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逻辑.pdf
下载文档

ID:2359800

大小:3.74MB

页数:22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 逻辑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国的逻辑/(日)加藤嘉一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ISBN 978-7-222-07303-6.中.加.中国研究文集.K207-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23564号责任编辑:钱勇 周琼 特约组稿:周琼选题策划:张国辰特约监制:马志明装帧设计:垠子责任印制:段金华书名中国的逻辑作者(日)加藤嘉一 著出版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发行云南人民出版社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609号邮编650034网址E-mail 开本700940 1/16印张14.5字数150千版次2011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刷 北京燕龙印刷有限公司书号ISBN 978-7-222-07303-6定价28.00元奥数的逻辑003网论的逻辑00680后的逻辑01390后的逻辑019成功的逻辑024服务的逻辑029礼让的逻辑036零钱的逻辑041帅男的逻辑047蜗居的逻辑052官腔的逻辑059红包的逻辑063老朋友的逻辑068弱国的逻辑072信心的逻辑076第一部分目录 CONTENTS0832011:中国“体改”元年091草根的政治098当官没那么靠谱101妇女与长寿106核心利益:底层群体与学前教育110绿坝之争114去回归的政治119大庆前夕的日落1242008年中国外交:“亮剑”之年129体育帮政治134上不起学怎么办139中国人十大不可思议143中国人为什么闯红灯第二部分CONTENTS被高估的加工基地151不合格的教师155城市的印象159地铁的故事165家长的幼稚与无知173另一种民工荒178世博的记忆183四川地震:纪念与反思188闲人和有钱人195致北大学子:师生恋与麦当劳199户口与休假203三亚的夜宵208中文比英文重要215第三部分CONTENTSPREFACE自序至今写了不少文字,坦白而言,我有点写累了。但是基本没有写不出来的时候,毕竟曾经当过专业运动员,对我来说,意志决定成败,写不出来也要写,就这样奋斗到了今天。有时候想,该停下来,哪有那么多可写的?写多了,就会麻木,适当停下来对你发挥灵感、储备知识、磨炼文笔,是有好处的。我对自己的写作现状是不满的。原因如前所述,写多了。明知该停下来,静止一段时间,却做不到。令人奇怪,是否是我的自控能力正在下降?抑或,有着较大局限呢?做不到不写作的原因,恐怕不是内因,而在于外因。中国这个社会,话题太广了,素材太大了,印象太直了,现象太多了,背景太深了,面貌太谜了,我不得不去观察,去消化。曾有无数读者对我说,“你不了解中国”或“你很了解中国”,我都不接受。对于一个事物的了解,不存在“谁更”,只需不同的视角和身份即可。中国的“意见市场”开始接受外国人说话了,这是较大的进步。像我这样以批评为谋生工具的人,也没有被排除。能够相逢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我是幸运的。我写任何一篇时政评论,素材都不是从网上搜来的。我这个IT大外行不太习惯常在网上混,更多的素材是从跟当地居民交流的过程中拿来的那才是最新鲜的生活。顽固的我,依然坚信:深入草根、走进草根、突破草根,才是了解中国的唯一途径。城市、经济、改革、绿坝、奥数、蜗居、体改、教师、妇女、帅男、地震、学费、闲人、网络、世博、亚运、成功、地铁、服务、家长、民工、礼让、零钱等等关键词汇,都是我从亲身经历出发,解读了代表当代中国问题的逻辑。逻辑不是自然存在着的,是被人寻找、发现、挖掘的。本书汇总的每一篇文章之间是形成了一条逻辑的,它叫中国。由衷渴望,我给出的逻辑能够成功地被读者解读出来。被解读的一条逻辑将叫什么?它叫中国人迄今为止,我最用心的观察对象。我努力去了解中国的过程是永久持续的,至少在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如此。每个时刻,每个地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步一步,实实在在,点点滴滴,去充实我的中国观。我永远不会自称“我是中国通”,更不会承认“我是中国精”。我不过是一个比较关心中国问题的草根观察者,仅此而已,但却足够。加藤嘉一2011年3月3日于伊豆海边第一部分003第一部分奥数的逻辑2009年5月31日上午,我作为特约评论员参加了由黑龙江卫视和语文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大型教育话题讨论节目问教。