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者的思辨花园:逻辑辨谬与求真趣谈 郑伟宏.pdf
下载文档

ID:2364721

大小:1.74MB

页数:30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智者的思辨花园:逻辑辨谬与求真趣谈 郑伟宏 智者 思辨 花园 逻辑 求真 趣谈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智者的思辨花园逻辑辨谬与求真趣谈/郑伟宏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ISBN 978-7-309-06893-1 智郑逻辑史-世界形式逻辑IVB81-091B81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70878号 智者的思辨花园逻辑辨谬与求真趣谈郑伟宏著出版发行出版社上海市国权路579号邮编200433责任编辑陈士强出 品 人贺圣遂字数323千版次2010年1月第一版书号ISBN 978-7-309-06893-1/B331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内容提要本书是在智慧之藤(获中国逻辑学会第一届优秀通俗著作奖)、逻辑与智慧新编(列为国家“知识工程推荐书目”)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逻辑趣谈著作。作者积30多年从事逻辑教学和研究之功力,广泛征引中外历史上的文史典故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物故事,对概念、判断、规律、推理、论证等逻辑常识和逻辑史话,作了深入浅出、清新活泼、趣味盎然的讲解,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掌握逻辑学的基本内容。由作者长年积累阐发的大量的逻辑故事,不仅被各种逻辑学专著、教材和通俗读物所转引,而且还时常出现在逻辑习题和考卷之中,其影响之广泛,在同类著作中首屈一指,被学术界誉为迄今为止将逻辑这一深奥枯燥的学问通俗化、趣味化,做得最为成功的一部书。序Preface时光荏苒,学不可已。伟宏学友的逻辑学新著智者的思辨花园再次引起我的阅读兴趣,并勾起许多合乎逻辑或不合逻辑的遐思。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逻辑学虽称不上显学,但对逻辑的学习确实热得可以。逻辑不但是文科学生的必修课,尚且为自学考试的重要科目。笔者担任责任编辑的一本大学逻辑教材,就曾一印再印,印数逼近20万册,可见读者之众。反观现在,逻辑学往日风光已经逝去,习之者寥寥,饱尝生活重压的人们再也无暇过问逻辑的ABC,似乎它已经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逻辑读物受到冷落,自在情势之中。难道逻辑学只有应付考试的功能,它已远离现今的时代和生活?深长思之,觉得并非如此,倘若再作些考察,就会发现逻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万能的触角伸向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商务谈判、庭审辩论、商品推介、项目评估、决策咨询、论文写作、论坛演说、资讯传播,等等。试问,又有哪一项没有“逻先生”出场,又有哪一项不需要概念明确,推理正确,论证科学呢!人们说21世纪已进入关系时代,人际沟通能力是关系时代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而沟通所需的语言表达或文字表达,莫不以逻辑为基础,逻辑思维直接关系着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结果的成败。正因为逻辑修养已成为人们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国外的一些能力性考试,都把逻辑作为必考的内容,如TOFEL、GRE、GMAT、LSAT都设计有逻辑的测试,国内的MBA、MPA入综合能力测试中也都含有逻辑题目。这些都从一个侧面显示着逻辑与能力的关系。又因为逻辑学是奠定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如今的经济学、法学这些热门学科,其自身发展中就很重视逻辑研究,衍生出经济逻辑学、法律逻辑学等新兴学科,说明逻辑学并未被束之高阁,置于可学可不学之列。记得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十分推崇逻辑的学习,他曾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系统(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的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爱因斯坦高度评价逻辑学在开发青少年智力中的作用,提出要把逻辑训练作为学校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这一观点直到今天仍放射着光芒。