排和不正常运行环保设施的企业一律责令停产整改。仁寿县关停整改企业49家,关停企业产值达40亿元;彭山区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整治畜禽养殖场239家,关停畜禽养殖场44家。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坚决遏制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市累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66件,处罚金额406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近50%。
(四)坚持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全域生态化。作出《关于绿化“三大工程”实施“五大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建立美丽眉山的决定》,《眉山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统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08%,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8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比重是全国平均数的3.59倍。大力实施生态细胞创建工程。洪雅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丹棱县、青神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新涌现一批国家、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积极探索乡村综合治理模式,已建立的“统筹城乡全域安全饮水、全域灌溉”模式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各级干部对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环境保护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不够、领悟不深。部分干部只看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而忽视紧迫性,在工作中强调客观因素多,主动作为不够。一些企业重生产轻环保,污染治理投入不足、设施运行不规范,超排偷排漏排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群众片面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是环保局的事、是别人的事,公众环保活动参与率低,积极性不高。
(二)工作合力不够。部分单位对环保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停留在口号上,存在发展和环保“两张皮”现象,履行环保职责行动迟缓。特别是有的职能部门在办理涉及环境保护的人大代表批评、建议意见,处理接待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时,仍存在职责划分不清,推诿扯皮,重答复、轻落实等现象。
(三)空气和水污染问题突出。城市空气质量差,优良天气仅为2/3。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加重了城区大气污染。秸秆综合利用出路有限,露天焚烧时有发生。部分企业排放恶臭气体,群众反映强烈。水污染严重。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全市排污强度较大,排污总量较高。全市6条小流域有5条水质仍然是劣V类。此外,农村污染点多面广。部分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规模以下养殖场、散养殖户无序发展、违规建设,严重污染环境。部分区县禁养区没有严格落实禁养规定,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户搬迁、关闭工作进展迟缓,散户养殖仍然随处可见。土壤污染治理滞后,防治工作尚处于调查摸底阶段。部分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
(四)环保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生活污水实际入网率、处理率不高。眉山中心城区和5区县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低于国家85%的要求。全市128个乡镇只有33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站),仅占25.78%。由于管网不配套、管理人才缺乏、经费不足,运行普遍不正常,能正常运行的只有8座,仅占24.24%。12个重点工业园区中仅铝硅园区、青神机械园区、金象化工园区和眉山经开区新区(两个园区共建共用)4个园区3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
(五)环保能力建设滞后。环保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环保执法人员和监测人员不足,制约了环保工作的开展。全市现有环境监测人员158人,远不能满足日常监测工作的需要,紧缺总量近90人。全市现有环境监察执法人员105人,其中17人为非参公人员、工勤人员,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仪器设备也亟需补充和更新换代,部分环保指标监测无法开展,需协调省上技术支持才能完成;更不能针对企业的排污种类设置科学的检测指标,仍然存在人为操控偷排漏排的空间。大多数排污企业未建立必要的污水检测检验室,缺乏专业的治污检测检验人员,实际上未能正常开展日常自检工作。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一要强化各级党政干部“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环保就是抓民生”的意识,强化全市上下党政同责、各负其责、失职追责的职责认同,共同把环境保护这项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好事、实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美好眉山。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加强环保法规、政策、工作的宣传和环保知识、常识的普及,不断夯实环境保护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三要充分利用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直至各类大中专院校整个教育平台,从娃娃抓起,设立专门课程,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各类业务培训也要把环保知识作为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列入计划,统筹安排。四要创新宣传形式和宣传手段。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媒体要把环保宣传作为基本工作任务,常抓不懈。通过培训、宣传,切实提高认识,增进共识,让环保意识融入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使“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荣辱观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按照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原则,构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环保部门牵头抓总,各单位、各部门齐抓共管,生产经营者承担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在全市所有乡镇和工业园区尽快落实环保职责,配备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社区和村级也要落实环保责任,延伸环保工作监管触角,落实好政府层面的网格化监管。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可以采取招募环保志愿者,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等形式,动员组织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市、区县政府要尽快配齐配强环保监察、环保检测两支队伍,通过特聘专家、项目合作、兼职、购买服务等灵活的用人机制,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等多种方式,提升环保队伍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整体实力。同时,注重企业自检能力的培养,加强企业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督促治污企业尽快建立检验室,做好自身日常监测工作。
(三)积极探索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首先,建立科学完备的监测体系。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监测,尽快配齐急需的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建立和完善环境质量检测指标体系和在线监控网络体系,真正实现24小时动态、持续不间断监控全市环境质量,准确掌握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弄清各类污染现状,污染源构成与权重,实施分类治理,精准治理,发挥好环保监测技术手段在环境保护决策、管理、执法、服务中的耳目和基础作用。第二,以创促建。市、区县要精心策划规划,积极开展国家、省级生态县、生态文明示范区(县)、环境模范城市等联创活动,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乡村建设。第三,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源头治理。积极引导村社把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奖惩逗硬,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从政府政策层面支持和鼓励农村散户治污,加大农村散户生活污水的整治投入,提升“两池六改”治理水平,首先在旅游景区景点逐户安装污水净化设备。在农村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源头治理。严格执行禁养区规定,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户。做好夏秋两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深化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的问题。
(四)借势借力补短板。以中央、省开展环保督察为契机,补好全市环保工作中的欠帐和短板。要把环保工作与经济发展同决策、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要像重视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重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县财政要加大环保投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环保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和垃圾收集清运系统等环保基础设施。抓紧研究落实污水处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保障运行经费,确保建成的环保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深入推进“点长制”治气,“河长制”治水,“田长制”治土工作。尽快启动土壤污染深度防治工作,补好土壤污染防治这个短板。加快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的整改,明确工作职责和整治量化目标,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办,公开整治项目、整治目标、牵头部门、责任人员、监督电话等,接受社会监督。
(五)强化环境监管和工作问责。坚持入口要严,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全覆盖,依法强化环评审批前置,环保不能给项目“让路”。坚持出口要狠,加快推进环保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无缝对接,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处理绝不留情,关停绝不手软,形成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坚持门槛要高,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建立健全环保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