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产业
振兴
乡村
价值
探究
李顺毕
山西农经/2022 年 4 期DOI:10.16675/14-1065/f.2022.04.011产业振兴对乡村振兴的价值探究 李顺毕,李扬摘要:富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提供物质保障。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在一些地区依然靠大量资金投入的“输血”式发展,对产业振兴在“三农”中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发展效果不明显。深化产业振兴对乡村振兴的价值探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关键词: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价值探究文章编号:1004-7026(2022)04-0040-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文献标志码:A(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德宏67840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能到时候都说完成了发展任务,过一两年又大规模返贫。要多管齐下提高发展质量,巩固发展成果。”当前,发展成果总体上达到预期目标,但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成效不能仅停留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最低标准上。当“输血”这一不可持续措施停止,农村出现的返贫现象可能更严重。是否已真正脱贫、是否能巩固脱贫成果应从以下4 个方面判断。一是对发展成效来说,要体现在发展能否稳得住上;二是对农村来说,整体面貌是否有改变;三是从农业角度上看,保证城乡协同发展的农业产业链是否构建,农业供给侧改革能否推进;四是农民认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农村是否有稳定的产业带动,农民致富方式是否得到突破1。1产业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脱贫攻坚战使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但农村真正的贫困根源是基础薄弱。农业产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和长期性工作。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工作是基础性的工作。“三农”工作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决定了这方面工作更多的是做铺垫的长期性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马上见效。农业产业得不到发展,农民增收就有困难,农村发展就会遇到无法突破的瓶颈。如果没有乡村全面振兴,在稳定而难以变化的传统小农经济下,农村很难发生深刻的变化。产业发展只靠投入,缺乏内生动力,难以保证可持续性。国家花大力气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受到农民使用需求和使用能力的制约,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业基础设施必须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农民才才能在使用中得到维护。欠发展地区的农民对健康的精神生活需求并不迫切,没有健康的精神生活意识,对满足精神生活设施没有需求。只有农业发展推动农村的进步,农村进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民对精神生活设施才有需要。如果把“三农”当作一个人体系统,农业在“三农”上就是“血液循环系统”,产业就是“血液”,农村是“躯干”,农民就是“心脏”。必须增强农村地区的造血功能,有“血液”“心脏”才会有动力2。2产业振兴是实现农村稳定发展的有效机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下,农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与稳定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是靠投入实现暂时或短期的发展。产业振兴是防止农村返贫的关键,也是实现稳定发展的有效机制。防止返贫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有持续性的收入。对农民和农村来说,产生持续性收入最稳定的来源是产业。农村产业是保证稳定发展的有效机制,必须同时具备 3 个要素:一是资源,二是人才,三是市场。农村产业发展是农村增加资源、积累生产资料、创造财富的有效手段。地方贫困的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种:一是原有的自然资源不足以让农村走向富裕;二是对资源的利用不足,没有增加财富。一方面,农村产业振兴要以增加财富、积累资源为目的,让群众生活富足,同时使农村能够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有恒产才有恒心,无恒产则无恒心,农村产业不发展,农村就留不住青年劳动力。先进人才大量流往城市,农村就失去了最活跃的主体,造成农村“空洞化”,使农村发展不可持续。农村有了扩大再生产的资源才能够留得住人才,搞得活。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创造财富的两个决定条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撬动一个地方发展的杠杆。市场起作用是基于资源基础上的竞争、优胜劣汰和市场选择。“农业结构往哪个方向调?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没有资源,市场作用发挥不出来,一个地方的推陈出新也就没有了保作者简介:李顺毕(1988),男,汉族,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与基层党建。李扬(1993),女,汉族,云南龙陵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为舞蹈学。40障。市场、资源、人才三者结合才能保障一个地方的持续发展。三者是一个严密整体,三者中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地方发展都会受限。在农村,产业发展是三者中最关键的一个。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稳定发展,并走向共同富裕的要求。3产业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措施“贫穷往往是引发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的深刻根源。在人类历史上,富足总是伴随稳定,贫穷容易导致动乱。”农村地区的富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产业是农村发展的稳定器。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城乡差距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条件限制,最终必须靠发展解决。农村落后于城市是全方位的落后,主要是产业落后3。农村发展需要农民的积极作用和创新精神。在过去的几十年,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相对农业具有显著优势的工业迅速吸收了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薄弱的农业发展滞后缓慢。在强势劳动力大量流往城市的情况下,农村发展失去了推动和变革的主力,农村全方位落后。农村劳动力流往城市,一方面是产业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农村资源匮乏,不足以养活快速增长的人口,青壮年劳动力在农村没有发展的空间和难以改善生活条件。农村产业是农村财富增加的源泉。