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D0601 [英]伊丽莎白·拉蒙德编-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D9052马清槐译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1).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D0601 英伊丽莎白·拉蒙德编-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D9052,马清槐译,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1 世界 学术 名著 丛书 D0601 伊丽莎白 拉蒙德编 英国 本土 公共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我馆历来重视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1981年开始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积累单行本著作的基础上,分辑刊行,迄今为止,出版了十二辑,近五百种,是我国自有现代出版以来最重大的学术翻译出版工程。“丛书”所列选的著作,立场观点不囿于一派,学科领域不限于一门,是文明开启以来各个时代、不同民族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在改革开放之初,这套丛书一直起着思想启蒙和升华的作用,三十年来,这套丛书为我国学术和思想文化建设所做的基础性、持久性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集中体现了我馆“昌明教育,开启民智”这一百年使命的精髓。“丛书”出版之初,即以封底颜色为别,分为橙色、绿色、蓝色、黄色和赭色五类,对应收录哲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历史地理和语言学等学科的著作。2009年,我馆以整体的形式出版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四百种,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以襄盛举。“珍藏本”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读书界希望我们再接再厉,以原有五类为基础,出版“分科本”,既便于专业学者研读查考,又利于广大读者系统学习。为此,我们在“珍藏本”的基础上,加上新出版的十一、十二辑和即将出版的第十三辑中的部分图书,计五百种,分科出版,以飨读者。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研究和学习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任重道远。我们一定以更大的努力,进一步做好这套丛书的出版工作,以不负前贤,有益社会。商务印书馆编辑部2011年3月中译本前言 本书是描写十六世纪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后半叶英国社会状况的一本重要著作。1581年最初用略论英国政策书名出版,作者署名为S.W.。中译本所据版本系1893年由伊丽莎白拉蒙德根据原著整理编校而成。全书是用对话体写成的。参加对话的角色有制帽商、庄稼人、商人、博士和爵士五位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博士是对话人中的中心人物,他的话代表了作者的意见,贯串着全书的基本思想。全书的结构分三层,即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表述了各类人物对当时一些现象的不满,以及他们如何就遭受不幸的原因相互埋怨。这里反映出英国当时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二次对话既谈存在的问题,又讨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第三次对话,提出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按照博士的说法,当时英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首先,这种普遍的、全面的物价上涨现象,是所有的人对之颇有怨言的最主要的不幸事件。其次是我国财富的耗竭。第三是圈地和把可耕地变为牧场的行径。第四是城镇、教区和乡村的凋敝。最后,人们对宗教的意见分歧和差异。”当时英国的中部,把公地圈为牧场已进行到很大的规模,大量耕地变成了牧羊场,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因而农业日益凋敝。