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自然山水到意象山水——论...山水意象”的发生与发展逻辑_张沛雯.pdf
下载文档

ID:2364759

大小:508.42KB

页数:1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自然 山水 意象 发生 发展 逻辑 张沛雯
2023 年 3 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Mar,2023第 2 期(总第 222 期总第 39 卷)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No2 No222 Vol39收稿日期:2023012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数字艺术非义行为及其对抗机理研究”(20BC043)作者简介:张沛雯(1998),女,河南南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艺术学;马立新(1966),男,山东章丘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数字艺术哲学。从自然山水到意象山水 论中国“山水意象”的发生与发展逻辑张沛雯a,马立新b(山东师范大学 a美术学院;b数字艺术哲学研究中心,济南 250014)摘要:自古以来,山水就是中国人生命中的独特意象。当山水从精神上的可怖对象转换为能够给人类提供实用功能的地理性标识时,这变化本身所体现的山水文化意识便具有了双重色彩,一面隐性地植根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另一面以不同的形式外显于生活中。自魏晋以降,山水的实用叙事地位被象征审美功能所取代。“道统”美学的构建推进了象征山水在中国画中的主导地位,“道”成为了画家竞相追逐的意蕴。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格局开始崩裂,救亡图存、家国情怀与新中国叙事逐渐融入山水意象的表达范畴。进入 21 世纪,直观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中国声音、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的叙事山水成为了描绘时代画卷的典型意象。山水意象的千年审美变迁也是中国历史和时代变迁的缩影。关键词:中国画;山水意象;地图山水;象征山水;叙事山水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8329(2023)02008513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重要标识徐复观认为,最能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就是中国山水画。1 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意象,“山水”自魏晋以降,逐渐形成了一条以“传道”“味道”“体道”为核心理念的创作之路,其间虽经历南北宗之辩和官画与文人画之分野,山水意象的这一主导性审美趣味从未遭遇到重大挑战。但近现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多次发生剧烈嬗变,这些剧变直接推动了传统山水意象审美理念的一系列现代转型。作为自然构成的山水是如何进入文化领域,又是如何升华为主导性审美意象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的道统美学的?为什么山水意象的传道美学近现代以来备受挑战,又发生了怎样的视野转换?本文试图深入到历史与时代语境中考察从自然山水到意象山水多次审美嬗变的逻辑环节。一、地图山水中的“自然”叙事山水成为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象之前是作为实用性的地理标识符号而存在于中国典籍文献中的,这一论断在诸多史料中均有记载。周礼 中讲:“掌六尊六彝之位。”郑注:“鸡彝鸟彝谓刻而画之为鸡凤凰形,稼彝画禾稼也;山岳亦刻而画之为山云之形。”2 张君房在云笈七签 中也有:“黄帝以四岳皆有佐命之山,乃命潜山为衡岳之副,帝乃造山,躬写形象,以为五岳真形之图”3 的记述。常璩 华阳国志 中诸葛亮画夷图以赠夷亦然。这些文字都标志着山水作为一种实际的地理和地质存在由一定的山水观念转变成为山水图式。当古代先民从原始的山林走出,进入平原,较之山林危机四伏的生活环境与匮乏的食物,平原所带来的安稳生活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和疆域的不断扩大,应此标有不同地理要素、帮助人类辨明方向的地图便具有了极大的市场需求。在宋代以前,地图多以墓室壁画、出土图版、石刻图碑形式为主;到了宋元时代,随着政治需求和商业发展,刻本插图作为一种新兴的图式语言出现;58DOI:10.16320/ki.sdqnzzxyxb.2023.02.01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2明清时期,一种模仿山水册页图式文本的出现将地图山水的审美性与实用性拉到高峰,山水风光和地理要素同在,不仅体现了地图的观赏价值,还带来了更加愉悦的审美体验,并且彰显了古代地图山水的美学价值。