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9说“木叶”含解析(人教版)必修5.doc
下载文档

ID:23573

大小:41.50KB

页数:9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中语文 课时 作业 木叶 解析 人教版 必修
课时作业(九) 一、基础落实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征戍(shù)       橘颂(jú) 招徕(lái) 萧萧落木(sù) B.亭皋(ɡāo) 无妨(fǎnɡ) 陇首(lǒnɡ) 得鱼忘筌(quán) C.寒砧(zhēn) 桅杆(wéi) 漂泊(pō) 秋风袅袅(niǎo) D.疏朗(shū) 窸窣(xī) 迢远(tiáo) 灼灼其华(zhuó) 答案 D 解析 A项,“萧”应读xiāo;B项,“妨”应读fánɡ;C项,“泊”应读bó。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中文版主编葛涛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被韩国鲁迅研究学者翻译成韩文正式出版,是中国鲁迅研究学者的著作首次被大规模地翻译成外文在外国著名的出版社正式出版。 ①因中韩相似的历史背景 ②不仅翻译了大量鲁迅研究著作 ③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鲁迅研究学者 ④也是中国鲁迅研究著作走向世界的起点 ⑤韩国是鲁迅先生的著作走向世界的起点 ⑥韩国的知识分子对鲁迅著作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A.①⑥②③⑤④ B.⑤④①⑥②③ C.②③①⑥⑤④ D.①⑥⑤④②③ 答案 B 解析 解答该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横线处的标点符号,前两句是一个层次,后四句是一个层次;二是要注意两个“起点”,“是”与“也是”的先后关系;三要注意关联词语“不仅”与“也”的对应关系;四要注意第①句中“因”一词连接的结果与原因等。初步判断⑤和④一组,②和③一组,⑤④又是①⑥②③的结论,后者是原因。根据语意,应先说结论,再进行分析,因此正确选项为B项。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B.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C.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D.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答案 C 解析 A项,第一句应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B项,“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后应加逗号;D项,“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后的“!”应为“,”。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虽然不断加大力度治理交通拥堵,但大多百无一能,拥堵依旧。 ②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同日而语,因贵阳曾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 ③一些伪劣辞书编写者常采用在书名上大做文章的招数,来鱼目混珠。 ④演员必须保持内心的平静,先学会“无动于衷”,才能惟妙惟肖地把角色的喜怒哀乐“形之于外”。 ⑤互联网巨头们相继推出新的理财产品,这对于原本就资金紧张的银行市场简直是釜底抽薪。 ⑥袁隆平的日常生活没有丝毫改变,他依然每天风尘仆仆地去实验田查看育种情况。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答案 C 解析 ①百无一能:一百件事中没有一件是能够做的。形容什么都不会。多为自谦之辞。用在此处不恰当。②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用在此处不恰当。③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使用恰当。④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使用恰当。⑤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用在此处不合语境。⑥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使用恰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10余年的技术攻关,清华大学率先在国际上研发成功甲醇制芳烃的催化剂和便于大型化工业生产的流化床甲醇制芳烃的连续反应再生。 B.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 C.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的直接动因,是由于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一项得到高层重视的建议。 D.员工持股、管理层持股是激励机制的重要部分,它能将员工利益与公司未来发展挂钩,国企改革不可能不抛弃这一市场手段。 答案 B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在“连续反应再生”后加上“技术”。C项,句式杂糅,可删除“的直接动因”或“由于”。D项,不合逻辑,“不可能不抛弃”双重否定有误,改为“不可能抛弃”。 二、文本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古代的诗人们在什么场合才用“木”而不用“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秋风叶落的季节。 7.吴均《答柳恽》有“寒风扫高木”的诗句,为什么诗人在这里用“高木”而不用“高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树”饱满,是满树叶子的形象,而“高木”则空阔,是落叶的形象。作者在“寒风扫高木”的诗句里用“高木”而不用“高树”,正是要借“高木”创造“落木千山”这样一种空阔的艺术境界。 8.节选的两个语段分别阐述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这两个语段有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段阐述了“木叶”具有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第二段阐述了“木叶”具有这一特征的原因。后者对前者是一种解说与被解说关系,从第一段最后一句话“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和第二段段首的一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 9.为什么在古诗句里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树”和“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而古典诗歌又习惯于用单词。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林庚——林间学者的诗人情怀 当倦鸟归林,暮云合璧时,在燕南园树影婆娑的林中小路,时常可见一位清癯的老者在蹀躞漫步。他就是名闻遐迩的“诗人学者”、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林庚,这条路他已经走了52年。 “以前晚上还能到未名湖边散步,现在只能在这里走走了。”林庚先生有点感伤地对记者说。岁月不饶人,已经92岁的他疾病缠身。“我听力不好,又患有白内障,看书很吃力。手也发颤,几乎不能写字。上半年大病一场,现在正在恢复中。” 林庚的年龄与新诗的年龄相仿,他的一生和诗联系在一起,是诗意的一生。1935年,他发表论文《诗的韵律》,“在追求韵律的声浪已因此路不通而消歇”的诗坛上,重新提倡创造新诗的“新的韵律”。1933年至1936年,他先后出版了自由诗诗集《夜》《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名动诗坛。 说起新诗的写作,林庚的话开始多起来:“我的写作先是从旧诗词开始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旧诗词已经不适合表达现代的生活和情感。1931年,我便从旧诗词写作转入新诗写作。在新诗写作上我没有受到谁的影响,也不属于什么流派。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流派,我认为是浪漫主义流派。诗歌流派从总体来看,只能分为两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如果再细分,就是一些小流派了。通常所说的现实主义是小说的流派,讲究细节真实,诗如果太讲求细节就成散文了。所谓流派,就是在没有大路走的情况下,找小路、新路走,然后希望将小路能变成康庄大路。如果新路越走越窄,最后就只有放弃。” “写作和教学您更看重哪个?”记者问。“我曾经说过,教书为业,心在创作。我先是诗人,后是教授。我在研究唐诗的时候,就在想着新诗。我写的《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一书,好几篇就是从《唐诗综论》中起出的,我经常在想怎样才能使新诗像唐诗一样辉煌。”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是一个万马奔腾、千帆竞发的大舞台,但“现在诗坛萎靡不振,公开发表诗歌的报纸杂志寥寥无几,知名的诗人像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食指进了昌平精神病医院、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后自杀,当代的诗歌是不是已濒临绝境?”记者问。 林庚沉吟一会说:“当代诗歌路子不对。诗人们想走一条新路,但走错了,结果越走越窄。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它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诗歌包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