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对策略研究_徐嘉辉.pdf
下载文档

ID:2363418

大小:1.37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常态 疫情 背景 高校 资助 育人 工作 应对 策略 研究 徐嘉辉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融通与共振: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徐嘉辉(),男,江苏无锡人,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对策略研究徐嘉辉,苏扬婧,吴青玲(常州大学,江苏常州)摘 要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做好高校本科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关键一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资助育人理念向“发展型”资助深度转变,资助育人机制对差异化、精准化要求提高,资助育人体系发展呈现新方位。但资助理念、认定程序、育人协同机制等仍需深入拓展。高校应深挖育人新价值,科学精准做好困难认定,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构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资助育人工作新格局。关键词常态化疫情防控;高等学校;资助育人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本刊网址:当前,我国疫情从蔓延到局部反弹,已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而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整体防控基调仍将以常态化管理为主。因疫情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变,导致大学生致困原因也更加复杂,依据 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要点,高校要结合当地社会实际发展水平和疫情影响情况,持续加强精准资助,差别化开展高校资助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高校资助条线肩负着守土尽责的政治担当,不仅要为解决差异化困难生生活需求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深化“精准资助”理念,推进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还要从资助育人层面为高校疫情防控阵线提供内源动力,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最终目的。因此,梳理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路,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为助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探索资助育人体系的科学定位。一、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定位从现实维度来看,我国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中人们对于平等享有高等教育的期望已经转化为公平且有质量的享有教育权利。受疫情的持续影响困难生家庭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小微企业破产增加下岗待业人员,社会层面复工复产延迟,高校持续对学生线下流动的限制使困难生失去校外兼职的机会,迫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上加困”,部分学生“因疫致困”。此外,当代大学生所特有的感受力和洞察力使其在疫情特殊时期的价值诉求多元化。因此,伴随着当前常态化疫情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持续冲击,高校资助工作条线应转变传统固有的资助育人工作理念,在做好兜底保障的前提下继续推行高标引领,从理论维度探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在规定性和明确新的发展定位目标。(一)资助育人理念向“发展型”资助深度转变高校资助育人理念基于育人的阶段性和连贯性特征,反映社会实践规律,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积极学习成长的思想价值引领重要依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已就业贫困生工作条件严峻复杂、临就业贫困生陷入选择困境、封管在校贫困生素质能力提升环境局限,贫困生的综合竞争力和价值思辨愈发重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健康理念、精神追求和价值引领意义逐渐凸显,经济资助首先要回归到教育本位,即最核心的立德树人上去。坚持以生为本,通过资助育人教育引导贫困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多样化,不仅要重视校园封闭管理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而且同步完善困难学生的学业资助、心理资助、就业资助等工作,建立疫情下监测、帮扶和育人创新机制,既要保证疫情影响下贫困生的学业能够顺利完成,又要结合不同困难生的实际情况,“一生一策”动态实行发展育人工作,培养每位受助学生能成为思想品德高尚、知恩感恩将诚信、心理素质过硬的高质量人才。(二)资助育人机制对差异化、精准化要求提高在当下已取得全面脱贫攻坚战胜利后的新时代,教育将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作为高校教育重要一环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将继续扩大影响,为提升高校差异化、精准化资助工作实效奠定基础。面对新时代不同学生群体,教育部等发布一系列关于“精准资助”的政策,指导新形势下高校建立学生精准资助机制的方向。若要实现资助“精准化”,首先要完善资助育人中的差异化认定机制,以多标准从多维度整合学生信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资助画像”构建,配套不同手段、不同层次的资助补偿动态跟踪。在此基础上再对“精准化”进行深入探究,拓展资助工作的覆盖规模,持续加大资助育人力度,力求做到资助对象精准化、需求精准化、形式精准化、效能精准化,促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有所获。(三)资助育人体系融入常态化疫情防控新方位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资助育人体系持续向发展型、精准化方向转变,各高校资助条线工作者都不可能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仅凭己力独自面对,唯有树立多元合作理念才能行稳致远。资助育人体系一方面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要求、扎稳新定位,构筑校园场域的多元化资助育人体系,根据各级疫情防控要求政策,动态化调整资助工作重点,结合高校疫情期间学生的思政管理、心理调适、就业创业辅导等模块工作,创设局限校园空间内的资助育人新场域,更加注重资助育人实效。另一方面高校应秉承资助合作理念,筑牢社会场域的多元资助育人体系,着力解决因疫情封闭校园造成资助力量单一的现象,探求与政府、社会各方的发展型合作,丰富资助育人的合作形式,吸引有利资源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实效和感恩反哺资助资源的双赢。二、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挑战当前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和资助方式逐渐丰富,资助政策健全程度和资金总量持续提升。但因国内外疫情影响,高校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将成为常态,在校学生和非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生态将为之变化,加之高校高质量发展推进发展过程中资助工作条线存在的思路局限、模式单一、队伍不足等传统问题,常态化防控背景下资助育人实效实现难度明显加大,资助育人工作将面临较大的挑战。(一)“发展型”资助有待与常态化防控要求相适应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常态化疫情防控格局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受助学生认知层面、心理层面、价值观层面的“发展型”提升具有独特的作用。