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1966
1976
地下
文学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1966 1976 的地下文学/杨健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3ISBN 978-7-5098-1997-5 1 杨 中国文学文学史研究1966 1976 I209.7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3)第 004897 号责任编辑:吴 江出版发行: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 6 号院 1 号楼邮 编:100080网 址:经 销:新华书店印 刷:北京中印联印务有限公司开 本:787mm1092mm 1/16字 数:300 千字印 张:20.75印 数:1-8000 册版 次:2013 年 3 月第 1 版 印 次:2013 年 3 月第 1 次印刷 ISBN 978-7-5098-1997-5定 价:38.00 元此书如有印制质量问题,请与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业务部联系电话:010-83072533一个长期缺乏文学艺术,甚至没有正常娱乐生活的漫长时代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扫荡了“旧文化”,开创了无产阶级“新文化”的纪元,冲在最前面的是“红卫兵文艺”和“红卫兵文学”。这种“新文化”出现时,也有片刻的新鲜感,但最终掩盖不了自身的贫乏和苍白。“红卫兵歌谣”折射出“文革”时代的审美标准,最常用的词汇是:老子、杀、砸横蛮、粗野是美,典雅、温文是丑,稚气未脱,又霸气十足。“无产阶级新文化纪元”/2红卫兵文艺的高潮:1967 年夏1968 年秋/8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11话剧舞剧史诗剧/20大联唱:红卫兵组歌/25红卫兵话剧的顶峰之作: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28老红卫兵诗歌创作/32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34目录C O N T E N T S1 9 6 6 1 9 7 6 的 地 下 文 学CHAPTER 第一章 1红卫兵文艺浪潮的兴起引 言/11966-1976的地下文学196619762脱离了政治斗争的红卫兵,做了“逍遥派”、“颓废派”,游山玩水,读书写诗,成为文艺沙龙的雏形。知青下乡后,大城市一片肃静、冷落,留城知青和从乡村逃回的知青在沙龙里重新聚合。司马丽是地下文学悲剧人物画廊中的典型,她在狂狼滔天的社会中绝望挣扎,最后甘于毁灭。在“文化大革命”中,哪一个人心灵深处不曾掀起“九级浪”?1967 年北京文艺沙龙雏形/47黎利等人的文艺沙龙/48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九级浪、逃亡/49食指、多多、芒克、北岛、史铁生、依群代表千百万知青伏在草莽深处,暗暗舔吮身上的创痕。朦胧诗虚无缥缈、纯洁稚弱,经不起现实阳光的照晒。这是知青们的心理需求.固守自己美妙的童话世界。大量下乡知青逃回城里,或各寻出路;而城市知青则尽可能躲在避“风”的地方。现实的严酷是“童话”存在的充足理由。随着 1974年政治局势的严峻,“童声”合唱很快消失。精神“教唆犯”赵一凡与新诗歌运动/54灰皮书、黄皮书、手抄本/56新诗歌第一人:郭路生与相信未来/58小组的覆没及郭世英之死/61形式革命第一人:依群/65知青“幼稚病”与童话诗/67最初的地下文艺沙龙李坚持、黎利地下沙龙(19671970)CHAPTER 第二章 2CHAPTER 第三章 3从郭路生、依群到童话诗的泡灭赵一凡地下沙龙(19701973)目 录3 1971 年夏,岳重读着芒克的一句诗,像吃了甜甜的东西。1972 年春,多多反复地看岳重的一首诗,不但不解其文,反而感到这首诗深深地侵犯了他。诗,不应当是这样写的。他对它有气!1973 年起,多多和芒克相约每年年底像决斗时交换手枪一样,交换一册诗集。徐浩渊和她的沙龙/72白洋淀诗群三主将/73诗歌的“决斗”/75黄金时期的结束寒流袭来/79知青歌曲是知青上山下乡真实生活的写照,是他们在清苦岁月中的自娱。知青歌曲前期多表达悲壮、凄婉的思乡情绪,后期更多是对生活的幻灭感。上山下乡的艰苦岁月,浸透了知青的青春血泪。