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B1501 [德]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全五册)(李稼年译替本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5).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B1501 德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全五册李稼年译,替本,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5 世界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罗马史/(德)蒙森著;李稼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ISBN 978-7-100-11427-1罗蒙李古罗马-历史K126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43545号所有权利保留。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罗马史德特奥多尔蒙森著第一、二卷李稼年译李澍泖校第三、四、五卷李稼年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政编码100710)商务印书馆发行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印刷ISBN 978-7-100-11427-12015年8月第1版开本78710921/162015年8月第1次印刷印张121插页6定价:398.00元Theodor MommsenRMISCHE GESCHICHTE(History of Rome)Band 1,2,3,4,5(JMDent and Sons Ltd1920)根据慕尼黑德意志袖珍书籍出版公司1976年德文版翻译校订时参考了伦敦登特父子有限公司1920年英译本献给我的朋友柏林的莫里茨豪普特目录第二版前言第三版至第九版前言第一卷迄至罗马王政的废除第一章引论第二章最早迁入意大利的移民第三章拉丁人的定居第四章罗马的起源第五章罗马的原始政制第六章非公民与经过改革的政制第七章罗马称霸拉丁姆第八章翁布里萨贝利族萨谟奈人的起源第九章埃特鲁斯坎人第十章希腊人在意大利托斯坎人和迦太基人的海上霸权第十一章法律与司法第十二章宗教第十三章农业、工艺和商业第十四章度量衡和文字第十五章艺术第二卷自罗马废除王政至意大利统一第一章政制改革行政长官权力的限制第二章平民保民官和十头政治第三章等级平等运动和新贵族政治第四章埃特鲁斯坎人势力的衰亡凯尔特人第五章罗马征服拉丁人和坎帕尼亚人第六章意大利人反抗罗马第七章皮罗斯王对罗马的斗争和意大利的统一第八章法律、宗教、兵制、国民经济和民族性第九章艺术和科学第三卷自统一意大利至征服迦太基和希腊诸国第一章迦太基第二章罗马与迦太基争西西里之战第三章意大利扩展至其天然疆界第四章哈米尔卡和汉尼拔第五章汉尼拔战事至坎尼之战为止第六章汉尼拔战事自坎尼之战至扎玛之战第七章西方自汉尼拔合约至第三期结束第八章东方诸国与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第九章罗马对亚细亚王安条克之战第十章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第十一章政府与被治者第十二章土地和资本管理第十三章信仰和礼俗第十四章文学和艺术第四卷革命第一章属国迄格拉古兄弟时代第二章改革运动与提比略格拉古第三章革命与盖乌斯格拉古第四章复古政治第五章北方民族第六章马略的革命企图与德鲁苏斯的改革企图第七章意大利属国的叛乱与苏尔皮奇乌斯革命第八章东方与米特拉达特斯王第九章秦纳与苏拉第十章苏拉体制第十一章共和国及其经济第十二章民族性、宗教和教育第十三章文学和艺术第五卷军人君主制的创立第一章马尔库斯雷必达与昆图斯塞尔托里乌斯第二章苏拉的复古政治第三章寡头党的倾覆和庞培主政第四章庞培与东方第五章庞培出外时期的党争第六章庞培的隐退和争权者的联合第七章平定西方第八章庞培和恺撒的共治第九章克拉苏的死和共治者的决裂第十章布隆迪西乌姆、伊莱尔达、法萨卢斯和塔普苏斯第十一章旧共和与新君政第十二章宗教、教育、文学和美术第二版前言新版罗马史与前一版有很大不同。这主要指头两卷,其所包括的时间为罗马国家的最初五百年。在实史开始之处,它就由于自身的缘故,决定和安排了表述的内容和形式。