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兴衰
传播
动力
机制
研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廖卫民著 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郾 6(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丛书/吴飞主编)ISBN 978-7-5657-0218-1玉郾 淤国摇 域郾 淤廖摇 芋郾 淤传播媒介-关系-国家-研究摇 郁郾 淤G206郾 2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1)第 058613 号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著摇 摇 者摇 廖卫民责任印制摇 曹摇 辉出 版 人摇 蔡摇 翔出版发行摇出版社社摇 摇 址摇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 1 号摇 摇 邮编:100024电摇 摇 话摇 86-10-65450532 或 65450528传真:010-65779405网摇 摇 址摇 http:/www郾 cucp郾 com郾 cn经摇 摇 销摇 全国新华书店印摇 摇 刷摇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开摇 摇 本摇 670伊970 mm摇 摇 1/16印摇 摇 张摇 19郾 75字摇 摇 数摇 294 千字版摇 摇 次摇 2011 年 10 月第 1 版摇 2011 年 10 月第 1 次印刷书摇 摇 号摇 ISBN 978-7-5657-0218-1/G0218摇 摇 定摇 价摇49郾 80 元版权所有摇 摇 摇 翻印必究摇 摇 摇 印装错误摇 摇 摇 负责调换总摇 序|1摇 摇 摇 摇总摇序茵 吴摇 飞摇 摇 随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终端的日新月异,国际传播主体开始出现变化,新闻信息传播生产方式和传媒格局产生重大变革,这些改变使国际传媒市场出现了融合与平衡的契机,同时也加大了国际传播的差距与失衡,进而催生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我们推出这一套丛书。这些成果是我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际传播的理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冶(批准号 09ZJD0010)的部分成果。包括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两类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两个方面,一是弥补现有理论研究的空缺点,提升国际理论的解释力;二是尽可能将国际传播理念与“富国强民冶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第一个层面看,比照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国际传播理论需要在如下几方面加强:传播思想史的梳理,传播世界观的梳理,国际传播政策的变迁,传播技术和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模式建构,从西方国际传播政策的变迁过程中研究总结出规律。从第二个层面看,我们需要将相关的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以求指导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战略的实施和国际传播理论的建构。2摇 摇 摇 摇|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国际传播冶尚无一个广泛认同的、准确描述的界定。有人认为“国际传播是世界各国政府之间、人民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国际传播的研究是一种由各国或各文化的政府和人民的传播努力所体现的一种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和互动行为冶。与此类似的表述是马克海姆(J.W.Markham)的界定,他认为:“国际传播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以上的个人、群体或政府官员的跨越被承认的地理性政治边界的各种传播冶淤。两个定义都提及国家作为国际传播的一个划分单位,具体的传播行为都是在跨越国界的情况下涉及到政府、人民、机构/组织之间的传播。类似的定义还有美国学者罗伯特福特纳认为:“国际传播的简单定义是超越各国国界的传播,即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冶。他还明确提出,对于人际之间的交流或非大众的交流将不进行讨论。这样的一个定义就在国际划分单位之外,增加了一个民族,并强调了大众传播形式于。国内学者关世杰教授从“国际传播常是跨文化传播冶来分析国际传播,他写道,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两者的研究范围不同,一个关注国家边界,一个关注文化差别。其二,从研究形式上看,国际传播侧重于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侧重人际传播;其三,从研究的学术渊源来看,国际传播的研究起源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起源于文化人类学盂。总之,国际传播的定义大同小异。同,在于基本都以民族/国家作为划分单位,或者说是传播的边界;异,在于传播的形式,强调大众传播,一般被看作是估计传播的狭义定义;除了大众传播形式之淤于盂Lent,John A.,1987,Teach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Era of Electronic Media andRapi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载第一届上海传播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91-92 页。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 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6 页。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 页。总摇 序|3摇 摇 摇 摇外,不忽略人际传播等其他形式,则被视为广义的国际传播。不管如何界定,我想国际传播研究都得关心如下问题:一是说什么,包括我们说什么,别人说什么。二是怎么说,同样也包括我们怎么说,别人怎么说,并且两者要能很好地沟通。三是通过什么渠道说,是利用自己的媒体,还是关注新兴传媒?是将重点放在西方街头和媒体上做广告,还是让西方媒体自己说?四是效果如何,当然包括我们怎么看,人家怎么看,等等。所以,本课题既关心国际传播的理论建构,也密切关注动态事件,进行深度的案例分析。我们认为,针对传播国际秩序对中国的局限,中国学者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学习、借鉴西方一些国家在发展崛起过程中如何借用传播技术进行文化创新,从而善于表达、传播自己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凸显中国特色。同时,还要充分综合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因素,在国际范围内如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一个很好的国际传播秩序和国际舆论环境问题。针对理论的后殖民这样一个不单属于中国的问题,需要汇入二战以来国际范围内普遍性的文化自觉的世界潮流,不断推进中国的文化从文化自卑走向平等的文化对话,从培植文化抗体到推动普遍性的文化自觉,从文化褪色到推动深远意义上的文化更新,从而为国际传播理论的吸纳和创新营造一个很好的内部心态和外部环境。中国的传播技术已经在基本完成传统媒体建设的基础上朝向信息高速公路的传播技术更新,中国网民的数量和网络参与热情,较之世界其他国家都相当可观。