“发展型”资助需要在高校常态化防控格局建设中发挥更大效能,就要建设高校资助育人品牌,营造资助育人氛围。因此,高校要切实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助工作队伍与疫情工作实际需求相适应,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对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的认识定位不准,因局限地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群下降而导致资助工作人员配备力量减弱,资助工作队伍结构问题凸显,打造资助育人品牌缺乏内在动力和本领恐慌;二是“发展型”资助与其他育人协同适应,构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就需协同推进与其他育人体系的深入配合,各育人体系之间的差别化因防控要求而放大,缓解资助工作条线在防控期间“单兵”状态,力求资助育人与实践、文化、心理等育人的密切配合;三是“发展型”资助育人格局与现实社会需求相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政府层面、社会资助层面对于高校资助育人要求转变、资助方式多样化,高校层面对接思路亟须扭转,“发展型”育人路径尚需融入现实因素,强化隐性和实效性感恩引领教育。(二)仍需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学化认定机制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时期,高校资助工作对于“精”和“准”的要求更加严苛,如何实现高校现有资助资源可持续性向精准化方法发展是目前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一方面缺乏对困难学生及其家庭受疫情影响的精准摸排和针对性管理服务,目前主要采用学生主动上报的方式申请,做到却有补助需求学生应报尽报还有困难。高校内资助系统数据无法做到精准跟踪与分析,并且因疫情影响导致的家庭经济情况难以用当前的数据系统去量化,导致传统科学化认定机制难以与当前防控背景相适应。另一方面高校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来缓解困难生家庭经济压力,但大部分政策措施仅是缓解目前时期而制定的临时性困难补助,补助标准缺乏差别化评定,补助时效性短,随着疫情防控时期的延长仅采取再次发放的方式弥补困难学生的需求,高校临时性资助政策尚未与科学化认定因疫致困机制相匹配,资助政策制定与调整工作需加强动态化调整。(三)资助育人的协同作用尚需深入拓展疫情防控期间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以各助学管理中心经济资助为主,从育人成效来看,资助育人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的影响力有待其他部门力量介入来增强,资助育人活动品牌效应尚未充分形成。资助育人要在高校管理职能部门的联合办公、联合探讨下才能使育人实效深入学生内核,育人活动才更具有亲和性和感染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悟教育意义和精神洗礼。疫情期间仅靠临时增设的学工助理及服务类别勤工助学岗位有限,工作内容相对局限,缺乏专业技能和创新认知的提升,需要多元管理部门力量参与,共同为困难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并且,随着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的不断优化,社会和政府资助力量将以新的定位助力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如何适用和调整资助体系的“大协同”仍将成为高校面临的长期性挑战。三、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的落脚点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高校应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发展型”资助育人在当前背景下的新价值,依托“智慧”数据描画经济困难生“资助画像”,科学精准做好“滴灌式”认定,整合多方资源,推助推高校资助工作凝聚合力,着力构建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适应的资助育人发展新格局。(一)“输血”“造血”两提升,深挖育人新价值高校资助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应坚持将“资助育人”理念贯穿始终,兼顾物质资料与精神价值双“输血”,分层次、有步骤提升疫情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造血”能力。第一,高校疫情防控期间应切实摸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深入分析研究,结合高校管控实际情况增设勤工助学岗位,线下岗位应注重志愿服务引领并融入校园疫情防控体系化整体管理,适当拓展线上岗位,侧重培养提升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综合办公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平台处理能力。第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者应及时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育人时机,在遵循育人规律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对受助困难生的心理指引、就业帮扶、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育人主题活动,营造积极良好的资助育人氛围,帮扶引导因疫致困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知恩感恩、自信自强的价值理念。第三,注重挖掘受助学生的典型事迹,多方面选取国家资助、社会资助、高校资助各层次励志受助学生,借助校园新媒体宣传平台和防控期间日趋丰富的文体活动多角度弘扬宣传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更多受助学生提升在校学习生活质量,优化时间管理和生涯规划效率,逐渐扎稳高校校园健康稳定发展防线。(二)从数据到“智慧”,科学精准做好困难认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应改进传统困难认定模式,提高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的精准性,促进高校常态化防控下科学化增补困难生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高校应调研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年 月(下)()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所在地和校园物价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调控学生生活物价保持稳定。研判目前高校社区生活配套是否能与学生实际需求相适应,可增配社区服务功能区,保障受助学生社区生活、心理、体能等需求,理解受助学生长期在校线上学生带来的负面情绪,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其次,深入摸排学生实际经济情况,一方面通过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变动状况,及时关注高校建档立卡、残疾学生等五类特殊困难库信息的更新,区分发放补助等级,考虑将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应纳入专项补助的计划中;另一方面,在高校原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采集学生在校超市、食堂等营业场所的消费数据,同步匹配校园一卡通充值、勤工俭学岗位补助、各类奖助学金获得情况等参数指标,努力建立数据动态联动机制,对数据化的学生“资助画像”进行针对性的资助。最后,高校应完善困难认定监督评价机制,结合信息化平台的完善定期开展受助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复查,及时增补、替换学校受助人群名单。并且要关注大数据技术运用过程中的数据异化风险,增强资助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评审过程中充分考虑受助学生成长成才条件,减少数据决定资助的片面化情况出现。(三)整合资源、凝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