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标准
成本
制度
分析
探讨
静思
117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分析的探讨王静思(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通化 13400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内循环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同品同质情况之下,成本控制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义,因此,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在当代企业运筹帷幄中的地位更加不言而喻。关注成本管控,对标业内标准,制定精准执行,开展业财融合奠定了企业低成本竞争战略发展的优势。故文章选取成本管理中的标准成本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执行标准制度下的成本管理原因、现存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列述,并逐一提出与之对应的改进举措,望对各行业标准成本管控尽绵薄之力。关键词:标准成本;成本分析;成本管控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808(2023)09-0117-04DOI:10.3969/j.issn.2096-0808.2023.09.025随着国民经济和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诸多技术研发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突破,部分行业依赖进口的发展模式也有了较大的改进空间。制造行业历经小规模生产、高速发展和稳定增长等多个阶段,生产规模与技术水平亦有很大改观,但除了国有大品牌和大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外,中小企业却鲜少涉足规模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企业成本管控,尤其是基于标准成本法下的改进管理,将有助于为企业成本管理制定依据、规范作业、科学排产等提供重要科学决策支撑。一、标准成本制度对成本分析的意义标准成本制度是针对标准成本相关依据而制定的成本管控计划,也是始终秉承成本全流程管控与财务核算相结合的有机功能整体,因此,其对于高效成本管控体系的构建而言作用非凡。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领域发展,标准成本制度被广泛应用,具体而言,精准制定、差异分析和处理差异是标准成本制度的三大组成部分,也是成本管理的关键要义1。在成本记录中,制定标准用量的科学量化指标是该项工作的核心,也是精准制定的前提;在成本分析中,将计划与实际成本数值对比剖析、总结原因、揭示问题是差异分析的根本;同时,以此为基,始终遵守投入产出关联关系,适当处理实际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方能合理计算月末盈利,所以综上,科学遵照标准成本制度原则进行日常成本管控分析将会取得显著效果。标准成本制度不仅优化了量化指标关系,为公司上层提供更为有效和准确的决策依据,还能通过每道工序的细化分析,明确各部门责任,找出盈亏平衡点及其差异,最终量化考核具体部门,使成本管控底层思想深入人心。另外,应用标准成本制度,可以简化财务部门的日常成本核算工作,按照设计好的标准流程去投入实际成本,再将实际与标准成本进行比对,助力企业成本核算与投入分析。这样的优化核算模式一旦被实际应用,会大大简化成本核算过程,帮助企业快速出具成本管控报表,最大程度实现成本管控,实现企业最大效益。二、标准成本制度的应用现状(一)标准成本法的制定很多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都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组成的,企业使用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方法都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针对标准成本法的应用做出具体的说明。1.直接材料制造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对于直接材料的核算主要是从原材料数量以及原材料单位价格两个方面开展。例如,很多企业在核算产品成本前,就需要制定标准的产品生产数量,这一数量是企业的生产线在正常的情况收稿日期:2022-07-27作者简介:王静思(1988),女,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成本分析。118管理方略 Management plan商业观察 2023 年 3月下第 9 卷第 9 期下能够出产的产品数量;同时,还要制定一个原材料的标准价格,这个价格应该取自市场相关产品的平均价格2。企业制定的标准材料数量乘以标准的材料价格,所得的结果就是企业标准的直接材料成本,在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按照这一标准开展工作,其实际的直接材料成本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不能出现比较大的差距,差距一旦加大就必须分析其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解决策略。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成本就是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人员的薪资。直接人工成本的确定应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企业应该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要对员工工资的支付方式以及薪资的发放制度进行研究,在不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人工成本3。3.制造费用制造企业的制造费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的制造费用,另一部分是变动的制造费用。这两部分都有既定的标准,企业在核算制造费用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标准进行核算。综上所述,企业在核算总体的产品成本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以上三项进行精确的核算,根据以上三项的标准成本来核算企业产品的总体标准成本。(二)差异的分析及处理很多企业在核算产品成本标准差异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采购成本差异的分析采购成本差异主要是由于价格的变动产生的,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前制定了一个标准单价,这个价格是结合原材料的平均价格以及直接人工的平均市场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的,这一价格是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的价格。制造企业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市场价格不是人力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采购成本出现差异是在所难免的4。