那么,逻辑修养是否与生倶来,不学而得的呢?答案亦是否定的。人不学逻辑固然可以思维,但思维的敏捷与滞顿,却大有差异。逻辑基础好,思维必然清晰,执行力自然强,谋事易成。反之,逻辑修养缺乏,思维必然混乱,既难以求真,又无从辨谬,要想做成什么事,应当是困难的。我就耳闻目睹一些年轻人栽在逻辑修养的缺失上。在招聘面试时,有的人答非所问,颠三倒四,语无伦次,自然难免淘汰的厄运;在项目陈述时,有的人概念不清,条理不顺,同义反复,论证乏力,项目前景自然暗淡;在撰写论文时,有的人论题论据失当,循环论证,下笔千言,越写越远,人们读后不知所云,即使字数符合八千、一万字的要求又有何用!我还看到有的报纸竟将“甲流重症患者治愈,病人仍在昏迷”作为标题赫然印在版面上。这类的逻辑病例在报刊上屡见不鲜。2006年北京的数家媒体曾发起邀请读者为报刊文章在逻辑与语言方面挑错的活动。在相关座谈会上,有的逻辑学家惊呼现在报刊上的逻辑混乱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据我体会,这种说法并非耸人听闻,而是以事实为依据的。问题是此种严重的状况为何会出现,除了社会公共语言丰富、发展变化过快等客观因素,恐怕与人们轻视逻辑的学习与训练不无关系。时下,人们对语言的规范已经有所重视,咬文嚼字办得十分红火,大大提高了人们对错字别字的识别能力,为语言的纯洁做出贡献。而逻辑的辨谬活动则显得相对薄弱。好在伟宏学友书的出版,为这一方面增添了相当好的助力。伟宏的逻辑散文一改高台讲章的枯燥与玄虚,给人以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清新活泼之感。它涉笔成趣,寓逻辑分析于故事叙述之中。或者从一个故事切入,条分缕析,阐释出不易为人察觉的逻辑道理;或者用多个掌故、趣闻,层层递进地讲述一个逻辑常识。时而以求真为主调,在求真的解说中使人懂得何以去伪、驱谬;时而从辨谬入手,在何以为谬的叙述中让人们增添求真的知识,犹如大弦小弦错杂弹之妙曼,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动听。全书虽由数十篇散文构成,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概念、判断、推理、论证与逻辑史话五个部分,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掌握逻辑学的基本内容。特别是论证部分,作者不仅指出了不相干论证、循环论证等形式逻辑谬误,而且分析了诉诸权威、诉诸怜悯、诉诸感情、诉诸私心、诉诸威力、望文生义、错误引用等非形式逻辑谬误,有利于人们以此为戒,力求思维的正确性。智者的思辨花园中盛开智慧的花朵。徜徉于此,领略智者的思辨神彩,不仅能够清脑益智,而且能够赏心悦目,实乃乐事。忝为之序。高若海自序Preface智者的思辨花园逻辑辨谬与求真趣谈是我30多年来趣谈逻辑的荟萃本。每一个修订本都输入了新鲜血液,使之历久弥新。在上世纪60年代,我在复旦大学初学形式逻辑时,感觉好似梦里嚼树皮,那个枯燥乏味劲就别提了。到70年代末,当我走上哲学系的讲台,手执形式逻辑教鞭时便暗下决心,昔日的情景再不能重现。当时有三本书深深地影响了我。第一本是苏联的逻辑错误怎样妨碍正确思维。书中引用了世界名著中的许多故事,别开生面。第二本书是法学家吴家麟先生的故事里的逻辑。学了逻辑不会用是个通病,我本人也长期为此苦恼过。我是从这本逻辑故事集中学会了用逻辑的能力。第三本是著名作家秦牧的艺海拾贝。此书把文艺真谛讲得引人入胜。我反复咀嚼,品尝到隽永的趣味。我想,哪怕学到点皮毛,于逻辑的教学也会放出异彩的。于是有了撰写散文式逻辑读物的念头。我与老大哥倪正茂趣味相投,一拍即合,开始了珠联璧合的写作。我们尽量把各自搜集的最精彩的材料汇集起来,各自分题撰写。由于正茂兄的谦让,每个单篇都由我修改一过。起初在文汇报内部刊物文汇通讯上每期发2篇。几期过后,文汇报的副总编(后任总编)张启承先生说:“照这样写下去不容易。”能得到新闻界老专家的鼓励,我感到信心倍增:这条道走对了。于是,我们一鼓作气连续发表了24篇。随后我们又增补30篇结集为小册子,由复旦哲学系老一辈的逻辑专家沈秉元先生推荐给湖南省出版局的朱悦先生,题名为逻辑与智慧的小书便于1983年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呱呱坠地。短时间里竟一版再版。应我的殷切请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教授为第二版题写了书名。著名逻辑学家崔清田、黄石村先生评论说“这是同类著作中的佼佼者”、“罕见的逻辑佳作”。国内有人民日报等十多家媒体发了书讯书评。香港逻辑学家黄展骥先生在香港报纸上称赞它是内地最佳逻辑通俗读物。