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帝王术
by
天行健
帝王
前言第一章完美使用者唐太宗李世民第一节和谐统一之权内外有别,恩威并重/002第二节识才重才之术屈己纳谏,任贤使能008第三节以民为本之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013第二章纯熟使用者清圣祖康熙第一节保证完整之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020第二节知人善用之术不拘一格,注重平衡/027第三节民族融合之法尊重文化,关注民生/034第三章疯狂使用者汉武帝刘彻第一节至高无上之权高度集权,震慑内外042第二节随心所欲之术毫无章法,得失突然048第三节倡德重制之法推崇儒术,加强法治054第四章顺势使用者秦始皇嬴政第一节顺势而为之权紧锣密鼓,步步为营062第二节关键人才之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068第三节严酷严密之法重视法治,忽视德治073第五章朦胧使用者成吉思汗铁木真第一节生存征服之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080第二节亲情友情之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086第三节全民皆兵之法纪律严明,统一思想091第六章智慧使用者汉高祖刘邦第一节能屈能伸之权无势低调,得势逞威098第二节磁石探伤之术吸引贤能,精确匹配104第三节宽松无为之法减租减息,轻判轻罚110第七章沉稳使用者明太祖朱元璋第一节不动声色之权审时度势,秋后算账116第二节高压震慑之术一旦发现,绝不姑息122第三节休养生息之法制度创新,重视宣传128第八章温和使用者宋太祖赵匡胤第一节避重就轻之权兵不血刃,先易后难134第二节知根知底之术用人以德,循序善诱140第三节关注实际之法理清主次,天下为公145第九章另类使用者 一代女皇武则天第一节不择手段之权绝处逢生,挡我者死152第二节识人用人之术打破常规,充分包容158第三节贞观遗策之法民为根本,给予尊重164第十章理想使用者光武帝刘秀第一节深明大义之权刚柔并济,以柔为主170第二节君子情义之术心思缜密,宽宏大度176第三节面面俱到之法治官治民,融会贯通182第十一章“三刀”技术的最差使用者第一节不善于用权者190第二节不善于用术者196第三节不善于用法者202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几千年来的中国帝王制度彻底成为历史。后人常用“披金挂银”、“珍馐佳肴”来形容皇帝的衣食,用“金碧辉煌”、“香车宝马”来形容皇帝的住行,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来形容皇帝的至高无上,用“三宫六院”、“佳丽三千”来形容皇帝的穷奢极欲。但是,并非所有皇帝的日子都过得非常舒坦,有些皇帝的日子,甚至可以用凄惨来形容。如果要避免过上这样的日子,皇帝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皇帝作为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也有自己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确立并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二、广泛召集天下人才,为己所用;三、治理国家,确保江山社稷之稳固。因此,皇帝必须要有这三方面的能力。简而言之,权、术、法,也就是本书所讲的帝王术。权,顾名思义,指权力。对皇帝来说,至关重要,主要作用是彰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权威。其业务也最多,具体应包括夺权、争权、维权、扩权四项细分业务。夺权就是指抢夺别人的权力,例如宋太祖赵匡胤发动的陈桥兵变。争权则指众人机会均等或实力相差不多时,为最终获取权力而展开的明争暗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维权即维护自己的权力,这是每一位皇帝的最主要业务,具体包括三方面:朝廷内防止宦官、外戚、权臣等专权,朝廷外防止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威胁中央权力,以及抵御国外势力入侵。扩权也就是扩大自己的权力,多指版图扩充方面,例如汉武帝刘彻征讨匈奴。夺权、争权多发生在开国之时,扩权一般发生在鼎盛时期,而维权则贯穿于每个皇帝统治时期的始终。如果一个皇帝一生之中开展了全部四项业务,那他必定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本书中详细介绍的十位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和成吉思汗铁木真属于这种类型。其他八位皇帝大都开展了两项业务,其中,做到争权和维权的最多,包括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光武帝刘秀四人;做到夺权和维权的有两位,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和一代女皇武则天;做到维权和扩权的也是两位,即汉武帝刘彻和清圣祖康熙。