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相关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自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的解释_武翠.pdf
下载文档

ID:2362638

大小:1.91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产业 相关 多样性 区域经济 创新 生态系 统共 生性 解释 武翠
产业相关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来自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的解释武 翠1,2,谭清美1,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2.江苏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基地,江苏 南京2 1 1 1 0 6)收稿日期:2 0 2 1-1 2-2 7 修回日期:2 0 2 2-0 6-1 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 0&Z D 1 2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 9 AG L 0 0 3)作者简介:武翠(1 9 8 9),女,江苏扬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创新管理;谭清美(1 9 6 1),男,山东潍坊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产业创新管理。摘 要:产业相关多样性可通过风险分散、知识溢出、新增长路径培育等增强区域经济抵抗力、恢复力、整合力和创造力,然而鲜有研究揭露其传导机制。首先,构建理论模型,阐明产业相关多样性如何通过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影响经济韧性;接着,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系统GMM实证模型,以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为中介变量,探究产业相关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相关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和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亦可显著增强区域经济韧性。同时,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在产业相关多样性与区域经济韧性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因此,建议通过打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促进产业相关多样性发展;加强创新种群、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共生性建设,释放创新潜力,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关键词:产业相关多样性;经济韧性;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中介效应D O I:1 0.6 0 4 9/k j j b y d c.2 0 2 1 1 2 0 7 2 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中图分类号:F 0 6 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1-7 3 4 8(2 0 2 3)0 6-0 0 6 9-1 10 引言“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正深刻影响经济韧性与活力。中国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从国际环境看,影响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如逆全球化思潮、技术霸凌、贸易保护主义、新冠疫情等;从国内环境看,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全国G D P增长率从2 0 1 7年的6.9%持续下降至2 0 2 0年 的2.3%,失 业 率 从3.9%上 升 至5.2%。2 0 2 1年中国继续深耕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G D P增长率回升至8.1%,失业率也降至5.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济韧性关乎经济体发展潜力、抵抗力、恢复力和创造力。降低不确定性风险,提高经济抗冲击能力,是学界和政府高度关注的课题。现有文献从经济韧性概念1、测度2和影响因素3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为经济韧性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产业是保持经济发展韧性的重要载体,创新是提升经济韧性的核心动力。目前,我国面临经济与科技联系不够紧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等痛点,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韧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的必然路径。在产业链端,本文将以产业相关多样性为研究突破口。产业相关多样性被认为是影响经济韧性的关键因素之一4,5。产业相关多样性是指产业间存在较强投入产出关系或技术关联6。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不断赋能产业升级,也进一步加快了产业链重塑,加深了产业间横向分工协作及纵向上中下游的技术关联,产业相关多样性进一步得到巩固。根据定义,产业相关多样性融合了专业性和多样性,在产业体系内形成较强的经济技术联系,有利于缩短技术和知识认知距离,促进技术交流和知识溢出,培育新增长路径,促进区域产业转型,进而增强经济韧性。在创新链端,本文将以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为研究突破口。创新生态系统(I n n o v a t i o nE c o s y s-t e m)由一系列创新种群(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市场中介组织和政府等)组成,通过物质流(如人力资本)、能量流(如知识资本等)和信息流(如市场信息)实现种群之间及其与创新环境之间的交换,以维持系统稳定与高效(李万等,2 0 1 4)。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及共生理论,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被定义为: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创新种群以创新资源为媒介,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实现相互作用,并与创新环境相互适应与匹配,实现结网共存、相互协调的现象7。相比经济韧性,产业相关多样性发展是“健体魄”,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是“强头脑”,二者相互依存、彼此融合。产业相关多样性缩短了产业间技术距离、深化了投入产出关系,通过集聚创新种群、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创新环境等强化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增强区域经济韧性。因此,本文遵循“产业相关多样性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经济韧性”的作用路径,以G D P为直接指标,测算2 0 1 1-2 0 1 9年区域经济韧性;运用区位熵指标分解方法计算产业相关多样性,多维度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评价模型,并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最后,运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产业相关多样性如何通过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影响区域经济韧性。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实证探索了产业相关多样性与经济韧性间的传导机制;二是充实了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的经济社会价值研究。1 文献综述1.1 经济韧性韧性(R e s i l i e n c e)起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指系统或个体从冲击或扰动中反弹的能力8。