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产业
规划
背景
高校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探讨
邓昕旸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3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3产业规划背景下的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邓昕旸【内容摘要】就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发展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在每年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的时代,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规划,教育引导学生适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在毕业时顺利步入职场开启人生新阶段十分重要。本文分析目前毕业生就业情况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探讨如何在产业规划背景下开展和完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键词】产业背景;职业生涯规划;就业选择;教育引导【作者简介】邓昕旸(1992),女,辽宁本溪人,沈阳理工大学助教,硕士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应对高校毕业生屡创新高的情况,国家提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各部门也推出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但就业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系统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顺利地就业择业十分重要。伴随工业 4 0 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由数字技术构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新能源、互联网直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兴的产业形态,国家对就业政策的不断调控优化,为大学生多元化就业提供了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学生的就业选择受到地区发展、产业路径、自我认知、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方面更加求稳务实,甚至出现宁愿等待也不将就的“慢就业”。本文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着手,探讨依托产业发展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帮助引导学生顺利度过毕业择业这一人生阶段,实现人生价值。一、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稳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其就业问题一直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 1,068 万;2023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 1,158 万。自2021 年开始,“00 后”逐渐充实到就业市场,成为就业市场的生力军。在创新创业政策驱动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不断提升,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增多。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1。但受“内卷”“35 岁职场荣枯线”等观点的影响,务实求稳成为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较为主流的选择,很多应届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实现“高质量”就业或者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稳定岗位。对于地域偏爱、待遇期望值较高的学生则出现观望等待的“慢就业”情况;此外,还有部分学生的就业热情受到“面子就业”影响,拒绝从事看起来与自己“身份不符”的工作2。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指引着就业选择,就业选择体现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期望、选择与定位。就业这一结果虽然是在毕业阶段时完成的,但职业生涯规划则是自学生孩提时代开始形成,通过高考进行初步定向,在大学阶段逐渐明晰,在毕业阶段指导就业。现阶段非毕业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目标迷茫、就业信心不足、就业态度两极分化、就业依赖性强等情况。适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促进学生的就业3。目前,高校在读的本科学生均为“00 后”,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兴趣和自我满足,不能很好地认识兴趣和职业的关系、缺少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对于职业规划追求过于理想主义,对寻找工作盲目乐观,职业规划容易受到家庭、周围同学和社会新闻的影响,对自我评价不够客观、对今后产业发展没有足够清晰的认知。有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基础层面,缺少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实践环节,职业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匹配;对社会需求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以及缺少对就业政策的了解、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致使学生很难快速、高效地开展求职。对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不牢固、自我认识不足,对职业性质、特点认识肤浅等也将影响对就业的信心。在就业态度方面出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拥有积极就业心态的学生很早就为自己设定生涯发展计划,不断完善就业所需能力与技能;反之则是过度关注“就业难”“就业不公”等负面消息,迟迟不开始尝试。部分学生习惯性地依赖父母抉择或是盲从周围同学的选择,自主意识薄弱,未能结合自身情况认真思考自己的优势、性格特点及综合能力等因素进行自我生涯规划,抱着“且走且看”的心态错过合适的就业机会。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就业决策指导着就业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程受到个人成长、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以及社会氛围几方面的共同影响3。(一)个人成长因素。“00 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他们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习4312023年第22卷 第3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3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在大学阶段,他们的思想认知心理方面都逐渐成熟,对周围的人和事都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认识与评价。但由于有限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较为片面和稚嫩,容易受到周围人或事物的影响4。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人一册”,部分学生对于生涯规划的意义认识不够全面,单纯为了完成课程要求敷衍了事,并未结合所学专业,个人兴趣、能力、情感等因素发掘自身潜能。同时,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结合知识积累、职业认识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此外,如果只是一味思考而不能脚踏实地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充实自我、提升能力付诸实践,那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张“空头支票”。(二)学校教育原因。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核心素养、生涯建构能力等有着直接影响。目前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依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课程大多在大一下学期开展,授课形式较为固化、授课内容忽略了专业差异和市场需求变化,缺乏针对性和适时性指导。