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A1305 [英]伯特兰·罗素-意义与真理的探究(贾可春译替本商务印书馆2009).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A1305 英伯特兰·罗素-意义与真理的探究贾可春译,替本,商务印书馆2009 世界 学术
,英伯特兰罗素著,商务印书馆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英伯特兰罗素著贾可春译每每句宫锦2009年北京图书在随摘自(CIP)数据意义与真理的挥究/C英罗素著:贾可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ISNB 978一7-100-O6.52:-5 t意口,罗贾IIL认识论-研究IV.BOl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楼宇(2009)第0676.59号所有权利保留。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意义与真理的探究【英伯特兰,罗索著贾可春译商务印书馆出脏(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撞撞码1(0710)商务印书馆发行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印刷ISBN 978 _.7-100-06652.5 20C陪年12月第1胆开革时10 xU曲1/322(嗣年1.2月北草第13:印刷印张B定价:28.00元Bertrand RusseLl An Inquiry into Meaning and Truth Revised Edition 1980 Unwin Hyman Ltd.Reprinted 1992 by Routledge Authorised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published by Routledge.a member of the Taylor.Francis Group.AlI rights reserved.本书由泰勒一弗朗西斯出版集团授权,根据卢德里奇出版公司1992年修订版译出。本书封面财有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防伪标等.元标餐者不得销售译者序意义与真理的探究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l8721970)于1940年在美国写就的部著作。1938年,罗素应邀到美国牛津大学讲学,并在那里开设了一门叫语言与事实的课。这门课的讲稿就是本书的初稿。19381939年和19391940年,罗素分别在芝加哥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开设研究班,讲稿的内容又在这些研究班上得以讨论,并最终成为1940年秋季他在哈佛大学所主持的威廉詹姆士讲座的主要内容。本书是一部探讨知识论问题的著作。罗素在书中区分了两种形式的知识论:第一种形式的知识论把我们的知识作为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并把它掏想为有机体的一种状态,此种知识论着重研究作为有机体之一种特征的认识现象,以及我们作为有机体是如何获得可靠的信念的;第三种形式的知识论要求对我们的知识本身进行一种批评性的审查,这种审查主要在于确定知识的认识论的及事实的前提、向成知识的命题的逻辑顺序、信念与命题的语言表达以及知识与经验的关系等等。罗素在本书中所探讨的,主要是第二种形式的知识论,也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论。但是,本书的所有探讨,实质上都是围绕基本命题(或日观察命题)同经验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这个问题,更具体地说,是一个真理问题:经1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验现象是如何使得基本命题为真的?罗素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开始,从新实在论转向中立一元论,认为构成世界的终极材料是感觉,从而坚持一种比较彻底的经验论。这种经验论的哲学立场导致他认为:全部知识论都应该从我知道什么开始,并且唯有经验才能决定非重言式命题的真或假,而当下的知觉对象则是我们的经验中最元可置疑的东西。因此对罗素来说,若要回答经验现象是如何使得基本命题为真的,其实就是要回答,从第一人称的知觉经验出发,如何获得合法的或者说不带主观性的科学知识。这本质上是传统经验论所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但罗素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表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经验论的两个特点:首先,罗素在本书中更注重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素围绕语言与非语言现象的关系,对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次,罗素在本书中使用了数理逻辑作为工具。在本书中,罗素以娴熟的手法,对语言和命题进行了逻辑分析,数理逻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应用。由于罗素是在经验论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探讨的,所以他在前言中说,本书就是试图把类似于休漠的一般观点与从现代逻辑中成长起来的方法结合起来的结果。正是这两个特点,使得该著成了分析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因为分析哲学的基本特征正在于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来解决传统的哲学问题(在这种意义上,后来的日常语言学派实际上偏离了早期分析哲学及整个人工语言哲学的这一目标,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探讨语言而探讨语言,这点曾遭到罗素的批评),而且本书所涉及的两大主要问题即意义问题与真理问题也是整个分析哲学的核心问题。可以说,本书既译者序体现了近代哲学的旨趣(认识论),也体现了当代分析哲学的特点(对语言的逻辑分析)。通常认为,哲学从近代到现代,实现了从认识论到语言的转向。