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论:第一季(共3册)郭论、捡史、江湖 郭德纲解读人情世故.pdf
下载文档

ID:2360057

大小:4.93MB

页数:84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郭论:第一季共3册郭论、捡史、江湖 郭德纲解读人情世故 郭论 第一 捡史 江湖 郭德纲 解读 人情世故
版权信息书名:郭论:第一季(共3册)作者:郭德纲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更多电子书请搜索慧眼看w w w.h u i y a n k a n.c o m 微信:h u i y a n k a n目录CONTENTS郭论捡史江湖更多电子书请搜索慧眼看w w w.h u i y a n k a n.c o m 微信:h u i y a n k a n版权信息书名:郭论作者:郭德纲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9-01ISBN:978-7-5404-8785-0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目录CONTENTS发刊词 我有故事,您有酒吗?01捡史 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清君侧”(上)02论俗 吃饭那点儿事儿:饭桌上使筷子的讲究03捡史 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清君侧”(下)04论俗 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05歪批“戏”说杜十娘:经典是怎么流行起来的?06歪批 自古不变,痴情女子负心汉07歪批 复仇有传统,出来混迟早要还的08歪批 梨园风流:民国一个俏小生,名妓都要倒贴钱09捡史 人生如戏:风雪夜常有,而归人不常有10捡史 大宋名伎的精彩朋友圈中竟然有他11捡史 李师师:宋徽宗智擒奸夫周邦彦12捡史 李师师: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13捡史 明清狠事儿:这才是人狠话不多的至高境界(上)14捡史 明清狠事儿:这才是人狠话不多的至高境界(下)15论俗 铁打的定场,流水的诗16歪批 西游记的故事从何而来之唐僧身世17歪批 一个和尚十个帮18歪批 八戒登场,西游路上的儿女情长19论俗 老北京的一种精致生活:补锅补碗补大缸20论俗 婆婆、媳妇和小姑子:人间闹剧的第一范式21论俗 民国“丧”:家常毒药,生猛死法22捡史 偷香、窃玉、画眉、瘦腰,品品古人的风流浪漫23捡史 爱情佳话,闺房乐趣,古人的风流超出你的想象24论俗 中国人办年货,怎样算会过?25捡史 古代最幸福的男人,韦小宝都羡慕他26捡史 冒辟疆和董小宛,乱世容不下的一对璧人27论俗 乾隆皇帝都忍不住大买特买,中国年货为啥魅力这么大?28论俗 粗茶淡饭,知足常乐:记忆中的旧食味道29捡史 花式盘点:奇葩皇帝有,明朝特别多(上)更多电子书请搜索慧眼看w w w.h u i y a n k a n.c o m 微信:h u i y a n k a n30捡史 花式盘点:奇葩皇帝有,明朝特别多(下)31捡史 在明朝当锦衣卫,如何打好这份工?32捡史 在坏蛋扎堆的锦衣卫中当好人,有多难?33论俗 中华面点精华:饺子就酒,越吃越有34捡史 历数忠臣孝子的那些哀与幸35捡史 要当状元不容易,科举虐你没商量36捡史 内务府:一个敢从皇帝嘴里抢食的部门37捡史 看脸吃饭的“江湖艺人”竟然精准预言了历史进程?38捡史 西施:古代第一“美女特工”恋爱史39捡史 私奔容易坚守难,看如花美眷如何抵过似水流年40捡史 陈圆圆:究竟该怪命运还是自己?guo theory发刊词更多电子书请搜索慧眼看w w w.h u i y a n k a n.c o m 微信:h u i y a n k a n我有故事,您有酒吗?床前明月光,我是郭德纲。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非常开心能通过文字的方式和大家“见面”,这次我不说相声了,说的是中国历史、俗世文化。论论人间是非,笑谈乾坤风月。老郭要来和您论论俗。什么叫俗,什么叫雅?单纯的高雅不足以构成世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才是真艺术。包容才能并存,吃喝拉撒皆故事,生活处处是学问。饮食、服饰、居住、娱乐、语言中国人家长里短的方方面面,老郭说给您听。且听国人待人接物的规矩,传承千年的世故人情。老郭陪您漫话明清,拾遗历史品天下。每一夜都有段子,每一段都有故事。宫廷内外,百姓生活。用笑一顿的工夫,明清奇人异事就能一一捕获。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正传之外,还有故事。