对较早时期,由于史料出处的研究并无界限,以及史料的时间难以确定和互无联系,历史学家所遇到的困难在于,他很难使别人满意,肯定也不能使自己满意。尽管本书作者曾努力于认真克服研究和表述上的这些困难,但是,他在将本书呈献于公众之前,在这里仍需做许多事情,多处需要修改。一系列新的研究,如关于罗马臣民的国家法地位,关于创作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发展,已按其成果之大小纳入这个版本。此外,许多小漏洞已经弥补,行文普遍改得更为鲜明,内容更为丰富,整个布局更清楚,更加一目了然。还有就是在第三卷中,迦太基战争期间罗马民社的内部关系,不像在第一版中那样,仅做概述,而是依据事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给予应有的详尽描述。公正的评判者,也许首先是那个已承担解决类似任务的人,将对此懂得去说明这种弥补原是在所必需的,从而对此请求谅解。无论如何,作者怀着感激的心情承认,公众的评判没有强调本书那些显而易见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而是相反,无论赞赏还是异议,都是针对其中已告结束或已经完成的那些部分。此外,作者已把本书尽力在外表上安排得更为妥善。瓦罗的罗马城纪年保留在正文之中;页边的符号(1)指相应的公元前某年。在年份对比时,罗马城1年相当于公元前753年和奥林匹亚年6,4;尽管考虑到年的开端不尽相同,罗马的太阳年始于3月1日,希腊年始于7月1日,据更为准确的计算,罗马城2年相当于公元前753年的最后十个月和公元前752年的头两个月,还相当于奥林匹亚年6,3的最后四个月和奥林匹亚年6,4的头八个月。罗马钱与希腊钱一律按如下方式换算,阿司镑和塞斯特、第纳尔和阿提卡的德拉克马均视为相等,所有100第纳尔以上的款项均以相应重量的现今黄金价值为基准,所有100第纳尔以下的款项均以相应重量的现今白银价值为基准,则罗马钱1镑(327.45克)等于4000塞斯特,故根据1:15.5的金银比率,罗马镑换算为304 1/2普鲁士塔勒(Talern),第纳尔据白银价值换算为7普鲁士格罗申(Groschen)。第一卷所附的基佩特地图把意大利的年事统一表示得更明显,较叙述为优。页边标示的内容提要使读者易于综览。按字母排列的目录将附于第三卷(2),因为作者兼有其他职责在身,无法如愿以偿地迅速进行这项工作。1856年11月于布累斯劳作者感到有必要在第二和第三卷再版时做出的种种更动大部分源出于新发现的李锡尼阿努斯的残稿。由于编者卡尔佩尔茨先生的好意,作者在它出版以前就得以在校样中看到的这些片段,对于从皮德纳战役至雷必达反叛这一时期我们知识上存在的漏洞而增添了一些并非不重要的补充,当然也增添了不少疑团。1857年5月于布累斯劳(1)在德文版的正文中,印为斜体字。中译本已列入正文中。编者(2)地图、集中在一起的内容提示和目录(作为第一卷至第五卷的索引),均见于第八卷。第三版至第九版前言人们将会发现,从整体上看,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版同前两版没有很大的不同。公正的和内行的评论家都不会认为,像本书这样一部著作的作者必须为自己的新版本而利用,亦即重复在此期间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每一成果。在此期间,即是自从第二版问世以来,在别人或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凡是作者认为是弄错或失误的,均已如实做了陈述。大段大段的改写,客观上并无必要。在第三卷第十四章中,曾就罗马编年史的依据做了阐述,后来又根据材料,以适当的方式做了全面的论述,写成专文(迄至恺撒时期的罗马编年史,第二版,柏林,1859年),因此,现在仅限于对具有普遍历史意义的成果做个概述即可。此外,布局并未更动。1861年2月1日;1864年12月29日;1868年4月11日;1874年8月4日;1881年7月21日;1887年8月15日;1902年10月1日,于柏林第一卷迄至罗马王政的废除远古之事因日久年深已无法详加查考;可是,据我在审核时确认为大体可靠的证据看来,我相信,无论就战争或其他方面而言,它们都是微不足道的。修昔底德1第一章引论地中海及其深入大陆的各个分支构成大西洋最大的海湾;海面有时由于岛屿峙列或陆地延伸变窄,有时又四面扩展,显得十分辽阔,既把旧世界的三个部分分开,又把它们连成一片。在古代,这个内海周围居住着许多民族,从人种学和语言史的观点来看,这些民族不属于同种,但就历史而言,他们却构成一个整体。