主持人是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讨论的话题相当有趣,即“奥数”奥林匹克数学该不该被打倒?节目开头是请曾发出“奥数太毒,毒过了黄赌毒”之观点的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确认其真假。杨教授回答说:“是我写的一篇博文,结果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个事态的发展是完全超乎我的预料的,我原来以为不会有很多人关注这篇文章。”他接着说:“奥数试题被很多数学家称之为数学杂技,它是远远超过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的,一种特定的技巧性非常高的题,或者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偏题、怪题、难题,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并没有实际好处。”之前新浪网搞了一次调查:觉得奥数比黄赌毒还厉害,要坚决撤销的占67%以上;认为需要改革,但并没有形容得这么可怕的占22%左右;坚决反对004中国的逻辑THE LOGIC OF CHINA的占8.8%,还有不置可否的。另外,有一个资料显示,只有3%的孩子是适合于奥数的神童。在座的观众当中,多数家长表示,他们也是无奈地让孩子上奥数班的。家长们感到无奈的理由简直是被迫或从众的,如数学老师推荐孩子上辅导班,其他孩子也上类似的课。背景果然与升学有关。如果在奥数上取得好成绩,就有可能被保送到名牌大学。节目还邀请了2008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冠军张瑞祥。小张获得金牌,人大附中毕业后直接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系。他跟奥数的缘分与大部分家长、孩子截然不同。他表示,“因为我当时就是很喜欢数学,小时候比较喜欢玩一些东西,就发现有的跟数学有关,它蕴含着很奇妙的数学思想;数学竞赛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用你已学过的尽可能少的知识来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所以这个竞赛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培养你的思维能力”,小张毫不犹豫提出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即使奥数与升学无关,我也一定会学奥数的,希望将来成为真正的数学家”。我在日本上初中的时候参加过奥数学习。我数学水平在班里没那么突出,只是觉得很有趣就报名了。我们班里只有5%的同学自愿参加奥数学习,根本不是义务性的,也没有什么专门为奥数开的辅导班,顶多是跟数学老师的个人辅导。从结果看,当时参加考试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处于平均以上,但奥数跟升学没有什么关系。大家纯粹是个人兴趣,或者是对数学有热情,觉得学奥数可以锻炼应考以外的能力。因为,真正优秀的学生普遍对应试教育感到厌烦,想方设法把自己放在应考以外的舞台。奥数正是这样的舞台,其本质功能则能够使得少数学生摆脱应考这一体制内的怪物。奥数有权面向所有求知的孩子,但其性质决定,它只适合于极少一部分人。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喜欢数学,更何况奥数是由偏题、难题、怪题组成的系005第一部分统。在当今中国,奥数如此普及,吸引了那么庞大的学生和家长群体,带来巨大的商机,本身已经脱离了奥数的本质。之所以这样,明明是因为它与升学有关。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家长们觉得,哪怕是有一点点的可能,就是让孩子学奥数。可想而知,使得家长持有如此愚蠢思维的背后始终是中国特殊而复杂的国情。虽然高考是当前中国社会所有体制因素中最为公平的制度,但其竞争程度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因此,所有利益攸关者知道一点途径或机遇后,盲目去追踪,无论它是体育、艺术、语言还是奥数。讨论奥数的是非、要不要、好坏,本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既然奥数是由人类塑造的,问题永远在于我们作为主体如何合理地去面对并利用它,奥数永远是客体。我觉得,呼吁家长们好好与孩子沟通,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是有点够呛的。今天中国家长的素质达不到这种理性。