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盐碱地
改良
袁隆平
盐碱地稻作改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规格:16开(185mm260mm)印张:17.5版次:2019年9月第1版 2019年9月第1次印刷定价:180.00元主管单位: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 版 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098088网址:电子邮件:发 行 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098071印 刷 者:济南新先锋彩印有限公司地址:济南市工业北路188-6号邮编:250100电话:(0531)88615699责任编辑:于 军 孙雅臻 孙 博装帧设计:魏 然 孙 佳盐碱地稻作改良 YANJIANDI DAOZUO GAILIANG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盐碱地稻作改良/袁隆平总主编;张国栋等主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9ISBN978-7-5331-9902-9.盐.袁 张.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S51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80637号盐碱地稻作改良编委会总 主 编 袁隆平本卷主编 张国栋 刘 林 米铁柱 张 霞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丁锦燕 王 琦 王 惠 王 晶 孙骊珠 苏全晓 李永祥 张玲玉 孟兆良 高峻岭 栾一方 董桂秀 鲁延付 裴凡龙 序众所周知,增产粮食有两个主要途径:第一,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第二,增加耕地面积。世界上大约有10亿hm2盐碱地,亚洲约占1/3,中国的盐碱地面积也在1亿hm2左右。有效利用这些盐碱地,增加可耕地面积是提高粮食总产量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这也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2012年以来,为了有效地推进盐碱地稻作利用产业化,我带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团队,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与研究者,从杂交水稻技术研发应用、耐盐碱水稻选育推广、优质稻米生产加工到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搭建了跨学科融合创新的盐碱地稻作改良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与新模式。我带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将以“解决饥饿问题,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为使命,联合各方面力量,实现改良666万hm2盐碱地的目标,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进行国际推广,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7月001第一章 盐碱地的形成与分布 /001第一节 我国盐碱地概况/001一、我国盐渍土的分布及特征/002二、盐渍土综合改良的经验/003三、盐渍土的可持续利用途径/004第二节 盐碱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006一、自然条件/007二、人为因素/008第三节 盐碱地的分布/010一、盐碱地的分布规律/010二、盐碱地的分布特征/011第二章 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 /013第一节 盐碱地合理利用原则/013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014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015三、工程为主,综合治理/015四、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015目录002盐碱地稻作改良五、立足盐碱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016第二节 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方式/017一、依据盐碱地具体性质合理利用/017二、咸水、微咸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18三、生态与旅游资源利用/019四、成功案例分析/019第三节 盐碱地利用存在的问题/024第四节 盐碱地开发与利用策略/025一、合理利用水资源/026二、多方面发展盐碱农业/027三、挖掘盐碱植物资源/027四、发展咸水、微咸水养殖/027五、制定优惠政策/028第三章 盐碱地农业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 /030第一节 环境因素/030一、低洼地势/030二、水源含盐量/030三、气候条件/031四、内涝/032第二节 制约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土壤物理性因素/033一、土壤板结/033二、土壤结构性差/035三、土壤容量高/040第三节 制约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土壤化学性因素/044一、盐分含量与组成/044003目 录二、碱性指标/050三、盐碱地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051第四章 盐碱地土壤的研究方法 /052第一节 调查与采样/052一、采样方法/052二、采样注意事项/056第二节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057一、pH的测定/057二、可溶性盐分的测定/059三、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测定/066四、其他化学指标的测定/068第三节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076一、土壤密度的测定/076二、土壤容重的测定/078三、土壤孔隙度的测定/079四、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测定/080五、田间持水量的测定/081第五章 盐碱地改良技术现状 /082第一节 盐碱地修复机理/082一、物理性修复机理/082二、化学性修复机理/082三、生物性修复机理/083第二节 传统的盐碱地改良技术/084一、物理性改良措施/084二、化学性改良措施/090004盐碱地稻作改良三、生物性改良措施/092四、农艺改良措施/097第五节 部分地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100一、松嫩地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100二、新疆地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107第六章 盐碱地四维改良法 /110第一节 四维改良法的组成/110一、要素物联网系统/110二、土壤定向调节剂/113三、植物生长调节素/114四、抗逆性作物/116第二节 四维改良法配套支撑体系/121一、栽培体系/121二、植保体系/121三、装备系统/127四、大数据平台/127第三节 