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十二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战略
蓝图
“十二五”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战略蓝图“十二五”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战略蓝图 本书编写组编写 吉林大学出版社 -1-目 录 专专 文文 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 代前言代前言(1)文文 件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5)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一篇第一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29)第 1 讲“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30)一、“十一五”时期我们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冰雪地 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 五年(30)二、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31)三、经过五年努力,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积累的 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35)第 2 讲“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38)一、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更 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8)二、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同时,围绕市 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我们必须 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 优势(41)三、从国内看,经济、科技、社会都形势大好,同时,我国发展 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必须科学 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 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42)第 3 讲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46)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2-设全局(46)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 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49)第 4 讲“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54)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55)二、社会建设明显加强(57)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58)第二篇第二篇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62)第 5讲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64)一、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 重要任务(64)二、要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 的关系,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66)三、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 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67)第 6 讲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69)一、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 就业创业机会(69)二、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 高城乡低收入居民收入(71)三、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 障覆盖面(72)四、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积极促进消 费结构升级(72)五、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 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74)第 7 讲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75)一、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 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 拉动经济增长(75)二、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 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77)三、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投向中西部 -3-地区(77)四、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 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78)五、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78)六、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79)七、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80)八、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 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 领域(80)第三篇第三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82)第 8 讲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83)一、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抵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83)二、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 标准农田(85)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 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85)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 全农业(87)五、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 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87)第9讲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89)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全面加 强农田水利建设(89)二、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 气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90)三、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加强农村三级医疗 卫生服务网络建设(92)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93)五、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扶贫力度,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 -4-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94)第 10 讲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96)一、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96)二、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增加农民生产经营 收入(97)三、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 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98)第 11 讲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102)一、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 经营,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102)二、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收收益主要用 于农业农村,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 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104)三、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105)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106)第四篇第四篇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108)第12讲 改造提升制造业(109)一、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 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109)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 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 建能力(111)三、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企业组织 结构优化(114)第 13 讲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16)一、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 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高技术产业(116)二、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和经济效益(118)三、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 工程,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119)-5-第 14 讲 加快发展服务业(121)一、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营造有利于服 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121)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 旅游业(123)三、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 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125)第 15 讲 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127)一、加快新能源开发,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127)二、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128)三、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 公路网,发展高速铁路,完善港口和机场布局(130)第 16 讲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133)一、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 系统建设(133)二、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下一 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136)三、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 管理能力(138)第 17 讲 发展海洋经济(140)一、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140)二、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142)三、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143)第五篇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145)第 18 讲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146)一、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 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146)二、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全面振兴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 发展(148)-6-三、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 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151)四、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 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153)五、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加快沿 边地区开发开放(154)第 19 讲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156)一、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 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156)二、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 化地区要优化开发(157)三、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 化地区要重点开发(158)四、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 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159)五、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 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161)六、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体系,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162)第 20 讲 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164)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 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发展(164)二、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 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 服务和居住功能(165)三、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 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168)第 21 讲 加强城镇化管理(170)一、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 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170)二、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强化规划约束力,预防 和治理“城市病”(172)-7-三、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 需求(174)第六篇第六篇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 生态文明水平生态文明水平(177)第 22 讲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78)一、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 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78)二、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实施重点 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180)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低碳技术 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181)第 23 讲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85)一、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 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185)二、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187)三、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 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190)第 24 讲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192)一、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 向调节、差别化管理(192)二、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建立重 要矿产资源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