在从事贸易往来的商人眼中,山水是他们沿路需要经过的艰苦路程;在运筹帷幄的帝王眼中,山水是其缔造王朝疆域的视觉例证;在用兵作战的将军眼中,山水是战场上的阻碍或机遇。在这些具有不同身份的人的眼中,山水发挥了它重要的实用价值,地图山水作为自然山水的视觉符号不仅彰显出古代先民看待世界的方式,还体现出别具一格的绘制手法和山水气韵。甘肃天水出土的放马滩地图,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传世地图,其内容是战国晚期秦国所属邽县地域的图述,“地图中有关地名、河流、山脉及森林资源方面的注记共有 82 条之多”4,其中包括地名 28 条、山名 2 条、溪名 8 条、谷名 4 条、关隘 6 条。根据地图中所标识地点的性质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类是自然地理,包括河流、山脉、森林等;另一类是社会地理,有民居、道路、建筑物等。在观察其自然地理因素时发现,放马滩地图中的水流通常用单曲线来表示,并且未区分主流和支流(马王堆西汉图用粗细对此进行了区分),山脉也用单曲线表示。更值得关注的是,曲线所标识的并不是单个的山形,而是对整个山系的概括,对山脉的走向、关口的位置都有描述。在对民居和区县的绘制中,通常使用“框形”表示,这种符号系统的出现进一步推进了地图绘制的技术和所代替的符号意义。此小区域的地图不但将山水对于人居的实用意义充分展示出来,还证明了我国先秦时期的地图学是很发达的,这对于自然山水在人类的认识进程中来说,可谓是质的飞跃。根据考古资料记载,古代先民们是生活在山林之中的,他们对于山水的初认识是充满神秘、未知且可怕的自然,并由此产生了无尽的敬畏崇拜之情,将自然从一个精神上的可怖对手慢慢地转化成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进一步利用认识的存在,甚至说可以借此形成某种对人类有着极大实用性的物品,无疑是极具进步意义的。与此同时,山和水作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两种地理形态,不但是辨别方位、划分区域的重要参照物,还是人类生命活动展开所依托的具象背景,人类所获得的生命体验与自然山水有着极为密切的原初关系。当人类从精神上逐步走近山水后,山水在人的生活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由此所诞生的新型山水图式与地图山水之间的异同点在哪里?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二、象征山水的形成及“道统”美学之构建山水作为人类生活的依托本身并不是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的生成是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认识中形成的。古代先民大多倚穴而生,一是因为地理条件所致,中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林面积巨大;二是因为古代先民一开始并不会耕植,他们需要在山林中获取食物以维持生存,而捕捉猎物的时机又是不确定的,男人在外捕猎,女人在内操持繁衍后代,这就需要他们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山洞作为一个天然的生活宝地,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的居住地。墨子辞过 中讲“古之民,未知有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5 山海经 中也有居于山的记载,通过对各种典籍的详尽考证,再现了古代先民生于山、居于山、耕于山的生活情态。由此,山对于古代先民便具有了双重内涵:不仅是生命获得维持、延续所依托的环境,还有着深深植根于血脉的山情怀。前者是显性的,山由纯自然的地理环境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中脱胎成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生活空间,人类在山中生存、生活、繁衍后代,是实际存在的历史事件;而后者更像是一种隐性基因镌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对于中国人来讲,山所营造的是一种时空感,自然的广阔无垠赋予了人与山同高的精神感受,在与山的一来一往间所获得的心灵自然也不寻常,而这些心灵活动最初都体现在先民对山的崇拜中。山海经 中就有“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的描述。人类对于山的崇拜是与宇宙观的形成分不开的,山是自然中最高的意象,是宇宙的中心;是帝王死后埋葬、祭祀的地方;是宗教的隐秘之处;是追求长生不老的仙境。这些高洁、神圣、神秘的意象,很自然地激起了人对山的敬意与感恩,而这种人与山的情感交流起初往往隐秘于宗教祭祀活动之中,这种独特的精神崇拜是山与人之间从自然走向自觉的第一步,这说明中国人已经将山这一地理性存在深深地融入精神之中,将自然景象潜意识为精神世界的意象,开始萌发了对山的审美意识,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就此,山便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绝无仅有的特质,它是神仙、君王、道僧的长眠地;是高人隐士、文人墨客潜心追逐的精神圣地;更是山水画艺术迸发的母题所在。