四维改良法的技术优势/128一、节时/128二、节水/129三、节地/129四、智能/129五、持续/130六、高效/130第四节 四维改良法的应用前景/130一、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130005目 录二、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130三、保障粮食安全/131四、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132五、推进盐碱地改良的发展进程/133第七章 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技术 /134第一节 耐盐碱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134一、范围/134二、规范性引用文件/134三、术语和定义/135四、所需材料及设备/135五、试验设计/136六、材料准备/136七、苗期耐盐性鉴定/136八、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137第二节 耐盐碱水稻品种审定/140一、耐盐碱水稻区域化试验体系/140二、耐盐碱水稻区试的合理布局/145三、耐盐碱水稻品种的审定/147第三节 主要耐盐碱水稻品种/149一、常规稻品种/149二、杂交水稻/153三、耐盐碱水稻品种/156四、耐盐碱水稻栽培技术/164第四节 耐盐碱水稻育种的现状、问题及建议/166一、国内外耐盐碱水稻研究与应用现状/167006盐碱地稻作改良二、耐盐碱水稻育种问题及建议/173第八章 精准施肥技术 /176第一节 发展精准农业的必要性/176一、国外精准农业的实践与研究/176二、国内精准农业的实践与研究/177第二节 精准施肥技术的实践与研究/178一、精准变量施肥的关键技术/178二、土壤肥力分析研究/179三、施肥模型研究/181四、水稻精准定量栽培施肥技术/183五、水稻精准灌溉技术 /186第九章 稻作区病虫害综合防治 /188第一节 水稻生长期的病虫害种类/188一、水稻害虫/188二、水稻病害/204第二节 稻作区防治虫害/211一、二化螟/211二、三化螟/214三、大螟/215四、稻纵卷叶螟/216五、褐飞虱/217六、灰飞虱/218七、白背飞虱/219八、直纹稻弄蝶(稻苞虫)/219九、稻蝗/220007目 录十、福寿螺/220第三节 稻作区防治病害/221一、稻瘟病/221二、纹枯病/224三、恶苗病/227四、稻曲病/228五、黑条矮缩病/229六、干尖线虫病/230七、白叶枯病/231八、条纹叶枯病/232九、细菌性条斑病/234第四节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235一、水稻虫害防治指标/235二、水稻病害防治指标/236第十章稻作区水稻收获 /237第一节 水稻收获时间和收割方式/237一、收获时间/237二、收获方式/238第二节 稻草处理方式/240一、稻草秸秆还田/240二、造纸原料/240三、制作纤维板/240四、稻壳水泥混凝土/240五、高强度轻质稻壳灰保温砖/241六、农用秸秆气化炉燃料/241008盐碱地稻作改良七、化学秸秆固体燃料/242八、秸秆高效全价生物饲料/242九、秸秆立体栽培草腐类食用菌基料/242十、秸秆碎丝水泥中空隔墙条板/243十一、活性炭/243十二、空心稻草板/243十三、秸秆生物柴油/243第三节 稻谷收获后地表管理/244一、工程维护/244二、稻田耕晒/244参考文献 /246001第一章 盐碱地的形成与分布第一节 我国盐碱地概况土壤盐碱化是世界旱作农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据统计,盐碱地资源遍及100多个国家,总面积达9.53亿hm2。其中,我国盐碱地面积为9913万hm2,呈现局部治理、整体恶化、面积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我国盐碱地从分布看,大致分为滨海盐土与滩涂、黄淮海平原盐渍土、东北松嫩平原盐渍土、半漠境内陆盐碱土和青新极端干旱漠境盐土五大区域。我国的土地资源问题尤为突出。2013年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02012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123.78万hm2,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101.40万hm2,净减少耕地面积达到22.38hm2。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土地资源,以确保耕地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盐碱地是我国重要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荒地资源中,盐碱地占有很大比例,且中、低产地的改造几乎都涉及盐碱地的改良。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21世纪,盐碱地的持续改良和利用仍是一个重要问题。1亩=1/15hm2。002盐碱地稻作改良一、我国盐渍土的分布及特征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466.67万hm2(不包括滨海滩涂)。其中,盐土1600万hm2,碱土86.66万hm2,各类盐化、碱化土壤近1800万hm2。在3466.67万hm2盐渍土中,已开垦种植的有666.67万hm2左右。据估计,我国尚有1733.33万hm2潜在的盐渍化土壤,这类土壤若灌溉和耕作等措施不当,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我国盐渍土面积之大、分布之广,世界罕见。从太平洋沿岸的东海之滨至西陲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南从海南岛到最北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从海拔152m的艾丁湖畔到海拔4500m的西藏羌塘高原,都有盐渍土分布。由于盐渍土分布地区生物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各地盐渍土面积、盐化程度和盐分组成有明显不同。1.滨海盐土与滩涂我国有长约3000km的海岸线,估计在15m等深线内的浅海与滩涂有1400万hm2。长江口以北的江苏、山东、河北、辽宁诸省滨海盐土面积达100万hm2,滩涂面积则难以估计。江苏省有关资料报道,该省有滩涂65.33万hm2,且黄河河口滩涂还在不断地向浅海推进。仅十几年来,黄河河口滩涂年平均推进速度为2.77km,年平均造陆面积为46.33km2,即年增4633hm2土地。滨海盐土的特征是整体盐分含量高,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长江口以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滨海盐土,面积小,分布零星,但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滨海盐土地处热带、亚热带,年降雨量大,土壤的淋洗作用强烈,滩地受海潮浸渍而形成滨海盐土,通过雨水淋盐逐渐淡化为盐渍化土壤,1m3土体的平均含盐量小于0.6%,并且受红树林生物群落的影响而形成酸性硫酸盐盐土,盐分组成以硫酸盐为主,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浙江沿海分布着微碱性滨海盐土,pH在7.5左右,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2.黄淮海平原盐渍土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遥感卫星资料测算,黄淮海平原内陆地区有盐渍土003第一章 盐碱地的形成与分布133.33万hm2左右。经过近3个五年计划农业开发的投入,对盐碱地的不断改良,盐渍土面积大大缩小。这里的盐渍土多呈斑块状分布在耕地中,盐分的表聚性强,仅在地表形成12cm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