术,指方法、手段、谋略等。对皇帝来说,也很重要,主要作用是利用其至高无上的权力来驾驭群臣,多运用在维权时期。这里的臣主要是指官职相对较高的高级官员,能对国事起到一定影响之人。术具体应包括三项业务:聚人、识人、用人。聚人指能将普天之下有才之人聚集到自己身边,是皇帝最基本的才能,一般可以依靠自己的品德吸引人或者制定优厚的人才招聘政策。识人则是了解并掌握人才的品德好坏、能力大小、忠诚度高低等,层次相对要高一些,更多的是一种鉴别能力。用人则是根据人才的特点,要求其开展相应的工作,水平相对最高。英明的君主不仅可以用贤,让贤者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同时,也可以用奸,帮助其完成一定范围内的需求。而用人的一大特点还体现在管理宦官、外戚、权臣等,发现其有专权行为时,一定要进行限制或者打压,不允许出现大权旁落之情况。另外,术在夺权、争权过程中也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法,指法治,包括制定法律制度、政策规定等,并以此进行统治。对皇帝来说,同样重要,主要作用就是治国。具体业务包括治官和治民,这里的官主要是指具体干一些实事的中下层官员。当然,也可以治高级官员,但法往往对高级官员不起作用,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纵观历史,大多数皇帝往往更侧重治民,实际上这是不对的。治民必先治官,如果官治不好,民肯定容易出问题。本书中有介绍,光武帝刘秀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更重视治官。通过前面对权、术、法的介绍,“三把刀”对皇帝的重要程度已见分晓。实际上,通过对历朝历代的历史进行研究,我们也会发现,真正的农民起义鲜有成功的。也就是说,法出了问题,对皇帝来说绝不致命。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康熙、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等诸多明君统治时期,也都出现过农民起义,但在强大的军事势力打击下,那些农民起义没有泛起任何波澜。而且法的使用,相对来说最为简单,皇帝再不懂治国,最起码可以延续上一任的治国方式或者作出一些简单改变,甚至可以舍弃一些民怨相对较大的官员和法律条款。但如果皇帝在术的方面出现了问题,那就比较危险了。例如,后周世宗柴荣在临死之时没有限制赵匡胤,或者说他根本不了解赵匡胤,最终直接导致江山易主。秦始皇嬴政在消灭楚国时,听信了李信的吹嘘,而弃用了王翦,导致损失了十几万军队;最后请王翦出战时,险些凑不齐60万军队,差点儿误了统一大业。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刘邦虽自身能力一般,但身边人才济济;而项羽自身很强,但仅有范增一人,且未重用。最终,刘邦胜出也是理所当然。可以认为,不擅长用术,夺权、争权几无可能,维权更是危机重重。失权尚是小事,大则性命堪忧,甚至将面临江山易主。当然,最危险的就是失权的问题。轻则成为傀儡,惶惶不可终日;重则丧命,国家灭亡也是迟早的事儿。作为一个皇帝,时时刻刻都要提防失权问题。权、术、法三刀技术,最起码要掌握前两把,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皇帝宝座。但如果想让江山稳固,继续相传,则必须要掌握法。法是根基,权、术只能起到一时之效。本书中主要介绍的十位皇帝,堪称历代帝王中最杰出的十位。他们的三刀技术,各有各的特点,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另外,本书的第十一章也简单介绍了权、术、法三刀技术使用最差的几位皇帝,意在从反面进行警示。001完美使用者唐太宗李世民第一章第一章完美使用者唐太宗李世民纵观历代帝王,能将“权”、“术”、“法”这“三刀”技术运用完美的,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这与李世民本人的才能有很大关系。在军事、政治、文学素养等方面,李世民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堪称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另外,在诗词、音乐及个人武艺等方面,李世民也有一定成就。在“权”的运用方面,李世民重视“权”,积极掌握“权”,依靠武力,但不迷信武力,以和为贵,实现统一抱负。在“术”的运用方面,李世民知人善用,尊重人才,以情感人,但不宠臣,堪称后世人才管理之典范。在“法”的运用方面,李世民了解社会,深知百姓疾苦,充分认识到“以民为本”的思想乃“法”之根本。002第一节和谐统一之权内外有别,恩威并重作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权”的方面,主要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得到皇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二是开拓疆土,成为全天下的君主。对于内部的争权者,杀之,无话可说;对于外部的争权者,盟之,不服则打。