起初,韧性研究多聚焦物理学领域,后经H o l l i n g9引入生态学。R e g-g i a n i等1 0将韧性研究引入区域经济研究中,认为经济体应对冲击扰动的表现与韧性息息相关。目前,区域经济韧性在国际和国内研究中仍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将主要围绕区域经济韧性的概念、测度和影响因素展开文献述评。经济领域中的韧性属于演化韧性,它摒弃了均衡观点,认为系统有着非均衡演化特质1 1。这符合经济系统发展规律,即经济系统处于持续发展状态中而非均衡状态中,它会不断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外在的冲击扰动,进而形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演化韧性,M a r t i n等1从4个层面较为全面地定义了经济韧性,分别为:抵御冲击、吸收冲击的能力;受冲击后恢复的速度和程度;重新整合内外部资源、调整自身结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经济路径创造能力。李连刚等1 2认为,经济韧性包含抵抗冲击扰动的能力、恢复到原始路径的能力、创造新路径能力;曾冰等1 3从抵御力、恢复力、再组织力和更新力4个维度定义经济韧性。在经济韧性的定义中,危机抵抗能力和适应恢复能力是经济韧性的两大重要特征。国内外有关经济韧性的测度方法主要集中为两类。一类是敏感性分析法,测度指标一般选取就业人数和G D P。该类方法计算简单,使用方便,为众多研究者所采用,如M a r t i n1、郭将等5和刘逸等1 4。但单一指标测度方法相对片面,容易产生偏误,故有学者开始探索使用 指 标 体 系 法 来 综 合 测 度 经 济 韧 性,如 张 振等1 5、朱金鹤等1 6等,但是该方法尚存在指标权重缺乏共识、因果混淆等不足。在经济韧性影响因素方面,产业相关多样性1 7不可忽视。产业相关多样性兼顾专业化和多样性,认为相关多样性使得拥有不同技术的相关产业易形成空间集聚,这不仅利于技术联系紧密的产业间获得技术支持,而且多样性还有助于保障不同领域的产业间能够相互协作,促进技术和知识溢出,增强经济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1 8。彭荣熙等4和郭将等5的研究均表明,产业相关多样性可显著提升经济韧性。1.2 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基于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从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理论、共生性测度和共生性社会价值3个层面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研究进行述评。1 8 7 9年德贝里提出“共生”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同种属在不同获益关系中生活在一起”1 9。随着共生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共生理论边界逐渐拓展至社会科学领域。袁纯清2 0最早将共生理论引入经济学领域,并提炼了共生三要素,分别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2 1;温兴琦等2 2和张小燕7拓展了共生概念,融入共生基质、共生平台等。创新生态系统种群间的互利合作行为符合共生理论范畴7。共生性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征,也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条件与保障。共生性既强调创新种群间的相互依赖,又强调创新种群与创新资源、创新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隐喻,系统内的创新种群、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从而使系统呈现出一定的共生状态。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测度研究方法主要有L o t k a-V o l t e r r a模 型2 3、复 合 系 统 协 同 度 模 型(李 晓 娣 等,2 0 1 9)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2 4等。3种模型各有侧重。其中,L o t k a-V o l t e r r a模型偏向于测算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模式,如寄生共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等;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系统学和协同学,着重研究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则基于生态位理论,研究种群现有生态位与最优生态位之间的贴合程度。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中的协同思想与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匹配度和衔接性。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是创新种群、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等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而呈现出共生状态。复合系统的协同思想强调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故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具有一定合理性。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对区域创新的价值。现有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有助于正向驱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李晓娣等,2 0 1 9),并且能够显著提升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2 5;第二,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对区域经济的价值。甄美荣等2 6和刘洪久等2 7的研究均表明,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与区域G D P、高科技产业产值具有强正相关性。现有文献针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理论及测度研07科技进步与对策 2 0 2 3年究成果颇丰,但在社会价值方面缺乏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分析。“十四五”期间,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新生态系统应具备高水平、强适应性、开放式等特征,服务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增强区域经济韧性2 8。因此,本文尝试拓展创新生态系统的社会价值,探究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能否有助于增强区域经济韧性。1.3 产业相关多样性J a c o b s2 9认为,产业结构多样性有助于通过技术交流和知识溢出对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产生正外部性。然而,产业多样性不应仅关注“量”,还要关注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技术距离3 0。因此,F r e n k e n1 7基于产业多样性,首次提出产业相关多样性(R e l a t e dv a r i e t y)和产业无关多样性(U n r e l a t e dv a r i e t y)概念。产业相关多样性是指存在较强投入产出联系或技术关联的产业6,强调拥有技术关联的不同产业间的空间集聚3 1。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技术不断赋能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快产业链重塑,促进了产业间横向分工协作、纵向上中下游的技术关联,产业相关多样性正进一步得到巩固。产业相关多样性缩小了产业技术和知识认知距离,有利于促进知识、技术的融合创新,形成创新发展新路径。产业相 关 多 样 性 的 测 度 方 法 主 要 是 区 位 熵 法。F r e n k e n1 7运用区位熵测度了意大利的产业相关多样性水平,研究表明,产业相关多样性有利于经济发展。国内学者孙晓华和柴玲玲3 2、李福柱和厉梦泉3 3借鉴区位熵思想,分别基于二级和三级产业数据测算了我国产业相关多样性水平,研究表明,产业相关多样性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R o c c h e t t a&M i n a3 4对区位熵测度方法进行了拓展,结合专利数据测算了产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