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发展范式转型下公园城市...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_王曼曼.pdf
下载文档

ID:2349867

大小:1.04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城市 发展 范式 转型 公园 研究 南京市 江宁 王曼曼
书书书2023 年第 02 期总第 296 期福建建筑Fujia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No 022023Vol296城市发展范式转型下公园城市的实践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王曼曼1刘斐2青雨馨2(1.杭州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2.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0)摘要: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内涵的演进,为我国城镇化实现低碳绿色新发展开辟了路径。以公园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路径的转变,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新模式,是江宁公园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基于此,在明确建设指标的前提下,遵循从宏观格局到微观营造,从空间布置到内涵提升的逻辑,从公园格局、公园体系、公园品质、公园形态四方面构建江宁公园城市建设策略,最终细化出六类行动落地计划。研究表明,江宁形成了境、城、园、人四个层面的公园城市建设框架,创造性地探索了 POD(以公园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实践,为 EOD(以生态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在城乡规划领域的运用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关键词:公园城市;POD;城乡人居环境;城市发展路径;绿色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6135(2023)02 0001 06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park city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paradigm Case of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WANG Manman1LIU Fei2QING Yuxin2(1 Hangzho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Hangzhou 310000;2 Hangzhou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Academy,Hangzhou 310000)Abstract:Park city i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which points out the path for a new low carb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China s urbanization.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ark city in Jiangning is to promote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path and form a n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Based on this,under the premise of clarifyingthe index of the park city,the research logic followed by this paper is from macroscopic pattern to microscopic construction,from spatial ar-rangement to connotation improvement.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Jiangning park city includes four aspects:park patterns,park systems,park quality and park forms,and six types of action plan are further refined.This paper shows that Jiangning has formed a park city con-struction framework at four levels:environment,city,park and people,and creatively explored the practice path of POD(park oriented de-velopment)mode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ark city.This provides directions and idea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OD(ecology oriented develop-ment)model in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ield.Keywords:Park city;POD;Urban and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Urban development path;Green development作者简介:王曼曼(1991),女,工程师。E-mail:wangmm0302163 com收稿日期:2022 06 170引言“公园城市”概念缘起于习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的讲话。至 2021 年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时,成都已进行多轮理论探索和建设实践,形成“人、境、城、业”四大内涵总揽的公园城市建设样板。随着成都实践的深入,公园城市作为一种新发展理念,被逐步广泛地运用到规划之中。但城镇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成都模式无法完全契合其他地区公园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公园城市的建设路径和实践经验做更广泛的探讨和总结。1公园城市:城市发展范式的转型和创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溯源。基于对快速发展积累的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 2 福建建筑2023 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了我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道路1。在此背景下,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是生态文明引领下城市发展内涵的演进,为我国城镇化实现低碳绿色新发展开辟了路径2。