但在整个用“权”的过程中,均采用了恩威并重的方法。玄武门之变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皇位斗争都是最激烈、最残酷的,特别是在嫡长子或者皇太子实力不济之时。唐太宗李世民排行第二,恰好也有这么一个大哥,是其皇位的最强竞争者。而其父亲唐高祖李渊呢,又是一个特别保守的人,一直认为嫡长子应该继承自己的位置。李世民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知道嫡长子的位置是没法争了,但可以另辟蹊径,从能力、业绩、威望等方面全面超越。于是,李世民私下里学习刻苦,注意自身修为,而且还广交朋友,培植自己的势力。另外,他牢牢掌握了军权,善待手下将领和士兵,对老百姓也很好,在军队和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特别是在唐朝定国后,为稳定局势而进行的六次大规模的征讨活动003完美使用者唐太宗李世民第一章中,李世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把六次战争的胜利比作足球场上的六个进球,那么,李世民一个人就完成了四个进球,另外还助攻两次。最重要的是,他在最关键的决赛(唐军VS王世充加窦建德联军)当中,打入了制胜一球。在这一仗之后,李世民的威望和势力达到了极致。据说,他回到长安时,受到军民以及皇帝的礼仪招待。这种情况,让大哥李建成很是担心。当然,李建成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这些年更注重把持朝政,而且和一些权臣搞好关系。另外,他给四弟李元吉很多许诺,二人关系很好。关键时刻,确保这个弟弟站在自己这边。基本上,宫里宫外都是李建成的人。之前,李建成考虑到李世民在领军打仗方面的作用,一直隐忍其实力的发展。但现如今,天下基本太平,该解决内部矛盾了。于是,他向老爸李渊建议由四弟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夺取李世民的军权。李世民虽然连年在外打仗,但并不是对朝内情况一无所知。其实,他早在李建成周围安排了很多“卧底”,对李建成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他没有沉迷于当时的成绩,更觉得有必要解决自己权力路上的障碍。当了解到李建成的最新动态后,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但到底如何处置这个皇太子呢?李世民手下将士们都很有顾虑,这毕竟是“老板”的亲大哥啊!李世民这时表了态:“有什么计策,你们尽管说,由我来决定是否执行。”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将皇太子及主要同党囚禁起来,不让他们再干预政事。李世民当即反对:“李建成已经鬼迷心窍,囚禁起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众将士都明白了“老板”的意思,提出迫使李建成等进宫,但在途中进行截杀的办法。李世民这才同意,但由谁去负责做这个事情,他都不是很放心。于是,他决定由自己亲自来完成这一任务,并带上了对自己最为忠心耿耿的尉迟恭。事情的进展依计进行。而李世民最担心的一幕也确实出现了。公元626年7月2日晚,玄武门前,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在逃跑时,手下将士都不敢下手,包括这个尉迟恭。“不能让大哥跑掉,否则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就全部白费了”,李世民射出了致命的一箭,正中李建成要害,当场毙命。而004尉迟恭也立即解冻,射死了李元吉。唐高祖李渊知道此事后,震怒!但也没有任何办法,眼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而且兵权还在其手里。因此,不得不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自责和无奈中的李渊,将皇位让给了次子李世民。点评:李世民亲手弑兄之举,常被后人诟病。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李世民对权力的向往。夺权路上,无论谁来阻挡,都将被除去。但李世民并没有大面积捕杀“太子党”,反而重用了很多能臣,最有名的就是魏徵。收服突厥虽然内部已经没有对手,但外部仍不太平。刚即位不久,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听说唐朝政局发生动荡,认为有机可乘。亲率大军一路南下,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来到了与长安城隔河对峙的渭水北岸。而此时呢,长安城内并没有多少兵力,大队人马哪儿去了呢?原来,李世民是想在半路拦截突厥部队。但颉利可汗并没有和唐军硬碰硬,而是加快行军速度,绕过防线,直扑长安城。正在整个朝野上下惊慌失措时,李世民异常冷静,一方面调其他部队来支援,另一方面让去拦截的部队赶紧回援。自己则要亲自出城去会会颉利可汗,为援军多赢得一些时间。众大臣纷纷相劝:“这可使不得,这样太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