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岗课赛证
融合
多元
主体
专业人才
培养
模式
创新
实践
100纺织报告|FANGZHI BAOGAO“岗课赛证”融合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张勇,陆琳玲,李桢,吴岳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服装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Innovative practice of modern textil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l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post,course,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ion”and multi-subjectiv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Zhang Yong,Lu Linling,Li Zhen,Wu Yuefeng(Modern Fashion College,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efei 230011,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al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for modern textile technology majors,identifies existing problems,and continues to reform and explore to ultimately form a modern textil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l that integrates multi-subjects and cooperatively educates people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post,course,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ion”.At the same time,i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l,as well as the education mechanism,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teacher team,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mplementation content and achievements under the new model,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through innovativ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ls.Key words “post,course,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ion”;modern textile technology;talents training model;“1+X”certification摘要文章通过对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进行改革探索,最终形成“岗课赛证”融合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介绍了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新模式下育人机制、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团队、校企合作实施内容和取得的成效,以期通过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岗课赛证”;现代纺织技术;人才培养模式;“1+X”证书中图分类号:J523.1文献标志码:A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纺织类人才的培养基地,一直承担着向省内和周边地区输送纺织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不断向纺织产业渗透,同时伴随着长三角江浙沪地区的纺织产业向安徽省的转移,纺织产业的转移升级正在进行1。“科技、时尚、绿色”正成为纺织产业的新标识2,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正不断提高。在新的产业背景下,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服装学院对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改革实践。投稿日期:2023-02-10基金项目: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20jyxm0990);2020年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重点研究规划课题项目(azcg38);2021年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2021jxtd155);2021年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重点研究规划课题项目(Azcj2021032)作者简介:张勇(1978),男,安徽肥西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纺织专业教学。1 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1.1 课程体系与纺织企业岗位能力不匹配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纺织行业广泛应用,纺织新材料、新工艺等不断出现,对纺织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导致原有的课程体系与纺织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不匹配,与实际要求存在脱节问题。1.2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与课程体系融合度低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构建时虽然也将部分织布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融入部分课程中,但整合度不高,也没有与时俱进,对学生职业素养、技能训Education教育FANGZHI BAOGAO纺织报告|FANGZHI BAOGAO101张 勇,等:“岗课赛证”融合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练培养力度不够。2019年,国家颁布了“职教二十条”,正式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3-4。2021年,纺织类专业启动了“1+X”纺织面料开发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工作,原有的课程体系没有将纺织面料开发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内容融入其中。1.3 人才实践能力脱离企业实际要求纺织企业对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高,但学生的实践操作仅限于课程教学中,课外实践操作锻炼少。另外,对于校外的实践基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与企业沟通不顺畅的问题,使学生在具体实践时很难获得理想的实践效果,进而达不到企业的实际要求。1.4 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达不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要求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要求专业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深入企业实际工作,了解企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将知识理论和专业实践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课程体系重构以及课程、教材开发等。但原有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与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匹配。1.5 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浅层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关键问题,原来的校企合作停留在层,用人单位仅将学校看作人才输送方,校企合作停留在签订纸面的校企合作协议、在企业挂上实践基地铭牌等简单形式。学校与企业各有各的价值倾向,没有共同的利益点,双方都没有动力去推动深度的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又是职业教育中最关键的一环。2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根据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不断改进措施,最终形成了“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政行校企评五元协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纺织岗位能力为本位,以纺织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融入纺织行业职业标准,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课程内容相融合,实现四位一体。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宏观政策的制定,纺织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在人才规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方面提出有效建议;学校负责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同时与行业协会和深度合作的企业共同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教材开发;企业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技能锻炼和拓展的空间和资源;纺织行业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承担“1+X”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职业技能评价标准的统一、技能培训的设备和场地支持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发放管理等任务。政、行、校、企、评五方相互合作,形成五元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过程中的实施内容3.1 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政行校企评”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参与主体有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和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机构,多方参与主体相互配合、明确分工。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宏观政策,定期邀请相关部门来校进行政策宣讲,解读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纺织行业协会掌握着大量的纺织行业发展信息和人才需求信息,在信息共享和资源协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纺织专业建设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学校作为办学的主体参与到学生培养成才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具有实际教育经验,同时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具备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1+X”纺织面料开发职业等级证书第三方评价机构北京锦达科教公司也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学校共同探讨如何将评价考核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协助做好课证融通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2 创新“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政行校企评五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政行校企评”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5,在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安徽华茂集团、大生纺织(合肥)有限公司等优质合作企业的产业资源、行业先进技术和优秀企业文化理念,构建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政行校企评五元协同”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模式,将纺织专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培养纺织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3.3 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能力递进提升且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四大平台”课程体系从纺织专业岗位、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技能大赛3个方面的能力入手,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能力递进提升且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四大平台”课程体系(图1),建立与纺织类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将纺织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纳入教学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将织布工、纺织面料开发“1+X”技能等级证书的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材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成就感,实现专业课程与纺织职业资格证书融通;将纺织生产操作、工艺、管理、检验和纺织品设计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课程与岗位融通;将全国纺织服装类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安徽省纺织服装创意大赛、中国纺织高校毕业设计大赛等技能竞赛关键知识点融入课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课程与技能大赛相融合,进而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4 搭建复合型师资队伍,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依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建设,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契合点,通过深入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为支撑点,聘请企业能工巧匠直接承担教学任务,提升企业导师理论水平,提高其教学能力,以课程开发为着力点,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合作编写特色校编教材进行课程资源库建设。以校企合作共同开展科研活动为创新点,对纺102纺织报告|FANGZHI BAOGAO张 勇,等:“岗课赛证”融合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织企业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开展在纺织领域的科研、教研课题研究,形成相互促进、优秀互补的“双师型”教学团队。3.5 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点,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实训实践、科研教研开展等环节与企业深度对接,让合作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入“知行合一、六化双主体互动式”实战应用型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同时,还获得国家相关部门认可的职业证书;建立交互式多导师机制,对参与实践环节的学生进行多导师、跨界联合指导,建立理论实践紧密结合、校内校外交互配合的指导机制,通过校企尝试合作,提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