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与道家.pdf
下载文档

ID:2364864

大小:1,016.19KB

页数:9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老子 道家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老子和他的哲学老子和他的哲学.1 一一 隐君子和道德经隐君子和道德经.1 二二 没落的社会,悲苦的心情没落的社会,悲苦的心情.2 三三 老子的治世方略和处世态度老子的治世方略和处世态度.4 四四 自然、无为之道自然、无为之道.7 五五 矛盾和不可掌握的命运矛盾和不可掌握的命运.10 六六 道道.14 七七 结语结语.18 第二章第二章 庄子和他的哲学庄子和他的哲学.19 一一 庄子和他的时代庄子和他的时代.19 二二 庄子眼里的世界庄子眼里的世界.21 三三 庄子的处世哲学庄子的处世哲学.26 四四 一个看透了生与死的达人一个看透了生与死的达人.29 五五 庄子的功过得失庄子的功过得失.31 第三章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其他道家人物和道家春秋战国时代其他道家人物和道家.34 思思 想的影响想的影响.34 一一 春秋战国时代其他道家人物春秋战国时代其他道家人物.34 二二 道家和法家道家和法家.39 三三 和道家柔弱、退让相对立的刚健、日新的哲学和道家柔弱、退让相对立的刚健、日新的哲学.42 第四章第四章 汉初道家汉初道家.44 一一 老子哲学的黄金时代老子哲学的黄金时代.45 二二 黄老帛书黄老帛书.48 三三 淮南子和文子淮南子和文子.50 四四 论六家要旨汉初黄老学的尾声论六家要旨汉初黄老学的尾声.55 第五章第五章 独尊儒术以后道家人物和道家学说的命运独尊儒术以后道家人物和道家学说的命运.57 一一 老子成了太上老君老子成了太上老君.58 二二 老子与玄学老子与玄学.62 三三 老子成了养生(气功)书老子成了养生(气功)书.68 四四 太上老君的坎坷道路太上老君的坎坷道路.71 五五 道家思想在道教中的浮沉道家思想在道教中的浮沉.74 六六 老子和中国的士大夫老子和中国的士大夫.77 七七 把老子、庄子视为洪水猛兽把老子、庄子视为洪水猛兽.79 第六章第六章 阴符经阴符经.81 一一 一部奇书一部奇书.81 二二 深刻的哲学,自强的精神深刻的哲学,自强的精神.83 三三 阴符经与中国古代的科学传统阴符经与中国古代的科学传统.87 第七章第七章 结束语结束语.91 第一章第一章 老子和他的哲学老子和他的哲学 一一 隐君子和道德经隐君子和道德经 春秋末年,约当公元前 6 世纪中后期,我国出了个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他留下了一部只有 5000 多字的著作,里面却有许多非常深刻的道理。老子像(唐吴道子绘)春秋及其以后的战国时代(前 475-前 221),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差不多同一时期,古希腊出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印度有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我国则是所谓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儒、墨、道、法,还有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农家等许多学派。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这些学派都逐渐销声匿迹了,只有老子和他倡导的学派,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儒家。假若天下太平,儒家学说就兴盛;社会不太平,道家思想就流行。士人如果做了官,春风得意,就讲儒家的治国平天下;丢了官,身处逆境,就谈老子,以排解胸中的忧闷。所以,至少从汉代以后,知识分子既读儒家经典,也研究老子及道家学说,老子书的注本可说是汗牛充栋。近代以来,老子的书被译成世界各种文字。这些年据说每年都有新的译本问世。老子的学说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思想财富。关于老子这个人,司马迁作史记时已经有了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史称老聃,老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就像孔子是孔丘的尊称一样。他是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做过周王朝的柱下史,是宫廷中的一个小官。后来看到周王朝日益衰败,就离开了宫廷。他比孔子大几十岁,是孔子的前辈。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制方面的问题。