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谋而合——《路》和《传染病屋》的以“路”叙事_齐卓然.pdf
下载文档

ID:2363572

大小:1.30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染病屋 不谋而合 传染病 叙事 卓然
不不谋谋而而合合 路和传染病屋的以“路”叙事齐卓然(曲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曲阜)摘 要路和传染病屋分别是当代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和当代英国作家吉姆克雷斯的作品,是典型的灾难小说或后启示录小说。它们题材相似,通过描写“逃离路上出路”三部曲,充分展现了人性中的爱、善、恶等特点,既隐喻性地暗示了大灾难的根源,又给予人类以希望和出路,达到了警示和鼓舞的双重目的。以“路”叙事,不但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而且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可读性,因而成为两部后启示录小说不谋而合的共同选择。关键词路;传染病屋;后启示录小说;以“路”叙事;灾难叙事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路()和传染病屋()同属灾难小说或后启示录小说。其中,路发表于 年,是当代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第十部作品,它“将科幻体裁和生态伦理相结合,试图基于原因不明的末日事件、接踵而至的文明崩溃、自然世界的毁灭等系列书写发出环境危机警示。”其背景设定在一场全球性大灾难之后:文明尽毁,环境恶化,幸存者逃往南部海岸,期望那里的气候能够满足生存需要。鉴于此种情况,小说主人公 一对灾后幸存的父子,无奈也踏上了南逃之路。他们在路上的种种遭遇暴露了人性中可怕的一面,同时展现出人性中固有的善良。年,英国当代作家吉姆克雷斯()的第九部小说传染病屋面世。在该小说中,男主人公富兰克林试图东迁寻找幸福的“乐土”,但历尽苦难后才发现所谓的乐土并不存在,自己置亲情于不顾的自私却暴露无遗,于是幡然悔悟,踏上归途。两部小说先后出版,且题材相近,都围绕通向海边的路途展开,因此读者往往会不自觉地对它们展开比较。这给克雷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为当时路已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同时被美国最负盛名的脱口秀电视节目女主持人奥普拉选中并推荐给她的读书俱乐部(俱乐部成员有数百万之多)。当被问及对两部小说的看法时,克雷斯叹道:“这个时机对我来说很不幸,如果世上流行着某种说法,就会有人去写。自 事件以来,特别是自从伊拉克战争以来,就流行着美国会发生大灾难的说法。”因此,恐怖袭击和不安定的社会环境是两位作家“心有灵犀”的原因。两部小说主题出现“撞衫”,而麦卡锡的路已占据先机,克雷斯的沮丧是显而易见的。但从另一方面讲,两部小说都想通过“路”这个独特的桥梁展示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向人类发出警示,虽是巧合,却颇能给人“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路和传染病屋的主题虽不是“路”,但从叙事角度而言,“路”是两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得以开展的保证,因此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路叙事”的手法:由“逃离路上出路”三部分贯穿全文,紧密衔接,一气呵成。其中,“逃离”是虚写,“路上”和“出路”两部分则是实写。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齐卓然,女,硕士研究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一、逃离尽管灾难发生的程度不同,但是路和传染病屋均属灾难小说。再现大灾难后的景象,最具真实性的书写方法便是描写路人的所见所闻。让主人公踏上逃离的路途,成为灾难状况的见证人,就成为一种必然。有趣的是,两部小说中均未出现主人公踏上逃离路途的情节,一切尽在不言中。在路中,大灾难虽已过去几年,却仍然雾霾漫天,几年不见阳光。更可怕的是,这种状况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没人愿意留在废弃荒芜而又毫无生机的地方,即便那是自己的故乡,因此父亲和儿子两人顺理成章地出现在逃难路途中。与路不同,传染病屋中的灾难似乎发生在久远的过去,但是灾难的原因 人类的贪婪并未消失。