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C0705
俄戈·瓦·普列汉诺夫-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一卷孙静工译,文字版,商务印书馆2011
世界
学术
名著
丛书
C0705
普列汉诺夫
俄国
社会
思想史
第一
孙静工译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我馆历来重视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1981年开始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积累单行本著作的基础上,分辑刊行,迄今为止,出版了十二辑,近五百种,是我国自有现代出版以来最重大的学术翻译出版工程。“丛书”所列选的著作,立场观点不囿于一派,学科领域不限于一门,是文明开启以来各个时代、不同民族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在改革开放之初,这套丛书一直起着思想启蒙和升华的作用,三十年来,这套丛书为我国学术和思想文化建设所做的基础性、持久性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集中体现了我馆“昌明教育,开启民智”这一百年使命的精髓。“丛书”出版之初,即以封底颜色为别,分为橙色、绿色、蓝色、黄色和赭色五类,对应收录哲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历史地理和语言学等学科的著作。2009年,我馆以整体的形式出版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四百种,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以襄盛举。“珍藏本”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读书界希望我们再接再厉,以原有五类为基础,出版“分科本”,既便于专业学者研读查考,又利于广大读者系统学习。为此,我们在“珍藏本”的基础上,加上新出版的十一、十二辑和即将出版的第十三辑中的部分图书,计五百种,分科出版,以飨读者。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研究和学习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任重道远。我们一定以更大的努力,进一步做好这套丛书的出版工作,以不负前贤,有益社会。商务印书馆编辑部2011年3月中译本序(一)戈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是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也是当时俄国和欧洲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1856年12月11日出生于唐波夫省利佩茨克县古达洛夫卡村。父亲是贵族地主,母亲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别林斯基近亲的后裔。大学时代参加民粹主义小组。1880年年底为逃避沙皇政府搜捕亡命西欧。流亡的最初几年,普列汉诺夫接触了西欧的工人运动,认真钻研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彻底清算了自己头脑中的民粹主义思想。于是就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农民民主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变成了无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者,从巴枯宁式的唯心史观拥护者变成了唯物史观的信奉者。1883年9月他同查苏利奇等人组织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劳动解放社”。这个仅仅由少数几个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存在了二十年,直到1903年9月才正式宣布解散,并入新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这个小团体中普列汉诺夫是公认的思想领袖。在他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劳动解放社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并把它们秘密运往俄国散发。它还出版了一系列政治、哲学、经济、科学社会主义、美学、文艺评论和历史等方面的论著,捍卫、论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批判了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新康德主义、经济主义等俄国以及国际工人运动中资产阶级的和修正主义的思潮,分析了俄国革命提出的种种政治、经济和理论问题,从而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革命骨干,为联合国内外社会民主主义力量和在俄国建立社会民主党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它还建立并且加强了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同欧洲(主要是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牢固联系,交流了彼此的革命经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1900年89月,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通过艰巨而曲折的谈判,达成了共同编辑出版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的协议。同年年底到1903年10月,是普列汉诺夫同列宁并肩战斗的三年,也是他政治上最光辉的岁月。列宁认为,普列汉诺夫和他的“劳动解放社”同志,不仅在理论上促进了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实行了迎接工人运动的第一步,而且是“为俄国社会民主党打下基础并一直领导党的理论家和著作家”,他们“为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发展做了许多事情”,“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建立,是劳动解放社即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得和他们的朋友们的主要功绩”1。1903年11月,即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闭幕后两个月,作为党的总委员会主席的普列汉诺夫对党内孟什维克的分裂活动采取了退让妥协的政策,并且自己很快也滑进了孟什维克机会主义泥坑,开始在组织问题上,随后由于1905年革命的来临又在策略问题上采取了同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尖锐对立的立场。他在组织问题上的主要错误是不理解或不赞同列宁建党学说中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的那些崭新的东西,没有认识到处在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任务需要具有新的组织形式的先锋队。和组织问题上的错误相比,普列汉诺夫的机会主义立场在策略问题上表现得更为严重。他用教条主义的态度把马克思恩格斯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关于西欧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所说的话不加分析地搬到帝国主义时代落后的俄国资本主义社会。他不了解一般资产阶级革命和农民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了解农民资产阶级革命同非农民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区别,不了解在农民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的反动性和农民的重大作用,不了解这个革命要取得胜利,其一般的基本的阶级条件就是实行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由于他在俄国党内的地位和声望远远高于当年伯恩施坦在自己党内的地位,所以列宁说他的机会主义策略给俄国无产阶级事业带来的危害比伯恩施坦给德国工人运动造成的危害大过百倍。