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
书法
史论
河北美术出版社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内容简介本书为著者近三十年在海内外讲课、讲演的讲稿和已发表过的论文专辑,包括书法通史、学书要领、法书鉴赏及其对外影响等专题论述。所用图版选自古代陶瓷、砖瓦、铜器、竹木简、摩崖、碑帖、信札、墨迹,其中不乏罕见的珍品以及先师们的教言妙诀与作者本人的心得体会。可供书法艺术的研习者借鉴参考。中国书法史论叶喆民 著出版发行:河北美术出版社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新文里8号 邮编:050071)制 版:石家庄市翰墨文化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印 刷: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电 话:0311-85915007 0311-85915009开 本:787mm1092mm 1/16印 张:27.5版 次:2013年5月第1版印 次:2013年5月第1次印刷定 价:98.00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书法史论/叶喆民著.-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3.5ISBN978-7-5310-4749-0.中.叶.汉字书法美术史研究中国.J292-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71277号策 划:曹宝泉 田 忠责任编辑:甄玉丽 齐炯明 王 丰 孟亚妹责任校对:李 宏设计制作:张巧欣我的书法启蒙老师罗复堪先生1,在他论书示门人六十首2诗序内开宗明义写道:词赋小道,壮夫不为。书道尤微,何关要旨?然考往古,不乏名家。鍾书感人,比于善政。羲之列传,备亟推崇。文人吐气,于斯为盛。是故学者,争相染翰。大意是说:“填词作赋都属于很小的学术,因而一般的壮士多不肯学习。书道尤其轻微,如何能关系到他们认为重要的旨趣呢?然而如果详细考察历史,却不乏著名书家。例如鍾繇法书常常被人比同良好的政治一样感人至深。王羲之的书法更是载入列传,被推崇备至。可以说文人而能扬眉吐气,在这方面是盛况空前的。因此古来的学者们多是争先恐后地参加到翰墨苑中来”我崇拜的另一位老师徐悲鸿先生,在他的积玉桥字题识3中开头便说:天下有简单之事,而为愚人制成复杂,愈久愈失去益远者,中国书法其一端已4。中国书法,造端象形,与画同源,故有美观。演进而简,其性不失。厥5后变成抽象之体,遂有如音乐之美,点画使转,几同金石铿锵。人同此心,会心千古,抒情悉达,不减晤谈。故贤者乐此不疲,责学成课,自童而老不疲,嗜者耽玩,至废寝食。自汉末迄今几两千年,耗人精神不可胜数。昔为中国独有,东传日本,亦多;成癖,变本加厉,其道大昌6。倘其中无物,何能迷惑千百年来“上智下愚”如此其久且远哉?他不仅深知书法的衍化兴衰与来龙去脉,而且比喻精辟、语重心长,将书法艺术比同音乐之美与金石之声。同时也指出其所以能引人入胜的深刻道理与沾溉弘远的历史作用。由于他们二位同是受教于康有为先生的书画大家,所学所论自然具有深厚的根基和高明的哲理。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中主要是他们自己多年研究与实践的真知灼见。我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时常处在风云变幻、鱼龙混杂之中,令人眼花缭乱,能得恩师们的正确指引已属万幸。至今犹记杜诗内“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7的名句果有真理。回首前尘,时增感慨。光1参见“附录九”书贵瘦硬方通神纪念罗复堪先生。2参见书谱(香港版)及油印本。3参见“附录五”悲鸿先生谈书法。4已表示确定语气。5厥同“其”。6参见“附录二”中日书法艺术的交流。7参见杜甫戏为六绝句诗之六。序 言阴荏苒,不觉年近九旬。因思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的古训箴言,每觉有负先师们的谆谆教导。故此不揣谫陋,汇集出版拙著,不过是想在有限的余年将仅有的心得体会提供给青年学子和书法研习者们参考,藉以就教于学者、方家,庶不辜负学书八十载的志趣。同时也希望能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抑恶扬善、避丑趋美等天职方面尽到一些微薄的力量,亦如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2。