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
世纪
中国古代文学
国外
传播
研究
目 录 目 录前言第一编诗第一章先秦诗第一节诗经诗经 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诗序、六艺、诗体、诗教和诗经 意象研究诗经 的语言学研究、比较研究和文化研究国外对“诗经学”的认识及 世纪后期国外学者 诗经 研究概览第二节楚辞 楚辞在国外的译介和传播屈原其人考辨屈原与楚辞的综合研究楚辞体裁及具体作品研究第二章汉魏两晋南北朝诗 第一节汉诗 国外学界的汉代乐府诗研究法国学者的 古诗十九首研究吉川幸次郎的 古诗十九首 研究叶嘉莹的古诗十九首 研究第二节建安与正始时期的诗 曹操乐府诗的开创性和引领性曹植的友情诗和游仙诗王粲的 七哀诗 及其他蔡琰 悲愤诗:见证乱离的典范阮籍及其 咏怀诗嵇康的人格与思想第三节两晋诗 郭璞 游仙诗 解读神弦歌与中国通俗宗教陶渊明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国外传播与研究作品的国外传播与研究陶渊明隐逸思想辨析陶渊明诗歌的形式、意象及风格第四节南北朝诗 谢灵运开创的新描写模式鲍照对抒情的追求谢朓对诗歌艺术的创新庾信的“题画诗”及其对创作传统的因袭与突破木兰诗 和 敕勒歌第三章唐诗 第一节初唐诗 初唐宫廷诗创作的固定法则宫廷诗的缺陷与价值初唐诗坛的对立诗论王绩诗的鲜明个性与自然真率的风格上官仪诗的艺术特色“初唐四杰”诗作中的新因素陈子昂的“兴寄”论及其 感遇 的内容与艺术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诗的新原质第二节盛唐诗 盛唐诗繁荣的原因王维的人生观、艺术观及其诗作成就王昌龄绝句的歌词性质、虚构手法和情境创造孟浩然诗的清淡与繁复质实而富于气骨的高适诗和瑰奇而放纵衍丽的岑参诗李白诗的鲜明个性、虚构想象、客寓意识和对诗型的选择杜甫诗:超越时代的思想价值与集大成的艺术成就第三节中唐诗 大历诗坛: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的过渡白居易生平、思想及其诗作风格韩愈和孟郊:以文为诗、幽默讽刺和追求怪异柳宗元的心路历程及其与谢灵运、韩愈、刘禹锡诗作的异同刘禹锡的怀古诗与古体乐府李贺诗的意象美、意境美及其与西方诗人的比较第四节晚唐诗 李商隐诗的多种解读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李商隐诗杜牧的政治观、历史观、自然观及其诗作第四章宋金元及明清诗 第一节宋诗的分期、特点、地位与影响 目 录 宋诗的分期宋诗特点:叙述与理性、说理与理趣以及抑制悲哀宋诗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宋诗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第二节北宋诗 北宋初的三类诗人:传承前朝遗风与新因素的滋生梅尧臣:平淡诗风的创立与诗题材的世俗化“不是单纯平静”的欧阳修诗敏锐与深婉兼具的王安石诗苏轼的人格和扬弃悲哀的逻辑过程苏轼诗中的博爱精神奔放灵动的苏轼古体诗黄庭坚诗的特点及其与苏轼、王安石间的师承关系第三节南宋诗 陈与义与过渡期诗风的嬗变杨万里和范成大:诗风闲静与善写自然由激情催生的陆游感伤诗陆游诗中的达观、激情与开阔视野南宋后期对中晚唐诗的趋慕与宋末盛唐诗激情的复苏日本学者对宋诗的总体评价第四节金诗 元好问的文化接受与时代、风土对诗人的影响元好问的学术活动、诗歌创作与诗学观第五节元诗 元诗的特点耶律楚材、刘因、杨维桢诗的价值第六节明清诗 明清诗的总体评价和个体诗人研究对明清女诗人群体创作价值的再发现第二编词 第一章唐五代词 第一节词的起源和民间词 词体起源研讨词体辨析敦煌曲子词研究第二节花间词 温庭筠词的创作主题、女性视角与修辞手法温、韦词比较与韦庄的 菩萨蛮 联章体孙光宪、李珣、顾敻词阐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国外传播与研究析花间集 与民间词第三节南唐词 李璟词的风发情致和冯延巳词的丰富意蕴李煜词的任真及其叙述性和散文性倾向第二章宋词 第一节北宋前期词 承袭五代余波的欧、晏词 体现创作新风的张先词柳永家世生平考柳永慢词研究柳永词内容辨析柳永词的雅俗风格第二节北宋中后期词 苏轼“以诗为词”辨苏轼次韵词与隐括词苏词编年晏几道与秦观词的特点及对比研究李清照:中国女词人之翘楚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第三节南宋词 执著于生命意志和政治理念的辛弃疾词以诗人襟抱为词的陆游词南宋骚雅词人的“离我就物”与词之章法第三章明清词 第一节云间词派与陈子龙、柳如是 云间词派在词史上的地位陈子龙与柳如是的诗词情缘及其影响陈子龙词的政治托喻第二节清初遗民词人与清词中兴 金堡、屈大均与陈维崧朱彝尊爱情词辨析常州派词学理论批评第三编散文 第一章先秦散文 第一节诸子散文 孔子和 论语老子和 道德经庄子 的寓言目 录 第二节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在国外的译介多维度的先秦历史散文研究国外先秦历史散文的相关索引第二章司马迁与 史记 