时空转换,当老68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2子强调返璞归真、有物混成的太初时代时,山文化所代表的自然观就有了文化的含义,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原初关系,道家所倡导的自然观几乎全部为人类文明繁荣之前的社会形态的反应。这种原初型的文化观念看似与人类充满功利性的社会实践的历史进程背道而驰,但正是这种慢节奏的、神圣的、有敬畏心的状态才是最有魅力的、最能体现和谐观念的状态,流淌在小溪、草地、树木中,徜徉于山水间,这些不可名状的精神感受直到魏晋山水审美意识的迸发,人类精神中的审美因子才在艺术中有了一席之地。而水作为生命体无法回避的有用之物更是在人类认识之初就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文化意义。相较于山,水更凸显的是文化的色彩。众所周知,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中石器时期是人类从山林中走出的历史性时刻。先民们为了躲避野兽的攻击和追求更为高质量的生活开始整体下移,迁至海拔 900 米以下的坡地生活,考古资料证实这一时期古代先民们已经开始种植粟、稷等农作物,驯养鸡、狗、猪等牲畜,除维持家庭生存之外,还需要照顾这些生命体,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水,跟着水源走就成了当时唯一且便捷的方法。在人类这一段山居生活中,水作为生命之源第一次强势地显露出它的实用功能来,而这种实用意义在洪水神话传说中达到了顶峰且具有了文化意义。在中国洪水神话中,不论是文字还是图像记载都着重突出了洪水的危害性以及主人公是如何去治理并取得成效的,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斗争,从其父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变堵为通,耗尽 13 年的心血和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相较于西方神话中诸神的震怒、对人类的罪罚这些倾向于超自然的叙事,中国洪水神话所注重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在洪水来临之时,人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才是要义所在,就像大禹带领民众治水一样,他们的思想、意志、情感全部都完美地融入到了治水的过程中,治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水是自然现象,大禹吸取父辈和自身的经验将泛滥的洪水引入人工修建的渠道中用来灌溉农田,将肆虐的洪水变危为宝,使得庞杂动乱的世界逐步走向有序,可以说,大禹治水彰显了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第一步,人与水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和谐。这种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神话故事的基本特征,自然鲜明地展现出它的属性,不为任何神圣力量所推动。由此,人与水的相遇才真正拉开了序幕。水在与人类的共存中逐步展现出独特的精神内涵,在 老子 庄子 论语 中,都有关于水的论述。老子八章 中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6 用水来表明道的存在,用水的川流不息、清清白白、大公无私、无形无色来说道,由此,道与水互为表里,形神俱备。与老庄对水的表达不同,儒家是将水与君子的品行、人格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辨,论语 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动。”以山水比德,不是山水中自然地生长着德,而是君子观水有道,透过一个人的眼界,我们可以看出他背后的修养和品格。他静心潜观在山水中投入自己的全部心灵,徜徉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山水的智、仁与君子的德在这一来一往间进行了深度融合,山水跳出了自然环境,悬隔了实用功能,和人一起进入到了真正的审美中,山水的广阔空间成为君子的心灵境界。由此,山水与人的品质、道德发生了一系列的关联而具有了人格化的精神,当人去看山水之时会将俗世的一切功利抛下,借助山水来省察内心,在山水灵境中陶冶情怀。此时的山水已然成为思辨的、精神的、心灵的山水了,正是在这样的山水文化走向中,在魏晋特殊的社会氛围下,山水在与人的交往中发生了不可阻挡的审美转型。(一)从人生之道到山水之道在儒家学说的理论体系中,道德和情感是被双重关注的对象,如“所求在我者也”“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在道德和情感两者之间寻求最大的平衡和自由。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