他沉默寡言,专心修养,隐姓埋名,不求人知。所以司马迁称他是“隐君子”。后人弄不清他是谁,当与这种生活态度有关。据史记老子列传,老子离开宫廷,到了一处关口,守关的长官对他说:“先生您就要隐居了,请把您的学问写下来,不要让它失传。”于是老子写了上下两篇,总共 5000 来字。后人把一篇叫“道经”,一篇叫“德经”,统称道德经,或者干脆以著者为书名,称作老1子。现在通行的老子版本,“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西汉初期的帛书,其中老子一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和战国时韩非所见的老子顺序相同。现在老子通行本的篇章顺序,显然是后人的编排。马王堆汉墓帛书 老子(甲本)老子的内容,主要是老聃的思想。春秋战国时代的著作,往往是一个学派的思想总汇,老子一书也汇进了战国时期的一些思想。有人根据这些内容,把老子成书的时间定在战国时期,是不对的。根据当代学者们的研究,老子书中一些反对仁义、反对法令的内容,可能出现较晚,但老子中的哲学思想,比如天道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著名命题;事物普遍存在着对立、对立面又互相转化的思想;以及小国寡民等政治思想,一般认为是老子本人的、或者是接近老子本人的思想的。因为在先秦的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吕氏春秋等文献中,对老子及其思想的描述,大体就是这些内容。即使那些晚出的思想,也和老子的思想密切相关,是老子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正是由于老子崇尚质朴,反对文饰,人们才会进一步推想到他也反对仁义礼制、政策法令这些形式。为了叙述方便,本章所说的老子思想,是老子这本书的思想。二二 没落的社会,悲苦的心情没落的社会,悲苦的心情 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酝酿着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奴隶制开始没落,新的封建制度逐渐兴起。老子长期做周王朝的官吏,他看到的,首先是旧秩序的没落,周王朝的衰败。老子在他的书中写道:缤纷的彩色,眩惑了人的眼睛;美妙的音乐,聒聋了人的耳朵;丰美的食品,伤害了人的胃口。人们发疯一样地在打猎场上骑马驰骋,为了难得的珍宝不惜干出各种各样的罪恶勾当。田地荒芜了,仓库空虚了,但王侯贵人们却住在雄伟而整洁的宫殿里,穿着华丽的衣服,佩着锋利的宝剑,精美的饮食吃不完,财富2多得数不清。他们像强盗头子一样,逼迫得人民不得安居,阻塞了人民谋生的道路。他们经常打仗,连怀胎的母马都被征去做了战马,不能用来种田;每次战争过后,接着就是荒年;军队驻扎过的地方,长满了荆棘和蒿草。老百姓活不下去,于是纷纷起来造反。统治者杀戮他们,但是没有效果,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老子告诫统治者,当人民不怕威胁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他希望统治者能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有个正确的解决办法。老子说,人民之所以生活贫困,陷于饥馑,是由于苛捐杂税太多,人民负担太重:“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第七十五章)人民之所以难统治,经常闹事,是由于统治者欲望太多,生事扰民。今天他们要修花园,明天又要造宫殿,后天要打猎,大后天又要打仗,搅得老百姓不能安心生产。统治者拼命地享受,拼命地保养他们自己,逼得人民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道德经碑(唐景龙二年)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 国家秩序混乱,于是有了忠臣;家庭秩序混乱,一家人不能和睦相处,于是有了孝子。忠臣、孝子的出现并不是件好事,倒是社会秩序混乱的标志。老子劝告那些统治者,不要拼命地追求享受,不要过分地保养自己,不要逼得人民活不下去。老子向那些统治者指出:不看重生命的人,比过分看重生命的人要高明。老子生活的时代,一般人都相信天道。天道,其实就是各种自然现象,他们以为其中含有某种意义,是神对人的指示。老子认为,自然现象不包含神对人的指示,不过仍然相信天道是人们应该效法的榜样。老子说,天道多么好啊,天道只对万物有利,却不危害他们:“天之道,利而不害。”(老子第八十一章)你看,太阳出来了,普照大地;春风吹来,万物生长。天道还减损那些有余的,补给那些不足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第七十七章)比如虎狼有了爪牙,就不给它们长角;牛羊吃草,尽受欺负,所以给它们长3上角,让它们可以自卫。人道却恰恰相反。人道减损那些不足的,补给那些有余的人:“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第七十七章)强者欺负弱者,强国欺负弱国。