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计划
高职
院校
结构
师资队伍
建设
现状
对策
曹俊明
17“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曹俊明,张克新,刘 锋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摘 要:“双高计划”背景下,需要高职院校加强高水平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不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尚须加强,师资队伍进入渠道略显单一,结构化师资内生状态失调,校企命运共同体未有效建立,“双师型”教师能力未有效提升,教师能力培养体系尚未成型,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应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加强结构化师资师德师风建设,优化结构化师资人才引进渠道,调优师资队伍内部结构,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建构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理论体系,发展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水平等措施进行改进。关键词:“双高计划”;结构化师资队伍;现状与对策;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23)02-0017-05 DOI:10.3969/j.issn.1672-1047.2023.02.04 收稿日期:2023-03-05 基金项目: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结构化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ZJGB2020004);湖北省高校教学研究项目“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模型构建及提升途径研究”(2021570)。作者简介:曹俊明,男,湖北罗田人,教授,教育艺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2019 年,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打造职业教育的“中国标杆”“中国方案”,这就是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1。结构化师资队伍,是指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共用资源,形成命运共同体,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学校教师与产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2。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高职院校结构化师资队伍的本质和核心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双高计划”背景下,需要高职院校加强高水平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为“双高”建设奠定坚实基础3。一、加强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一)贯彻落实国家“双高计划”的需要 意见指出,“双高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国家旨在以优秀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来引领 1000 余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国家的职教政策是高职院校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行动指南,高职院校必须使这一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双高计划”背景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水平的发展状态,是对传统教育发展理念、模式、制度、体系等的全方位迭代更新。高职院校必须正确认识评估自身发展状态,准确进行办学目标定位,运用组织再造理论,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高素质结构化师资队伍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建设一支优质的结构化师资队伍作为基础性工作来予以落实4。(三)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会的老师必须先会”,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精神品质、道德修为以及专业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应当主动深入行业企业从事生产劳动科技攻关,充分积累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经验及实践经验,使所教授的实践性课程能够与行业企业融通对接。只有这样,人才培养质量才有保障5。(四)适应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需要 2019 年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而师资队伍尤其是结构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步伐,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强、质量不优等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同一时期,Vol.25 No.2Apr.2023第 25 卷第 2 期 2023 年 4 月 黄 冈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Huanggang Polytechnic 18 国家又提出了“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且明确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加强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中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二、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及现状(一)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不完善“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的高水平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崇高的师德师风和严谨务实的学风,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四大能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高职院校结构化师资核心竞争力更应该体现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但是诸多高职院校,长期直接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职称评聘制度体系,侧重于从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来评价教师能力和水平,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也没有体现职业教育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对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严重偏离,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水平的结构化师资队伍的打造。(二)师德师风建设尚须加强 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自媒体信息传播越来越难以管控。在此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逐渐受到不良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有些高职教师放松了对崇高职业理想和道德的追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观念潜滋暗长。有的高职教师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有的高职教师个人师德意识淡薄、行为失范,缺乏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有的高职教师缺乏对学校的忠诚度和爱校如家的情怀,学术不端行为有所蔓延抬头,师生关系庸俗化。部分高职院校对师德师风建设等闲视之,师德师风考核体制机制不健全,考核指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高职院校存在着割裂教书育人的关系,重教学轻育人、存在“教”与“管”两张皮现象。有的高职院校重专业技能教学、轻通识素质养成。有的高职院校不能正确处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课程思政陷入了教条化、形式化、机械化与表面化的泥淖。