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蒿群落生态效应研究_张军红著.pdf
下载文档

ID:2354164

大小:21.68MB

页数:13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群落 生态 效应 研究 张军红著
前言地处农牧交错带的毛鸟素沙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是毛乌素沙地最重要的建群植物之一,其群落面积约占沙区总面积的31.2%,是毛乌素沙地面积最大的群落类型。油蒿具有耐旱、耐沙埋、耐贫瘠、抗风蚀、易繁殖等特性,在维持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经历着流动沙地先锋物种阶段一半固定沙地稀疏阶段一固定沙地建成阶段一老固定沙地退化阶段一流动沙地这样一个循环演替的过程。已有的研究认为,土壤水分是驱动油蒿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对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土壤水分的研究多是定时、定点取样,数据量少,且缺少连续性,无法反映土壤水分动态。本研究通过对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上分别处于建成阶段、稀疏阶段和先锋物种阶段的油蒿群落土壤水分长期连续监测,分析不同固定程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特征、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状况、生物结皮对降水再分配过程的影响;同时结合油蒿的生理生态特征,深入探讨土壤水分在油蒿群落演替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毛乌素沙地植被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3种样地土壤水分均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流动沙地各层土壤含水率均显著高于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土壤含水率受降水影响较大,降水量大小是影响土壤水分补给深度的重要因素:小于10mm的降水主要被表层土壤吸收;10-20mm的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深度超过30cm,不及60cm;30-40mm的降水补给深度大于60cm,但不及100cm。30cm深度及其上层土裹水分波动剧烈;60cm深度处土壤水分主要受大于20mm降水事件影响,波动较小;100cm深度以下土壤水分只受较大降水事件的影响,土壤含水率较稳定。降水补给深度及植被根系需水的层次差异是导致3种样地土壤水分时间和空间上异质性的重要因素。水分是千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而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重要器官。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油蒿根系均以粗根最多,中粗根次之,细根最少,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种级别的根量均呈指数递减。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040cm深度范围内细根所占比例分别为79.11%、74.71%和53.23%,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油蒿植株主要利用040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水分,而流动沙地油蒿植株能更多地利用40cm以下深度土层中的水分。3种样地油蒿的叶水势均在日出前5:00最高,中午11:00左右达到最低值,此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降低,叶水势又开始逐渐升高;油蒿叶水势变化主要受大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影响;中午11:00以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