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艺术
文化学
21 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系列丛书 艺术文化学艺术文化学 主 编 操 奇 朱 喆 主 审 陈汗青 内 容 简 介 本书分为人、文化与艺术,艺术与宗教,面向公众的艺术,艺术与语言、游戏,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性别、身体 6 个部分。本书在突出艺术文化学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共艺术、策展人、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语言论转向等方面的前沿内容;根据具体内容选配了 100 多幅图片,图片种类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门类;收录了艺术文化批评个案美容的文化研究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学术范式上,运用双视角(作为文化的艺术与作为艺术的文化)研究方法,力图实践主客位辩证艺术文化学范式。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各种艺术专业的公共课教材和研究生教材,还可作为从事相关行业工作者的自学辅导用书。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艺术文化学/操奇,朱喆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21 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系列丛书)ISBN 978-7-301-17935-2 .艺 .操朱 .艺术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J0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0)第 200600 号 书 名:艺术文化学 著作责任者:操 奇 朱 喆 主编 策 划 编 辑:孙 明 责 任 编 辑:翟 源 封 面 设 计:陈 昕 丁梓航 标 准 书 号:ISBN 978-7-301-17935-2/J0341 出 版 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 205 号 100871 网 址:http:/ http:/ 电 话:邮购部 62752015 发行部 62750672 编辑部 62750667 出版部 62754962 电 子 邮 箱:pup_ 印 刷 者:发 行 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787mm1092mm 16 开本 17.25 印张 408 千字 2011 年 1 月第 1 版 2011 年 1 月第 1 次印刷 定 价:35.00 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 前 言 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人、文化与艺术之间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也产生了更多新的富于启示性的诠释。急剧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使得人们更多地以艺术作为维系价值规范的样式和寻求心灵解放的方式,人们逐渐认识到艺术的存在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随着现代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艺术学的发展,艺术与族群政治、性别角色、利益诉求、阶级象征、文化身份之间所展示的内在的、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艺术在文化再生产和再创造中的作用,也都纳入了艺术文化学的视野。在实践和理论中,艺术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意义,成为族群认同身份诉求的表述途径,艺术品的生产和消费也体现了不同群体、阶层、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尤其是当代艺术交往更是集中地表现了艺术矩阵中的各艺术主体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全都贯穿于崭新的反思范式的艺术文化学研究中。本书所界定的艺术文化学是一门立足于文化哲学的立场和文化哲学的方法、从艺术的角度研究人的学科,它不仅与“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文化”有关,还是一种文化哲学立场上的“艺术真理论”。本书内容分为人、文化与艺术,艺术与宗教,面向公众的艺术,艺术与语言、游戏,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性别、身体 6 个部分。本书既继承了传统艺术文化学的理论精华,又与时俱进,充分反映这一领域的前沿性,增加了公共艺术、策展人、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语言论转向、艺术与性别和身体等方面的前沿内容;根据具体内容选配了 100 多幅图片,图片种类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门类;并附有艺术文化批评个案(美容的文化研究)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本书内容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每一章编配了三个思考题,既方便教师教学,也方便学生学习。在学术范式上,本书运用双视角(作为文化的艺术与作为艺术的文化)研究方法、反思批判的立场,力图实践主客位辩证艺术文化学范式。这种范式既重视艺术文本的文化解读、艺术规律的文化阐释、艺术价值的哲学建构,也关注人类艺术活动当中的艺术行为和人的在场(包括艺术家的在场)这些环节,力图对各种文化情境条件下从事艺术生产和进行艺术交往的艺术家、艺术文本和艺术行为等进行情境性的文化哲学探究,以期在具体的艺术交往中全面地考察各类艺术主体在艺术维度上获得的真理诉求和解放效果。本书由操奇、朱喆任主编,陈汗青任主审。操奇编写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章和附录,以及各章小结、思考题并编配第四章外的全部图片,蓝江编写第四章并编配了其中的图片,王苇编写第六章。朱喆拟定全书基本框架并审定全稿。在此向各位编者致以衷心感谢!同时感谢陈汗青教授,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各位编辑的全力支持!