第一节史记 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 史记 在日本与韩国的译介与传播史记 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第二节史记 的史学与文学价值 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与 史记 的写作史记 的史学价值史记 的文学价值史记 与 汉书 的比较研究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散文、辞赋与骈文 第一节魏晋散文与辞赋 曹植:悬搁信仰正始:骈散文的转折点嵇康的自我拯救陶渊明:世俗与超俗自传文中的陶渊明形象自然流畅的 兰亭序魏晋抒情小赋所体现的自然观第二节南北朝散文、辞赋与骈文 六朝赋的特色骈文对偶形式的内在张力山水散文在南北朝的兴起第四章唐宋明清散文 第一节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的新儒家人道主义佛教思想对韩愈创作的影响韩文的“暗示性”与韩愈对骈文的接受美国汉学界的韩愈研究热柳宗元山水游记辨析柳文对宋代古文的影响第二节宋代散文与“古文运动”“古文运动”与“古文复兴”欧阳修 居士集 与 居士外集 辨析欧阳修的随笔及其作者的“私”意识第三节明清散文 创作观念由文以载道向经世致用转变创作主张由狭隘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国外传播与研究向融通转变创作风格由明代文学的“主情”向清代文学的“主知”转变第四编戏曲 第一章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 中国戏剧形成期的上推巫觋歌舞:中国戏剧的源头问答体赋:关于戏剧雏形的假想雅俗文化:中国戏剧的生成土壤第二节诸宫调和皮影戏 国外诸宫调研究概况诸宫调的文体特征诸宫调的产生与发展诸宫调的题材诸宫调的艺术特点皮影戏在国外的传播国外中国皮影戏研究第二章元代杂剧 第一节元杂剧的分期和流派 元杂剧的分期“本色派”与“文采派”元杂剧前期作家考辨第二节赵氏孤儿 与中国戏剧西传 赵氏孤儿 在欧洲的译介伏尔泰及哈切特和谋飞对赵氏孤儿 的改编中西戏剧交流的滥觞第三节关汉卿杂剧的译介与研究 关汉卿杂剧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关汉卿杂剧的结构第四节王实甫与 西厢记 西厢记 在国外的传播与接受作者考证与故事源流人物形象探析主题与叙事模式论析第三章明清戏曲 第一节汤显祖和 牡丹亭 汤显祖的思想紫钗记 和 南柯记、邯郸记 的主题目 录 与风格牡丹亭 的国外译介与论析第二节李渔及其戏曲创作 李渔的为人李渔的创作第三节洪昇与 长生殿 长生殿 的国外译介帝妃爱情论析第四节孔尚任和 桃花扇 桃花扇 的国外译介爱情剧还是社会政治剧双线展开的戏剧结构剧中下层人物形象简析第五编神话与小说 第一章神话 第一节 世纪前 年:国外中国神话研究的初始期 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等对中国神话的质疑欧洲学界中国神话研究方法第二节 世纪 至 年代:国外中国神话研究的趋于成熟 从历史资料的断片中还原神话原貌对中国神话的归类整理研究中国神话与祭祀的关系揭示中国神话历史化、片断性特点以及对诸神的考证第三节 世纪 年代后:国外中国神话研究的深入 注重音韵、考古等方法的神话研究神话研究中比较方法的运用第二章六朝小说与唐代传奇 第一节六朝小说 六朝志怪小说的国外译介与研究六朝志人小说的国外译介和研究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国外传播与研究第二节唐代传奇 俄苏学者的唐传奇研究欧美学者的唐传奇研究亚洲学者的唐传奇研究第三章宋元话本与“三言二拍”第一节宋元话本 宋元话本的市民文学特点讲史话本:“民间历史长篇小说”第二节“三言二拍”“三言二拍”的编纂者“三言二拍”分类研究国外学者“三言二拍”论著举要第四章三国演义 第一节三国演义 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 三国演义 在欧美的译介与传播三国演义 在亚洲的译介与传播第二节对 三国演义 的多角度研究 三国演义 与史实及民间文化的关系三国演义 的文人品质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三国演义的结构和语言特色关于作者、成书年代及版本的研讨第五章水浒传 第一节水浒传 在国外的译介、传播和影响 水浒传 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水浒传 在亚洲的译介与传播水浒传 在俄苏及其他东欧国家的译介与传播第二节国外学界的 水浒传 研究 关于小说作者的几种观点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小说语言风格及结构研究比较方法的运用小说的禁欲倾向与英雄形象的两重性特点第六章西游记 第一节西游记 的国外译介和传播 目 录 西游记 在亚洲的译介和传播西游记 在欧美的译介和传播第二节西游记 故事源流、版本与作者研究 西游记 故事的源流西游记 