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世界
海运
地理
国际航运中心高级航运人才培养工程国 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上 海 市 本 科 教 育 高 地 建 设 项 目世界海运地理陆琪编著出版社内 容 提 要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海上运输方式的要素结构、空间位置、网络关系和地理分布。全书共分两篇:要素篇和区域篇。要素篇主要阐述并分析了海运的历史及海运航线的分布、港口建设与发展、海运船舶的规模及属性、国际贸易方向和总量等对海上运输经营和规划的影响;区域篇主要介绍以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区域为划分的各大洲主要沿岸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概况、经济、贸易交通及重要的航运资源情况。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航运管理类、物流管理类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与国际贸易、国际航运相关的海运公司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世界海运地理陆琪编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世 陆 海上运输 运输地理世界 高等学校 教材 中国版本图书馆 数据核字()第 号世界海运地理陆琪编著出版社出版发行(上海市番禺路 号邮政编码 )电话:出版人:韩建民昆山市亭林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全国新华书店经销开本:印张:字数:千字 年月第版 年月第次印刷印数:定价: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需要,意义重大。十多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软环境改善成效明显。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航运人才的培养与集聚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上海海事大学以服务于国家航运事业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己任,努力培养又好又多的大学生,为实现中国由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的转变而努力奋斗。我校的航运管理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本系列教材以教育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指导,以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优化与调整为基础,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系列教材主要有如下特点:一、对航运管理专业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和调整,部分教材为国内首次编写;二、在行业管理和企业实践方面,适应国际航运市场的新变化和国际航运业务的新特点;三、在重视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对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希望本系列教材的出版,对于国际航运与物流人才的培养有所裨益。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年月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移动性。人类日常所需的原料、能源、生产生活资料,都需要在移动中完成分配和再分配。这些移动和分配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覆盖全球的运输大系统。运输方式不同,基础设施、运输终端也不相同。但是,不论是哪一种移动,都只有一个出发点,一个目的点和潜在的中间点,这就是所谓的地理位置,这些地理位置都具备一定的地理属性,地理位置的属性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海上运输是世界货物运输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全球绝大部分的贸易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进行交付的。海上运输克服了大洋的阻碍,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一直是大陆间交流的重要媒介。本书的前半部分从海上运输中的港口、航线、货物、船舶四项基本要素的地理属性出发,对各个要素的基本概念、空间分布、区域格局及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做了分析。后半部分借助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较全面地介绍了各大洋及所属海域沿岸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海运现状。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世界海上运输的货物、船舶、航线和港口的基本状况,各国和地区的海运发展,获得关于全世界各大洋及其所属海域的相关知识,掌握全球主要港口的空间分布、规模和发展。陆琪 年 月第一篇要 素 篇第一部分绪论 运输历史地理 工业革命前的运输(年)工业革命和海上运输(年)现代运输体系的形成(年)大生产时期的运输(年)当代运输()海运地理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海运系统与系统要素 地理环境对系统要素的影响 国家的分类与评价指标 国家的基本概念 国家的类型 国家的评价指标 第二部分海运空间要素 海运航线 航线类型 大洋航线 航线的选择 咽喉水道与大陆桥 海运港口 港口概念 港口类型 影响港口建设的主要因素 港口的演变和发展 自由区 中国的自由区 第三部分海运资源要素 海运船舶 船舶类型 船舶证书和属性 世界商船队 船舶制造 国际贸易与海运货物 国际贸易综述 海运货物 铁矿贸易与运输 煤炭贸易与运输 粮食贸易与运输 国际石油贸易与运输 石油概述 世界海运地理 石油资源 石油生产与加工 石油消费与贸易 石油运输和战略储备 中国石油地理 第二篇区 域 篇第四部分太 平 洋 大中国区域 中国大陆 中国港、台、澳地区 亚洲、大洋洲沿岸 日本海沿岸 东南亚地区 大洋洲沿岸 美洲沿岸 北美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南美沿岸 第五部分大西洋和印度洋 北大西洋 波罗的海 北海 地中海 南岸北非五国 东岸西亚五国 目录 北岸黑海五国 北岸巴尔干六国 北岸南欧四国 南大西洋 西北非六国 几内亚湾十国 西南非洲 南美沿岸 印度洋 南亚五国 海湾沿岸 红海沿岸 东非沿岸 东非岛国 参考文献 世界海运地理第一篇要 素 篇第一部分绪论运输是人类最重要的行为之一,是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运输对各类生产活动的空间位置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运输在把全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流动的人群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又创造了价值。海上运输是各类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距最长、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因此是全球货物流动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也是世界市场贸易循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世界海运地理就是研究这种运输方式的要素结构、空间位置、网络关系和地理分布的学科。