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用创造学.pdf
下载文档

ID:2360772

大小:4.38MB

页数:23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应用 创造
创新工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丛书 应应 用用 创创 造造 学学 王成军 沈豫浙 编著 编 李 杨 娜 编 李 内 容 简 介 本书以推广和应用创造学为第一要务,运用简单通俗的语言介绍有关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工具。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创造学概论、创造性思维及其训练、创造方法及其应用、创造力及其开发、发明创造的过程及模式、发明创造成果及其保护、TRIZ 理论。本书运用大量的案例来具体地说明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原理的应用,旨在消除读者对创造的神秘感,并使之懂得“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自然属性,只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人的创造力是能够提高的”,“普通人也能从事发明创造”。同时,更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开阔视野,获得思维的启发和创造的技巧,充分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创造学教材和辅导读物,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培训或自学教材。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应用创造学/王成军,沈豫浙编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 (创新工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丛书)ISBN 978-7-301-17533-0 .应 .王沈 .创造学 .G305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0)第 135001 号 书 名:应用创造学 著作责任者:王成军 沈豫浙 编著 策 划 编 辑:童君鑫 责 任 编 辑:周 瑞 标 准 书 号:ISBN 978-7-301-17533-0/TH0203 出 版 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 205 号 100871 100871 网 址:http:/ http:/ 电 话:邮购部 62752015 发行部 62750672 编辑部 62750667 出版部 62754962 电 子 邮 箱:pup_ 印 刷 者:发 行 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787 毫米1092 毫米 16 开本 14.25 印张 326 千字 2010 年 7 月第 1 版 2010 年 7 月第 1 次印刷 定 价:26.00 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 前 言 创新是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取得一切辉煌成就的基本手段,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提到了实现科学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的战略地位,2006 年初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2008 年,胡锦涛主席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归根到底有赖于各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因而,培养或培训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紧迫而长期的任务。创造学作为一门旨在探索创造的机制、规律和方法,开发人的创造力的综合性学科,是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创造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创造学引入我国已有 20 多年,创造教育在高等院校中得到了较大发展,创造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在国内已形成系列创造学学派和学科分支。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创造学课程,2001 年编者率先开设创造学和机械创新设计等系列课程。2003 年,安徽理工大学创造学教研室成立。2005 年,编者在多年的创造学教学和创新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创造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同时,在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专项资金和安徽理工大学教学研究专项资金的资助下相继完成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建立研究”、“创造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的研究。2008 年,“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建立研究”获得了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编者在从教的 10 年里,不断尝试将创造学应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和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仅 2006 至 2010 这 5 年间,所培养的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等课外科技竞赛中获得国际级奖励 3项,国家级奖励 15 项,省级奖励 40 余项。在总结上述理论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应用为主的目的,编著了应用创造学。任何理论研究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应用,创造学的理论研究也不例外。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改善创造环境,训练运用创造方法,开发人的创造能力,产生创造成果。应用创造学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如何将创造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理论工具应用于创造(新)活动的实践中,比较容易地取得创造成果而编著的。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案例向读者介绍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创造性思维及其训练、创造方法、创造力及其开发、创造发明的一般过程及模式、发明创造成果及其保护以及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理论)等内容,旨在消除读者对创造的神秘感,并使之懂得“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自然属性,只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人的创造力是能够提高的”,“普通人也能从事发明创造”等。