澳门日报转登了新民晚报上的书评学逻辑,长智慧,原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著名杂文家公今度(徐震先生)。1988年,该书获第二届全国通俗政治理论读物二等奖。1985年我们又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合作出版了逻辑推理集锦。此后,正茂兄专事法学研究,优质高产,成为享有盛名的法学家。我因为参与国家“六五”重点项目中国逻辑史的编撰工作,亦转向曾为绝学的佛教逻辑印度因明的研究。捧起唐僧玄奘译传的典籍,坐了长达20多年的冷板凳,先后出版了佛家逻辑通论、因明正理门论直解、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传佛教因明研究等专著,并且全都获奖。又完成了上海社科基金项目因明大疏校释、今译、研究。目前主持2006年教育部所属逻辑基地重大项目佛教逻辑研究。在撰写逻辑趣谈散文方面,这20多年来仍有收获:1995年应当时的上海电视二台之约,撰写了30多集逻辑趣谈,还配上图画,由华师大中文系两位老师播讲。随后又将10多年来所写80多篇结集出版,题为智慧之藤趣味盎然话逻辑。该书未能保留正茂兄的许多精彩实例和点睛之笔,也是无可奈何的。这个本子被中国逻辑学会评为第一届通俗著作优秀成果奖(一共评出两本),还曾被评为上海市中学生优秀课外读物二等奖。几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逻辑室刘培育研究员主编一套“逻辑时空”丛书,约我承担其中一本。此举又得到北京大学出版社著名编辑杨书澜女士的大力支持。我十分珍惜这一良机,将20多年来的大部分旧作加以精心修订。由于割舍不了对逻辑与智慧的眷恋,在未征求正茂兄意见的情况下,便擅自将自选集冠以书名逻辑与智慧新编。此书荣获国家“知识工程推荐书目”称号。回首这30多年,在逻辑园地中最热门和最冷门的两个领域,我都竭尽所能,为读者奉献精品。每念及此,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书中有大量趣味盎然的逻辑实例。有人赞美本书像百宝箱,搜罗天下珍宝,五光十色;有人又比之为百花园,盛开奇花异草,万紫千红。其中绝大多数精品素材都出自我的第一手资料,我喜欢做蜜蜂釆花酿蜜的工作,尽量不去效法蚂蚁的搬运。逻辑教学和逻辑读物的趣味性、生动性、知识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例的选择。多年来,拙著中大量的实例被各种逻辑书频繁引用,在同类读物中,在教科书的正文、习题中,在考卷中,甚至在学术论文中我都很高兴地见到这些“熟面孔”。看来,我的选例大多还是精当的,经得起同行推敲,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一些全国重点大学的逻辑教授每次见面,总要向我反馈在课堂上引用书中实例所激发的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能为高校的逻辑教学做点贡献,内心之愉悦难以言表。多年来,常有人问:“你那么多材料是从哪儿搞来的?”这就要从我写逻辑趣谈散文的初衷说起。从一开始,我就订下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原创,因为“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材料的来源,一是原有的知识积累,竭力挖大脑的库存;二是为找素材而泡图书馆,在报刊书籍的海滩上寻觅“发光的卵石和奇异的贝壳”;三是在生活中时时留心,妙手偶得。例如,把举办集体婚礼说成“集体结婚”的谬误,这一材料就是我结婚那天,在理发店陪伴妻子时随手从报纸上摘录的。上海音乐学院大提琴演奏家林应荣教授建国初留学苏联,一道流行于苏联的智力测验题“真城与假城”就是她送给我的见面礼。顺便说一下,在智慧之藤中,有则关于拿破仑的故事,历史背景搞错了。当时有位中学生指出了错误,他是著名作家沈善增的儿子。本书当然也免不了借鉴别人用过的材料,但是转引材料仍尽量不坐享其成,而是力求在原理解释方面有所创新,甚至反其意而用之。此外,有些篇章是本人科研成果的结晶,如庄子惠施“濠梁之辩”、公孙龙“白马非马”辩、伽利略落体运动是非辩等。也有个别篇章借鉴了他人的科研成果。关于非形式谬误的几篇,受益于在美国任教的高旭光先生,他在出国留学前将宝贵的研究资料都留给了我。本书的书名是由我的复旦同事、上海市圣亿写作中心负责人欧阳靖先生所赐。所谓智者,泛指古今中外有智慧的人。人们常说“艺无止境”。逻辑通俗著作的写作亦然,我当继续努力。2009年9月修订目录Contents序自序1父与子的是非曲直逻辑辨谬与求真2“长长长长长长长”概念与语词3“毛泽东百年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4“猴子案件”概念的种类5科西嘉怪物、拿破仑、陛下概念间的关系之一6卓别林与大独裁者概念间的关系之二7美学家和蝙蝠的苦恼概念的定义与划分8“眷制生”的喜剧概念的限制与概括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