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985
废物
现象
背后
教育
思考
肖美霖
2022 年 11 月第 40 卷 第 6 期Nov.,2022 Vol.40 No.6MEITAN HIGHER EDUCATION“985废物”现象背后的教育思考肖美霖摘 要:对网络社群进行线上调研后发现,名校学子自称为“985废物”的主要原因如下:自我认识不清,目标缺失;拖延、焦虑、不规律的生活状态;选错专业,专业匹配失败,无一技之长,求职不顺利。“985废物”现象反映的教育问题包括:精英教育理念给学生带来不合理的心理预期和压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高等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反应迟钝、以绩点为中心的学业评价机制让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为避免“985废物”现象,高校应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树立人生目标;加强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调整学科专业,加大教学投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改善学业评价机制,让更多学生有出彩的机会。关键词:985废物;小镇做题家;教育问题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22)06-0055-09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方法“985大学”是我国精英大学的代名词,能考上“985大学”的学生通常会被人们推崇为精英人才。然而,当前有不少人自嘲为“985废物”,自称为教育失败者。他们经历了什么?缘何如此?命名为“985废物引进计划”的豆瓣小组成员(豆瓣是一个社区网站,豆瓣小组是关心同一个话题的人的聚集地)将其描述为“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1。也就是说“985 废物”多是来自小城镇的名校学子,小城镇代表了他们的出身,家庭对他们在学业与就业方面能提供的支持有限。按照这个说法,“985废物”多属于“寒门贵子”。关于“寒门贵子”这个话题,在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寒门从来都难出贵子”2。在高等教育过程平等方面,有学者对 4所“985”高校近 2 000名学生的追踪研究表明,城乡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社会成就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籍大学生在刚进入精英大学时因缺乏各类文化活动的参与经验和艺能训练不足而在学生组织任职方面有所逊色3。也有研究发现,物质资源缺乏激发了寒门学子自我奋斗的意识、改变命运的内驱力,坚韧、勤劳和朴实等是具有明显寒门特征的文化资本,而这些资本有利于寒门学子取得学业成功4。关于“985废物”现象产生的原因,代玉启等认为个体竞争资本先赋性匮乏是“985废物”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5;张茜等对“985废物”在精英高校的就读体验进行了分析,指出来自小城镇的青年学子在学习模式、社会融入和生存心态等方面存在着无法适应的问题6。这些研究揭示了名校学子陷入“困境”的部分原因。当“优绩主义”浸淫主流教育话语体系时,社会容易将个人或某一群体学业成就的失败完全归结于个体自身或该群体学业能力的不足7。但是如果我们将高等教育的制度缺陷致使的教育失败仅仅归咎于学生,就会使学生承担不可承受之重,教育问题也不会被发现和解决。所doi:10.16126/ki.32-1365/g4.2022.06.009收稿日期:2022-06-22作者简介:肖美霖(1998),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97)。55以,在探讨“985废物”如何走出困境时,有研究认为应从教育制度中寻找出路。“大学生不停地忙碌着,身心俱疲地行走于应试的制度体系里,结果竟成为该制度缺陷的牺牲品。这就是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学生仅能部分揭示事实真相的原因正是社会结构和政策让这些学生难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强项和潜能。”8也有研究认为,教育者应重视“985废物”群体在个人发展和求职就业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从教育层面入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9。因此,本研究除了关注“985 废物”这个主题之外,更愿意探讨此问题背后所反映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问题。本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这一研究方法来收集有关“985废物”群体的资料。网络民族志是以线上社区为田野进行资料收集的一种民族志研究方法10。线上社区是指从网络兴起的社会集合体,即“数量较多的人通过频繁、持续的公共讨论,伴有相互支持、信任和归属感等情感,在互联网空间建立起的社会关系网络”11。本研究以命名为“985废物引进计划”的豆瓣小组为线上社区,对小组成员在“精华贴”和“热门贴”等讨论区的交流互动进行记录和文本分析,从“985废物”们自身的视角再现名校学子自称为“废物”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背后所折射的教育问题。二、“985废物”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一人一条自己成了废物的原因”的讨论贴下,所谓的“985 废物”们剖析了自己成为“废物”的原因,总结起来包括失我、失序、失学、失业等四个方面。他们将本豆瓣小组戏称为“失学失业者的新校园”。这四个方面不仅是原因,也是他们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直未被解决的困难。1.失我:自我认识模糊不清,目标缺失许多大学生没有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缺乏目标,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规划是系统性的,目标单一且具体,具有可预见性,考取高分就是“胜利”,学生不需要过多地思考这个目标与自身适合与否、这个目标的意义是什么以及“我”喜欢什么,甚至无须作任何选择,只需要忙碌起来。精英大学倡导自由教育理念,希望将学生培养为具备批判性思维的独立个体,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成长路径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必须自己去探索内在的旨趣。而部分名校学子从小到大,“为了名校的炫目光环而奋斗,人生的目的和内心的热爱从未被给予足够的尊重,从未被思考和探索过”12 6。没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认识和目标设定,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清楚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事情能够真正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充实感;不清楚自身的最高目标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就无法将学校的学习与实现自我的人生目的之间建立起联系,无法将学校的学习与未来的生活之间建立起联系,甚至对学习的意义产生怀疑。