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统
农民
现代化
转化
路径
土地
情怀
价值
视角
陈晓玲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2023年第04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究传统农民现代化转化的路径研究陈晓玲 聂志平(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摘要:实现农民现代化是破解“三农”困境的关键环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文章基于文献研究法从农民的“内结构”层面探究传统农民的现代化转化,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古代先民朴素生态观下的土地情怀对传统农民的升级转型具有正向影响价值。而传统农民升级转型为现代农民既是身份的裂变,也是成为“现代人”的过程。“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应创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从而实现传统农民的现代转向。关键词:土地情怀;中国式现代化;传统农民;农民现代化;路径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21604003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YJAZH079);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YG2018159)。作者简介陈晓玲(1998-),女,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发展;通讯作者:聂志平(1968-),男,江西南昌人,教授,硕导,研究方向:农村法律与政策。一、引言2022年10月16日,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会议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作出了新部署,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农民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化的基础环节,是摆在解决“三农”问题中首要的突出位置1。农民的现代化转化是与乡村振兴发展衔接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助推器”,也是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举措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而土地情怀作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承而下的情感凝聚物,这不仅是农民现代化转化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缺火种”,还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中国特色优势3。因此,本文从价值理性的土地情怀角度去探究传统农民的现代化转化4,分析根源于先民血脉传承中的土地情感溯源,从农民自身情感的微观层面解析其对农民现代化转化的助推作用。同时,基于乡土情感根植于心的传统农民群体视角,就其如何实现农民现代化转化给出可行路径和具体措施,以期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二、古代先民土地情怀的追根溯源受独特的农耕文明影响,中国先民逐渐形成了引用格式:陈晓玲,聂志平.传统农民现代化转化的路径研究基于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土地情怀价值视角J.新疆农垦经济,2023(04):1-8,52.基于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土地情怀价值视角12023年第04期新疆农垦经济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一种对土地极具尊崇的特殊情怀3,5,而这种根植在先民血脉中的土地情怀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即原始人类开始利用土地播种粮食的远古时代6。对于古代务农为生的先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是他们需要尊重和爱护的财富源泉5。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村生活也使古代先民对乡土生出特殊的眷恋之情,对土地有着近乎神圣的崇拜和依赖7。简而言之,土地是土地情怀的物质载体,是潜在情感的经典意象。从形而上哲学角度看,这种深沉热烈的土地情怀并不是土地本身,而是抽象意义上的“土地精神”,是一种情感意识层面的内在情感倾向和主观能动性选择8。而古代先民这种“内结构”的情感倾向选择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根深在中华民族血脉传承中的乡土情怀。(一)土地情怀的经济溯源从追寻先民土地情怀的经济溯源看,他们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脚下的寸寸土地,这是生命延续的物质依赖,也是情感寄予的实物载体7。首先,传统的农耕经济使得农民依赖于土地之上。于他们而言,农业就是财富来源,而土地则是农业之本。古代先民对土地有着近乎以此为生的高度依赖,这种土地资本是“以农为本”经济下的物质依靠,是一代又一代生命延续必不可少的生存保障。其次,古代统治者“无农则无国,无地则无农”的相关经济举措进一步将农民束缚在广袤的土地上。自春秋战国之始,在往后历届更迭的朝代中,无论哪个时期的上位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措施9。再次,我国特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也使得农民在经济上离不开脚下的土地。正是这种“精耕细作”的土地经营依赖,需要“以土为生”种植和生产农产品的生存需求,使先民与土地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情感联系6。最后,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度和赋税负担更是在经济方面将土地与农民的一生拴在了一起。在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土地就是农业生产之根本,是一切农民活动的来源之基,而农民的田赋捐税也间接承载在脚踩的土地之上6,9-10。总之,古代先民对土地的这份深重情感是对广袤山河大地的尊崇热爱,是对脚下寸寸水土养活家人的殷切期盼,是对大地之母哺育后人的不尽感激。(二)土地情怀的政治溯源古代先民在高层统治者实施的政治制度发展下,他们与土地的直接联系或间接关联渐渐变得愈发紧密,对爱护土地的这份真挚情感也在时代洪流中愈演愈烈。对于古代先民来说,倘若他们就此离开了土地,那他们往后也不知何去何从,只能在外到处流亡。首先,土地不仅是农民进行生产经营的经济基础,更是其政治地位的依据支撑。“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当时的贫富经济差距和政治社会地位是与土地资源密切挂钩的,富农与贫民的地位区别甚至单从土地资源的多少便可以直观地鉴别开来9。其次,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虽是用于赋役的早期户籍登记制度,但间接的也使得我国古代传统户籍制度在政治体系框架内使农民与土地绑在了一起9。“为户籍相伍”“四境之内,生者著,死者削”,古代户籍核定是以农民身份为记录依据,而农民身份的来源则是看其手中握有的土地。在户籍造册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户籍制度是掌握人口情况和管理人口流动的政治体制,随着户籍制度与土地融合以此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该政治体制一定程度上将农民限制在了土地上。