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D1007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D9078梁小民译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1).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D1007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D9078,梁小民译,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1 世界 学术 名著 丛书 D1007 西奥多 舒尔茨 改造 传统 农业 D9078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我馆历来重视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1981年开始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积累单行本著作的基础上,分辑刊行,迄今为止,出版了十二辑,近五百种,是我国自有现代出版以来最重大的学术翻译出版工程。“丛书”所列选的著作,立场观点不囿于一派,学科领域不限于一门,是文明开启以来各个时代、不同民族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在改革开放之初,这套丛书一直起着思想启蒙和升华的作用,三十年来,这套丛书为我国学术和思想文化建设所做的基础性、持久性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集中体现了我馆“昌明教育,开启民智”这一百年使命的精髓。“丛书”出版之初,即以封底颜色为别,分为橙色、绿色、蓝色、黄色和赭色五类,对应收录哲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历史地理和语言学等学科的著作。2009年,我馆以整体的形式出版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四百种,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以襄盛举。“珍藏本”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读书界希望我们再接再厉,以原有五类为基础,出版“分科本”,既便于专业学者研读查考,又利于广大读者系统学习。为此,我们在“珍藏本”的基础上,加上新出版的十一、十二辑和即将出版的第十三辑中的部分图书,计五百种,分科出版,以飨读者。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研究和学习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任重道远。我们一定以更大的努力,进一步做好这套丛书的出版工作,以不负前贤,有益社会。商务印书馆编辑部2011年3月译者前言农业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议题之一。农业能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应该如何改造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一直是经济学家们争论和研究的中心问题。关于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舒尔茨在1964年发表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却独树一帜,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一西奥多威廉舒尔茨于1902年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阿灵顿郡的一个德国移民家庭,父亲是小农场主。他受教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先在衣阿华州立大学任教,40年代后转至芝加哥大学任教,一直到1972年退休。此外,舒尔茨还曾在美国政府农业部、商务部、联邦储备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兼职。退休前为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现已去世。舒尔茨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从事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当时,农业经济隶属于农学的范围。他反对这一传统,认为农业经济学应该是一般理论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他坚持按这一看法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为现代农业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末期后,他又致力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并被认为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60年代后,他把对农业经济问题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从而对发展经济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的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1945年)、农业经济组织(1953年)、向人力资本投资(1961年)、经济增长与农业(1968年)、人力资本投资(1971年)等。由于他在经济学方面的这些贡献,特别是由于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对发展经济学有着重大的理论和政策意义,他于1979年与另一名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共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二在20世纪50年代初,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以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认为工业化是发展经济的中心,只有通过工业化才能实现经济“起飞”。他们普遍认为,农业是停滞的,农民是愚昧的;农业不能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充其量只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发展工业,而忽视了农业。有些国家甚至以损害农业来发展工业。到了50年代后期,这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就暴露出了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按这一发展战略虽然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增长率,但经济并没有真正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少改善,甚至连吃饭问题也没有解决。这样,一些有识之士就对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疑问,转而强调农业问题。改造传统农业正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方面的一本最重要的著作。舒尔茨反对轻视农业的看法,他认为,“并不存在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基本原因”。欧洲、日本、墨西哥等国正是通过农业而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发展。但是,他又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只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化的农业。所以,“如何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是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舒尔茨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传统农业为什么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3)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全书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论述正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也正是在这些问题上,舒尔茨抨击了传统的观点,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三如何认识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这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基本前提,也是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错误理论的领域。过去,许多经济学家往往从一个社会的文化特征、制度结构或生产要素的技术特征来论述传统农业的性质。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是一个经济概念,所以不能根据其他非经济特征进行分析,而要从经济本身入手分析。