继承且又有别于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及森林城市等规划实践,公园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绿化空间增补,而是强调以“公”为核心,建设公开、公有、公平的品质生态环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3。以公园体系规划格局构建(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公园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这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首先,在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的城镇化中后期,公园城市摒弃以投资驱动和建设扩张为主线的城市开发模式,打破“建设优先、绿地填空”的规划惯性,通过绿色网络、绿色廊道、立体绿化等开放空间4,构建城市发展的基底和框架,营造公园化的生活、生产场景;同时,整合郊野生态资源和乡村空间,控制城市开发边界和规模,最终形成园城相融共进的发展形态。其次,公园城市探索创新“公园+”空间组织模式,弱化城园边界,以“EOD+TOD 理念”,规划公园联合轨道站点带动周边土地资源一体化开发,以现代功能赋能公园,建设未来公园社区、公园街区和公园园区,推动公园从传统单一的游憩场所向复合功能、多维价值的城市触媒转变。基于此,通过公园城市建设,推动存量更新和增量提质,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江宁公园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本文以“城乡一体、城园共生”为理念,从“生境”“营城”“优园”“聚人”四方面,构建江宁公园城市建设策略。其中“生境”即构建全域生态保护利用格局,“营城”即重塑公园绿地新体系。前者强调以新的生态价值观识别重要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为后者公园体系的确立提供前提和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优园”策略基于人的尺度,聚焦公园,进行细节营造和内涵提升;“聚人”策略面向人的体验,探讨多元公园场景的营建,两种策略共同着力提升公园品质和塑造公园形态。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到内涵、从建园到冶园,本文围绕公园格局、公园体系、公园品质和公园形态形成最终研究框架(图 1),以期对城市发展范式转型驱动下的江宁公园城市的建设实践做深入而全面探讨。图 1研究框架2江宁建设公园城市的基础和现状2.1江宁建设公园城市的基础和挑战江宁区隶属南京市,其行政面积、建设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在南京市下辖区县中均居首位,是南京市枢纽门户和先进制造业重地。江宁区生态本底和资源禀赋优越,在推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1.1江宁建设公园城市的基础条件江宁区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等多种地形类型,境内水系发达,外秦淮河纵贯南北,五湖点缀,水域形态丰富。全域林木覆盖率在 30%以上,田园广泛分布于城乡片区之间,形成“六山拱卫、一水环绕、田林密布”的生态空间格局。江宁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果。以“五朵金花”为起点,打响美丽乡村品牌,江宁现有 17 个中国最美乡村,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为 100%;以“旅游+”推动全域旅游,加快绿色转型发展,进行生态修复,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最美县城”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1.2江宁建设公园城市面临的挑战虽有生态基底和实践成效的优势,但从宏观层面看,江宁建设公园城市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在定位和布局方面,表现为“有风景和品牌,缺协同和联动”。江宁郊野地带风景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度假区、国家级景区和美丽乡村等“金名片”,但城区公园绿地和景观地标整体品质不高,亮点不多。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中心城区以百家湖、九龙湖等为代表的大型开敞绿地呈孤岛式内向发展,山麓、水岸被地产和商业项目封闭阻断(图 2),无法与绿道连接形成完整连续的慢行体系,也难以与郊野公园形成空间联动。2023 年 02 期 总第 296 期王曼曼,刘斐,青雨馨城市发展范式转型下公园城市的实践研究 3 其次,在功能和品质方面,表现为“有公园和设施,缺品质和赋能”。江宁公园绿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老城区公共绿地较少,公园建设年代久远,设施配套和管理维护较差(图 3)。而新片区的公园与周边用地的连接和互动不强,难以成为城市片区发展的催化剂和兴奋点。图 2百家湖公园水岸被居住区占有图 3老城区石羊公园设施维护较差2.2江宁公园绿地现状评估对江宁中心城区约 52 处公园、广场及开敞公共绿地进行质性和量化的体检评估。评估发现,江宁区以大型综合公园和滨水绿地为骨架的公园绿地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以秦淮河、外港河、中心河为主导的滨水碧道系统规划建设逐步成熟,使用体验较好。但主城区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图 4),东山老城区、外港河两岸公园服务能力较强,百家湖以西片区、上坊地区、天景山地区等居住组团人口密度高,社区公园少,公共绿地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此外,由于高等院校、总部基地和产业园区数量较多,园城分离的现象较为普遍,绿地断裂、阻隔特征明显(图 5);公园设计缺少场所记忆、文化记忆和社区记忆符号,主题公园缺少主题表达,呈现“十园一面”格局。图 4公园服务能力综合评价图 5步行尺度下道路可达性分析3江宁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策略3.1公园目标:江宁公园城市建设目标和指标以建设淳美活力公园城市,形成现代化公园城市建设新范式为目标,借鉴新加坡、伦敦国际公园城市案例和国内低碳城市、园林城市以及成都公园城市等 4 福建建筑2023 年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围绕“生境、营城、优园、聚人”四大策略,建构江宁公园城市建设指标,形成由四类指标组成的易获得、可检验、特色化的指标体系(表1),并进一步围绕目标和指标,展开公园城市建设策略。表 1江宁公园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类别指标项2025 年目标值2035 年目标值境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14 818自然湿地保护率69%80%矿山环境治理率45 4%50%污染地块治理、修复达标率100%100%裸露地面防尘覆盖和绿化覆盖达标率100%100%地表水优于 III 类水质达标率80%90%全区森林覆盖率35%40%城公园、绿地、绿道 300m 服务半径覆盖率80%90%立体绿化/垂直绿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