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看自己:现代症的心理解剖
柯晗
自己
现代
心理
解剖
看自己:现代症的心理解剖柯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0-01ISBN:9787111549086目录推荐第一章拥抱内在的小孩氏名认同缺失彼得潘症候群进食孤独恐惧味觉与本我唯有食欲与心不可掩饰名为“我”的鬼心的房间和安全依赖拖延症的真相倾倒众生的抑郁无法摆脱的白日梦逃离自己的人生第二章于万千联结中认识自己饲育忧虑从物质依存症到断舍离强迫症身处数码自恋的时代偶像投射误会恋爱依存没有欲望的年轻人爱情不是精确匹配的游戏无法兼爱的人类弹幕上瘾第三章在自我与现实间达成一个平衡外向迷信苦难崇拜贩卖狂热害怕争执、羞于发怒衰老幻觉理智与情感与怪兽网络镜中自我成瘾(Looking-glassaholism)这真的是个看脸的世界吗?性别差异真的存在吗?跋推荐科学研究表明,幸福人生的秘诀在于“不拧巴”。在这本书里,柯晗将心理学的智慧溶入到细腻的文字中,完美地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许多时候,我们的种种问题之所以令人苦恼,恰恰是因为我们把它们当成了“问题”。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接纳并欣赏自己原本的样子,许多心结便会迎刃而解。可以说,本书是一本幸福生活的行动指南。心理学科普作者沉默的马大爷讲“心理”的时候,人们容易将精神和生理割裂开来要么太生物,要么太精神。美少女柯晗的知识结构刚刚好,有神经科学有精神心理,居然还通俗易懂。简单心理创始人简里里柯晗是位科学家,也曾任职漫画杂志主编、心理咨询师,还是日本小说与童书译者。这种对大众认知和文学性的关注,让她这些关于心理和自我成长的文章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味道,还十分关切现实。她会写都市人的“物质依存”和“断舍离强迫症”,解释在不断刷朋友圈的强迫动作背后,是人的自恋需求。读爱上不完美的自己,会觉得它是一本由活生生的真人写的科普书,有讲解,更有讲述。它是一本可以伴人入眠的枕边书。记者、专栏作家淡豹拿起这本书,就像回到了一个个和柯晗聊天的下午。有一搭没一搭地分享家长里短,然后得知这些故事与最前沿的心理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幽默的心理学家讲起八卦来也是很毒舌的!城市画报杨凡在我认识的女孩里,没见过一个像柯晗这么脆弱、又像柯晗这么坚强的了。学习心理学的女孩很多,但像柯晗这样的弥足珍贵:她勇敢地凝视自己和他人的伤口,尽最大的努力给出了解决之道。希望你读完这本书,也像现在的柯晗一样,健康、热诚、快乐。作家方悄悄第一章拥抱内在的小孩你的一切不被主流价值认同的情绪反应一点儿错也没有。错的不是你,而是不愿自我接纳的那个内在孱弱的小孩儿。氏名认同缺失所有古老的说法都将名字当成咒文的一种,一旦被命名,便被束缚、控制,打回原形。有人一生拒绝认同它,挣扎痛苦,也从未真正好好看过被命名的自己。曾经见过一个网络话题,是让大家发泄自己对名字的怨恨。本来打算上前凑热闹,想想心虚地算了。尽管确实曾为自己的名字羞耻长达十几年,但事实上,我有个算得上相当好听的名字,如果叫这样的名字也敢谈怨念,多少会被认为是来砸场或晒命吧。可我真心实意地,为自己的名字羞耻过。出于安全的需要,人们趋向与群体的选择保持一致。这是个再常见不过的社会学概念:从众。不与大部分人保持一致的选择被视为危险,容易被攻击。这个现象在小孩子当中表现得更加不加掩饰。仔细回忆起来就会发现,小时候被大家挑出来欺负、嘲弄的孩子多半是因为某些方面与大部分人不同:反应较慢,有些脏,特别闷,甚至特别漂亮,或者更加微小的名字的读写有些特殊。以我自己来说,“柯晗”这个名字就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被嘲弄过。小学时,男生们管我叫“蝌蚪”。当他们从我身边跑过,就用一种极尽戏谑鄙夷的神情扭起五官,捏着声音喊“小蝌蚪”。他们用声音语言神态氛围用一切力量往我身上施法,让我变成路边阴沟里黑色绒软的球状小生物。他们成功了。上初中后,男生开始发育,进入青春期,暴躁盲目,恨不得一夜之间历尽沧桑成为大人,同时变得不好意思再起小学生水准的直白毫无想象力的绰号。