2.生产差异的分析生产差异主要是指企业产量方面存在的差异,企业制定的标准产品产量是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力以及生产条件确定的。在实际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产量会与标准产量产生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因为设备故障而降低产量,也可能由于新技术的引进而提高产量,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存在差距是非常正常的。采购成本差异以及生产成本差异都属于非常普遍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因制造企业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标准。二、现行成本分析下的实际问题目前,企业在启用标准成本制度进行成本分析时,仍存在以下具体客观问题。(一)成本分析不够全面细致料、工、费的分析是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的核心。原材料作为产品成本首屈一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成本管控而言将起到决定意义。原材料的真实成本亦是核算的关键,但现实中也确实存在许多企业原材料品种多、杂,成本分析不够细腻,数据支撑略有缺位,成本高低主因不能及时掌握的情形。因此,在材料使用方面,工序管理及细节管控尤为关键5。另外,在成本分析中对差异性调查不够彻底,考核体制缺失,加之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对本质的认知,极大可能会导致计量偏差;而如若盲目追求零成本差异,亦会忽视零成本差异背后隐藏的问题,导致问题不能被有效解决,同时也易给企业生产活动埋下风险隐患。(二)各类费用记账较为笼统企业会基于经济效益理论壮大发展规模,故在实际生产中,一般而言工序分工较细,人员相对固定,因此其直接人工成本核算总额比较准确。但不少中小企业也会由于不同车间、部门间的人员调用较为频繁,致使成本中心下的直接费用与相关产品操作工序的成本管理相脱节,进而影响成本核算准确度。另外,业务外包、加班或临时工增减变动亦会对企业真实成本造成干扰,一些间接人工不直接参与生产,且间接费用分摊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的实际成本属性。同时,部分企业仅重视利润,对成本采用短期管理模式,对标准成本制定不准确,在实际记账环节又显得过于笼统,遇到问题时没有有效预案,最终导致实际成本大大超出预算金额,给企业带来各类管理压力。(三)费用分摊维度稍显脱离成本核算中,间接费用不能与直接产品挂钩匹配,造成费用分摊随意性较差。同时,制造企业核算中,涉及制造费用的部门较多,费用项目较为庞杂,有的费用分摊与产品相关,有的则与产量相关,还有的实际分摊应按照机时或人工工时方式进行计算,但在实际分摊中,许多企业常选用同一口径进行分配,导致计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较大。加之企业对成本管控报告的重要性缺乏交流与共识,119成本控制综合性较差,洞悉全局、着眼总体的宏观意识缺位,成本管理内容单一,没有涉及生产后市场与技术层面的问题剖析,费用分摊与管控时效落地不足6。三、成本分析短板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历史数据经验主义禁锢经济发展带动企业进步,但部分公司成本核算较为粗放,成本数据不能反映真实信息。分摊指标制定时,单凭历史经验数据,按照工序大致估计,没有现场反复测量及技术工艺工程师的理论参考,偶然性因素也掺杂其中,导致产品成本分摊和归集不够严谨。对于成本考核目标的设定依赖经验数据,没有科学细化与考量,标准亦较为宽松,终难达到管控标准。很多企业在应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其应用的成本考核系统不是非常全面,因此考核的结果也不尽人意。例如有时出具的材料价差考核报告,会使得很多企业采购部门为降低成本费用支出,而大量购入打折材料,进而造成原材料大量堆积,反而增加了成本支出,不利于降低成本。有时出具的报告主要关注材料用量之间差异,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倾向于次品处理,不利于很多企业提高产品生产质量。(二)作业操作缺乏具体标准目前,空有一套标准成本制度的企业不在少数。在生产规范操作中,对机器标准操作时长、合理操作顺序及更经济的能源消耗安排等也没有具体标准,不能组织最优排产,导致生产车间存在作业不规范的问题。同时,成本分析与控制目标没有细化到具体工序,对生产工序把关缺位,后续跟踪分析工作开展较难,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安排计划的顺利进行。(三)生产工艺细化分析缺位部分企业缺乏对生产工序的细致分析,导致在成本考核与管控工作中对各工序了解不足,难以建立合适的管理目标,细化工序和岗位责任落成也无法实现。所以,只有企业真正了解不同系列产品的生产工序、对应机器操作时长,厘清每道工艺细节、成本标准,才能避免工序之间成本节约与浪费的抵消问题,进而科学规划,消除不合理作业,切实为成本分析与考核设置科学依据。(四)成本差异计算不科学若是企业对成本差异实质认识不到位会导致成本差异计量出现偏差,有些企业只追求零成本差异,并未看到零成本差异下的潜在问题,导致隐藏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进而影响其生产,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四、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分析的改进标准成本制度的制定加速了现代企业成本精细核算的发展进程。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单独列示,揭示生产中的各类问题,才能为后续成本管控与绩效考核提供指引。(一)事前设定目标企业成本分析落成需多维度、多视角地进行。首先,事前设定成本标准指标尤为关键。通过对产品生产涉及工序的仔细分析,合理制定每道工序标准成本,以此为基,完成事前成本标准设定,方能为后续操作指明方向。以直接材料为例,对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进行目标制定,才更利于采购部门的后续绩效考评。采购部门对多种直接材料进行种类分析后,对同类材料不同供应商执行比价操作;同时,在满足企业生产的前提下,其更需切实做到不同材料间供应商价格与交货能力的平衡比对,既满足生产所需,又要将价格控制在可控目标范围内,并对市场环境变化和设备改良因素等形成高度敏感性,将成本变动影响因素纳入标准制定之中,以实现对生产成本的有效分析与管控。另外,制定控制标准。全面成本控制可以丰富企业成本决策形式,制定合理成本控制制度十分重要。由于各成本控制单位位于不同管理层,同时各自成本决策内容以及权力不同,因此企业设定目标的同时需要将各层员工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调动起来,确保企业整体战略能够顺利进行。在制定成本标准时需要根据历史数据和有效经营进行准确的调查分析、技术测定,进而制定标准。但是需要注意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偶然意外现象,若是效率较好则需要根据下一期发生的费用制定成本标准。(二)事中规范操作事中成本控制需从两个维度逐一分析。一方面在于操作流程维度。企业正常保产情况下,会更加致力于提高科学的作业流程安排,降低成本消耗,最大限度确保实际与标准成本差异稳定于一定范围之内。所以在成本标准设定中,综合考虑生产工艺、设备实情等诸多因素,是帮助企业科学降本的最优途径,以此达成组织最优生产方式,从而有效规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