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A1307 [英]卡尔·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1).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A1307 英卡尔·皮尔逊-科学的规范李醒民译,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1 世界 学术 名著 丛书 A1307 卡尔 皮尔逊 科学 规范 李醒民译 文字 商务印书馆 2011
头又4季世罚仁等井之在¥辛苦二斗斗科学的规范英卡尔皮尔逊著李醒民译.1与任守舍徒2012年北京中译者序皮尔逊:一位罕见的现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18571936)(1)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和自由思想家,是活跃在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初叶的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27岁便当上了大学教授,39岁时被选入皇家学会。在50多年间,他尽情地在智力王国漫游,始终处在理性科学的最前沿。他是应用数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和优生学家,也是天文学、弹性和工程问题专家,又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哲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伦理学家,还是律师、教育改革者、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妇女解放的鼓吹者,同时还是受欢迎的教师、编辑、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的作者。在他去世前三年,由其助手编选的卡尔皮尔逊的统计学和其他著作文献目录,在五个主标题(研究领域)下共列举了648个项目。在美国出版的科学家传记辞典中,他所占的篇幅(26页)比马赫(12页)和彭加勒(10页)的篇幅的总和还要多,其中详尽地介绍了他的科学贡献和成就。皮尔逊不愧为20世纪科学界和学术界之翘楚。皮尔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两种遗传特征在专业领域顽强工作的能力和在其他人占有的领域自由漫游的能力在他身上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其二是道德力量始终引导和伴随着理智力量,也就是说,他具有为真理献身、与自然深刻共鸣和为一个伟大目标而牺牲所有枝节问题的情操。皮尔逊的成就之所以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显然与此有关。要知道,真正的科学伟人和思想巨人既不是单薄的“专门家”,也不是仅凭智力就可以企及的。在科学上,皮尔逊是现代数学统计学的开创者,生物统计学的奠基人,优生学的先行者(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相当专门,此处不拟详述)。难怪皮尔逊的传记作者这样评论说:“我们深信,无论科学的道路通向何方,卡尔皮尔逊都充分地扮演了科学开拓者的角色,真正的进步正是从他的开拓性工作开始的。”(2)作为批判学派(3)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他四位代表人物是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和逻辑经验论的先驱,皮尔逊在现代哲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皮尔逊的认识论脱胎于英国土生土长的经验论传统。它是沿着贝克莱、休谟的观念论(唯心论)的经验论路线发展的,而不是循着培根、霍布斯、洛克的物质论(唯物论)的经验论脚步行进的。但是,它也融入了后者的一些合理因素,从而显得有点像洛克哲学那样的“折中”性质。皮尔逊也从大陆哲学家笛卡儿的怀疑论、康德的批判观念论和理性论、孔德的实证论、马赫的感觉论汲取了一些有效成分,他又直接受到当时在英国盛行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的强烈影响,以及克利福德的科学哲学的感染,加上他本人的科学创造和哲学反思,从而熔铸成他的以怀疑和批判为先导和特征的,以观念论自我标榜的,带有明显的现象论、工具论和实证论色调的,属于经验论范畴的感觉论的认识论。但是,在剑桥发祥的赫歇耳和休厄尔的科学哲学,似乎并未受到剑桥出身的皮尔逊的特别关注,这也许是他们的归纳逻辑不适合他的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口味。皮尔逊自称是“一个比较讲究实际的感觉论者”,并认为这种哲学既排除了毕希纳类型的物质论的荒谬,又排除了新黑格尔主义的头脑糊涂的神秘主义。