老郭为您细话聊来。老郭也会大话名著,经典背后有温度。名著也是老百姓写的,不吹不黑也精彩。跳出名著正见,听听妙趣歪批。名著中的某人、某段话,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寻找经典背后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洞悉人间百态,笑握方寸之间。历史有冷暖,老郭有故事。故事我准备好了,您有酒吗?guo theory捡史更多电子书请搜索慧眼看w w w.h u i y a n k a n.c o m 微信:h u i y a n k a n01 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清君侧”(上)“清君侧”1 的目的不是“清”,而是“君”,所谓的“侧”,只是个借口罢了。古往今来,“清君侧”都是造反的一块最美好的遮羞布。此时此刻捧着这本书的读者里边藏龙卧虎,哪一路的高人都有,我在这里信笔由缰,也不知道写得对不对,所以我永远都是那句话,我是抱着一个学生的心态来写这本书的,您如果觉得我说的哪儿不对,哪个字用得不准确,哪个词说反意思了,您千千万万得提出来,我还指望着跟您各位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刚才我跟几个不错的朋友聊天,他们还问呢:“你这回打算给人家写点儿什么啊?”我说:“我真没想好,我也不知说点儿什么。”他们说:“你别一上来就老说什么做饭哪,炒菜呀,显得没什么水平。”我说:“我本来就没什么水平,我就一说相声的普通的民间闲散艺人,从幼儿时学到现在,连个初中的文凭都没有,我只能是分享些记问之学。”当然,天下所有人,没有人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你说哪个孩子一落生就什么都会?每个人都是通过上学念书获得知识的。“记问”二字的意思是,不会的就去问,不懂的就看书,每个人都是这样成才的。有一哥们儿跟我说:“爱听你说书、讲故事,可这里边的好些东西,你说的都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怎么说呢?你要真上升到说书的艺术了,那是另一回事儿。但是我们这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些是从历史中来的,这些事情就来不得半点儿虚假,不能给人胡编。当然有的也是艺术的虚构和创造。今天咱们要成书,就先从一个名词开始说起,我是今儿个无意中看了一眼电视,里边演的是什么戏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是一部历史片,提到了“清君侧”,那我今天就从“清君侧”这三个字开始写起。“清”是清除的清,“君”是君王的君,“侧”是身侧、身边的意思。“清君侧”,如果从字面上来解释,说的大概就是清除君王身侧那些个亲信、奸臣。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清君侧的故事发生了不少,但是清君侧要成功不是那么容易。我也不知道您各位有哪一位是历史专家,哪一位是这方面的学者。但是您要问我什么叫清君侧,我只能很遗憾地说,我个人认为清君侧其实就是造反的借口。“清君侧”的人都是觉着皇上很好,皇上身边的坏蛋太多,你看皇上身边这个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这厮坏蛋在皇上的身侧,老教皇上学坏,我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怎么办呢?得了,咱们带点儿人一块儿去吧,去把君王的身边打扫干净,这就是“清君侧”的人名义上的说法。可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有的人就忽略了,我们去清理了君王身侧,之后又当如何?我带着十万人来了,君王身边的人都清理干净了,挺好,得了,皇上,我们也忙完了,您还当您的皇上吧,我们回去了,该摆摊的摆摊,该卖菜的卖菜,该干吗的干吗,再见。这显然是不可能啊,对不对?所以,“清君侧”的目的不是“清”,而是“君”,所谓的“侧”,只是个借口罢了。古往今来,“清君侧”都是造反的一块最美好的遮羞布。我大概想了想,反正太小的事儿想不起来了,有的“清君侧”就跟起哄似的,三五个人就造反了,那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清君侧”。我不知别人怎么看,反正我觉得能够称得上“清君侧”的事儿,在中国历史上好像只有四次,但这四次里面,好像只有一次成功了。头一个,发生在汉朝,故事的主人公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叫刘濞你听这名字起的。刘濞是个挺厉害的主儿,为什么呢?他好像20岁不到就被封为了沛侯,到后来又被封为吴王和诸侯王,管辖三郡五十三城。