的版本与作者第三节西游记 文本解读 西游记 艺术特点解析西游记 人物形象分析西游记 与国外文学名著的对比研究第七章金瓶梅 第一节金瓶梅 在国外的译介 金瓶梅 在欧美的译介金瓶梅 在亚洲的译介国外读者对 金瓶梅 的接受第二节国外学者对 金瓶梅 的多角度研究 对 金瓶梅 主题的多元探寻对 金瓶梅 人物形象的多角度评析第八章聊斋志异 第一节聊斋志异 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 聊斋志异 在欧美的译介与传播聊斋志异 在东南亚的译介与传播第二节国外学者对 聊斋志异 的解读 聊斋志异 内容评析聊斋志异 的写作笔法第九章儒林外史 第一节儒林外史 在国外的译介、传播和影响 儒林外史 在欧美的译介与传播儒林外史 在亚洲的译介与传播儒林外史 在俄苏及其他东欧国家的译介与传播第二节国外学界的 儒林外史 研究 小说主题研讨小说结构辨析讽刺艺术与人物形象论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国外传播与研究第十章红楼梦 第一节红楼梦 的国外译介与传播 红楼梦 在亚洲的译介与传播红楼梦 在欧美的译介与传播第二节国外学者的 红楼梦 研究 红楼梦 的主旨红楼梦 的认识价值红楼梦 的艺术成就及人物形象分析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 言 前 言一 世纪初,梁启超曾预言:“今世纪之中国,其波澜诡谲,五光十色,必更壮奇于前世纪之欧洲者。哲者请拭目以观壮剧,勇者请挺身以登舞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被裹挟在世界历史文化的大潮中,既经历过失落与耻辱,也感受着梦想与辉煌。其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特色的古代文学没有停止国外传播的步伐。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多元共存理念被各国人民所认同,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与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国文学也因此显露出独特的光彩。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外汉学界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一批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为学术专长的汉学家脱颖而出,如美国的克里罗、海陶玮、柳无忌、刘若愚、弗兰柯尔、韩南、浦安迪、倪豪士、宇文所安、孙康宜,英国的亚瑟韦利,法国的侯思孟、桀溺、保尔雅各布,德国的顾彬、卜松山、莫宜佳,俄苏的艾德林、李福清,日本的铃木虎雄、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小川环树、布目潮沨、中村乔、铃木修次、前野直彬、大野实之助、松浦友久、花房英树、小野郊一、左藤一郎、宇野直人、田仲一成、川合康三,韩国的李锡浩、李章佑、洪寅杓、柳晟俊等。作为异域语境中的“他者”,其多维度的研究、开阔的视域和通达的识见,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的添加和丰富,也是对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的认定。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影响与研究,在过去百年中经历了由注重“四书五经”的译介到文学的影响比较,由文学观念的比较再到立足于中国语境对文学文本和文学史开展多向度、多层次研究的过程。在欧美,世纪 年代前,汉学家多继承传教士梁启超:自由书,饮冰室合集 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年,第 页。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国外传播与研究汉学研究传统,主要是影响比较。年代后,在英美新批评派文论和比较文学美国学派掌舵人雷纳韦勒克的文学研究思想的巨大影响下,国外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方法和理论已如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欧美学者注重以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文学所呈现的与西方同中有异的文化精神,积极阐释中国文学文本,识别中国文化身份,在比较中总结中国文学的特点以及其在世界文学谱系中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文学在世界的传播。例如,“诺顿文学书系”是西方世界权威的经典文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