贵金属从新发现金银矿的国家(特别是美国)涌入欧洲,以及欧洲各国对铸币实行剪币和掺假政策,又使商品普遍涨价,广大群众极为不满,不少地方出现骚动和叛乱。针对这种情况,作者通过博士之口提出一系列的改革办法:改革货币制度,确定金、银、铜币的正确比价;振兴农业,提高农作物价格,允许农民自由出卖农产品,使种地比放牧有更多的收益;保护本国的加工工业,扩大就业,并提倡消费者消费本国产品,本国能制造的工业品绝不进口。这部著作在学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作。作者的重商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上。1.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的真正财富。他说:“金钱是你想得到的任何商品的货栈。”他主张发展农业,因为他认为“可以把多余的粮食运往国外以换取大笔钱财。”他反对发行分量不足的铸币,因为在他看来,“既然我们的硬币质量低劣,改变了模样,外国人就伪造了我们的硬币,设法把大批大批的伪币运到这里来脱手,既换取我们的金银,又换取我们的主要商品。”他不是按生产,而是按照货币的流向来划分行业,也是从只有金银才是财富的观点出发的。2.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利润是在商品流通中由于贱买贵卖而产生的,国内贸易不会引起货币的外出与内流,对财富无所增减。他在谈到如何恢复英国的财富时说:“首先,我们可以禁止输入我以前讲到的从海外运来的那么许多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并规定只准出售我们自己的商品,不得销售舶来品;其次,我们不能不管未经加工的商品,因为如果把那些商品及时地就地加工后卖到国外去,它们就会在短时期内带来无数的财富了。”3.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只有出超才能使金银进口,杜绝本国财富外流。他说:“务必使我们向外国人购买的货物不超过我们销售给他们的货物,要不然我们就会自趋贫穷,让他们发财致富。”4.提倡保护关税,使用国产品,发展本国加工工业。他提出,即使有的商品本国生产的比进口的成本高,也应该买本国的。“我们最好还是付出较高的代价向我们自己人购买那些货物,而不要以低价向外国人购买;因为不管多么少的收益流往国外,对我们来说总是一项损失。可是,不论多大的收益从一个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个人的手里,毕竟还是保留在国内”。“我特别希望不要使用海外任何以我们的原料如羊毛、兽皮、锡等制造的、返销到这里来的商品”,如果本国生产这些东西,就不仅“可以安排2万人就业”,而且“购买这些商品的货款则留在国内,并不外流。”这本著作一直受到研究经济学说史的学者的重视,但本书作者是谁,曾引起人们的猜测和考证。本书在1581年初出版时作者署名为W.S.。由于该书是用对话体裁写的,文笔较雅,所以在很长时间内有人推测该书出自威廉莎士比亚的手笔。但后来有人认为该书作者是威廉斯塔福德。到十九世纪末,伊丽莎白拉蒙德在英国杂志英国历史评论1891年4月号上发表了一篇对该书作者进行考证的文章,认为该书作者是约翰黑尔斯,而威廉斯塔福德只是出版者。据她说,该书写成时间是在1565年,而W.斯塔福德予以出版是在1581年,只不过在付印前作了一些修改和变动,改名为略论英国政策,并署了自己姓名的缩写。拉蒙德在1893年以编者拉蒙德的名义重新出版了该书,书名也改为原名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即我们现在出版的这本书的书名)。现在拉蒙德的看法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西方一些有影响的有关著作,如E.F.赫克谢尔的重商主义和E.罗尔的经济思想史等都认为此书作者是约翰黑尔斯。根据拉蒙德的考证分析和国内的一般看法,我们取作者为约翰黑尔斯之说。原书最后有编者所加“注释”多页,均系按正文逐页说明两种手稿在个别用词上的细小差别或某一个词在甲稿(或乙稿)略而不述的烦琐考证,我们考虑到两稿的这些细微歧异并不妨碍此书内容的完整,所以没有把“注释”译出。戴芳1987年11月简短说明当拉蒙德小姐意识到她不可能希望在她逝世以前编完这本书时,我承担任务来监督书籍的排印过程。她努力工作到最后一息。1891年8月11日星期二晚上,她花了一小时或者多一点的时间对照剑桥大学收藏的兰巴德先生的原稿阅读校样。两天以后,她旅行到她在爱丁堡的家乡,在接下去的星期天上午在那里溘然长逝。拉蒙德小姐的工作计划草案制订得很清楚,但我感到责任重大,要力图完成她那要求严格的习性和不倦的耐心使她特别适宜承担的一项任务的其余部分,却非同小可。当我承接这项工作时,我发现还有不少事情需要完成,而其他一些预先约定要办理的事项又使这种推迟出版的情况成为不可避免。