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
智慧
童世骏
主编
龚咏梅副
中国系别丛书CHINESE中国智慧WISDM童世骏主编龚咏梅副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那么,什么是中国智慧呢?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是理解什么是“智慧”。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前辈冯契教授有一句名言:“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是以道观之。”也就是说,智慧和知识、意见一样是一种认识,但既区别于主观的意见,也区别于客观的知识,而是一种体现了主客观统一、知情意统一,甚至真善美统一的实践之智识、人生之慧见。有同学会说,智慧是那么高深的东西啊,这种东西有吗?我们有可能得到吗?我要说,主客观统一、知情意统一、真善美统一的人类智慧,既是我们要不断追求、或许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目的地,但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拥有了的、每天都离不开的出发点。举个例子:只要处于不同年龄的我们都能从孔子的下面这段自述中得到启发,我们就都在不同程度已经有了智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青少年读到这句话,体会最深的是要好好学习。有人会说,孔子到十五岁才下决心学习啊,我在五岁的时候就学了许多东西了呢!这当然是戏言。我们都知道,五岁的孩子即使“有志于”做什么,也很难具有理性上的自觉性、意志上的自愿性。真正有能力做自觉自愿的人生选择,只有到了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的阶段。我们经常用“三十而立”来表示年轻人到了一定阶段就要成家立业,那只是日常经验,属于“意见”层次,并不在智慧层面。随着年龄渐长,我们对什么是“不惑”、什么是“知天命”、什么是“耳顺”、什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都会有新的认知和体会;这样的认知和体会是否智慧,对这种认知和体会的高下深浅进行评价,既不能只根据个人经验,也无法只根据客观证据,因为这些阶段上要处理的群己关系、理欲关系、人性与天道的关系等,靠的是“以道观之”,而不能仅仅是“以我观之”和“以物观之”。就个人经验而言,今天的大学生中许多已经游历过不少国家;就客观知识而论,只要能考进大学的同学们就一定背得出许多数学公式,算得出许多物理题目,做得成不少化学实验。但是,就智慧而言,我们常常只能像两千多年前司马迁想到孔子时那样感慨一句“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说到这里,我想起毛泽东在1938年说过这么一段话:冯契:冯契文集)(增订版)第9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2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