中国书法通论与书法进阶为著者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海内外讲学的原稿,屡加修订,迄未面世。另附三十年来陆续发表在故宫院刊书法丛刊书谱(香港版)美术研究燕都装饰收藏家 等刊物上的论文十三篇。本书所用图版除刊印过的论文已然图随文出便于阅读外,中国书法通论 与 书法进阶则因客观条件及时间所限,未能完全实现所愿。只能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将历代文字、法书三百幅依次分期排列、系统集中,也便于读者对我国文字书法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其中十之二三多是非常罕见或被人忽视的文物珍品,难得供人欣赏。例如原始社会陶器刻划的符号,商周时期甲骨、铜器之外的陶器残留文字;战国陶文与秦汉著名碑刻和竹、木简以外的陶俑、陶量、陶壶、陶瓶、瓦当,乃至刑徒砖上面的篆、隶书法与三国(吴)青瓷铭文的隶楷书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碑刻、墓志、摩崖、造像,以及流失国外的早年西域出土的李柏、王洽行书残纸与文书、写经等与造像精拓,乃至地处东北边境的好大王碑与现已无存的积玉桥字。此外,如(唐)武则天的“飞白书”昇仙太子碑额与日本来唐留学的空海和尚的“飞白书”七祖像赞,宋人吴悦(说)的“游丝书”墨迹等,更是久已闻名而难得一见的稀有字体。其他文人书法如唐之李白、柳宗元,宋之朱熹、陆游、张即之等题诗、信札或榜书大字,和坐化在华山、刻字在龙门的道士陈摶书法墨迹,均属吉光片羽。余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私家收藏的明、清、民初时期的名人法书真迹等也精益求精、尽力搜寻。凡此种种虽未必都能使读者耳目一新,然而聊可弥补书史与图录之不足,或可证知孔子所谓“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3的必要。这也正是著者一向敬奉的信条和多年的宿愿。偶思杜甫诗“老去才难尽,秋来兴更长”的名句,又曾见傅山书札语云“伤哉吾渐老,永矢作愚公”;联想当年徐悲鸿先师再三叮嘱我“希望能做一番集古来最美字体书法的工作”4,但因客观条件所限迄今未能实现而愧疚不已。于今改名中国书法史论,藉此增订再版之际自觉倍加努力、振奋精神,在晚年鉴赏水平的基础上博览约取,同时注意搜求为人忽视的布衣书家和少数民族饱学善书之士与历代精通翰墨的女才子们的片纸只字,加以充实图版、修订内容,终能偿其宿愿,庶可告慰先师们谆谆教诲、启迪后学之美意。感慨之余但愿华夏文化的书法艺术传承不已、永放光辉。癸巳立春叶喆民识于叶氏上陶室时年九十1参见论语述而。2参见孟子告子,“放心”指放失了的善心。3参见本书“附录”。4参见本书“附录五”与叶喆民悲鸿先生谈书法一文。叶喆民教授谈书法艺术(代前言)【编者按】叶喆民教授的书法造诣,一直鲜为人知。在国祚昌盛的 21 世纪,为使书学真知得以传承发扬,有益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本刊1特此登载叶喆民先生专访录,希望能对书法研习者有所启发和补益。问:在中国书法史上,善书者多不胜数,其中善书而为诗名所掩者有之,为文名所掩者亦有之。与这种情况相似的是,您在陶瓷方面的博学闻名遐迩,但您在书法方面却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可以说是为陶瓷研究之名所掩。因此,请您先谈一下您研习书法的历程如何?答:清人华翼纶画说里有一番耐人寻味的话:“俗士眼必俗,断不可与论画。世间能画者寥寥,故知画者少,但以自娱可耳。必为求知于世,是执途人而告之也。且画本一艺耳,人即不知何害?”他这番议论也同样可看做是对书法的见解。既然“求知于世,是执途人而告之”为不可,而“唯恐人之不己知”更大可不必。其实,古人工书者,多埋没不传。比如说,唐代诗人多有擅长书法而为诗名、文名所掩者,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韩愈、柳宗元无不如此。我虽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但就个人情况而言,那些听说过我的人,确实多半只知道我是搞古陶瓷研究的。我今已八十二岁,在我所经历的岁月中,陶瓷研究其实只占一半的时间,而书法研习则占了大半辈子。我自幼酷爱书法,后来又先后师从罗复堪、溥心畲、徐悲鸿三位先生学习,数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从未懈怠。晚年以后,则以读帖、写作为主。我习书法,最初从唐人楷书、行书入手,然后才直攀魏、晋、南北朝真书,追踪秦篆、汉隶与章草,参以宋人、明人草书。但我天资有限、眼高手低,不敢妄自称“家”。