在这种以感觉印象为基石的感觉论中,感觉只是作为感觉为我们所知,感觉印象是思想和行动的先导;外部世界是构象,是感觉印象的世界,本质上受人的知觉和记忆能力的制约;感觉印象是知识素材的本源,科学最终以感觉印象为基础,科学对超感觉的东西不可知;意识、无意识和思维是即时感觉印象和存储感觉印象的不同的操作或组合;知觉官能和推理官能是协调共济的,他人意识是投射;宇宙的同一在于思维肉体工具的同一。皮尔逊坚决反对在感觉印象背后设置它们的源泉,他认为诸如物质论者的物质、贝克莱的上帝、康德的物自体、克利福德的心智素材,只不过是形而上学的枯燥无味的讨论。皮尔逊的感觉论虽说是一种较为极端的经验论,但它并未囿于经验,也未把科学和认识局限于现象领域或感觉印象之内。相反地,他不仅不排斥理性,而且十分推崇理性或理智,为理性论留有充分活动的余地,强烈地流露出康德主义的情调。皮尔逊深谙哲学的真谛,摸准时代的脉搏,他以怀疑为起点,以批判为先导,为自由思想开辟道路,向过时的传统、蒙昧迷信、教条主义、唯灵论(或泛灵论)、神学和形而上学发起猛烈的攻击。他说:“通向知识和最终确信的唯一真实的道路是怀疑和怀疑论”,“批判是科学的真正生命线”。与此同时,他也充分意识到批判之易和重建之难,并未在较轻的任务上停步不前,他身体力行,重构自己的力学体系和科学论。皮尔逊十分看重科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按照他的观点,“科学方法是通向绝对知识或真理的唯一入口”,“科学的统一仅仅在于它的方法而不在于它的材料”;尤其是,科学方法还是训练公民的心智和思想框架的有效手段。他把科学方法的特征概述为:仔细而精确地分类事实,观察它们的相关和顺序;借助创造性的想象发现科学定律;自我批判和对所有正常构造的心智来说是同等有效的最后检验。皮尔逊立足于他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事实的领域最终以感觉为基础,本质上是心智的内容,但却具有实在性。科学概念是通过心理概括过程从感觉印象抽取或分离出来的,这样的过程能在知觉中开始,但却不能在知觉中结束;科学概念是符号,是人的心智的产物,它远离知觉或知觉的等价物;科学概念作为描述知觉惯例的工具必须是首尾一贯的,必须能够从正常人的知觉中演绎出来;即使是超越于知觉经验范围的纯粹理想的概念,只要它们有助于我们简明地描述和分类我们的知觉,能帮助我们在心理上存储作为未来行动指导的过去经验,就是有效和有用的概念。科学定律是心理速记的概要,用以代替我们感觉印象序列的冗长描述;它本质上是人的心智的产物,离开人则无意义,人把定律给予自然的陈述比自然把定律给予人更有意义;科学定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经济性(简单性)和概然性。皮尔逊还深入地探讨了知识、无知、神秘和真理的内涵和外延,他是一位知识至上主义者和忘我的真理追求者。皮尔逊的科学观旨永意新。他主力科学的广泛包容性,认为科学的领域是无限的,它的可靠内容是无尽的;但是,他也断然把自然神学和形而上学从科学中排除出去。他坚持科学描述观:科学是我们知觉的概念的描述和分类,是使思维经济的符号理论,它不是任何事物的最终说明。值得注意的是,皮尔逊很早就提出科学精神或科学的心智框架的概念,例如普遍性、公正性或无偏见性等,并认为这是好公民或理想公民应具备的根本素质。皮尔逊详细地讨论了科学有权要求承认和支持的四个理由:它为公民提供有效的训练,它对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施加影响,它为实际生活增添舒适,它给审美判断以持久的愉悦。皮尔逊对科学的辩护主要立足于科学的精神价值,特别是他关于科学比艺术更为艺术,在科学中存在更为真实的美的命题,其意蕴是极为深邃的。他的用交叉链环连通的“三大块”(抽象科学、物理科学、生物科学)科学分类法,在当时对于认清科学全貌,沟通学科交流,促进科学统一,预言科学未来也是有贡献的,至今仍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启发意义。皮尔逊还论述了科学与道德和宗教的关系:科学方法和知识对于道德判断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理性和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唯一因素;科学与宗教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相容的一面,二者都是对有限与无限的关系的追求。皮尔逊的自然观妙趣横生。他从观念论的感觉论出发,认为空间和时间不是现象世界的实在,而是我们在其下分开知觉事物的模式;它们不是无限大的,也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本质上受到我们的知觉内容限定的。