最后,土地不仅是古代农民户籍登记的依据,也是农民政治身份的象征10。因着“重农抑商”的历史渊源,商人在公元853年之前都是编入“市籍”,农民则一直是编户9。由此可见,农民在户籍制中比商人的政治地位还是略高一筹。言而总之,在当时的大时代政治背景下,随着国家出台的相关政治制度与土地之间变得愈渐密不可分,这份土地情怀也随之根植于民族血脉,深埋于农民心底。(三)土地情怀的文化溯源首先,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的重农崇农思想一直占据着先民意识形态的2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2023年第04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究主流。费孝通11曾指出,中国就是乡土社会,小农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之中。加之先民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历朝历代上下也渐渐形成中国独有的“以农为本”“以地为农”的农耕文明10,12-13。其次,先民一直追求朴素生态农业的文化思想,他们接受的文化教育便是要对土地怀有尊崇之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纵览千年时光岁月,先民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其实更多的是满怀一种尊敬和爱护的初心,他们将自己的深深期盼和未来憧憬倾注在土地上,而土地也不负所望给他们带来满足需求的回报。此外,中国古代先民受“天人合一”学说和“天地之道”等理论思想的影响,他们对自然万物尤其是脚下生产农作物的土地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生态观12-13。因此,靠土为生的他们对于土地的这种爱护之情也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传承文化,而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也将这种土地情怀传承给了后代子孙。最后,古代先民对于土地一直都怀有一种故土情怀,“安土重迁”的恋土情结以及对乐土社会的追求使他们对脚下的土地油然而生出热烈而真挚的情感13。古俗语说“落地生根”,所谓有地才有根。而先民讲究“落叶归根”“人出于土便要化为土”也是同理,土地既是生养他们的故土,也是他们的最终归宿。其实于他们而言,归于故土并不是形式上的回到生养他们的土地,而是这片土地给了他们真正情感上的归属感。因为这片土地不止滋养着他们的生命,同时也承载着他们过往的岁月,沉淀着他们时光的记忆。总之,这种土地情怀将先民心甘情愿与土地绑在一起共同生活,此后也成为世世代代中华子孙的牵绊,牵绊着每一个走出去的离乡孩子,也引领着每一个想要回乡的归来人。三、土地情怀对农民现代化转化的助推效应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探究如何助推农民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现,作为土地情怀承载者的“旧式农民”4,其对土地的固守一直阻碍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甚至成为农户农地流转的一大障碍14-15。农户自身的恋土情结使得他们不愿意放弃土地,致使农地合理流转进程受阻,加之其惜土心理使得农民心存顾虑,从而在推进农地流转过程中面临农户自身的文化情感挑战16。从土地情怀背后的“小农意识”“土地就是命根子”等思想观念来看,这确实是国内全面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壁垒。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土地情怀作为一种内驱力因素,其本身的文化情感对农民的影响作用并不全是负面影响3,12。此外,本文对土地情怀的定义是从历史观的角度进行解析,是古代先民朴素生态观下的情感集中,是蕴含乡土文化信仰的“火种”3。这种土地情怀是对现今人与自然掠夺式关系的反思与担忧,是眼见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的惜土之情,是随着农村空心化、劳动力流失致使土地抛荒无人问津的固守在乡,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恋土情结3,17-18。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早已成为农民的心头之痛,他们正是心怀这份真挚的土地情怀而渴望转型升级为现代化农民,希望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守护这片大地。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土地情怀阻碍农民现代化进程,主要是从其文化情感背后的“小农”思想成为了农地流转困境的角度进行研究14-16,且对土地情怀的定义也多是从“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的单一观念进行界定。简而言之,尽管传统农民要转型成为现代化农民会受到传统的小农意识、城乡二元分化和封闭的宗法血缘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阻碍4,17。但从微观主体能动性角度出发,土地情怀在情感范畴内乃至抽象为形而上的文化精神的概念下,这就是一种以土地为物质载体,根源在血脉中的潜在动力5,8。在人地矛盾突出、土壤污染严重及耕地抛荒率上升等现实情况下,根植于先民血脉中的土地情怀可以从情感驱动力层面对农民的现代化转化起到一定正向作用3。(一)调动农民现代化生产积极性经济要素是农民现代化转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基础,农业生产是留守农民的主要工作。而源于先民血脉传承中的土地情怀则可以较好地调动农民32023年第04期新疆农垦经济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生产积极性3,为农民转型升级提供内驱力,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传统农民具备农民现代化转化的经济条件。近年来,农业污染已经成为土地污染的污染源之一,土地因受到化学农用品的侵入,土壤逐渐板结硬化,资源循环利用率下降。而依靠化肥农药以及机械动力投入的常规石化农业,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使得耕地产能潜力退减,还污染了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失衡。一方面,留守乡村的农民眼见养育自己的土地情况逐年恶化,他们出于对土地的热爱守护,对子孙后代的代际担忧,为了顺应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他们迫切想要从传统农民升级转型为现代化农民2-3。他们渴望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合理利用新时代的高新技术及科技基础设施来继续爱护土地,坚守在乡。另一方面,留守乡村务农的传统农民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挥洒过汗水,这片土地见证了他们过往的生活岁月,承载着他们的寄托和念想,他们对土地仍然心怀无上的尊崇和诚挚的敬畏。随着水土污染、耕土破坏等现象加剧上演,留守乡村的农民从微观主体能动性上有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加入到农民的升级转型大队中。在此现代化转化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情感作为内驱力因素,促使他们通过学习高科技专业技术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此外,从成本收益理论角度看,“理性小农”以经济利益为直接依据,农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