人们背离道德准则,而表达背离的典型方式之一就是离开家园。因此,传染病屋中以富兰克林为代表的移民怀着发财致富的自私目的离开家园,出现在寻找所谓的乐土的路途中,也成为一种必然。二、路上在旅途中,人与人相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借助“路上”这种独特的叙事空间,作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途中“偶遇”,以充分实现自己的表达意图。“叙事不设章节,没有情节主线,叙述角度不断转换,好似幸存者的残缺日记,充满碎片式的拼贴,独具匠心地写活了父子俩的艰辛旅途”,就是以“路”叙事所展现的高度叙事自由的真实写照。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借助小说主人公逃难途中的各种遭遇、对人对事的态度及反应,可以观察到社会和人性的真实状况,因此“路”就是展示社会和人性的舞台。在路中,揭示人性中的爱、善、恶等特点,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宽容、坚持、纯洁、善良、自私、怀疑和恶毒等品性,是该小说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随着路的延伸,通过描写父子关系和他们的遭遇,各种人性特点和品性逐渐清晰地显露出来。在小说路中,爱、善以及由此发展出的良好品性主要体现在父亲和儿子身上。父子之间的爱源于亲情,大灾之后,这种爱依然如故。儿子幼小,未经世事,父亲的爱完全体现在对他的照顾中。饮食起居,特别是儿子的安全,是父亲最为关注之处。一次,儿子被坏人劫持,在那一瞬间,父亲果断开枪将歹徒击毙,没有丝毫犹豫。正如父亲对儿子所说,“我的职责就是照顾好你。这是上帝指派我这样做的。谁想动你,我就杀谁。”这种由爱而生的责任感还体现为父亲对儿子童心、善良和尊严的维护,这在极端艰险的环境中更值得称道。比如在一次食物极度短缺时,父子俩恰好遇到“一只瘦的皮包骨头的狗”,儿子再三请求父亲不要杀狗吃肉。父亲起先答应,后来食物愈加匮乏,又食言,最后才发誓不再伤害它。儿子为狗求情,源自本能的对生命的同情,而父亲的妥协是出于宽容和对其善良童心的保护。又如,他们在途中偶遇一位老头,父亲怀疑他是坏人设的诱饵,但是儿子可怜他,请求父亲给他点吃的。为维护儿子的尊严,父亲虽不情愿,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过犹不及。伟大的父爱催生了父亲“坚持”的品格,使他不顾病痛也要把儿子送到安全地带。这种排他性的爱也衍生出了负面因素 自私,一切以儿子为中心,意味着凡是可能威胁到儿子生存的事情都不可接受。途中,看到一个孤独的小男孩,儿子提出把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以此为条件,请求父亲带走他。这一次,父亲没有顾及儿子的尊严和善良,坚决地拒绝了,并违心地说:“他不会有事的。”父亲的顾虑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食物极端匮乏,收留这个儿童会拖累父子俩,甚至都会饿死;另一方面,他担心小男孩是坏人的诱饵,会带来危险。父亲的这种自私是否可取,小说结尾作出了暗示:父亲因病去世,临死前教导儿子去寻找好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存活下去。幸运的是,儿子被好心人收留。但如果人人都像父亲这样自私,谁来收留他的儿子?这个问题不仅是对父亲个人,更是对世人品质的拷问。众所周知,单独的个人在世上难以存活,群体的生存才是人类生存的保证,而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又是群体生存的必要条件,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以条件恶劣为借口不愿助人是自私的表现。父亲对儿子专注的爱是伟大的,因为它保证了人类后代的延续;但是如果这种爱排斥了对他人的爱和帮助,就成了自私,反而不利于整个人类的生存。相比而言,儿子的爱更为纯洁、广博。当父亲为获取食物而冒险进入陌生的房舍时,他总是提心吊胆,希望父亲不要出事。当看到他人甚至一条狗处于危难之时,他也心怀怜悯,试图帮助他们。甚至连伤害过他们但已落难的人,他都心无芥蒂,请求父亲伸出援手。在对待窃贼和袭击者的态度上,这一点得到了清晰的展现。途中,一个窃贼盗走了父子俩的全部物品,在天气寒冷、缺衣少食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死亡。尽管如此,在追上窃贼后,儿子仍哭着替他求情,希望父亲不要置他于死地。对曾用弓箭偷袭他们的人,儿子也不忍父亲将其杀死。大卫休谟指出:“仁慈在其全部形式和表象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甚至它的弱点也是善良的、亲切的。”儿子给我们的感觉正是如此。