不过,从1903年11月到1914年8月这段时期,普列汉诺夫仍然是一个革命家,确切点说是俄国工人运动中的一个反映小资产阶级情绪和愿望的革命家。他这个时期的总的特点就是动摇性,即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摆来摆去。所以列宁称他是一个“特殊的孟什维克”,说他采取了一种“特殊的立场”。所谓特殊立场的意思,不仅是指他在策略和组织问题上好多次脱离过孟什维克,不仅是指他在斯托雷平反动年代抨击了取消派,同布尔什维克结成了战斗联盟,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捍卫了党,捍卫了地下活动,捍卫了革命,而且,与此密切联系的,是指他在理论上、在哲学上坚持了“正义的事业”,或如列宁所说,在19041914年这十年期间,普列汉诺夫作为“孟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是激进主义、在实践上是机会主义”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普列汉诺夫彻底堕落了,变成了一个社会沙文主义者,即口头上拥护社会主义而实际上采取了沙文主义立场,走上了为本国资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利益辩护的道路,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最后决裂。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回到了俄国,继续鼓吹俄国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工人阶级团结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周围,反对列宁提出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四月提纲”。他虽然没有参加反对十月革命的活动,但是他完全不理解这个革命。1918年5月30日,这位卓越的思想家在孤独凄凉中死于因肺结核病恶化而引起的心肌梗塞症。总之,普列汉诺夫一生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政治道路。概略地说,他的政治立场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民粹主义时期(18761883)、马克思主义时期(18831903)、孟什维主义时期(19031914)、社会沙文主义时期(19141918)。前两个时期是不断进步、上升的,经过十年的动摇,最后彻底堕落了。(二)与政治道路的复杂多变不同,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观点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直到逝世时为止,却是相对稳定的。1921年列宁在跟托洛茨基争论的时候写道:“普列汉诺夫所写的全部哲学著作,是整个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的优秀著作。”3 这里说的“全部哲学著作”,当然不限于1903年以前的著述,也指1903年以后的作品,其中包括未完成的多卷本专著俄国社会思想史。不过就他的理论思维水平而言,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是他一生所达到的最高峰。此后十余年虽然不断有新的论著问世,但整个说来理论上并没有新的突破,只不过把他所掌握的那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较为详细、较为系统、较为具体地运用于某些知识领域,取得了程度不等的成功罢了。这个评价也适用于俄国社会思想史。普列汉诺夫是怎样写起这部著作的呢?应该说,这也是一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大家知道,普列汉诺夫最初参加民粹主义组织时是一个全心全意投入政治活动的实干家。不久,对理论问题的兴趣越来越在他的头脑中占据更大的位置,在流亡西欧以后尤其如此。每当在政治活动中失意的时候,他就更加热衷于理论研究。例如1900年9月,他在同列宁就共同编辑出版火星报和曙光杂志进行谈判时曾对列宁表示过:如果谈判破裂,“他要放弃政治活动而投身于学术工作、纯粹的学术工作”4。后来由于列宁坚定而灵活的态度,终于达成了圆满的协议。但普列汉诺夫同以列宁为代表的年轻马克思主义者的合作为时不长。1903年11月以后,他跟布尔什维克决裂了,倒向了孟什维克一边。然而他同孟什维克领袖们的关系一开始就很不融洽,大小矛盾时有发生。19051907年革命失败后,当大多数孟什维克首领鼓吹取消地下活动,取消党,取消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普列汉诺夫又同这些取消派分子彻底闹翻了。这时他的心情的苦闷可以从他当时给妻子的信中清楚地看出来。他写道:“我们无法同孟什维克一起前进。我注定要孤身一人。我不害怕这样的命运,但是我终究感到很难过。”据说正是在1908年至1909年一年中,他完全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尽管他投身学术时始终不曾忘情于政治活动,但学术与政治的矛盾一直使他十分苦恼。例如,1914年7月他从布鲁塞尔参加社会党国际局会议回来后对妻子说:“我对一切都厌倦了。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像这次会议上所出现的那种争吵。我宁可坐下来写理论著作。世界出版社催促我完成第二卷。”这个第二卷就是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二卷。早在1909年5月,普列汉诺夫突然收到“世界”出版社从莫斯科寄来的一封信,建议他撰写一部俄国社会思想史。本来这几年从外国和俄国出版社寄来的类似的约稿建议不少,但“世界”出版社的这个建议特别使他高兴,因为俄国社会思想史,主要是十九世纪俄国社会思想史一直是他研究和创作的心爱的题目。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曾就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民粹派思想家等等,撰写了和发表了十多种论著。所以,一接到这个建议,他就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并着手搜集材料,起草全书的写作计划。这就是说,无论从他要放弃政治活动而投身纯学术工作来看,还是从他对这个题目一向抱有浓厚的兴趣来看,写作俄国社会思想史都有必然性。但另一方面,他终于写出了三卷俄国社会思想史,而不是其他什么书,比方关于美学或艺术史方面的专著,则是偶然的。如果当年“世界”出版社或者别的什么出版商约他写的是美学著作,那么今天传世的很可能是一部美学原理或艺术史之类的作品了。据柳依阿克雪里罗得说,直到临终前不久他还对自己未能利用在艺术问题上所积累的一切材料写成一部专著深表遗憾。开初,普列汉诺夫打算用46个印张的篇幅简要地概述俄国社会思想从基辅罗斯到二十世纪初的全部发展过程,这样就能较快地交稿。后来事情的进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只写出前3卷,仅仅写到拉季谢夫,即原计划9个项目中只完成第一、二项,而篇幅却有57个印张。它的内容不过是全书的主体即最后7项所要阐述的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俄国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理论的和历史的引论,而这个引论就几乎花费了他整个的晚年1909年10月到1916年年底。据说“世界”出版社刊登过一则广告,说此书全部完成将不少于7卷。可惜一年以后,疾病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普列汉诺夫一生著述丰富。迄今为止苏联出版的他的著作,如果全部译成中文,总数当在一千万字以上。然而超过30万字的专著只有车尔尼雪夫斯基(1909)和俄国社会思想史(1914、1915、1916)两种。就写作时间之长、参阅资料之多、耗费心力之大而言,他一生著作中后一本书是首屈一指的。为了写好这部书,他的藏书中新增了好几百本必不可少的第一手材料和研究著作(现今列宁格勒普列汉诺夫档案馆中保存的他的个人藏书达一万六千余册)。他和妻子还写了大量信件给莫斯科和彼得堡的熟人和不熟悉的人,请求购买或借阅有关书籍,这是一张很长的书单子。当时也住在瑞士(克拉伦)的俄国著名藏书家鲁巴金慷慨地允许普列汉诺夫充分利用他个人多达8万册的丰富藏书。作为一个学风十分严谨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