提起“眼高手低”这一成语,又不禁使我回忆徐悲鸿老师常说的话来。每当我去拜见他的时候,几乎经常听到他使用此语对自己的作品谦逊不已。因此留给我极为深刻的印象,至今仍然难忘他那虚怀若谷、循循善诱地教育后辈的大师风范。问:您如何评价清末民初时期出现的书法新风及其影响?答:包世臣艺舟双楫中所说的那种“整齐如算子”、规矩有余而神韵不足的“馆阁体”书法,到了晚清时期依然统治着书坛,特别是在大众的审美观念中流毒很深。针对当时书坛存在的这些缺点,康有为、杨守敬等人勇敢地提出问题,在过去的基础上提倡六朝碑刻书法。这些先知先觉的前辈们身体力行,甚至把新的观点传播到海外去,开拓了清末民初时期和日本近代书法的新局面,实在是功不可没。辛亥革命以后,作为民族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自然也不能脱离新时代的特点。一方面,封建残余的“馆阁体”阴魂不散,它的流毒依然渗透在不少书家的血液里;而另一方面,主张学习碑刻或碑帖交融的学者和新的书风,随同民主思潮的抬头而进一步得到社会上的公认和推崇。人们不再以那种猎取功名的工整俗媚的字体为至高无上的审美标准,而是逐渐懂得欣赏那种“奇而正”的古朴雄强、活泼生动的六朝书法,出现了一些造诣精湛、驰誉1采访记者苏滨,原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期刊,2005(12)(摘录略加修订)。中外的著名书家。如果说过去是以学习“阁帖”为主,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馆阁体”一统天下,此时则已形成碑帖交融、博采众长,均可以与之分庭抗礼的对峙局面了。问:您现在谈书法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语境,即今天已经是一个“去书写化”的“打字时代”。在这个有“指法”无“笔法”的键盘时代,倘若那些提笔忘字的“打字族”向您质疑道:“书法还有什么用?”您会如何回答呢?答: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而书法则是汉字的灵魂与中华文化艺术之精粹。尽管我们无须要求每个中国人都必须懂得书法,但是这不等于说书法艺术没有用。“书法无用论”的泛滥,说明了目前书法教育的不足,反映了国人还缺乏足够的民族文化素质及自信心,这提醒我们应该在大学及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的力度。实际上谈到“书法”,人们很容易同写字混为一谈。严格说来,这两者之间是有所同而又有所不同的。我们日常写字总是希望能达到正确、整齐、美观和迅速的目的,从这个方面看,书法乃是指写字的方法。但是作为一门艺术来说,它除了这样一些起码的要求外,还有其更多的条件和作用。因此,古人还有所谓“法书”与“书道”之类的说法。“法书”是指具有一定法则的字而言,过去也用来称赞个人的书法和泛指所有名书家的字体。清人周星莲的临池管见1一书内,对于书道的作用还具体写道:“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下笔作诗、作文,自有头头是道、汩汩其来之势。故知书道亦足以恢扩才情、酝酿学问也。”可以说,书法既是中国固有的一种线条美术,也是研究抽象气韵和具体轮廓的一种基本艺术,甚至还可以说它赋予了中国人以基本的审美观念。书法在艺术上的作用还可同音乐媲美。所不同的是音乐用声韵表达感情,而书法则是靠气韵体现性情。一幅好的法书,特别是行草书作品,它那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节奏感,对于真正懂得欣赏的人们来说,恰似一曲悦耳的音乐,足以遣兴陶情,使人陶醉。至于书法对于健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试看古来多少书画家克享遐龄,多为七十至九十岁的高寿。当然,不能说学习书法只是为了健康长寿,罗复堪老师就曾向我说过“写字等于坐气功”,他晚年左臂残废,足不出户,但每日晨起仍必写金刚经一遍,至死未辍其功。我个人青年时期,有时感到心情激动或烦躁不安时,就坐下来临帖学书,便逐渐心平气和,而且从未尝过失眠的痛苦,深深体会到书法中所谓“神闲气静”之要,大有养性安神的功效。然而,这些只能说是学习书法的附带好处,并不是主要目的。不管怎么说,至少学习书法要比沉溺于声色犬马或做其他伤害身心的事情强得多。所以,书法既是一种文化修养,也是一种文体活动。换言之,书法这门功课,作为一种提高素质和涵养性情的专门学术,或业余爱好来说,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持之以恒,而非一暴十寒,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