本部分共分三章:运输历史地理海运地理的基本概念国家的分类与评价指标运输历史地理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有效地运送货物和旅客一直是各国和地区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复杂,而且和经济与空间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工业革命前到现代,运输业的发展经历了五个不同的阶段,运输产业的技术革新成为每个阶段的显著标志。工业革命前的运输(年)早期的运输与城市工业革命前运输业没有机动的运输方式,运输动力仅限于人力、畜力和风力。水运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客货运输的速度、货运的分拨能力都十分有限。世纪的英国,一辆公共马车的平均行进时速为 (),到 世纪,马车的平均时速提高到 。当时的美国,要把重的货物运到 以外的地方所用的花费,等同于将货物从大西洋的一侧运到另一侧。各国都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内陆运输体系,水运的速度也很慢。世纪末,中国、英国、荷兰相继建立了运河水系,内陆贸易范围由此扩大,同时也形成了运送大宗货物的条件。当时最有效的运输方式是内河运输,河流连接了一个个依河而建的城市,城市也因为河运而发展。通过与大洋连接的河流,人们开始了长距离的海上贸易运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范围较大的政治、经济、文化聚落,世界文明就诞生在这样的以繁荣的农业和贸易为特色的大河流域。如黄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印度河、恒河流域,都可以见到相似的例子。由于当时的运输效率低,城市与城市间的贸易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从地区经济组织的角度来看,当时城市生鲜农产品供应的范围局限在 之内。这个时期的城市规模基本稳定,变化不大。如果按通常行人步行速度为每小时,而且每天步行的时间不超过计算,当时人们日常交际的空间半径在 范围内,即 。因此,当时的城市包括其周围的郊区在内,直径不超过。工业革命前的最大城市,如北京、罗马、伊斯坦布尔和威尼斯的市区范围都在 以内。国际贸易在这个时期已经形成,高价值的商品(奢侈品)如香料、丝绸、酒和香水,沿着丝绸之路从陆上运送。在这种条件下,作为城市经济基础的贸易非常有限,因此没有形成城市体系的经济基础。这个时期,具有天然区位优势、能够运送大型货物或较难运输货物的城市和国家就发展得较快。如中国和罗马,通过当地人民不懈的努力,建立了运输网络并且世代相传。中国通过将一系列的人工水道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建立了一条从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构建了重要的内河运输网络。直到今天,这条运河的大部分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罗马人在沿海地区建立了复杂的海上运输线以及内陆交通网,公路连接了所有地中海沿岸的大城市,并通过这些道路的延伸,保持着同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工业革命前的海上运输海上运输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成为最重要的客、货运输方式,其在经济和政治地理上的重要性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同时造就了历史上所有的商业帝国。从公元前 年到工业革命前,船舶前进的动力是由桨手或者风力带动的。中世纪中国和欧洲各国已经在沿河(运河)、沿海地区形成了居民聚集区。人们开始利用邻近的水域,如黄海、东海、台湾海峡、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在沿岸的大城市和内陆建立运输枢纽和港口(如泉州、扬州、广州、湖州、上海、伦敦、汉堡、布拉格、波尔多、里昂、里斯本、巴塞罗纳和威尼斯),开始大宗货物(如谷物、盐、酒、羊毛、木材和石材)的贸易。世纪后,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始成熟,手划的船舶先是被轻便小帆船,后被速度更快、用人工更少的大型帆船所替代。年,在葡萄牙人发现了北大西洋信风(后被称为贸易风,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季风相似)之后,欧洲开始了对外扩张。年,随着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消亡及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消亡,土耳其中断了传统的亚欧陆上贸易线。可供选择的另外的运输线只有两条:一条是沿着 年哥伦布的方向向西航行;另一条是随着 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向东航行。哥伦布误入了美洲大陆,而达伽马发现了经好望角进入印度的海上航路。这些航路的发现,引发了欧洲列强汹涌的殖民浪潮。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随后是英国、法国和荷兰,亚欧之间的贸易不再走传统的经意大利、阿拉伯半岛这条向东的陆上通道,而是直接通过海路,经港口(如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等)进行运输。殖民国家控制了自然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的海湾和海峡,用来更好地控制国际贸易和它们的殖民地,保证它们船舶的航行。到 世纪初,欧洲控制了世界大部分的地区,通过殖民贸易体系为它们国内繁荣的都市区提供财富和市场。依现在的标准来看,工业革命前国家间的货运量小得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法国中世纪通过意大利和瑞士之间 通道进口的货物加起来不到一节车皮。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地中海重要贸易港口的威尼斯,运送的货物总量也装不满现代船舶的一船。运输历史地理 工业革命和海上运输(年)运输机械的出现运输系统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变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建立了运河体系;第二阶段,铁路系统形成。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热能被转换成机械能为标志,并广泛应用于水运和铁路运输业。年英国工程师瓦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高效蒸汽机,但当时只是用来抽出矿井里的水。年法国工程师屈尼奥()设计制作了第一辆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车后,人类第一次看到了蒸汽的推动力。年,美国发明家菲茨()制作的第一辆蒸汽机船在美国的特拉华河上进行了试航。这些都标志着陆运和水运体系进入了机械化的新时代。在内陆运输方面,工业革命初期面临的问题是,内陆的分拨体系无法适应日益增加的原料和工业品的运输,交通瓶颈形成;道路没有路面,无法运送重量很大的货物。尽管在 世纪早期,公路运输体系已经得到改善,如英国 年的收费公路系统和公共马车的发展,但还是无法适应快速增长的货运需求。年有了最早的长途汽车服务,速度约为 。运河时代的开始自 年开始,欧洲和北美的工业化核心地区,建立起了一系列以运送货物为主的人工水道,运河体系开始形成(见下表)。年之前世界的主要运河建 设 时 间运 河 名 称起始点长度 年大运河北京杭州 世纪纳维利奥兰德米兰亚得里亚海 年 运河易北河 年布里亚尔运河塞纳河卢瓦尔河 年杜迷底运河加龙河地中海 年 运河圣彼得堡伏尔加河 年水桥运河沃斯利曼彻斯特 年莱茵 罗纳运河斯特拉斯堡米卢斯勃艮第 年北海运河阿姆斯特丹北海 世界海运地理运河始建于公元前 年,目前的长度为 ,通航里程为 ,其中全年可通航里程为 。(续表)建 设 时 间运 河 名 称起始点长度 年伊利运河布法罗奥尔巴尼 年路德维希运河美茵河多瑙河 年莱茵 马恩运河 年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 年曼彻斯特运河曼彻斯特利物浦 年基尔运河波罗的海北海 年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