但我与名字的平静关系没有维持多久。当课文上到木兰辞,他们找到了对我这个不太大众的名字表达意见的方式木兰辞中的新词“可汗”,念作四声和二声,和我的名字读音很像。于是他们在不停地和我进行角色扮演,三五成群跑到我面前,喊我做大王。上课时念课文,念到这句便有几个拔高的声音,硬把这句念成“柯晗大点兵”。我那时还是懦弱的、从众的、渴望被了解却不希望被特别关注的女孩,为此感到特别恐慌无助,不知如何才能令自己不总被关注。只能幻想自己的名字变成别的。自己的名字不能表达自己,我想这便是人们使用笔名的初衷。也许不能怪人们对自己的名字诸多挑剔,因为名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主宰不熟悉的人对名字背后人的看法。当一个人名呈现在我们面前,即使没有见过这个人,即使并非自愿,我们也已经在大脑中描画出一幅包含性别、年龄、种族等诸多特征的图景。而这幅先入为主的画面影响我们对名字背后的人的判断程度之深,恐怕令我们自己都吃惊。2004年,芝加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两名经济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向波士顿和芝加哥寄送了上千份简历,这些简历一部分被署上典型的白人名字,比如Emily或Greg,另一部分则被署上听上去很像黑人的名字,比如Jamal,Lakisha。结果发现,被署上白人名字的简历接到用人单位联系的可能性比黑人名字的简历高出50%。类似令人沮丧的结果也出现在性别类的研究上。研究者同样准备了一模一样的简历,不同的是一部分署上典型的女性名字,而另一部分则署上典型的男性名字。他们将这些简历送往238名心理学家手中,请他们评估雇佣这些简历背后人的可能性。结果发现,无论这些心理学家是男还是女,他们都显著偏爱署名为男性的简历。左右人们偏见的不仅是名字的拼写,甚至还有名字拼读的难易度。研究发现,在进行政治投票时,人们对名字好念的候选人评价更高。为了进一步探索姓名拼读难易度和世俗成功之间的联系,研究者还随机调取了一份美国律师事务所的名单,他们发现相比名字难念的律师,名字好读的律师更可能升到更高的职位。这样看来,明星更改艺名的重要性似乎确实有一些依据。在无关紧要的场合,名字所代表的时代特征还会被我们用于判断年龄,比如近两年我们常见的日本流行儿童姓名,再过十年甚至更久,这些孩子就会被人通过姓名推断出大致的出生时间。我们投射在名字上而产生的这些效应,源于我们对名字后面的那个人的期待,更深入一点来说,它源于我们大脑各种直接、间接的过去经验堆积而成的刻板印象,即偏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单枪匹马无法战胜人类意志的懒惰。与其他刻板印象相同,名字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也会随着对名字背后人的深入了解而被抹去。存在于名字上的性别和种族的偏见,归根到底是源于性别和种族歧视的存在,解决的根本办法只有穷尽此生努力让这些可悲的偏见渐渐消除。我曾译过角田光代的散文集礼物中一篇关于名字的短文,她认为,名字是身体之表,当名字被呼响,命运就会被它所引导。听起来很浪漫,从名字拥有的力量来看,似乎也有些道理,但还是太软弱了些。就像这世上那么多人,使用一个与本名相距千里的代号,作为网名等。我们并非艺人,却自觉进入包装的囹圄。这个囹圄就是“自己”。过去有个女同学令我印象深刻。她姓一个比我的姓冷僻得多的姓氏,以及笔画繁多的名字:博谦。她同样受到男生们的攻击。找不到谐音,他们还可以攻击这个名字难认和难写。但她本人看起来却并不很在意。在我印象中,她有着倔强的好看面孔,每次介绍自己的名字,她都清晰地重复:因为爸爸希望我博学又谦虚。这份坚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生而为人要承受的束缚远远不止名字,相比加诸肉体和精神疾病上的污名,名字所带来的不便大概是最容易主动摆脱的了接受它,像接受自己与大部分人相同或不太相同的身体、面貌、想法、过去一样;或改变它,像摆脱付诸自己身上令自己不便的惰性或偏见一样。所有古老的说法都将名字当成咒文的一种,一旦被命名,便被束缚、控制,打回原形。有人一生拒绝认同它,挣扎痛苦,也从未真正好好看过被命名的自己。