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思索
中国电影
人民性
一种
方法论
532022第22期 一、缘起:从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说开去(一)明晰的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及其背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人民性”就以社会主义建设和意识形态引领为概念内涵,并在“十七年时期”概念得以稳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方的各种文艺思想纷纷进入中国,中国电影界围绕着 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与戏剧的关系、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巴赞纪实美学、现代文艺思潮与现代电影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论辩与学术争鸣。”1人性、人的解放与人道主义的实践在电影中成为主体和表征,但同时,本应蕴含多重意义的文艺人民性,亦被相当程度地误读为单一的、阶级论调下的“集体性”,逐渐在电影学术研究视野中边缘化。至此,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中,对文艺人民性及具体到中国电影人民性的真正内涵、历史、理论研究等依旧没有被重视铺开。犹豫之中,上世纪90年代更猛烈的市场经济体验和西方文化飓风式袭来,人们又将眼光转向了西方后现代理论等,开始了长久的,用本属于西方研究的工具、方法解答中国问题,电影研究的主体性逐渐开始消解。同时,文艺尤其是最具大众传播性的电影艺术,因为与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的互动关系,实际上一直具有专业学术研究与社会公共话语进行交流、讨论的双向渊源和空间深度。但是,由于90年代以来网络、消费等现实的冲击和电影学术阐释面向民间的势微,这种应然双向的互动促进,甚至变成了社会公共讨论影响专业学术关注的趋势。时至今日,尽管已有众多学者对宏观的“文艺人民性”命题进行研究解读,但中国电影这一具体的、最具当代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却依旧未被关注和深入探讨其人民性问题。在电影艺术创作作为实践活动的层面,中国电影的人民性解读、源流梳理和当代性建构都是一个需要关心的命题。较之传统的其他艺术门类,电影艺术具有突出的个性与时代性。在文艺人民性视域下,电影人民性的一个重要议题是电影艺术与人民、人民性的历时性关系及其呈现,即“我是如何”。而在文化传承的视角下,亦不可忽视中国电影人民性客观方面与中国社会、中国现实对话互动的共时性关系,即“我如何是”。学者陈山认为:“中国电影之所以是 中国电影,和政治、经济、文化整体性观照的共时性核心亦密不可分。中国电影史在整体形态上应该呈现为一个空间形态的常态的丰富复杂的文化系统,而不只是在时间轴线上呈现的电影艺术本体变革的一个个孤立的点。”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或者更具体的中国文艺、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是解决西方话语阐释中国电影、西方理论剪裁中国现实这类问题的可以切入的方法和视角。中国电影有无人民性,其人民性源流何在?人民性在中国电影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表征是什么?中国电影人民性未来如何良性实践等一系列问题的最终答案,都需要被关注、被重视、被探索。(二)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的双重意义电影作为具有大众传播影响力的媒介,已成为文艺人民性研究视域下不可忽视的当代命题。电影被“文艺”“艺术”等更宽大的范畴囊括,在文艺人民性研究蓬勃发展时,却少见专门的、系统的中国电影人民性历史梳理研究和本体论、认识论及价值论解读。1.理论意义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和中国电影研究提供了一个具备时代性的新视角。【作者简介】何东煜,男,甘肃张掖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电影史论与批评、电影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价值观与中国电影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JHQ005)阶段性成果。何东煜从后思索:中国电影“人民性”的一种方法论DOI:10.16583/ki.52-1014/j.2022.22.00754YOUTH SCHOLARS FORUM青年学者论坛一方面,电影是中国文艺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对其人民性研究不仅是对文艺人民性理论的坚持、发展和丰富,更是对自身学科研究的学理深化和方向拓展。电影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不断地受到西方理论冲击,并且在学术研究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话语逐渐边缘化的态势。近年来,电影学科研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等研究开始渐渐形成对话,努力唤起并建构着自身主体性;同理,对人民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阐释是在民族的、传统的另一维度,即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的中国维度上的契合与深化。由此,亦可作为参照坐标,学界开始反思对中国电影研究和实践问题过度依赖西方理论话语、西方评价标准的现实之惑。学术界和电影界自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重视形象思维向内转为感性的、心灵的、情感的、个体的思维,“关于现实主义、人性、人道主义等问题的讨论,有助于电影思想战线的拨乱反正”3。不少学者和电影艺术创作者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人民即政治”与“个体才是人”的对立认知。故在电影研究领域,迄今为止中国电影人民性内涵里稳定的、应有的“人”和“人民”的关系一直都未得到系统、妥善的言说;“人个体、具体”和“人民集体、抽象”长期以来都是讨论的焦点,也并未在电影研究的整体视野上形成一种合理的阐释。在当代语境下,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可以试图将这种阐释向前一步推进。2.现实意义中国电影人民性的研究进路,必然是一种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辩证统一。“人民性”本身就是在不断流动、延伸和演变的,在时代中能够找到具有本质性、稳定性、建设性、前进性的人民性艺术创作和审美规律,在把握规律中方可更少地走弯路,进行合理的实践创新,更好地促成与时俱进。更进一步看,除了电影学术研究和电影创作实践本身,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还可以努力改善目前社会公共探讨趋于单向性影响学术专业研究的现状,促进二者之间完成双向积极的良性互动,这也是一种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贡献。二、现状: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趋势(一)国内研究历程“人民性”作为中国电影史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中共党史党建等多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命题,并非长期受到国内理论界的关注。实际上,对“人民性”的关注在近十年才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人民性”这一具体表述在中国电影研究中也并未成规模。