知青悲歌是在那段岁月中用真诚的心灵谱写的。上山下乡清苦生活的自娱 知青歌曲/83南京知青之歌案始末/86“火车,火车,慢些走!”知青离乡曲/94“世上人,讥笑我,精神病患者”知青悲歌/96“请你忘记我”知青情歌/100CHAPTER 第四章 4CHAPTER 第五章 5黄金时期与“白洋淀诗群”的产床徐浩渊地下沙龙(19721974)“知青歌曲”的泛滥1966-1976的地下文学196619764知识青年大量入伍,军队中也出现了许多知青文艺圈子,不同城市的知青分帮聚合,交流手抄本小说、诗歌。当时的女兵的诗作中,最时髦的题材是“海”。海给予她们梦想的天地,成为自由、青春、乌托邦的象征和寄托。西安第二军医大学文学沙龙/104女兵之作/107 1969 年后,知青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理论争辩,造成朋友圈子的冲突、瓦解和重整。从长诗决裂前进和生活三部曲中可以窥见知青内部的分裂和蜕变过程。“怀疑派”的诗基调是灰色的,仿佛更长的诗全是废话,一刀下去就要见血。有时,他们又显得怒气冲冲、心烦意躁。对下乡知青来说,丢弃了“旗帜”、“口号”,他们将一贫如洗,那将是一种可怕的境地,他们唯一可行的只有固守、等待、憧憬下去。小说 波动是知青部落内部世界的揭秘之作,处处表现出“优雅”和“粗暴”的强烈对比。决裂前进、生活三部曲知青群体裂变、蜕变/111反叛的诗歌与诗歌的反叛/122从黑暗和血泊中升起的星光 知青小说波动/125马背诗篇内蒙古牧区知青文学创作/131“文革”中旧体诗词被视为封建黑货,列入扫荡对象之列,但有人不顾文网密织,反其道行之,把旧体诗词作为打破八股的高雅艺术手段。九一三事件和陈毅逝世,促进了全CHAPTER 第六章 6CHAPTER 第七章 7军中地下文学活动知青文学CHAPTER 第八章 8旧体诗词在“文革”中的复兴目 录5国范围的旧体诗写作和传抄。在五七干校进行改造、阅尽兴亡后的诗人,所发之声大致凄楚苍凉;也有的诗人更加倔傲,不屈不挠。他们的诗作记录了当时真实的思想感情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149成年知识分子们的地下诗作/152两个事件与手抄旧体诗的流行/162一个写旧体诗词的知青圈子/169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在“文革”中共同经历了一段曲折、艰辛的心路历程。父子二人先后踏上了地下诗歌的创作之路。曾被誉为“时代歌手和号角”的郭小川,在运动中被监禁、打骂、剥夺了写诗的权利,满腔忠诚被视为粪土。经过漫长的反思、磨炼,郭小川终于一拳打碎了心牢,1975年写下“文革”十年中最负盛名的地下诗歌: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手抄本的作品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如果你不在每一个字上浇注你的血泪,那它就根本不值得别人去抄写和传诵。送给毛泽东的红苹果:誓言/183疾风暴雨中的郭小川/189“坚持派”的代表作大雁 致郭小梅、郭小惠/193埋在坝下的诗篇:团泊洼的秋天、秋歌/197“我就是因为不会给他们磕头下跪才落得今天这个下场!以后,我还要凭着这点骨气活下去!”陶铸“爸爸变了棚中牛,今日又变家中马。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流沙河“如果说我是罪人,那么,这样的罪人越多,人民越少受罪。”张志新“重上战场我亦难”圈禁中的诗人陶铸/203CHAPTER 第九章 9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对床夜雨CHAPTER 第十章 10监禁文学的诗人群像1966-1976的地下文学196619766独树一帜的流沙河/206悬崖边的树:“胡风集团”分子曾卓、牛汉的命运及诗作/210“升华起来吧,我的诗行!”/212张志新:谁之罪、致爱人曾真的信/222 1974 年在“批林批孔”的大局面下,一场全国范围对地下文学的围剿开始了。各地公安机关奉命查抄手抄本,追查来源。在围剿中,许多“现行反革命分子”、“利用小说反党”的活动被清查出来。仿佛秋末的寒蝉,文化沙龙纷纷解体,文学知青分散隐伏,地下文学的冬眠期开始了。山雨欲来风满楼/228九级浪作者毕汝协的“漏网”/230“第四国际反革命集团”案/231张扬与第二次握手/234“文革”时代社会舆论讳言爱情,甚至抹煞两性区别,把男女关系简化为“同志”、“战友”,试图用政治观念消解两性关系。在爱情题材方面,地下文学中突入禁区没有丝毫犹豫。它们大多有着一种幽郁之美,这是那一代人对爱情生活的特有体验。