他关于撤走客体空间不存在,知觉空间不同于无限大和无限可分的概念空间(理想空间),空间标志知觉在时间纪元中的共存(知觉领域宽度之度量)而时间标志知觉在空间位置中的进展(知觉领域长度之度量)的看法,都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在皮尔逊看来,运动则是空间和时间这两种知觉模式的组合,它本质上是知觉模式,它本身并不是知觉;难怪他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万物皆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他细致地讨论了原因和因果性问题:他排除了力、意志、第一因等原因概念,认为因果性是一种心理限制,并用缔合或相关范畴绝对独立和绝对依赖只是其两个极端特例取代了传统的因果律范畴和马赫的函数说,推导出相关率或列联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关于必然性,他的结论是:必然性是知觉官能的产物,处在思维本质的特性中,而不处在知觉本身中,它属于概念世界而不属于知觉世界。皮尔逊也是一位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他不仅把进化论用于认识论的研究从而使他像马赫和彭加勒一样成为进化认识论的先驱而且也用于优生学、伦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其他诸多社会问题的研究。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视野中,他既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有启发性的见解和学说,又在某种程度宣扬了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谬论。不管怎样,他在把进化论应用于社会时的态度和方法(注意严格的定义和数值测量)是严肃认真的,也不像有些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那样好走极端。此外,他就历史研究和历史观念、素质教育、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自由思想和自由思想者、“研究人”和“研究的热情”与之对立的是“市场人”和“市场的热情”也发表了许多引人入胜的见解。鉴于上述内容大都在他的自由思想的伦理(1888年)、死亡的机遇和进化的其他研究(1897年)、从科学的观点看民族生活(1901年)等论著中,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找皮尔逊的原著或者我最近撰写的学术专著(4)一阅。1891年3月和4月间,皮尔逊以格雷欣学院几何学讲座教授的身份,在该学院就“近代科学的范围和概念”作了七次讲演(见译者附录八)。该讲演勾勒了科学的规范的蓝图,其中数讲的标题成为书的章名。科学的规范第一版由瓦尔特斯科特(Walter Scott)于1892年在伦敦出版,作为当代科学丛书之一。它共有十章,书末有六个附录,我的中译本就是依据该版本翻译的。第二版由亚当和查尔斯布莱克公司(Adam&Charles Black)于1900年在伦敦出版。作者考虑到生物科学领域基本概念的进展,在该版本添加了第十章“进化(变异和遗传)”和第十一章“进化(繁殖和遗传)”(其目录和摘要见译者附录三、四),这两章插入在原版中的第九章和第十章之间,最后还增加了一个“附录:论自然过程的可逆性”(见译者附录七)。作者在第二版中仅对措辞作了适当改动,其实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第三版由同一出版商亚当和查尔斯布莱克公司于1911年在伦敦出版,麦克米兰公司(Macmillan Company)同年在纽约也出版了同一版本。在“第一编物理学篇”中,作者包括了头两版中的前八章,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之间插入“列联(contingency)和相关因果关系的不充分性”一章(其目录和摘要见译者附录五),添加了由坎宁安教授执笔撰写的最后的第十章“现代物理学的观念”(其目录和摘要见译者附录六)。皮尔逊本来计划在1911年写完该版本的“第二编生物学编”,但由于诸事缠身,加之生物科学发展得极为迅猛,以致他的愿望直至逝世也未能实现。第四版是由J.M.登特父子有限公司(J.M.Dent&Sons Ltd.)作为人人图书馆丛书之一于1937年在伦敦出版。在决定该版本的内容时,编者出于篇幅的考虑,不可能重印前三个版本中的总共十四章,也不愿意尝试把任何单个章的正文加以比较。皮尔逊的儿子伊冈(Egon S.Pearson)在与皮尔逊的朋友商量之后,决定采取下述路线:重印1892年初版的十章,然而用的是1900年第二版的正文,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序言印在本版的前头,1911年第三版的序和四个略去的章的摘要作为附录附加在书后。在决定翻译皮尔逊的科学的规范时,我也碰到类似的版本选择问题。经过慎重权衡,我决定采用第一版的版本。其理由如下:1第一版的十章是具有永恒价值的科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史文献,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2第二版添加的两章均具有过渡性质;第三版新增的第五章虽说发展了因果性观念,但包含有较多的数学内容,其中的统计方法还处于发展之中;而新增的第十章还是委托他人代写的,同时具有过渡性质。3以后的各版对第一版的内容均无实质性修改,采用第一版能使读者把握该书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