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舞玉门玉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纪实_王新军编.pdf
下载文档

ID:2350308

大小:25.26MB

页数:20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风舞玉门 玉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纪实_王新军编 玉门 玉门市 资源 城市 转型 发展 纪实 新军
策划:雒兴明宋诚书名题字:王新军责任编辑:贾文封面设计:马俊风舞玉门王新军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730030兰州市读者大道 568 号)兰州大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印刷开本 787 毫米1092 毫米 1/16印张 12.75插页 2字数 215 千2013 年 4 月第 1 版2013 年 4 月第 1 次印刷印数:13 000ISBN 978-7-226-04424-7定价:58.00 元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风舞玉门:玉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纪实/王新军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4ISBN 978-7-226-04424-7.风.王.报告文学作品集中国当代.I25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3)第 060761 号序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凭借大汉开疆雄风的律动,玉门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过金戈铁马,见证过烽火狼烟,见证过丝路传奇。还是这片古老的土地,曾用她黑色的乳汁哺育了新中国的现代石油工业,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依然是这片土地,在新世纪之初,又由新中国石油工业摇篮,成功转型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依然是这个玉门,昔日的荒天大漠上,崛起了一颗戈壁明珠。像一个复苏的神话,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今天的玉门已经走出了迁城之困,走过了转型之难,走在了跨越式发展的征途上。玉门近年来的发展是令人振奋的,为当世所瞩目,更是每一个玉门人都能够亲身体会得到的。这样的发展,是全市人民开拓奋进,锐意进取的结果。玉门是曾经诞生过铁人和“铁人精神”的地方,正是这种“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使一代代玉门人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玉门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表现出了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和乐于奉献的国家意识。毫无疑问,今天是玉门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我相信这样的发展,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我们已然确定,那就是:“强工兴市、转型跨越”。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我们将着力打造石油化工、新能源和高载能循环经济“三大基地”,做1强工业经济,为加快转型、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着力建设“百年石油城、“风光能源城”、“生态文明城”,振兴老工业基地,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这个目标是全市上下的共识,也是全市人民的期望,更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我们的责任。在玉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玉门本土成长起来的作家王新军带着感情,深入一线,收集资料,采访当事人,历时半年,完成了这部全景式反映玉门二次创业历程的报告文学 风舞玉门 ,真实地反映了玉门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史实,读来令人振奋。这体现了一个作家对家乡的热爱,更是一个作家面对现实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担当。今天的每一个玉门人,都要牢牢把握住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奋发图强,为推动玉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玉门而努力!本书出版之际,草撰此文,是为序。2012 年 12 月 8 日(作者系中共玉门市委书记)2序二祁连巍巍,疏勒浩浩;悠悠玉门,百年油流;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透过历史的窗棂,玉门这个从远古走来的名字,被一代代玉门人赋予了热情与果敢的文化内涵。