他以德报怨、纯洁、善良,即便在穷途末路之时,也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世界充满希望,因为“麦卡锡所写的那个冷漠的、毁灭的世界就被人类的道德的、同情的或创造性的可能性所抵消”。从父亲和儿子身上,我们看到了爱和善,但父子俩的途中遭遇也让我们见识了恶,甚至是极端的恶。叔本华曾说:“生存多么黑暗,多么危险,人生就这样通过其中,只要保住生命。”然而一些人最终还是以一种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方式 人吃人的方式 失去了生命,“在这儿受害者被当场宰割然后又被拖走。远处的墙上挂了一排脑袋”。在任何情况下,人吃人都是绝对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因为“人的生命不能成为他人幸福或者生存下去的手段”。看到遇难者被吃剩的尸体残骸,父亲虽历经世事,也难以想象人世间竟有如此险恶。然而此时顾不了其它,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儿子不受影响。“他转身,朝外走向与孩子分手的地方,然后跪下,用双臂搂着男孩儿,拥住了他”。父亲试图用爱展示安全感,去掉儿子心中的恐惧,同时保护他纯洁、善良的心灵。值得欣慰的是,儿子出淤泥而不染,这一切并未改变他的善良和纯洁,因此他代表着人类未来的希望。人性的邪恶使这个世界充满了不信任。父亲拒绝收留小男孩,帮助老头,自私是原因之一,怀疑他们是坏人设的诱饵则是更重要的原因,因为在此时的世界,人人都互相怀疑。路遇老头后,因儿子的坚持,父亲款待他并赠送食品,但当被问及年龄和姓名时,老头都以谎言应付。在告别时,他还以没有意义为由拒绝了对父子俩的祝福,并且认为“每个人都死了会更好”。这种以怨报德的行为使儿子深受打击。面对世界的毁灭和人类的灭绝,凡是人都会产生悲天悯人之感。“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它缓和了个体出于自利的行为,从而促进了人类整体的相互保存。是怜悯心使得我们在看到他人受难时,不假思索地伸出援手”。这个老头却是个异类,他身上展现出的是人性的异化。毫无疑问,这是人对世界绝望的产物。在人性异化、视人命如草芥的世界中,“人吃人”也就不足为奇。在传染病屋中,人性的善恶同样有着明确的分界。弟弟富兰克林生性温和,心地善良;哥哥杰克逊则脾气火爆、自私,把膝盖受伤的弟弟看作累赘,甚至产生过把他扔在路上的念头。移民的必经之地渡口城更是邪恶的象征,那里的居民贪婪自私,想尽办法剥削东迁移民本就少得可怜的财富。“所有雄心勃勃的猎人和渔民都转而另谋生财之道。餐桌上需要什么,他们就种植什么。摆渡,经营客栈,做任何事情都收费:过河费、过路费、马厩费、领航费、给养费、保护费,说白了,就是对想去东部的人强行收费”。如果仅止于此,还算说得过去,因为他们毕竟提供了相关服务。然而丧心病狂的是,为了利益最大化,他们竟然将渡口城通向河对岸的木桥隐藏起来,这样既可以让移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摆渡过河,又能避免那些沦为乞丐和寄生虫的移民返回渡口城。倘若那些一贫如洗的移民试图返回渡口城,他们的悲惨结局就注定了。“隔一阵子 其实,太频繁了,令人痛苦不安 就会有尸体被冲到岸边满是鹅卵石的沙滩上,或者被缠在水草丛生的河床上,那些浮肿的尸体都是试图游回到渡口城的人淹死的”。自私的人性甚至让渡口城的居民做出不顾亲情、遗弃亲人的事情。在怀疑玛格丽特患上瘟疫后,祖父就按照所谓的规矩把她送到了山上的传染病屋中,任其自生自灭。在传染病屋中,善恶报应是作家克雷斯着力宣扬的主题,因此“报应”贯穿于整部小说。就在哥哥杰克逊到达渡口城的那天晚上,一场灾难悄悄降临。大雨引起泥石流,然后发生连锁反应。泥石流激起了湖底的沼气,渡口城的居民和居留者包括杰克逊在内全部遇难,而善良的玛格丽特和富兰克林因呆在山上的传染病屋得以幸免。似乎命悬一线的传染病人没有死亡,昧心的健康人却命丧黄泉,善恶报应在此处体现得十分明显。发生在富兰克林和玛格丽特之间的故事则更多地体现了善的报偿:富兰克林曾三次冒险拯救玛格丽特,因此当他身陷危难之时,玛格丽特同样通过拯救他的性命报答了他。富兰克林第一次拯救玛格丽特是在渡口城毁灭前的那天晚上。当时富兰克林试图到传染病屋中避雨,发现患病的玛格丽特后,他冒着危险,学着儿时母亲的做法为玛格丽特按摩脚部,为她治病。之后在路遇土匪时,第二次救了她。富兰克林不顾自己的安危,出其不意地摘掉了玛格丽特头上的围巾,露出了她的光头 瘟疫的标志,使她免遭强奸和杀害。东行到达海岸后,富兰克林得知只有身强力壮的男子和漂亮的未婚女子才被允许渡海去所谓的乐土,母亲和孩子则被拒绝,如果他抛下玛格丽特独自渡海,她的下场只能是沦为妓女。显然,富兰克林的善良不允许自己这样做,一番思索之后,他决定带玛格丽特回故乡,于是第三次救了玛格丽特。富兰克林的善良举动并非为了回报,但他的确得到了玛格丽特的报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