彼得潘症候群他们把自己心理定格在小时候而不肯长大,发展到了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我就是不想长大”“如果变成大人,我就不是我了。”你总能遇到一两个会这样说的人,或者,那就是你自己。有几个关于青春期的大众描述,是我始终不能理解的,其中之一就是称少年们“不想长大”。我对于这个说法的困惑由来已久,并非只是现在作为成人的不以为然。从小时候开始,看见电视里少年演员们拿腔拿调做青春状感慨:真不想长大啊!我就一丁点儿也无法产生共鸣。勉强看下去这些电视剧的原因,更多是出于维护“为数不多的似乎为自己存在的东西”的心理,说不上有多喜欢。小少年,总觉得世界对自己的关注太少,一不小心就要消失了。我自己从来就在持续地盼望长大,12岁盼着长到可以被选为美少女战士或灵界侦探的14岁14岁才发现既不可能长出美少女战士的大胸长腿,也没获得任何超能力接着盼着天下无敌的17岁;到了19岁,稍微忐忑起2字开头的世界,可一旦跨进去马上又开始期待完美的28岁,28岁之后,还会期待数字看起来很帅的33岁。有一部有点年头的美国电影女孩梦三十(13 going on 30),说一个太不起眼的女孩儿因为强烈地期待自己快点离开蓬头垢面的青春期,真的一夜之间变成了三十岁熟女。三十岁!一点儿东亚文化所恋恋不舍的青春的尾巴也没留下,直接蹦到了被我们蔑为“豆腐渣”的三十岁。虽然故事并非讨论少年盼望长大的心思,而且女主角“不费吹灰之力就跨过所有该经历的努力”这点也十分糊弄人,但这部电影总算叫我放下心来:原来也有许多人像我一样期待长大。至于自己为什么不能同意“不想长大”的心情,我一直没有细想。直到读到台湾作家骆以军在散文集我爱罗的其中一篇。那里面讲到一个日夜颠倒的女孩儿,“过着每天坐在酒吧等天亮的日子”。某日她如常喝醉在小巷呕吐,看见一群晨起的老人,意识到他们已经开始新的一天,而自己“还留在昨夜”。即使第二天醒来,也依旧身处新一天的“昨夜”。多么恐怖,永远留在昨夜,在连绵不断的日历上,仿佛总是丢失了一天。“不长大”在我看来,就是像这样被时间抛弃,一种近乎恐怖的遗憾。但确实有一群人宁愿永远留在昨夜。“彼得潘症候群”并非正式列入诊断标准的精神问题,它主要是由一些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或流行心理学的学者们对某一类共同特征的总结。它顾名思义来源于童话彼得潘中那个为了飞翔、为了能去梦乐园而拒绝长大、宁愿永远留在少年时的小飞侠彼得潘。与这个永远年少的形象相对应,彼得潘症候群的比较典型的特征包括:厌恶承担责任,经常或明或暗地表明不想长大,对重复的生活秩序很容易厌倦,持续追求刺激,很难长时间停留在一段关系里,不停更换更年轻的伴侣,或总是更换职场,有严重的工作适应问题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被观察到有彼得潘症候群的人群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一些观点认为,导致彼得潘症候群的是童年时家庭的过度保护,以及家庭和教育环境疏于传授必要的社会化技能,以致于他们认为“成人世界”是腐坏而有问题的,只有孩童或青春期时期才高尚闪光。这些观点也认为,由此带来的对成长的不适应,进一步造成了他们的焦虑和低自信。因为缺乏控制能力,才不断更换新伴侣,并倾向越来越年轻的伴侣。因为年轻的伴侣更少要求计划未来,不需要承担共同成长和规划人生的责任。这种低自信,也可能以自负的这种一体两面的形式呈现。有彼得潘,自然就有温蒂。这些流行心理学的总结中亦提到了经常和彼得潘症候群的男性一同出现的“温蒂症候群”女性。她们站在这些彼得潘背后,通常是他们的伴侣,为了维持这段关系,而承担了过多关系中的责任。尽管并非精神问题,但值得警惕的是,彼得潘症候群的人通常都认为有问题的是外界环境,是这个社会,而很难意识到自己也许也需要改进。为何临床工作者和一些参与的学者一致指出这种症状在男性身上更加突出,我想也许与父权社会的文化建构有关。尽管性别平等存在于地球上的一些地方,当下人类社会依然以父权为主导。崇男的文化下,对男生的养育很容易出现不易察觉的过度保护,两性角色刻板印象的传递,也会让孩子失去理解他人与自我之丰富的柔软思维,导致自我意识模糊萎缩,有时则反向发展,变成自我膨胀。回到不想长大与期待长大之争,我总想起前几年夏天曾一度联系的一个小女孩。那年夏天我作为心理咨询师,参加了某基金会组织的一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