编 者 2011 年 1 月 目 录 第一章 人、文化与艺术.1 第一节 重大概念梳理.1 一、文化的内涵及本质.1 二、艺术的内涵.8 三、艺术文化.10 四、文化学.10 五、艺术文化学.11 第二节 中外艺术文化学的发展简史.13 一、国外艺术文化学的发展简史.13 二、中国艺术文化学的发展简史.17 第三节 艺术文化学范式转型.28 一、艺术文化学的历史范式.28 二、本书范式建构实践.33 第四节 相互生成的人与艺术、文化.34 本章小结.35 思考题.35 第二章 艺术与宗教.36 第一节 诗意即神性:艺术与宗教的 贯通.36 一、本是同根生:从发生学上看,原始宗教与艺术同气连枝.36 二、迷狂与幻象:从心理结构上看,艺术与宗教在思维、情感、体验上同声相应.39 三、存在与表达:从符号表征上看,艺术与宗教同符合契,都借助 形象象征表达自身.43 四、灵魂的救赎:从话语本质来看,两者的精神旨归同志合道.47 第二节 美与神颉颃:艺术与宗教的 殊异.49 第三节 隐匿的神学:艺术的宗教影响.55 一、艺术的宗教功用.55 二、艺术的宗教养料.55 三、艺术的宗教阻碍.79 第四节 人美神交通:宗教艺术.80 一、宗教艺术的概念、范围的界定.80 二、宗教艺术的特征.81 三、宗教艺术的发展.86 本章小结.88 思考题.88 第三章 面向公众的艺术.89 第一节 艺术矩阵图中的艺术与公众.89 一、“艺术社会学三角”视角.89 二、“艺术四要素”视角.91 三、艺术矩阵图中的艺术与公众.92 第二节 公共艺术公共性公众.94 一、概念梳理:公共、公共领域、公共空间.94 二、公共艺术的内涵、范围、特征.97 三、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102 四、公共艺术与公众生活的关系.104 五、公共艺术的发生、发展.106 六、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实践.108 第三节 艺术与公众的中介:策展人.111 一、策展人(curator)概念.112 二、策展人的源起.112 三、策展人类型:常设策展人(商业性展览的策展人、公立 艺术机构的策展人)和独立 策展人.113 四、策展人重要职能和角色.113 五、独立策展人.114 六、“策展人”在中国内地的 兴起、发展.117 IV 七、中西策展体制.118 八、中国台湾策展人.119 九、策展一般流程.119 本章小结.123 思考题.123 第四章 艺术与语言、游戏.124 第一节 艺术文化学的语言论转向.125 第二节 人作为符号的动物.127 一、符号作为人的本质.127 二、语言与神话.130 三、语言与艺术.132 第三节 诗化的语言.135 一、语言作为人类的寓所.135 二、艺术语言的澄明之旅.139 三、艺术,通向语言的途中.144 第四节 艺术、语言和游戏.147 一、游戏的艺术和语言.147 二、游戏,作为艺术的本质.150 三、语言游戏与生活方式.156 第五节 语言和艺术:从结构到解构.162 一、语言的结构与艺术.162 二、语言零度与神话学.168 三、走向解构的语言与艺术.173 本章小结.177 思考题.177 第五章 艺术与社会.178 第一节 文艺社会学.178 第二节 艺术与社会的辩证.180 一、艺术与社会的互动.180 二、艺术的社会发生论.189 三、艺术的社会功能论.196 第三节 当下社会与当代艺术.199 一、从人文艺术到景观艺术.199 二、作为被消费对象的当代艺术.200 三、全球化迷津中的艺术空间.202 第四节 当代中国艺术的社会学转向.205 一、具体内容.205 二、特征描述.206 三、原因探究.207 四、意义追问.208 五、弊端剖析.209 本章小结.211 思考题.211 第六章 艺术与性别、身体.212 第一节 性别诗学和身体诗学.212 一、性别诗学.212 二、性别诗学与艺术.213 三、性别诗学和身体诗学.213 第二节 艺术:作为性别话语的载体.217 第三节 欲望的解码:艺术的 身体叙事.223 第四节 超越性别政治学.230 本章小结.236 思考题.236 附录 1 艺术文化批评个案.237 附录 2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 公约.255 参考文献.261 第一章 人、文化与艺术 在宇宙所有的谜语中,“人”是最扑朔迷离的,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问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聪慧、睿智的头脑对此作出了精彩绝伦的解答。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实体,实则就是人类几千年贯穿东西方的前赴后继式的“人”之谜底景观,“艺术”当然包含在其中。所以,对“艺术”的解读当然要回到“人”这一宇宙根本上。在宇宙中,是人创造了文化和艺术,也只有人才有文化和艺术;而文化的半径反过来映现出人性的圆周和艺术的深度;而艺术的维度则折射出人性的高度与文化的广度。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人、文化与艺术之间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富于启示性的诠释。急剧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使得人们更多地以艺术作为维系价值规范的样式和寻求心灵解放的方式,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艺术对存在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随着现代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艺术学的发展,艺术与族群政治、性别角色、利益诉求、阶级象征、文化身份之间,所展示的内在的和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艺术在文化再生产和再创造中的作用,也都纳入了艺术文化学的视野。在实践和理论中,艺术被赋予更多的意义,成为族群认同身份诉求的表述途径,艺术品的生产和消费也体现了不同群体、阶层、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尤其是当代艺术交往更是集中表征了艺术矩阵中各艺术主体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全都贯穿于崭新的反思范式的艺术文化学研究中。那么,什么是艺术文化学?要想回答这一苏格拉底式的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好好梳理与艺术文化学密切相关的几个重大概念。第一节 重大概念梳理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艺术文化学”这一学科至少包含五个重大概念:文化、艺术、艺术文化、文化学和艺术文化学。因此,我们首先必须界定文化、艺术、艺术文化、文化学和艺术文化学的具体内涵。一、文化的内涵及本质“文化”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字眼:如电影、电视、报刊、书籍、长袍马褂与比基尼泳装,哥特式建筑与苏州园林,独木舟和神舟飞船,古代的石人木马与现代的飞机战舰,西方的三明治与北京的烤鸭,指腹为婚与现代网恋等,无不是文化。由此也可知,“文化”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宽泛的概念。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是文化,视听言动,无不能触及或表现为一种文化现象。用具、器物、宗教、语言等,文化无处不在!总之,人们的生活方式、存在样态、行为习惯、思维特征、情感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心理素质都是文化,都包含在文化之中。由于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文化”的科学概念,从 18 世纪启蒙时代,才真正 2 产生出来。迄今为止,国际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有 200 多种,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化”一词在我国是古已有之。“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纹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义则指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化”又即变化、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用,最早似出于周易中的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