为了便于查阅,本书还以附录的形式将 TRIZ理论的冲突解决问题矩阵表收录进本书中。II 应用创造学 本书与其他创造学教材相比有些不同。首先,它最大的特点是以应用为主要目的,从教学和读者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编写,避免了其他教材专著色彩过浓的缺点;其次,在内容取舍和体系安排上也有较大的变化,将重复性的“原理”和“技法”合成为“创造方法”进行介绍,省去了冗长的教辅内容,增加了编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和读者所急需的“创造发明的一般过程及模式”与“发明创造成果及其保护”等内容,并对国际上流行的 TRIZ 理论进行了介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创造力的开发和训练分被动模式和主动模式两种。主动模式即自我开发,动力来自于自身;被动模式即受迫开发,动力来自学校、老师或教练等外在因素。创造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正确的引导,更离不开自我开发和训练。因而,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演练。如果缺乏实践,那么原理和方法等将始终停留在初步了解的层面,在进行发明创造或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不能灵活地运用或创造出新的解决办法来。本书的训练与思考题只提供了部分实践的机会,至于问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去实践,从而才能将理论等变成自己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甚至不断衍生出更多的创造新方法和新技巧。另外,本书的训练与思考题一般都不提供答案,也无法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问题都不止有一个合理的答案,学习创造学应该摒弃传统依赖答案、受唯一答案思路局限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本书共分七章,其中第一、三、四、六章由王成军编著,第二、五、七章由沈豫浙编著。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创造学教材和辅导读物,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培训或自学教材。在本书成稿过程中曾受到中国矿业大学庄寿强教授、江苏大学马履中教授、皖南医学院副院长李朝品教授、淮南联合大学校长赵耀军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宫能平与许贤良教授等的关心和指导,使得本书得以丰富和完善。在此过程中还承蒙安徽理工大学创造学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大力帮助,以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安徽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张伟老师为本书绘制了部分插图,程刚、董祖伟和吴晓磊完成了文字校对和部分图表的处理等工作,在此一并对大家的热忱帮助和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编著参阅了许多创新与创造学研究的成果,大部分已在书后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谢意!同时,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加上创造学的未知领域甚广,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修订。编 者 2010 年 6 月 目 录 第一章 创造学概论.1 第一节 创造学的诞生.1 第二节 创造学基本内容.2 一、创造学的含义.2 二、创造学的两条基本原理.2 三、有关创造学的基本概念.2 四、创造学的学科特性及学科结构.4 五、创造学的研究内容.6 六、创造学的研究方法.7 第三节 创造学的理论基础.8 一、脑科学理论.8 二、创造心理学理论.10 第四节 国内外创造学研究概况.13 一、国外创造学研究概况.13 二、国内创造学研究概况.17 第五节 创造学的基本功能及实践.19 一、创造学的基本功能.19 二、创造学在实践中的应用.20 思考题.21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及其训练.22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22 一、思维及其分类.22 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内涵.23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点.24 四、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24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障碍.24 一、创造性思维的障碍及其 影响因素.25 二、创造性思维障碍的类别.25 三、克服创造性思维障碍的训练.26 四、突破创造性思维障碍的 典型案例.27 第三节 发散思维.28 一、发散思维的概念.29 二、发散思维的特点.29 三、发散思维的运用及案例.30 四、发散思维训练.32 第四节 收敛思维.33 一、收敛思维的概念及特征.34 二、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34 三、收敛思维的运用及案例.35 四、收敛思维训练.36 第五节 求异思维.37 一、求异思维的概念.37 二、求异思维的特征.38 三、求异思维的运用及案例.38 四、求异思维训练.40 第六节 直观思维.42 一、直观思维的概念.42 二、直观思维的运用及案例.42 三、直观思维训练.43 第七节 旁通思维.44 一、旁通思维的概念.44 二、旁通思维的运用及案例.44 三、旁通思维训练.46 第八节 联想思维.47 一、联想思维的概念.48 二、联想的可能性.49 三、联想思维的类型.49 四、联想思维训练.54 第九节 灵感思维.56 一、什么是灵感思维.57 二、灵感思维的特点.57 三、灵感产生的条件和过程.57 四、灵感思维的运用及案例.58 五、灵感思维能力自测.60 六、灵感思维能力训练.61 思考题.62 第三章 创造方法及其应用.63 第一节 群智法.63 IV 应用创造学 一、群智法的概述.63 二、智力激励法.64 三、635 法.65 四、其他群智法.66 五、群智法案例.66 六、群智法训练题.68 第二节 组合法.69 一、组合法的概述.69 二、同类组合法.70 三、异类组合法.71 四、附加式组合法.73 五、重组组合法.74 六、其他组合法.75 七、组合法训练与思考题.76 第三节 模仿法.76 一、模仿法的概述.76 二、形状模仿.77 三、结构模仿.78 四、功能模仿.79 五、原理和方法的模仿.79 六、模仿法训练与思考题.80 第四节 移植法.81 一、移植法的概述.81 二、方法移植法.82 三、原理移植法.82 四、结构移植法.83 五、材料移植法.84 六、移植法训练与思考题.85 第五节 替代法.85 一、替代法的概述.86 二、整体替代.86 三、部分替代.87 四、替代法训练题.90 第六节 列举法.91 一、列举法的概述.92 二、希望点列举法.92 三、缺点列举法.95 四、特性列举法.97 五、列举法训练题.99 第七节 设问法.100 一、设问法的概述.101 二、5W2H 法.101 三、奥斯本设问法.102 四、聪明十二法.103 五、设问法训练题.110 第八节 还原法.111 一、还原法的概述.111 二、还原法操作要点.112 三、还原法案例.112 四、还原法训练题.113 第九节 信息法.113 一、信息法的概述.113 二、信息的来源.114 三、信息法的类别.114 四、信息法训练题.117 第十节 形态分析法.118 一、形态分析法的概述.119 二、形态分析法案例.120 三、形态分析法的操作程序.121 四、形态分析法使用中的 注意事项.122 五、形态分析法优缺点.122 六、形态分析法训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