这种目标缺失的空虚感使许多学生在应该确立目标并朝着实现目标努力的时期陷入了长时间的漂泊13。“目标缺失,上了大学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才正确,做事情分不清轻重缓急,什么都努力尝试了,累到半死,还是都没做好,最后自己彻底怀疑人生,没力气去做任何事了。”“始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随波逐流地跟着所有人在走。”“胆小自闭,过于听话,没有自我,没有自尊,没有核心,没有生活。”部分学生在严苛的现实压力与理想自我的追寻中迷失方向。有学者说:“现在的学生是一群通过更为严苛的应试,经过无数次的分数、排名、竞争,以及为了增强竞争力,无数次地接受补习班的孩子,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还来不及排解中学时代内心的淤积,就被告知56就业的压力、买房的压力、竞争的压力。”14 39部分学生在追寻理想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与大多数同学显得格格不入,也不得不承受短时间内难以成功的煎熬和自我怀疑,在若隐若现的理想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压力中挣扎、纠结和徘徊。他们用“白日空想家”“理想主义”“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清高”“心高气傲”“不现实”“高估了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接受自己平庸好难”等语言来描述自己。“他们眼里只有考试和学习,我却一直在思考人生意义和自己真正热爱是什么(现在看来只是为了逃避学习与考试罢了)。我一直感觉我是不一样的,我总要做出点什么,但是最终还是得承认那些优越感都是个屁,我很平庸,甚至由于我的逃避和怠惰,变成了一个无用的人。”2.失序:拖延、焦虑、不规律的生活状态部分学生缺乏内驱力和自制力,存在拖延的习惯,作息不规律,在迷茫中焦虑,在焦虑中拖延,循环往复。多数学生是在标准化、理性的选拔模式里长大,面对由自己安排的大学生活无所适从。“没有权威,没有清规戒律,没有学业监督,所有这些在中学里面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大学里面都被禁止出现,以免妨碍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可以自由地 走向毁灭。”15 86大学里没有周考、月考等进行学业监督和督促学习的及时反馈,也没有父母和教师的过多管控,这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学习内驱力和自制力,难以坚持学习,沉迷于舒适区,生活作息紊乱。“拖延,学习任务累积滚雪球,难以坚持,总是一开始有热情到末尾就松懈。”“上高中的时候有父母逼着学习,大学以后没人管了就懒得学习,懒得社交。”“作息不规律,不吃早饭,不运动,熬夜,玩手机,社交差。”部分学生还深受焦虑、抑郁、暴躁等负面情绪的困扰。负面情绪与不规律的生活状态交织在一起,使他们的大学生活彻底陷入混乱的失序状态。“情绪不稳定,容易抑郁,情绪发作的时候什么也做不了。”“没有疏解情绪的出口,闷在心理会使情绪放大,人的性格也慢慢发生变化。”实际上,不只是我国的名校学子存在情绪或心理问题上的困扰,威廉德雷谢维奇在 优秀的绵羊 一书中揭示出美国精英大学生群体在自信和完美的外表背后隐藏着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等压抑情绪12 2。另一项基于 10所院校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心理健康问题(现在被视为“危机”)和缺乏意义感是当今学生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16。3.失学:选错专业,专业学习存在困难专业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专业匹配失败,即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兴趣或学不好本专业。许多学生在报考大学和选择专业的时候,没有途径了解大学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或忽略了自身的兴趣,选取专业的原则往往是用足分数,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和专业,或是选择“热门专业”。部分学生在随后的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与自己的弱项作斗争,学习过程备受打击,逐渐丧失学习信心,没有获得自我认可。即便他们积极投入专业学习,也徘徊在刚好及格的边缘。这些同学用“折磨”“痛苦”“难过”“恨”等词语来描述自己的专业学习体验。“选错专业,越学越怀疑自己,终于毕业了。”“我还是觉得只要不读建筑,任何一个工科专业,我哪怕也可能很平庸,都不会过得很难过,获得不了一点自我认可,我恨建筑一辈子。”“从一开始就选错了,我不该学这个的,我对本专业没有兴趣,发展到现在简直是折磨自己。”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大学生的学习基本围绕所学专业进行,当学生面临志趣和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与所学专业不匹配的问题时,身心都悬置在专业学习领域之外,无疑会产生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危机。4.失业:缺乏职业规划,无一技之长,求职失败大多数学生没有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公务员、教师编制、国企、互联网行业这些当下热57门的就业意向其实并不是他们内心的坚定选择,或许仅仅是因为无可选择和盲从。“缺乏认知和长期规划能力,每次被问到职业规划头脑都一片空白。”“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直随波逐流往前飘。混着年纪大了不爱本职工作,却也不知道哪里是个头。”大学里存在许多与特定职业并无直接联系的专业,这些专业里的部分学生即使取得较高的学业成绩也不能在就业市场获取一份较适合的职业,他们只能选择一些没有特定专业限制的岗位,而这些岗位通常薪资较低且不稳定。这些就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专业被学生称为“天坑专业”“劝退专业”“亡牌专业”。“专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太少,相关技能学习时间耗时长但又不具备可迁移性。不转行岗位少待遇低,转行没有可迁移技能。”总之,由于缺乏职业规划和专业限制等原因,名校学子在激烈的求职竞争和生活的重压之下逐渐失去信心,自称为“废物”。三、“985废物”现象背后的教育问题“985废物们”通过严格甚至残酷的层层选拔来到理想的精英大学,却带着自我诋毁的污名和愤愤不平的遗憾离开,这其中有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也反映了教育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1.理念滞后:精英教育理念带来不合理的预期和压力长期以来,以筛选精英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内容上不是产出掌握专门技能的劳动者,而是产出与普通劳动者具有不同身份地位的人17。在此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拥有精英大学文凭就意味着可以获取较高的社会地位、较高的收入。相反,“北大学生卖猪肉”就会成为社会的热点新闻。可见,精英化的高等教育理念给名校学子带来了不合理的预期和压力。教育以“苦中苦”来培植打工人的行为习惯,又以“人上人”来刺激学生成为社会精英的情绪与志向18。“985废物”不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