这个历史整体惯常被不甚恰当地称为古代世界史,实则是地中海各民族的文明史;它在我们面前陆续展现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南岸的科普特人或埃及人的历史;阿拉米人或叙利亚人的历史,这个民族占据地中海东岸,并深入广布于亚洲腹地,远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希腊人的历史;意大利人的历史;后两个民族本是一产双生,承受欧洲地中海沿岸一带为其遗产。以上四个民族的历史在初期都与其他知识范畴和历史发展周期相联系,但是不久以后,便各自分道扬镳。住在这个广大范围四周的各民族有些与他们是异族,有些与他们是同宗。这些非洲的柏柏尔人和尼格罗人,亚洲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欧洲的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都曾与住在地中海沿岸的民族多方接触,但是在各自的发展上既没有给这些民族以真正决定性的影响,也没有从这些民族受到真正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如果文化范围果真可以划分,则这个以底比斯、迦太基、雅典和罗2马之名代表其顶峰的文化范围可以视为一个整体。这四个民族,各自遵循自己的道路达到独特的宏伟文明以后,彼此的关系极为纷繁复杂,人性的一切要素都得到精深的研讨和丰富的发展,直至连这个范围也满盈起来。一些新的民族以前不过像波浪冲击海滩那样,冲击着地中海各国的领域,到现在便从两岸泛滥开来,以前他们曾在历史上把南岸同北岸分开,此时却把文明重心由地中海移到大西洋。所以,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别并不是纯粹偶然的,也不是纯粹为了编年上的便利。所谓近代史,实际上是一个新文化范畴的形成;从它的几个发展时期看来,新文明与将亡或已亡的地中海各国文明相连续,正如地中海文明与印度日耳曼族的原始文明相连续,但新者与旧者一样,也命定要走完自己的轨道,要充分经受各民族的祸福,即经过发育、全盛和衰老各时期,享受它在宗教、政治和艺术上努力创造的成果,以及物质和精神财富上获得的安适;或者,有朝一日也会在因达到目标而志满意盈之际,创造力归于枯竭。然而,这个目标只是暂时性的;最伟大的文明体系有自己的行程;但是,人类却不是这样,人类每当似乎达到目标的时候,旧课题便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和更崇高的意义上被重新提出。我们的课题是,表现这宏大的世界历史剧的最后一幕,即从北边的大陆伸入地中海的三个半岛中位于中央的那个半岛的古代史,这个半岛由西阿尔卑斯山向南分出的3山系即亚平宁山脉所构成。亚平宁山脉位于地中海西面那个广阔的海湾和东面那个较狭的海湾之间,先是走向东南,然后在接近后一海湾之处,逐渐升高,在阿布鲁齐山中达到它的最高峰,但还没有达到终年积雪的高度。亚平宁山脉自阿布鲁齐山继续向南伸展,起初既没有分支,又很高峻,到后来稍稍凹落,形成一个丘陵地带;然后分成两支:一支走向东南,成为一带较为平坦的高山,另一支走向正南,成为较为陡峭的山岭,两支在结尾处形成两个狭窄的半岛。在北部的阿尔卑斯山与亚平宁山之间向南扩展至阿布鲁齐山的平原,在地理上原与南部山地和丘陵地不相连接,就是在历史上也是到了很晚时,彼此才发生联系。这些南部的山地和丘陵地,也就是意大利,我们在这里要研究的正是它的历史。从锡尼加利亚到里米尼一带的沿海,到罗马纪元七世纪时,波河流域则到第八世纪时,才并入意大利。意大利古代的北界不在阿尔卑斯山,而在亚平宁山。亚平宁山没有在哪一侧升高为陡峻的山脉,只是占地很广,其中有很多由易于通过的隘口连接起来的山谷和高原,很适于人类居住,在东、南、西三面与之相连的山前丘陵地和沿海各地尤其如此。诚然,东岸的阿普利亚平原有阿布鲁齐山为其北部屏障,除孤耸的加尔加努山脊横断其间以外,全境平坦,海岸与河流都不甚发达。但是,南岸介于亚平宁山脉尾部的两个半岛之间,有广大的低地与4内陆的丘陵地带相连接,港湾虽少,却水多土肥。最后,西岸是一块辽阔的地方,有大河特别是台伯河流贯其间,因洪水泛滥和往日众多火山的作用,该地山谷交错,港湾和岛屿星罗棋布。埃特鲁里亚、拉丁姆和坎帕尼亚都在这里,形成意大利国土的核心。坎帕尼亚以南,山前丘陵地渐渐消失,第勒尼安海的波浪几乎直接拍击到山脉。不但如此,西西里之属于意大利,犹如伯罗奔尼撒之属于希腊;西西里岛是地中海里最大最美的岛,腹地多山,间有荒原,但环岛边缘,尤其东、南两面都是极美的宽阔海滨,大半由火山作用而成。从地理方面看来,西西里的群山既然是亚平宁山的余脉,几乎并未被那只是一条窄缝的海峡所隔断;所以,就历史而论,正如伯罗奔尼撒是希腊的一部分,西西里在古代确是意大利的一部分,两地既是同样一些种族必争之地,又是同一高尚文明的发源地。意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