焚书的结果,使旧言情小说以手抄本方式流传开来,真是始料未及。禁区“文革”中的爱情文学/246地下文学对爱情禁区的突破/247性文学与性意识的萌动:曼娜回忆录、少女的心/251旧小说的浮起:塔里的女人/253CHAPTER 第十一章 11CHAPTER 第十二章 121974年江青集团对地下文学的围剿爱情文学与性文学目 录7“文革”是一个荒诞的年代,荒诞是讽刺和笑料的制造器。“文革”中大量笑话涌现出来,广泛流传。“文革”中流布最广的故事当属梅花党和一双绣花鞋。“文革”中的笑话/256血的锁链、梅花党、一双绣花鞋/259“文革”后幸存的原北京市公安局长说:我要是知道我建的这座监狱是关押我自己的话,一定会把它建得更好一些。李英儒创造了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监狱里写出了两部长篇小说,合计百万字。李锐在秦城监狱用紫药水进行写作,狱中诗作后来结集出版,名为龙胆紫集。李英儒:八年秦城,两部长篇/264狱中吟 李锐与龙胆紫集/277“赤县山崩擎柱铁,黄钟玉毁扶轮月。民族魂,大地不能埋,海难灭!”陈明远“人民的眼泪是封锁不住的,一只手岂能把十六亿双眼睛尽遮!当心!它们全是熔化了的铅弹,冲出来就能洞穿你们的心窝!”郭小林“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北岛一月的哀思和愤怒/284CHAPTER 第十三章 13民间口头文学CHAPTER 第十四章 14“文革”中的秦城监狱秘密写作CHAPTER 第十五章 15丙辰清明天安门运动前前后后1966-1976的地下文学196619768所谓的“周总理遗言”/291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见闻/293清明节后地上文学与地下文学的斗争/301丙辰狱中诗作/303尾 声/307未完的结局/309后 记/315参考书目/317引 言“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十分黑暗的时期。“文革”中公开的文学在总体上是一种“遵命文学”。在政治上“突出阶级斗争,突出路线斗争,突出同走资派斗争”;艺术上依据“三突出”的创作公式塑造“反潮流”的英雄,或人为制造偶像,或图解政治,或歪曲历史真实。如朝霞(丛刊)上刊登的序曲等中短篇小说,以及戏剧战船台、风华正茂,电影决裂、欢腾的小凉河;长诗西沙之战等。即使是较好一些的作品,也难免进行赤裸裸的说教,被政治风向左右,带有极左色彩,如牛田洋、金光大道等。吉林省五院校 1983 年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称为“一个没有诗歌、没有小说、没有散文、没有文学批评”的黑暗萧条时期。河南 12 所院校l988 年合编的19491988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序中说:“文革十年,文艺领域变成了一片白地,当然没有什么可选”。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朱寨主编 1987 年出版)引言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可以说没有文学思潮,只有打着文学旗号的反动的政治喧嚣。”它们共同否定了十年“遵命文学”,却又不同程度地忽略了“文革”十年中在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下一直涌动着的人民大众的文学潜流。这就是与“遵命文学”对峙的“地下文学”。地下文学特指发生在“文革”期间,由民众在民间创作的,反映“文革”社会生活本质真实的作品。无论作者站在何种立场,属于哪个集团、派别,其作品能真实反映出“文革”生活的某一侧面,创作于民间,流行于民间,这种创作活动,都可归于地下文学的范畴。地下文学运动的发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1966 年 5 月1969 年 4 月。这是“文革”全面动乱、内战时期。1969 年 4 月党的九大召开,形成了新的党和国家领导层后,红卫兵组织被解散,并强制分配下乡。干1966-1976的地下文学196619762部下放“五七干校”。中央领导层的所谓“右派集团”被驱赶离京,下放三线。社会秩序逐步转入了稳定有秩序时期。在此之前的两年运动时期,主要以极左的红卫兵文艺活动为地下文学的主导。1969 年 4 月1971 年“九一三事件”。全国进入斗、批、改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