富人有权有势又有钱,却还要欺负别人。这些现象,多么令人不可理解!社会危机四伏,统治者又是这样的不争气,使老子感到悲哀,感到苦闷。他说,人们都是那样的无忧无虑,那样地欢天喜地,好像是参加盛大的宴会,又好像是春日里登高远眺。独有我,却淡淡地,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像一个还不会笑的婴孩,像一个无家可归又疲惫不堪的孤儿。人们好像是那样的明白和清楚,而我怎么这样的笨拙和糊涂!我是个愚蠢的人吗?不!老子说,我和众人不同,因为我得到了道。三三 老子的治世方略和处世态度老子的治世方略和处世态度 处在这样一个你争我夺的社会里,老子主张事事退让,不与人争。老子书影,明嘉靖六年许宗鲁王蓥樊川别业刻本(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老子看到,一切事物在弱小时,都生机勃勃,一旦发展壮大,就离死不远了:“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五十五章)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死了就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死了就坚硬枯槁。所以他认为,柔弱,是生的一类;坚强,是死的一类。人们说,强暴的人不得好死。老子说,我要永远记住这句话,并且用它来教人。老子认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是水,但它能在坚硬的东西中穿来穿去。向坚强的东西攻击,没有什么力量能胜过水的。所以,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水那样的品质,最接近于得道。老子反反复复、从各个方面说明这个道理。老子说,水往低处流。下流、低洼的地方,是人们讨厌的地方,但也是万物归附的地方。到了下流和洼地,物就安静下来。所以安静是万物的归宿,是万物最适宜的状态。天下的事物,变化纷纭,到头来都要归回它们的出发点;归到出发点,就安静下来。所以安静最好,它是动的主宰。人们应切4实坚守着安静,不可轻举妄动。这叫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老子说,你没见那些雌性的动物吗,它们总是用自己的安静战胜了雄性动物,使雄性动物俯首帖耳。所以,老子主张,人们处世,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要安于柔雌的地位,甘作天下的沟溪;虽深知什么是光彩和荣耀,却安于暗昧的地位,不求人知;老子石雕像虽深知什么是出人头地,却安于卑辱的地位,甘作天下的川谷。这叫作“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第二十八章)。老子说,事情的结局,往往和人们的愿望相反。卑下反而能够盈满;委曲反而能够保全;置身于众人之后,结果却往往在众人之先:“洼则盈”,“曲则全”(老子第二十二章),“后其身而身先”(老子第七章)。老子这套做人的道理,是说给统治者听的。老子说,你积累的财富越多,损失也就越大;你越是拼命保养,迫切要求活得长久,越是达不到目的。其原因就在于追求虚荣,反而成了累赘和祸害。假使他不是这样地爱惜自己而是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得到保全。这才是真正爱惜自己。只有真正爱惜自己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这样的人,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分明;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劳;他知足,所以总是满足;满足就不和人争。正因为他和谁都不争,所以谁也无法和他争,这样他就可以做天下的首领。老子告诫人们,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不知足就要和人争,争就要运用智慧,国君们千方百计网罗贤能,制造了各种各样奇巧的武器和工具,以求在争夺中获胜。于是到处燃起了战火,天下一刻也得不到安宁。所以,用智慧来治国,是国家的祸害,“故以智治国,国之贼”(老子第六十五章)。老子反对崇尚贤能。因为国君喜欢难得的珍宝,就有人去偷和抢;国君们崇尚贤能,老百姓就会磨炼自己的智慧,造出各种各样稀奇古5怪的武器和工具,国家就会越来越混乱。人民所以难统治,就是由于人们智慧太多。老子主张,君主应该没有欲望,百姓应该没有知识。做国君的没有欲望,人民就自然淳朴;做国君的喜爱安静,不生事扰民,人民自然就行为端正;不崇尚贤能,人民自然就不争。老子说,从古以来,那些治国有方的圣人们,都不是要人民明白,而是要人民糊涂。要使人民头脑简单,没有志气;但要让他们吃饱肚子,筋骨强壮。这样,人民没有知识,也就没有欲望,因而也不会闹事。假如有谁敢妄有主张,领头闹事,我就把他们抓来杀掉,看谁还敢捣乱,“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