只要奥数让他们看到一点曙光,就会逼着孩子上奥数班。像小张那样真正聪明的学生是极少数的,他们反而根本不把奥数与升学挂钩,而是从兴趣和更加长远的人生设计出发的。我曾享受过体育特长生待遇,坚决认为,奥数带来的竞争力、产生的人才效应是不能被消灭的。因此,完全使得奥数和升学脱钩是不合理的。本着这一立场,我认为,唯一的办法是,相关教育部门必须提高参加奥数班以及奥数考试的门槛,并在各个学校建立由不同人士判断一个孩子适不适合学奥数的面试机制。目的与其说是使像小张那样真正的数学爱好者集中学习奥数,并由此升学,不如说是使那些抱着幻想的家长们不得不放弃这条路,并下决心真正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本能。因为,前者往往不靠奥数也能考上北大,后者则极为容易陷入半途而废的窘境。006中国的逻辑THE LOGIC OF CHINA网论的逻辑2010年两会结束后的一天,我逛北京王府井书店。一进去就发现顾客们围观着印有温家宝总理的图书海报,我抱着好奇心过去凑热闹。果然如此,新华社总编室刚刚推出了一本书叫信心与希望温家宝总理访谈实录(新华出版社)。这本书记载着温总理于2010年2月27日、2009年2月28日、2009年12月27日在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的实录。温总理对网络舆论表示说,这些天来,他一直十分关注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中国总理接受网络访谈这一事实足以表明,中央最高层已经把网络空间视为名副其实的舆论环境,把网民视为名副其实的公民,把上网视为名副其实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传达了中央领导给民众的信号:网民要有信心,中国会有希望。对于像我这样的观察者来说,了解中国民情,就必须要上网,因为老百姓的想法在那里;要了解中国领导人的心情,必须要上网,因为中国领导人要经007第一部分上网了解民情、民意、民生。我与中国对外政策有关部门的一位高官座谈,讨论最近在中美、中日之间引发热议的敏感话题,商讨日益引起大关注和大反响的民族主义对外交政策及其决策过程的影响。我对于网络舆论对外交决策过程的影响有浓厚兴趣,提出一个观点:从当今中国国情与视角看,西方意义上的舆论或民意基本可等同于网络舆论。对于规模已经超过4亿的网民来说,互联网无疑提供着最宽松的言论自由和话语权。那位高官回应说,中央有关部门有个内部专用、带着密码的意见箱,最高领导人会浏览并参考的。这一内部意见箱则一般被国内思想库等学者以“举报”网民对政府内外政策意见的形式加以利用。有些别有用心的知识分子往往以点盖面,刻意筛选部分言论作为举报内容。例如,“对于中国政府在东海油气田开发议题上与日方达成的原则性共识,网民们表示愤怒,说中方实际上默认了日方一直以来主张的中间线,出卖了祖国领土”。这份邮件直接被发送给内部意见箱的同时,还抄送给有关政府部门,即领导人和有关当局的官员几乎同时看到了这份具有高度敏感性和政治性的秘密邮件。这位官员对我感叹:“这一举措对我们具体负责事务的官员来说有巨大压力,往往使得决策制定过程极为被动,毕竟被领导发现了的问题不能不面对,结果不得不迎合网络上的民意,虽然我们知道那样做有时损害国家利益,却无可奈何。”领导人了解民情、民意、民生的渠道是有限的,往往依靠内部渠道,比如新华社内参或内部意见箱等。那么,这些内部消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人把握现状,进行决策的判断力。上述同时发送给领导人和有008中国的逻辑THE LOGIC OF CHINA关部门的“网络内部举报”很有可能造成一个决策循环:领导人知情官员有压力政策被反映网民很高兴举报者得分。我干脆造一个词语吧。网论网络的舆论和网民的言论,正在深刻影响政府的决策过程,并起着史无前例、独一无二的作用,尤其在中国有关部门对我的祖国日本的政策与对策上。我认为,日本这一极为抽象而象征性的概念就考验中国网论及其对决策影响而言是个最佳实验室。历史与现状折射出一个道理,即日本对中国来说永远是个内政。反过来讲,中国对日本来说永远也是个内政。意思是说,中国政府对日本的政策、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态度以及中国社会对日本的依赖等因素有可能决定中国政府的正当性、中国人民的成熟性以及中国社会的现代性。二十一条要求如此,东海油气田问题如此,毒饺子事件亦如此。日本东京新闻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清水美和先生在2004年出版的中国“新富人”支配一书中写道:“近年以来,中国当局持续开展强调西方列强对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50年的侵略和侮辱这一充满受害者意识的历史教育。一方面管制媒体对政权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