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医学
生人
素质教育
评价
孟繁英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孟繁英著YIXUESHENGRENWEN SUZHI JIAOYU YU PINGJIA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孟繁英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8.5ISBN 978-7-206-15009-8.医.孟.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G64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10632号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著者:孟繁英责任编辑:张文君 封面设计:孙浩瀚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发行(长春市人民大街7548号 邮政编码:130022)印 刷:长春市昌信电脑图文制作有限公司开 本:880mm1230mm 1/32印 张:7 字 数:150千字标准书号:ISBN 978-7-206-15009-8版 次:2018年5月第1版 印 次:2018年5月第1次印刷定 价:48.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1 前言前言每位进入医学院校就读的学生都曾许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这是对医师职业操守的要求,也是对医学人文内涵的诠释。正如我国医学教育家张孝骞所讲:“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社会对医者寄予太多的责任和期望,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有较高的医德,要有一颗仁心,要施行仁术。医学与人文的结合,是一个社会回归理性的标志。医学生是医者的后备军,他们的人文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医学学科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直接促进了西方国家医学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重建与发展,开始开设同医学有关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医学教育界长期坚持以医学科学技术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重专业轻人文,忽视了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发展的作用。有资料显示,我国有70%以上的医疗纠纷不是由医疗事故引起的,而是属于非技术原因。增进医者的医德修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改善服务态度,对患者施以人文关怀成为化解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社会对未来的2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医者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还很不完善,存在着意识淡薄、缺乏整体规划、课程设置不规范和研究碎片化等问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弱化,难以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要求:“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的社区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者。”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公布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将最基本要求归纳为7个领域60条标准,7个领域涵盖了医学和人文两个方面。可见,具备人文素质是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生的诉求;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知识广博而又人格健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作家陈祖芬曾写过一篇当看病成为温暖享受的文章,记录了她在美国哈佛医院看病的感受。由于医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以至于她竟然不愿意离开医院,甚至觉得“对医院欠下人情债”。作为一个医者,看到这篇文章会感到很欣慰。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医师说的那样:“一个伟大的医生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不仅以他高超的技艺和人格力量在救助病人于困厄,同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吸取着、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和幸福。”医患之间本是一个情感共同体和命3 前言运共同体,而不应该成为对立的双方。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的传授,内化为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意志,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再外化为一定的人文行为,从而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塑造人文品格,加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在未来的职业工作中处处体现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就要有效果评价,以便于查漏补缺。评价就要有所分析,有所判断,需要有规则和标准。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才能使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章可循,也有助于医学生在不断纠偏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本文收录了笔者在医学人文和医学生伦理教育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也有本人在三尺讲台二十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经验,这里的字字句句都表达了笔者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热切关注和满腔热情。本书由六章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对医学的认识和对医学生的解读,包括医学生必备的素质和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要求;第二章介绍了医学模式的变迁,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对医学生的诉求也在发生变化;第三章介绍医患关系,因为医学生的素质是内在的,要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医学生人文素质在职业上的核心体现就是要处理好医患关系,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第四章介绍了医学和人文的关系,人文是医学的内隐之意,医学的发展呼唤人文的回归;第五章介绍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理解,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的4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主要问题的分析,找出症因,提出对策思考;第六章介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效果评价,目的是构建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使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更加客观化、制度化,也使得高校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章可循。此书部分内容系吉林省教育厅课题“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的实践研究”、吉林医药学院医学人文重点课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的成果。