而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适配性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对学生的教育侧重于理论教学缺少实践环节,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不能完全适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辅导员老师可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咨询,但由于与行业接触机会较少,在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上还有所欠缺。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就业信息推送、政策宣讲的形式还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个性化的求职信息推送或查询需求。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任课教师、辅导员老师、就业管理部门未能完全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合力。虽然,高校通过配备学业导师、设置第二课堂、企业实践、劳动教育、成立生涯辅导工作等方式不断完善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但在教育引导的连贯性和长效性方面仍需不断加强。(三)家庭环境原因。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教育背景、社会认知、从业经历都会影响着子女的职业选择、生涯规划。父母重视子女教育、对子女未来发展有较高的期待。大部分家庭不需要子女为家庭增收,更多的是希望子女能够在兼顾“稳定”工作的同时也有更好的发展。家长存在支持学生“提高学历”暂缓就业的想法,还有一部分家长受到固有认知影响因而不舍得学生到“艰苦地区”磨砺成长。(四)社会氛围原因。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受社会氛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每种职业对社会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不能人为地划定职业的高低贵贱。社会舆论影响、职业社会价值判断,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职业声望及职业的社会地位都会影响学生对未来从事职业的判断和选择。此外,还有部分非公平的就业情况,既限制了学生对就业的期待,也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就业产生无望感,企业更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仅关乎社会和谐稳定,更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科技与新兴行业的发展,创造和释放的就业岗位也将增加,这些都将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单独依靠生涯规划课程,还需要结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一)准确分析自身特点,完善生涯规划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价值判断,还能增强其适应新就业形势的能力。准确分析自己所具备的个人能力、兴趣爱好与职业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以理性且积极的心态将课堂学习、业余学习与职业目标结合起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了解所学专业和对应的就业方向,提前规划好职业生涯,并随着个人知识和技能的成长不断调整,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合理预期避免盲从,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位置。在多元化就业形势和无边界就业理念下,逐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在求职和工作中逐渐积累职业技能,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和自我价值。(二)明确就业形势,提升就业技能。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新时代,社会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就业方式。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方面要始终坚持社会需求导向,在课程设置方面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注重对非毕业年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搭建职业体验平台,拓宽实践方式,完善实习实践体系,在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的适应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技能,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动态、就业形势,契合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与就业信心。(三)完善生涯规划咨询指导体系,提升就业心理素质。除学校设置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外,要充分发挥高校三全育人优势,扩宽职业生涯指导育人渠道,加大指导力度,创设生涯规划咨询工作室,引导学生利用 SWOT 分析、平衡单等多种职业生涯决策工具完成生涯规划,辅助学生获得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对选择职业存在困惑的学生开展单独或团体咨询,结合校企资源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职业、专业,通过评估及职业探索实践引导其找到问题的根本,共同找寻解决措施,并定期回访不断完善解决措施;同时也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心态,及早处理和矫正学生消极一面的就业心理5。提高大学生抗压抗挫折能力,营造积极的就业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积极认识自我,学会调节情绪和疏导压力,营造积极就业的良好氛围。(四)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体系,形成家校企育人合力。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需要结合学校内部、家庭和企业外部力量实现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良好态势。高校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家庭和企业,应着力构建校内协同育人体系,深挖校内资源形成内部育人合力。并积极建立学校、企业与家庭的外部生涯规划育人体系,搭建校企、家校协同育人平台,引导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企业发展和用人需求;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实践可对职业选择有一个真实感受,再指导形成新的生涯规划。企业可以提前发现符合企业需求的优质生源,锁定用人目标实现人才储备。(五)畅通长效性生涯规划引导,完善政策信息推送。积极的就业意愿需要提早启迪和引导,将生涯规划和就业咨询指导工作前置,以结果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尽早开展就业教育,以人生价值为目标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结合各年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学生就业素53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3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31+X 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教学改革探究刘晓代世嗣【内容摘要】在 1+X 证书制度下对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教学进行改革,能够为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人才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 1+X 证书制度的背景及内涵,阐明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梳理了国内外的教学发展现状,其次明确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 1+X 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教学改革路径,希望可以为该专业的教学课程提供实践经验和借鉴,推进我国养老服务发展,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相应的人才基础。【关键词】1+X 证书制度;老年护理;教学改革【基金项目】本文为 2022 年度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证融通 背景下高职 老年护理 立体化教材的开发研究”(编号:2022C041)成果。【作者简介】刘晓(1989),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