如图1所示,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代表,在其中进行篇目主题词“电影人民性”及题名“电影人民性”检索,发文情况趋势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对中国电影人民性的研究自2014年后才出现渐起之势。而已有研究文章的主题则较为集中地呈现在“文艺观”“十七年电影”等范畴。对电影“人民性”的理解,依据现有研究成果可知,学者们更关注其与政治、意识形态的联系。对相关成果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它们从研究侧重到研究方法,都以线性的、切面的分析为主。此外,少数文章主题涉及电影民族化、延安文艺、现实主义等关键词。而以“人民性”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篇目主题检索,可查得文章共有2917篇(如图2所示):本小节所有图示的检索结果、趋势呈现等,均截止于2022年7月31日。图1:中国知网主题检索“电影人民性”发文量趋势图552022第22期 就“人民性”为主题的发文趋势看,也可发现是在2014年后有明显增长。而依照其研究细分主题分布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新闻学、文艺理论等是四个较为集中的学科专业领域。将图1、2综合比较,可以明确发现电影领域人民性研究的滞后。再以“人民性”为书名包含的关键词在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网站中进行检索,可查得共有23本;在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中进行“人民性”为主题关键词的图书及期刊知识生产检索,生成学术发展趋势曲线图(如图3所示)如下:综合来看,国内学界对文艺人民性研究的基本历程情况主要如下:20世纪50年代是文艺人民性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一大批翻译的苏联文艺理论著作、手册进入笔者视线。就“人民性”这个词汇本身来说,苏联相关译著中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国内。20世纪80年代是文艺人民性研究的第二个高潮时期,人民性开始被短暂关注,但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多是以人性、人道主义、人的主体性以及民族性等为焦点。随后直到进入新世纪交接,就艺术学术研究领域来看,人民性则被长期边缘化。概览这种冷落的原因,一方面来自西方文艺理论的冲击;另一方面,其实是过去长期的阶级斗争话语下,人们对“人民”这一概念中指向集体、群体等内涵的误读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正如学者陶东风所说:“无论是普遍主体性话语、人的自由解放承诺还是文艺学学科自主性诉求,都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紧密相关,它们本质上依然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意识形态性乃至于政治性。”4人民性研究以及文艺人民性研究的第三个高潮时期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其最为凸显的两个研究热潮:一是对人民性的话语及其周边进行研究,用以解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等问题;二是对国家领导人的文艺讲话、文艺思想进行研究,在政治哲学的宏观框架下对文艺讲话、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及其周边进行阐述。遗憾的是,较少有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具体艺术门类的(如电影的)人民性内涵问题,即缺乏对文艺(包括如电影等具体文艺形式)人民性本体论、认识论的研究。而有许多以人民性概念理论发展的历史为本图2:中国知网主题检索“人民性”发文量趋势图图3: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人民性”主题图书19432022年学术发展趋势曲线图56YOUTH SCHOLARS FORUM青年学者论坛体的研究即“人民性”只是一个评价条件或艺术作品、形式应具备的一种抽象理念属性,缺乏了对人民性具体审美、价值、内涵及文艺人民性的具体实践、历史、现象的系统深入的探讨。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随后,文艺人民性研究再次被众人关注,开始逐渐成为近年来学术界、艺术界研究的新热点。(二)国外研究概说“人民性”关键词和围绕其核心建构的“文艺人民性”和“电影人民性”主题词,是极具中国特色和语境的词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和结合自身实践这两者的态度上,有根本的不同和差别。这一词汇在历史的转向里可拆解为人民和民族的研究。除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可以显现出对文艺的碎片关注外,近两个世纪以来,已形成较为连贯性的他国研究关注,即俄国前苏联文学、文艺对该概念的研究。俄国文学方面形成了有如普希金、果戈理、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为代表的进步文学家对人民性概念的丰富和发展;文艺理论方面有如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使用相关概念,论述一种积极进步的文艺观,继而到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真正构建起了列宁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前述的学者的观点也成为其重要的文化思想资源,列宁因此对人民、艺术乃至电影有过直接的、详细的论述。此外,还有托洛茨基等人。这部分研究几乎已经被国内进行了大量译介,尤其在19491965年期间,中国所接触的世界文艺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输入基本都来源于此。新中国成立至今,宏观文艺理论层面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而国外理论界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30年代起到60年代末,在这一跨度中鼎盛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纷纷出现,并在7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两次转向。他们不同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又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此外,在文艺和电影领域,他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后现代理论研究、哲学转向研究的输入等。对于中国电影乃至人民性内涵外延涉及的特定概念如人民、政治、文化和具体历史史实,形成了紧密围绕政治、电影成为窗口、进而较为忽视艺术规律和审美性的研究偏向;或更多以一种政治起点批判、线性直接切入、个人化故事化叙述的方式展开,缺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另一极端则是在对中国电影进行研究时完全与政治形成分野,践行纯粹的精神或观念上的艺术性研究。尽管如此,国外对中国电影研究的相当一部分观点和方法却已经对国内电影研究产生了宽泛的影响,翻阅近年的诸多学术期刊即可明晰。综观至今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电影人民性”所涉及的中国电影史、电影美学、电影文化、电影理论及人民性、文艺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可以说国内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