好家伙,五十多个城市都归他管,你想他还错得了吗?他又是汉高祖的亲侄子,亲侄子跟儿子差不了太多,所以说这个身份也很厉害。但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汉文帝继位之后,觉得像刘濞这样的诸侯,权势是越来越大了,到最后已经集中地影响到了皇上的执政能力,对江山社稷是一个威胁,于是就开始逐渐地削弱这些诸侯的势力。更多电子书请搜索慧眼看w w w.h u i y a n k a n.c o m 微信:h u i y a n k a n景帝继位之后,干脆就正式翻脸了,直接开始削藩,今儿把这个诸侯王给弄了,明儿又把那个诸侯王给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濞不干了,你这清来清去,清到我这儿来了,这样的话,咱们就反了吧!于是刘濞就联合了和他关系不错的几个王,一共凑了七家,起兵造反了。在中国历史上,刘濞的这次造反被称为“七国之乱”,他们打出来的旗号就叫“清君侧”。好家伙,七家王一块儿造反,那还了得?当然了,这次“清君侧”虽然闹得挺大,但是最后没能成功,刘濞本人也兵败被杀 2。所以说造反这种生意,它的本钱太高了,而且结局只有两个极端,要么成功,要么就失败。成功了自然最好,江山社稷都是你的了,如果失败了,江山社稷哪儿都能埋你,必死无疑。第二次“清君侧”发生在唐朝,主人公是安禄山 3。安禄山做到节度使之后,率兵造反,他不是一个人,还叫了一个叫史思明的人一起,历史上称这次造反为“安史之乱”,他们也是以“清君侧”为名。安禄山和史思明哥儿俩好,一块儿热热闹闹地造反,等到打下天下来,哥儿俩如何如何分设计得不错,但是也没能成功,最后都垂败身死。接下来就到了元朝,帖木儿 4 也来“清君侧”,而且差点儿就成功了,他已经攻入元大都了,元朝太子一瞧,好家伙,这忒厉害了,赶紧逃命吧,于是元朝太子流亡了。到了最后,元顺帝派人把这位“清君侧”的帖木儿给杀了,这次“清君侧”也没成功。三次“清君侧”都没成功,第四次终于成功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清君侧”,主人公就是明朝的朱棣 5。朱棣当上皇上之后就是永乐大帝。当皇上之前,朱棣是燕王,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燕王的爸爸朱元璋去世了,到了这一年的六月,新帝登基坐殿,名叫朱允炆。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大太子朱标的儿子,始称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登基闹得不太愉快,为什么呢?朱元璋的膝下有一大堆儿子,大儿子朱标虽然早逝,但还有其他的儿子呢,在其他的儿子里再选一个当皇上呗,但朱元璋没有这么做,他偏疼皇孙。这按下棋的术语来说就是“炮打隔一位”,朱元璋不让儿子继承皇位,而是让孙子继承皇位,儿子们心里就不痛快了。建文帝当了皇上之后,其实他心里也不踏实,为什么呢?他往那龙椅上一坐,往下一看就看明白了,我什么人,我这个年纪,我的这些叔叔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看着我的皇位,而且现在只有首都南京在我手里,天底下的其他地方都分出去了,这个叔在那儿雄霸一方,那个叔在这儿占山为王,到处都是他们的势力,这皇位怎么坐得安稳?当然了,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想得很周到,这些儿子都长大了,都被封为了藩王,有的在湖南,有的在湖北,燕王朱棣在北平,封到哪儿的都有。平时没事儿的时候,不允许他们到首都来,而且不允许他们同时离开各自的属地。山东的儿子要到首都来瞧瞧爸爸,可以,但湖南那个就别来了,非得等山东这个回去了,湖南那个才能来,反正就是想方设法地把这些儿子都牵制在各自的领地里。为了什么?就为了让孙子朱允炆能拥有一个太平天下。建文帝登基之后,身前有这么两位不错的官员,一个叫齐泰,一个叫黄子澄。这俩人跟皇上说,您琢磨琢磨吧,我们建议您削藩。削藩的理由是,您这几个叔的能力太大了,您瞧,哪个叔叔都比您厉害。比如说您二叔,您跟他一块儿跑步,同样的路,人家跑十五秒,您得跑半个钟头,这不成;再比如说您四叔,您和他一起做仰卧起坐,同样的时间,您做三十个,人家做七百来个。反正哪个叔叔要是一翻脸,都够您受的。建文帝心想,当初我爷爷给我留下的这些叔叔,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办呢?没办法,干脆就削藩吧。总之,一个齐泰,一个黄子澄,两人一起给皇上出主意,建文帝越听越觉得有道理,认为这两个人确实是站在建文帝的角度,为了建文帝好,才说的这些话,于是就决定开始削藩。他这一削藩,几个叔就遭殃了,今儿被拿下一个县,明儿被逮起来。到最后,建文帝的四叔,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