(三)师资队伍进入渠道略显单一 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于以下三个渠道:一是从社会对应的相关产业、行业及企业招聘而来,流动性比较大;二是将参加全省全国专业技能比赛的优秀学生择优留校,待遇问题难以解决;三是从高校直接招聘职业硕士,虽适应性有一定问题,但发展潜力巨大。以上三种渠道略显单一,缺少多元化,并且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直接导致现阶段高职院校结构化师资储备数量不足,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定,高职院校不再从高校直接引进应届毕业生,专业教师必须有在企业 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需要从企业引进,执行这一政策就目前形势来看并不现实,这也无形中给高职院校进人渠道“添了堵”。(四)结构化师资内生状态失调 1.教师数量总体不足 国家普通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规定生师比优秀标准为 161,2018 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近七成高职院校生师比超过 18:1,与优秀标准尚有不小差距,离西方发达国家更是相去甚远。另据教育部201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人数总量仍有不足,尤其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支柱产业和市场紧俏专业,其专业教师和双师型专业实训教师数量更是捉襟见肘6。2.内部结构比例不合理 年龄结构不合理,从中专学校遗留下来的老年教师居多,而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特别是学科(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比例偏少;学历结构不合理,大多教师是硕士研究生或本科学历,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偏少;学缘结构不合理,多为从高校直接到高职院校,来自行业企业人员较少;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教师人数比例偏低,中级职称教师人数较多;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日益增多,通识课教师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断层。3.教师教育理论背景缺乏 我国高职院校多数教师直接来源于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没有系统接受教育理论尤其是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培训,教学理论功底不扎实,教学技能存在先天性不足。这点从每年举行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可以看出端倪。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实行高校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制度后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院校中具有教育理论背景的专业教师比例仍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绝大部分新进教师普遍缺乏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理论背景。(五)校企命运共同体未有效建立 第 2 期“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第 25 卷 19 国务院 2019 年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要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校企命运共同体以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校企合作关系为目标,其核心在于校企合作各方合作共赢、共生发展,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更强调价值、理想、融合、责任、文化等多方追求7,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建设优质结构化师资队伍的重要载体。但是对照“双高计划”要求,我国诸多高职院校校企命运共同体未有效建立,导致教师社会实践的机会极少,质量不高,结构化师资队伍难以有效打造。(六)“双师型”教师能力未有效提升“双高计划”背景下,结构化师资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2019 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超过 70%的学校不足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 3 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薄弱,亟待加强。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师职称评聘等方面仍存在轻视“技能型人才”的偏见,客观上导致教师主动自觉地向“双师型”转型的积极性不高。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专业理论知识或专业岗位的实践能力,成为“跛脚鸭”,无法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近期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对“双师型”教师能力有效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七)教师能力培养体系尚未成型 高职教师的劳动是有专业性的,教师个体要实现专业性发展。教师专业化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并且需要通过实践去不断探索完善。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还没有成熟的专业标准,遑论成型的教师能力培养体系。(八)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水平不高 高职师资国际化建设有利于高职专业建设国际化,有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化,有利于高职院校治理与国际进一步接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双高计划”建设校的结构化师资队伍需要走出国门,发挥“标杆”作用。但目前高职师资国际化建设存在国际化意识薄弱、理念不明确、国际化建设目标模糊、国际化建设途径单一、国际化建设激励机制缺失的问题8。三、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对策(一)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职称评定不能直接沿用传统的普通高校的制度体系,尤其要解脱“唯论文”“轻能力”的传统思想束缚,结合专业与队伍建设需要,明确不同类型职称评审条件,分类管理、分类评价3。根据教师角色多元化理论,要在教师职称评定等价值判断中,突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可将专任教师岗位类型分为技能大赛型、创新大赛型、证书培训型、企业技术攻关型、教研型、科学研发型等六种类型来分类进行审视和评价,给专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更大的职称晋升空间。总之要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提升教师专业实践等四大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9。(二)加强结构化师资师德师风建设“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结构化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奉为圭臬,教育广大高职教师自觉抵制西方不良的思维方式和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树立崇高理想,摒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坚持师德首位、师德先行的理念,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考核体制机制,将教书和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重视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又重视通识素质养成。增强课程思政的科学性、合理性,与专业教学做到水乳交融。要教育广大教师增强师德意识,牢记职业理想,恪守教师行为规范,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家国情怀教育和对学校的忠诚度的培养。要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要建立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加强师德建设与教学能力培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三)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