他说:“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的特点就在于:1)技术状况长期内大致保持不变(即所使用的生产要素与技术长期未发生变动);2)如果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的来源,那么,获得与持有这种生产要素的动机也是长期不变的,即人们没有增加传统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动力;3)由于上述原因,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也处于长期均衡的状态。从上述分析来看,舒尔茨所说的传统农业实际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为了对传统农业的特征作出进一步分析,舒尔茨驳斥了两种长期流行而且影响深远的观点:一种是认为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另一种是有名的隐蔽失业理论。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民愚昧、落后,对经济刺激不能作出正常反应,经济行为缺乏理性,所以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必然低下。舒尔茨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根据社会学家对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撤尔和印度的塞纳普尔这两个传统农业社会所作的详细调查的资料证明:“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这就是说,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并不愚昧,他们对市场价格的变动能作出迅速而正确的反应,经常为了多赚一个便士而斤斤计较。他们多年的努力,使现有的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了最优化,重新配置这些生产要素并不会使生产增长,外来的专家也找不出这里的生产要素配置有什么低效率之处。隐蔽失业理论,又称“零值农业劳动学说”,其基本观点是:传统农业中有一部分人的边际生产率是零,这就是说,尽管这些人在干活,实际上对生产毫无贡献。这种就业实际是隐蔽失业,把这些人从农业中抽走,并不会使农业生产减少。这种理论流传甚广,影响最大,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和罗森斯坦罗丹等人都是这种理论的倡导者。舒尔茨详细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并根据印度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农业劳动力减少使农业生产下降的事实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产量的增减与农业人口的增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必然使农业产量下降。所以,“贫穷社会中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学说是一种错误的学说”。四既然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合理的,也不存在隐蔽失业问题,那么,传统农业为什么停滞、落后,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呢?一般的看法是认为,传统农业中储蓄率和投资率低下,缺乏资本。而储蓄率和投资率低下的原因又是农民没有节约和储蓄的习惯,或者缺乏能抓住投资机会的企业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中的确存在储蓄率和投资率低下、资本缺乏的现象。但其根源并不是农民储蓄少或缺乏企业家,而在于传统农业中对原有生产要素增加投资的收益率低,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为了说明这一点,舒尔茨提出了收入流价格理论。收入流价格理论实际上是用西方经济学中传统的均衡分析法来说明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观点是:“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它由每单位时间既定数量的收入流所组成,例如,每年的收入流为一美元。因此,收入流数量的增加就等于经济增长”。要得到收入流,就必须得到收入流的来源,要增加收入流(即使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收入流的来源。收入是由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所以收入流的来源就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有价值的,在这一意义上说,收入流是有价格的。研究经济增长就应该研究收入流的来源及其价格。所以,“中心经济问题就是要解释由什么决定这些收入流的价格”。而要说明收入流价格的决定就要从供给和需求入手来说明收入流来源价格的决定。舒尔茨用收入流价格理论解释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他认为:在传统农业中,由于生产要素和技术状况不变,所以持久收入流来源的供给是不变的,即持久收入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另一方面,传统农业中农民持有和获得收入流的偏好和动机是不变的,所以对持久收入流来源的需求也不变,即持久收入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这样,持久收入流的均衡价格就长期在高水平上固定不变。这就说明了“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流来源的价格是比较高的”,即“传统农业中资本的收益率低下”。舒尔茨仍以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撤尔和印度的塞纳普尔资本收益率低下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结论。所以,传统农业的贫穷落后及其不能为经济增长作为贡献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收益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增加储蓄和投资,也无法打破长期停滞的均衡状态。资本收益率的低下,也就是收入流来源的价格高,即“社会所依靠的生产要素是昂贵的经济增长源泉”。因此,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就在于寻找一些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五从以上的分析,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使农业收入流价格下降,从而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特别强调,引进新生产要素实际就是许多经济学家反复强调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变化,因为“技术变化这一概念在实质上至少是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减少或改变的结果”。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呢?舒尔茨着重论述了三个问题:1)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2)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3)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同其他许多发展经济学家一样,都重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他认为,“制度上的相应的改变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制度是“包括各种不同的活动、结构以及具体活动的规章制度”(经济增长与农业,英文版,第221页)。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舒尔茨认为重要的制度保证是:运用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不要建立大规模的农场,要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家庭农场来改造传统农业;改变农业中低效率的不在所有制形式(即土地的所有者并不住在自己的土地上,也不亲自进行经营),实行居住所有制形式(即土地所有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亲自进行经营)。在引进新生产要素时供给是重要的,所以“这些要素的供给者掌握了这种增长的关键”。为了供给新生产要素,就需要政府或其他非营利企业研究出适于本国条件的生产要素,并通过农业推广站等机构将它分发出去。从需求来看,要使农民乐意接受新生产要素,就必须使这些要素真正有利可图。这既取决于新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量”,也取决于“决定地主与农民之间如何分摊成本和收益的租佃制度”。此外,还要向农民提供有关新生产要素的信息,并使农民学会使用这些新生产要素。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资本不仅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物,而且应该包括作为劳动力的人。所以,引进新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机械这些物的要素,还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而且“各种历史资料都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