这方炽热的土地养育了玉门人,玉门人用行动塑造出了玉门的性格。今天我们所领悟到的玉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是上溯无数代玉门儿女智慧与心血的结晶。玉门人敢于负重,善于攻坚,勇于克难,乐于奉献。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十多万玉门儿女,带着这种豪迈的激情和精神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此举,史当铭记。茫茫大漠,风车林立;风电干将,四海云集;看今朝,戈壁明珠起。在祖国的版图上,玉门是母亲的孩子。在时间的长河里,玉门今天的发展也许只是一朵旖旎的浪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玉门人没有为过去的辉煌沾沾自喜。玉门人正在用脚踏实地的简单理论,诠释3着“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可以套用铁人王进喜说过的那句话这样说:发展才是马克思主义,不发展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今天的玉门,依然迸发着生机,而且是更加蓬勃的生机。今天的玉门,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朝阳一样的活力,是布局更加合理的产业链,是更加清晰的发展思路,是更加靓丽的城市,是人民群众更加幸福无忧的生活。发展中,我们走过了一些不平坦的道路,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难,但所有这些,都被玉门人克服了。这一个个不平凡的脚印,是值得我们回味和牢记的。可佩的是我们自己的作家,在我们迈向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为我们总结了这一切。风舞玉门 这部报告文学,真实地记录了新世纪以来我们走过的这段历程。这是一部重新认识玉门的市情读本,值得每个玉门人去读。这是一本重新定位玉门的教科书,值得每一个想了解玉门的朋友去读。本书付梓之际,新军嘱我作序,时间仓促,草此短文,是为序。2012 年 12 月 16 日(作者系玉门市人民政府市长)4目录上篇抉择第一章玉门与中国石油的古老传说第二章石油城,一个时代的背影第三章搬迁,艰难的抉择第四章争,不争项目和资金不会自己来第五章城市搬迁与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玉门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宋诚的执著第七章玉门的移民中篇重生第八章风语第九章捕风第十章玉门甘肃风电产业的摇篮第十一章玉门借风华丽转身第十二章玉门人追风记第十三章“铁人精神”催生“酒泉速度”第十四章2010,50 年不遇大雪侵袭玉门第十五章“四个不理解”回应“形象工程”论第十六章疏勒河的新子民1下篇跨越第十七章迎接“十二五”第十八章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城市雒兴明如是说第十九章2012,跨越梦想附录一玉门风电大事记附录二玉门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工作大事记后记2上篇一次破蛹而出的转型一次灿烂华丽的新生一个石油的神话啊,玉门一群追风逐日的人我们踏着铁人的足迹我们乘着风光的双翼为共同的理想奋勇前行百年石油城风光能源城生态文明城啊,玉门您是风,您是光,您是祖国的感动为您付出再多也情愿终生强工兴市,转型跨越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责任雒兴明抉择第一章 玉门与中国石油的古老传说一浩浩荡荡的祁连山像一匹烈马,冲出乌鞘岭高耸的樊笼,一路向西狂奔。那飞扬的长鬃火焰样蜿蜒着,跳跃着,与当金山汇合一处,隐入无边的青藏高原之中。就在它群峰林立的褶皱地带巍峨的妖魔山下,钻塔与采油树组成了一片钢铁的丛林。在北面一侧的山坡上,厂房与高楼向北绵延数十公里,住宅楼房连着油井,磕头机日夜不停地转动。这就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这片向着西北方向延伸的土地,就是今天地理意义上的玉门。油城玉门距离汉代玉门关 300 多公里,离清代玉门县旧址 76 公里,它高高地蹲伏在祁连山绵延重叠的余脉上,傍依着白皑皑的雪峰。山谷中那一眼眼油井与山坡上排列开来的一座座工厂,组成了一道雄伟壮丽的风景,见证着油城玉门 70 多年的辉煌。这里是诞生中国第一口陆上油井的地方,是诞生新中国第一个油田的地方;这里是诞生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石油基地的地方,是孕育大庆、长庆、胜利、克拉玛依等众多大油田的地方;这里是养育和繁衍中国现代工业的地方。数十年来,这里一直激荡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石油河从这里冲出祁连山2玉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纪实但在 10 年前,它几乎成了一块弃地。在今天玉门市老市区的油城公园里,耸立着一座长方形的纪念碑,正面的上方,一位面容慈祥的学者面带微笑,炯炯目光注视着向北铺开的城市。他便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先驱、玉门油田的缔造者、著名地质学家孙健初先生。正是他带领勘探队伍,于 1939 年 8 月 11 日,发现了中国陆上第一口工业油井老君庙一号井。老君庙一号井又名“老一井”,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功勋井。今天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正在钻进中的“老一井”。