由于时间关系,也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本书的缺点、错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1 目录目录第一章医学与医学生 001一、对医学的认识 001(一)医学的学科性质 001(二)医学的研究对象 005(三)医学的目的 009二、对医学生的解读 012(一)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013(二)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023第二章医学模式 029一、医学模式演化的历史进程 029(一)古代医学模式 029(二)近代医学模式 033(三)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036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认识与实践的意义 040(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研究思维方式和行为范式的影响 040(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0432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第三章医患关系 046一、医患关系概述 046(一)医患关系的内容 046(二)医患关系的性质 052(三)医患关系的实质 054二、医患关系的现状 055(一)医患关系不和谐的表现与危害 055(二)医患关系现状的症因分析 058三、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 061(一)互惠利他理论的发展对医患关系的启示 061(二)亚当斯密的美德思想对医德培养的启示 063(三)群际接触理论对构建医患共同体的启示 066第四章医学与人文 071一、医学与伦理 071(一)医学伦理学的内涵及意义 071(二)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074(三)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079(四)安乐死与临终关怀问题 088二、医学与社会 098(一)医学与社会政治 099(二)医学与社会经济 103(三)医学的社会功能 104三、医学与哲学 105(一)西方医学与哲学 1063 目录(二)中医学与哲学 108(三)医学的辩证范畴 111(四)医学的价值 115四、医学的人文境界 116(一)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116(二)医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分与合 121(三)现代医学对人文的呼唤 125第五章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128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128(一)人文素质教育 128(二)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永恒主题 134(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139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46(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 146(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症因分析 148三、完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150(一)树立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150(二)构建系统化、立体化的人文课程体系 151(三)融合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 155(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161(五)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162第六章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效果评价 165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概述 165(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内涵 1654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意义 166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方法 168(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68(二)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168(三)多元评价 169三、国内外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 169(一)国外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 169(二)国内教育评价的概况 172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175(一)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175(二)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176结论 184附录 185医学生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一)185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二)191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调查问卷 197参考文献 203后记 209001 第一章医学与医学生第一章医学与医学生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裴一中言医序一、对医学的认识(一)医学的学科性质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是伴随着人类同疾病长期斗争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对于医学的学科性质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这是因为医学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不仅表现在疾病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而且表现在医学的对象人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影响人类健康的不仅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医学在发展中综合了各个时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既有理论的要素,也有经验的要素,还有技术、艺术等人文要素,是一个多要素综合而成的学科体系。医学首先是一门科学。从医学史的发展来看,经历了002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原始医学、古代经验医学、近代实验医学和现代医学几个阶段。由于原始人受制于智力尚未开化,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宇宙间的一切反常现象,心存恐惧,难以做科学、合理的解释,因而误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医合流曾是中、西医学共有的一段历史。西医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医巫分家。古希腊有“医学之父”美称的希波克拉底将唯物主义哲学运用于医学中,在论圣病中说:“被人们称为神圣的疾病(指癫痫和一些精神患者),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比其他病症更神、更圣,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起源于自然原因。只因这些病症状奇异,而人们对它们又一无所知,充满疑惑,故而将其原因和性质归之于神灵。”希波克拉底认为身体是由血液、黏液、胆汁、黑胆汁四个部分组成的,它们各有功能,并相互平衡、协调。这四个系统达到平衡,身体就处于健康状态;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继其后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医学体系,加快了医学科学化的进程。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已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总结。这些都为揭开古老医学的神秘面纱奠定基础。中世纪伟大的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其名著医典中,曾经给医学定义为:“医学是科学,医学就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使之恢复健康的技艺。”阿维森纳的定义既指出了医学的科学性,也道出了它的实践性。现代医学是通过长期、大量、不间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最终形成最可能适合人体保健、康复和各种疾病诊疗003 第一章医学与医学生的知识体系。医学作为知识体系,是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对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规律的一种把握。医学作为科学,在诊疗疾病时,要以医学科学技术为人民健康服务,应当有纯粹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医学又不仅仅是科学,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学研究的不仅是疾病本身,而且要研究疾病这种现象的载体人。人,不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是有意识、有思想、有情感的具体的人。医学不仅高度重视疾病的普遍性东西,而且重视人体结构、功能及疾病的异质性。医学远比科学复杂。据经典医学书籍记载,现有病种已达4万种之多,加之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分期和分型,而且又发生在不同人群或不同个体身上,这就更为复杂。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