但这种提法极易使人误解,因为至少在分析哲学创始人罗素这里(其实包括在弗雷格及前期维特根斯坦那里),哲学的主旨仍然是认识论,只不过他更注重通过语言或命题的逻辑分析来解决问题。罗素的认识论其实是自笛卡尔以来的近代认识论的深化;所谓哲学的语言转向,在罗素这里只是表层的,而从深层看,罗素哲学与近代哲学之间存在明显的连续性。本书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连续性,从中可以看出分析哲学是如何从传统哲学中逐渐成长而来的。罗素认为,经验命题(或者说经验陈述)之所以有可能是真的,是因为非语言现象的存在。所以,本书在研究真理问题时,实际关心的是语言与非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在本书中,罗素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对象词、逻辑语词、自我中心词、专名、通名等各类语词的意义。在对语词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同时,罗素指出,语言应区分为不同的阶,初阶语言(对象语言)中的词汇主要由对象词构成。从初阶语言出发,我们可以构造二阶语言(属于元语言的范畴),这只需要我们在初阶语言的词汇中加上真、假、或者、并非等逻辑语词就可以了。语言的阶的构造是元穷的,但这并不会改变语言与非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本质。在对语词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罗素又分别探讨了语句的意义与所指。他认为,语句的意义来自语词的意义和句法规则,语句的所指则是语句自身的真值条件。而所谓真理,罗素认为,其实就是语句的意义与所指之间的一种符合关系。与真理问题相关联,罗素还分别探讨了信念、外3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延性原则、原子性原则、排中律、意义与证实、真理与经验、真理与知识等问题。一一论述了这些问题之后,罗素在该著末尾简要探讨了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种探讨本质上是要回答:语言的逻辑范畴是否对应于语言所处理的非语言世界的成分,或者说,逻辑能否为某种形而上学提供基础?罗素的回答是肯定的:在语言的结构与世界的结构之间存在一种可观察的关系,语言的性质有助于我们理解世界的结构。需要指出的是,罗素从第一人称的知觉经验出发来探讨知识与真理问题,但他在本书中并没有(当然也不可能)把经验论原则贯彻到底。这表现在他承认有一些我们无法经验的事实,或者说,他承认有些命题的证实者(verifier)是我们所无法经验的;这类命题被他称为存在命题。所以罗素认为,事实的范围超过经验,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子类,而他的真理论强调的是命题与事实的符合,而非命题与经验的符合。罗素由此宣称,在获得真命题时,证实只起一种辅助性的作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罗素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在证实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因为后者主要倡导经验证实原则或可证实性原则。罗素在本书中提到了维也纳学派的纽拉特。纽拉特虽属于逻辑实证主义阵营,但他把公共可观察的报告作为认识论意义上的证据,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罗素所批评过的融贯论。因此,罗素的真主要是一个语义概念,而纽拉特的真主要是一个句法概念。意义与真理的探究是罗素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罗素为数不多的未译成中文的哲学著作之一。希望通过本书的翻译,能引起人们对罗素哲学的进一步的兴趣。译文如有不妥之处,诚4 译者序请读者批评指正。另外,本书的翻译得到了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在此,深表谢意。贾可春2009年l月于石家庄5 目录前言l导论3章章一二第第第三章词是什么19句子、句法和词性.描述经验的句子第四章对象语言.第五章逻辑语词88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专名108 125 自我中心殊相词.知觉与知识.135 认识论的前提.152 159 173 基本命题.事实的前提.,第十二章对涉及命题的问题的分析第十三章句子的含义第十四章作为表达的语言238第十五章句子所指示的250第十六章真与假:初步的讨论265意义与真理的探究第十七章真理与经验.277 第十八章一般信念290第十九章外延性与原子性305第二十章排中律.324 第二十一章真理与证实341第二十二章意义与证实361第二十三章有保证的可断言性第二十四章分析385第二十五章语言与形而上学403索引.412 2 目。本书经历了几年时间的逐渐写作,并在担任一系列学术职务的过程中得以完成。1938年,在牛津大学所作的语言与事实的系列讲座中,我探讨了这个主题的一部分。这些讲座形成了19381939年在芝加哥大学以及1939194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所开设的研究班课程的基础。在这两次研究班上的讨论大大拓宽了我对所涉及的这些问题的理解,并且减少了我原先对于这个主题的语言学方面的强调。我必须表达一种欠情,即欠那些教授和学生们的集体人情;他们通过细致而又友好的批评使我避免了一些差错和谬误(我希望如此)。更特别的是,在芝加哥时,卡尔纳普和莫里斯教授时常参加研究班,而且些研究生表现出了很强的哲学研究能力,从而使这些讨论成为富有成果的争论性合作的典范。诺曼道尔凯先生参加了两个研究班,后来阅读了全书的手稿,我非常感激他谨慎而又令人兴奋的批评。最后,在1940年夏季,我部分地从积累起来的材料中,部分地从对这个整个主题的重新思考中,准备了这些威廉詹姆士讲座。就方法而言,我更赞同逻辑实证主义,而非任何其他现存的学派;对于读者来说,这将会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我与他们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在于我比他们更重视贝克莱和休漠的工作。本书I 7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就是试图把类似于休漠的般观点与从现代逻辑中成长起来的方法结合起来的结果。2.ttp:/ 978-7-100-06652-5 9 17 8111口口 罩价:28.00元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