有关传播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的研究已经从简单意义上的引介阐释阶段向理论的消化吸收再创造的阶段转化等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技术-理论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下来考察。如此,新的国际背景,新的中国形势,新的传播技术,新的发展思路,需要在全面思考既有理论的基础上,铺设一个朝向新的理论方向的坦途,并在全面评估上述这些新的国际传播形势前提下,创造中国的传播理论和国际传播模式。4摇 摇 摇 摇|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我们的理想,自然不只是理论建构本身,我们是希望通过研究,为人类建构和、善、美的和平未来设计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因为,人类最大的苦难就在于,各国、各民族、各人种之间长期陷于各种冲突之中。托马斯霍布斯把没有权威制约的社会描述成“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冶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下的社会遵循“弱肉强食冶的自然法则。这种“弱肉强食冶的逻辑,使得人类注定难以合作。虽然亚当斯密从人类自私的动机,过渡到实质的互惠互利结果建构了一个桥梁,但冲突仍然使人类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损失。中国的哲学家荀子认为,人人无法独立生存,因此合作不可或缺,但分配不公又会导致冲突。那么,人类如何达到康德所希望的“摆脱人类自陷其中的不成熟状态冶的目标,迈向“永久和平时代冶?通过怎样的努力,我们可以将人类社会建成费孝通所期望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冶的理想之境呢?课题组将系统梳理东方社会的传统智慧,为当今以西方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统辖的现代性方案,提供另一个可能性的思考。我们的目标是否达到,自然有待方家检验。但我们真诚地希望有更多的学者投身到这一研究领域,毕竟国际传播是当今中国崛起不得不面临的重大学术与实践问题。2011 年 9 月 1 日写于杭州(作者吴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前摇 言|1摇 摇 摇 摇前摇言2011 年,历史进入新世纪的又一个新的十年。回首过去,瞻望未来,中国已经处于一个大国崛起的历史拐点。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也就是本书酝酿写作的这三年多时间内,有许多标志性事件已经发生。2007 年下半年开始,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中国的经济尽管面临各种困难,但依然保持了增长;此消彼长,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大大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不断上升。2008 年 5 月 12 日,中国发生汶川大地震,军民团结奋战,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震撼世界;此次震灾对世界媒体进行了全面的开放,中国政府的形象和威望得以提升。同年 8 月 8 日,第 29 届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开幕式惊艳世界,中国成功举办了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赞叹为“无与伦比冶淤。2009 年 10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 60 周年大庆,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2010 年 5 月 1 日,世博会在上海举行。除了这些事件之外,还有一些非事件性的事实值得关注:2008 年中国的网民数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并持续领先增长,到 2010 年末达到 4郾 57 亿;2009 年中国市场上的汽车销量一举超过美国;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些事实都表明,中国的国家实力在发展,中国的国际形象在提升,中国正处于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不能把研究的视野仅仅局限在微观领域的传播效果研究和行政性的实证研究中,而需要淤李泓冰、杜飞进:这一夜,北京激情告别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侧记,人民日报2008年 8 月 25 日。2摇 摇 摇 摇|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在更宏大的历史视野、时间跨度和地理范围内考察传播现象,考察传播与世界历史格局演变的关系,考察人类传播行为在长期过程中的“效果冶,特别是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长久发展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的关心指导和一些新闻传播学界的专家论证下,经过多次推敲,笔者选择了“传播与国家命运冶关系这一理论命题来进行悉心研究。即使是在“传播与国家命运冶关系这样一个相对单一的研究命题下,依然蕴含有相当复杂的问题,呈现在研究者的面前。例如,对当今世界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考察其历史兴衰命运变化过程中,与其传播基础结构、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文化究竟有什么关系?无论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还是别的什么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深厚的内容值得研究,这样就无法在一本专著中涵盖完全。再如,对于国家兴衰过程中,传播媒介本身究竟是如何发展变迁,并与国家命运相互作用的?这也需要对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各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力量、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系统的理论建构和论证。此外,当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对于国家命运有何冲击与影响?对此进行分析,特别需要把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传播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政治控制直至到军力发展的各种内在机制研究清楚。这些问题本身,都需要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辩证的、系统的研究来完成。然而,由于这些问题的复杂性,都无法统摄在本书中。因此,为了使研究集中于一个关键结点,本书定位于考察“传播何以影响国家命运冶这一问题,并以此作为第一章章名,专注于考察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动力机制问题,就是不拘泥于究竟是哪些国家,也不拘泥于传播基础结构、传播技术、传播媒介、传媒制度等的自身发展,而是密切研究:传播究竟如何作用并影响了国家命运演变过程中的某些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对国家长远兴衰发展产生某些影响。基于这一思路,本书将从各个能深刻影响国运的因素展开论证,对传播与国家兴衰关系的动力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初步设想的主要相关层面都浓缩为一个国字开头的词,有:国民(传播与国民性格)、国魂(传播与国家认同)、国柄(传播与国家管控)、国威(传播与国家动员)、国策(传播与国家战略)、国难(传播与国家危机)等等。笔者在初步研究后发现,传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