发展产业是一个造血过程,也是提高造血能力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只有农村有了产业,留住人才,农村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才能全面发展。在产业发展的情况下,产生大量的财富、流动资产并与市场结合,推动农村参与市场化,接受市场的改造,用市场力量拉动农村深度社会化,农村与城市就可以同步发展,农村就可以利用好城市的优势进行相互补充、协调发展。4产业振兴是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保障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进步,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最棘手的一大难题,也是关系“三农”发展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产业协调发展主要是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是要体现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相互依存上,二是不能出现“木桶效应”,三是不出现差距拉大的情况。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民生存的基本保证。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农业稳定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4。农业为第二、第三产业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市场,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市场为工业提供基础和产品消费市场,保证工业能够扩大再生产。工业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农业升级,是农业现代化的技术保障,是构建农业产业优质的产、供、销的载体。第三产业是工业和农业发展的体现,是提升以工业和农业为基础的各方面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衡量指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是推动 三农 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当前面临的情况是工业发展比较迅速,农业发展比较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不全面、质量不高。对于解决吃饭问题来说,农业产业的发展不足,难以保证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吃得饱、吃得放心、吃得安全的问题。农业不发展、农民不富足,农村的消费能力不高,消费潜力激发不出来,经济发展中保证经济安全的内需的活力难以激活,工业生产的动力和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工业和农业发展受限,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坚实的基础。产业协调发展要求三大产业之间的产、供、销互为依存,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把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才能构建优质、高效、可持续的良性供给、补充、销售和消费循环系统。一是完善富含科技含量的标准现代农业供给产业链。轻工业深加工促使农业提质增效。农业和轻工业支持重工业发展,形成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格局。二是农业提供原材料、消费市场,保障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动力。工业支撑农业和第三产业,通过深加工扩充农业产业链,升级农业。第三产业为农业、工业提供服务,打通壁垒,消除瓶颈,加快运转流通,使三大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互为补充、互相运转的良好格局。三是三大产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供给放心产品,满足人的需要,提升消费意愿,三大产业就有发展动力,就能稳定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谋 三农 的深刻含义,在宏观调控中着力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使农业成为能使农民致富的产业,使农民不但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而且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成果享受者,使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新社区。”5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理论探索/41山西农经/2022 年 4 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农村产业是留住人才的基础,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村地区如果没有产业基础,没有发展空间,留不住人,人才振兴就失去了基础。没有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全面振兴就缺少推动力量,农村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中就不能得到贯彻和发展。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就必须立足于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融合,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促进乡村全面发展。6产业振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我国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国内庞大的市场没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在我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是大市场,具有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农村的消费市场激发出来,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也可以让经济基础更加稳固、经济运行更加顺畅、经济安全更加有保障。农村市场激发不出来,产品完成交换进而进行扩大再生产就会受到阻碍,作为“双循环”的基础和前提的内循环要求就难以体现。首先,因为消费能力不够,农民没有多余的钱消费,追求的是先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超过生产生活的多样化的产品没有市场,就只能转向出口。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农村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使用的生产要素变化不大。贫困地区的农村生产仍然表现为自给自足,生产的多余产品并不多,没有形成扩大再生产和产品深加工的条件,缺乏使产品转化为资本的力量。而解决这一系列矛盾的突破口还是发展农村产业,只有农村有了稳定的产业或产业链、强劲的市场链、完整的动力链,群众有增收并且有稳定的增收条件,农民群众才有能力消费多样化的产品,敢消费多样化的产品,国内市场的活力才会被进一步激发。其次,我国出现“消费不足、消费外溢”的局部矛盾也跟国内的产品品质有关。国内有消费能力的群体的消费需求变了,但是生产者的生产观念转变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