1939 年 3 月 23 日由孙健初确定的第一口井开始人工挖掘,27 日挖至23 米时出油一吨多,5 月 6 日改为顿钻钻进,8 月 11 日钻至 115.51 米时发现 K 层,日产原油 27吨。由此,揭开了开发建设老君庙油田的序幕。3的它,依然耸立于油城公园以南三公里处的石油河畔,与老君庙一起静静聆听着石油河不息的涛声,安详地领受着人们的注视与敬仰。玉门的老君庙,也因此成了中国石油的发祥地。站在高处的山坡上,眼前是大地巨大的裂隙,河水切开地面,露出了地壳表层的些许秘密。这条源于祁连山深处的河,被人们称之为“石油河”,它的水面上,一年四季漂浮着黑得泛红的原油花。老君庙一号井,就在石油河东岸的一处山坡上。当年这口油井是以半人工的方式开挖的,人工洞挖至 23 米处,黑色的石油便流了出来。接着进一步改为顿钻钻进,钻至 115.51 米时发现 K 层,日产原油 27吨,由 此 揭开 了 开 发 建设 老 君 庙 油田的序幕。一 号 井旁 边 的 老 君庙,因 此 成中国石油功勋井老一井石油河畔的老君庙第 一 章玉 门 与 中 国 石 油 的 古 老 传 说4玉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纪实为中国石油人的朝圣之地。这条巨大的石油河谷,也成了中国石油发展的横断面。河谷两侧高高耸峙的山崖底部,密集地分布着一个个狭小而黑暗的洞穴,那就是石油工人最早居住的地方,玉门的第一代石油工人,大多在那些洞穴里住过。沿着这些洞穴向上,是整个中国石油发展的路径,它们是越来越新的磕头机,越来越亮的储油罐,石油人也从谷底的洞穴住进了平房,楼房。看着那些被烟熏火燎的洞穴,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王进喜。这里或许就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吧!新中国成立前,他以一个放牛娃的身份在玉门油矿当小工。新中国成立后,他正式招工到玉门油田,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后来又成长为玉门油田一名优秀的钻井队长。在我开始准备写一本关于家乡玉门的纪实作品的时候,突然陷入了一种沉思,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提笔。在好多个白天,我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拉上窗帘,努力地将自己脑海里关于玉门的记忆与印象一点点搬出来,在内心重新进行解读和诠释。我知道,玉门对我而言是熟悉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我,40 年来几乎没有远离过这片土地。然而真正要将对她的感情诉诸文字的时候,她对我又是那样的陌生,我对她的思绪又是那样繁杂。任何形式的采访,对于写作者来说都只能是走马观花。我曾经十分不认同那种源于某种短暂采访的写作,因为它的确与一个作家的内心体验有着清晰的距离。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不得不这样做了。采访有时候的确是位于油城公园内的孙建初同志纪念碑5抵达现实的最有效途径,我必须用心去重新认识和理解这片对我来说已经十分熟悉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为一种事业奋斗着的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群体。他们在时间的长河里走过的这一段辉煌的日子,注定将一次次感动我。对于故乡的记忆,最早或许并不与石油有关。但在最早接触到的教科书里,当我因为生活在玉门而感到骄傲的时候,玉门的确已经紧紧与石油联系在一起。这或许便是古老玉门崭新的一页。这新一页历史,已经清晰地写在了共和国的史册上。回眸历史,让我们看一看玉门人是如何千辛万苦,历经挫折,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过去走到现在、从今天走向明天。二1939 年 3 月,远在南京的国民政府中央通讯社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发布消息:甘肃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日产原油 27 吨。动荡贫穷的中国,从此甩掉了“无油国”的帽子。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玉门”这个名字走出了汉唐边塞诗,一夜之间蜚声中外。边地玉门,也一跃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大本营。这一事件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被镌刻在了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1938 年,抗日战争正酣之时,由于日本的海上封锁,全国抗战前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油荒”。在国共两党的大力支持下,玉门油田开始了大规模开发建设。1942 年 8月,蒋介石亲临玉门油矿视察。至 1945 年,玉门油田累计生产原油 25.5 万吨,占全国石油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97%。玉门炼制的各种油品,一车一车运往抗战前线,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老一辈的玉门石油人都知道,抗日战争中后钻井台上的王进喜第 一 章玉 门 与 中 国 石 油 的 古 老 传 说6玉门市资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