拉蒙德小姐曾经准备好了本书正文据以排印的兰巴德先生的原稿的抄件,以及牛津大学图书馆所藏原稿的目录和旁注的抄件;她还根据兰巴德的原稿校阅了第一篇对话的校样。她在英国历史评论(1891年4月)上发表的文章连同她打算加以改写的一些暗示,提供了用以撰写导言的资料。有两三页的注释已经写成,但有大量的资料需要彻底重新整理。导言和注释并不完全代表她的成熟的见解;在不止一处,她希望能够再次仔细1检查一下论点的依据,虽然她的主要结论已经得到公认。(科萨:导言,第三版,第198页。阿什利:经济史,第一卷,第260页。)为了所获得的热情帮助,我除自己表示感谢以外,谨代表拉蒙德小姐致以谢忱:感谢兰巴德先生,因为他同意让我们长期连续使用那部成为本书基础的非常有趣的原稿;感谢牛津大学图书馆当局亲切地专门给拉蒙德小姐提供方便,让她核对他们所收藏的原稿;感谢三一学院研究员J.D.达夫先生就一些特殊问题给予的帮助;此外还要感谢圣约翰学院研究员福克斯韦尔教授、伦敦档案局的休伯特霍尔先生、格顿学院的E.A.麦克阿瑟小姐、英王学院的F.B.斯马特先生、苏黎世的萨普斯沃思教授,以及剑桥大学图书馆的A.罗杰斯先生。W.坎宁安1893年8月9日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2导言一现今发表的这篇“对话”在其较早的形式方面有过一段稀奇的经历。它最初印刷于1581年,当时的原作者据称是W.S.;但现在看来,不管这个人可能是谁,他同这本小册子的写作毫不相干。他删去了一些段落,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就大部分来说,他满足于修改暴露内情的语句,没有花什么工夫把工作做得合乎现代的要求。可是,虽然关于W.S.的姓名和身份已经产生了许多争论,人们对他有权自称为作者这一点却似乎并无重大的疑义。一位有胆量的出版商在1751年大胆地把这篇“对话”说成是威(廉)莎(士比亚)写的;虽然这种突兀的意见使它不能在很大程度上被人接受,但人们认为可以相信这本小册子是描述莎士比亚青年时代的英国状况的作品。事实上,人们已经大体上承认它是描写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后半叶的英国社会状况的一本主要的权威著作,尽管它同哈里森笔下的内容有明显差别。然而,肯特郡的文物收藏家威廉兰巴德在他那份“对话”上所写的按语却有效地排除了W.S.提出的自称为作者的理由,证明这本书早在它出版的那个日期以前3就写成了。“请注意这本书是在1581年由一位W.S.用略论英国政策这一书名印刷出版的;另一方面,它早就出诸于圣托马斯史密斯(像有人所说的)或约翰黑尔斯先生(像其他人认为的那样)的笔下,其年份在亨利八世或伊丽莎白六世当政的时代。我早就拥有的这份原稿,据我判断是在1565年写成的。”1 这个资料从一种新的角度显示出了与“对话”有关的一切问题。这个新版本目的在于按照已知的最早形式提供这篇论文,并显示出W.S.在他于1581年付印前所作的修改和变动。我们不能再把作者是谁的问题看做单纯讨论W.S.的身份的问题,而是必须借助于论文的最早形式所提供的内在的证据来重新加以考察。如果我们认为“对话”的主旨在于记录一次实际的谈话,并审查它所提供的可能发生这次谈话的日期和地点的明确迹象,那么,可以用来推测的范围就很狭窄了;当我们确定了关于时间和地点的范围时,我们就能够考查证据,以辨明参加那次辩论的人物的真实姓名,特别是辨明那位叙述整个问题的爵士究竟是谁。因此,书面报道“对话”的日期问题应当被认为与发生谈话的日期问题截然不同。这种种要点经过仔细的探讨,就会接下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对话”所涉及的事项和当时环境的性质,即使人们认为作者选定的那种讨论问题的方式不过是一种写作手段而已。二、“对话”的日期4在我们找到一条线索,了解到谈话的日期应如何确定以前,我们大可不必深入地仔细阅读“对话”的内容。第一句谈到英王陛下有关圈地问题的委任。关于这项引起热烈争论的问题的重大委任,发生在早于1565年的1548年。在那一年的6月,任命了6位委员 2 去调查英国中部一些郡的情况,因为那里把公地圈为牧场以饲养绵羊的做法已进行到极大的规模。这项任命的提出,是为了减轻民众已在康沃尔郡暴动中形成的不满情绪。然而,这一措施并没有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委员们在某些郡的行动似乎已经给反抗提供了借口 3,在下一个夏季,人民“一部分为了圈地,一部分为了宗教,在英国多数的郡里爆发成为一场可怕的公开叛乱”4。“对话”有几处提到社会骚动的情况,一位发言人说那些骚动是由于圈地,另一位认为它们起因于有关宗教问题的争端。如果说那次谈话确实发生过,那它一定发生在1548年发表任命圈地委员之后。提到这个问题的其他几处地方使我们能够更确切地认定具体的日期。博士抱怨政府采取的错误政策,由于这种政策,国内制造的一切布匹“已按最后一次向国王提供特别津贴每英镑征收12便士的税则”课税。这项异乎寻常的实验曾于爱德华六世在位的第三年试行过。1549年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