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源节约型社会监测评价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349388

大小:3.46MB

页数:17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资源 节约 社会 监测 评价 研究
I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监测评价监测评价研究研究 朱孔来 王如燕 著 书书书图 书 在 版 编 目()数 据资 源 节 约 型 社 会 监 测 评 价 研 究朱 孔 来,王 如 燕 著 成 都:西南 财 经 大 学 出 版 社,资 朱 王 资 源 利 用 监 测 中 国资 源 利 用 评 价 中 国 中 国 版 本 图 书 馆数 据 核 字()第号资 源 节 约 型 社 会 监 测 评 价 研 究朱 孔 来王 如 燕著责 任 编 辑:孙婧助 理 编 辑:涂 洪 波封 面 设 计:穆 志 坚责 任 印 制:封 俊 川出 版 发 行 西 南 财 经 大 学 出 版 社(四 川 省 成 都 市 光 华 村 街号)网 址:电 子 邮 件 邮 政 编 码电 话 印 刷 郫 县 犀 浦 印 刷 厂成 品 尺 寸 印 张 字 数千 字版 次年月 第版印 次年月 第次 印 刷书 号 定 价 元版 权 所 有,翻 印 必 究。如 有 印 刷、装 订 等 差 错,可 向 本 社 营 销 部 调 换。内容提内容提要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高速增长,但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高消耗基础上的,我们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今后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瓶颈”制约。鉴于我国资源紧缺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实矛盾,面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趋势,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衡量标准,研究相应的监测评价办法,不仅是量化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本内容,是评判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绩效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政府明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同时帮助决策者和公众了解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的有效信息,尤其是通过监测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校正发展方向,是政府科学决策必不可少的环节和依据。本书是笔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衡量标准及监测评价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在阐释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系统结构;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基本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确定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衡量标准及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综合评价方法;搜集相应数据,对我国及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进行了实际评价,对山东省 17 市进行了聚类分析,与环渤海经济圈中其他省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前存在问题,同时对山东省循环经济预警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规建设和行政执法、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对策建议。本项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点有:(1)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资源节约型社会基本特征、资源节约型社会构成要素及系统结构等的理论分析有创新,丰富和完善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体系;(2)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同步选择敏感性指标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是研究方法的创新;(3)首次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衡量标准和所需指标数据的采集和测算方法。实施该项成果,通过对不同区域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监测,可以及时找出该区域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有利于政府朝着经济集约增长的方向制定相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宏观管理的质量,尤其是对不同区域之间建设进程的相互比较,可以找出相互之间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政府的宏观管理,对促进我国各地区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目 录录 内容提要.II 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 1.2.1 国外研究现状.2 1.2.2 国内研究现状.4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7 1.3.1 研究内容.7 1.3.2 研究思路.8 1.3.3 研究方法.9 第二章第二章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关理论问题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关理论问题.11 2.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11 2.1.1 资源的概念.11 2.1.2“节约”的内涵和“社会”的定义.12 2.1.3 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解析.12 2.1.4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框架体系.13 2.1.5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流程框架体系.14 2.2 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关系.14 2.2.1 资源节约型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属性.15 2.2.2 资源节约型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17 2.2.3 资源节约型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容构建.19 2.3 资源节约型社会与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关系.20 2.3.1 资源节约型社会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20 2.3.2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关系.20 第三章第三章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成要素和系统结构分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成要素和系统结构分析.23 3.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条件.23 3.1.1 自然资源状况.23 3.1.2 经济基础概况.29 3.1.3 社会发展条件.30 3.2 目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方面存在的不足.31 3.3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34 3.4 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结构分析.36 3.4.1 系统分析的概念.36 3.4.2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系统结构.37 第四章第四章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51 4.1 构建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及方法.52 4.1.1 指标体系的定义.52 4.1.2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53 4.1.3 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54 4.2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55 4.2.1 总目标的系统分解.55 4.2.2 预选指标体系的建立.55 4.2.3 筛选指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57 4.3 单个指标分析.59 4.3.1 资源节约子系统.59 4.3.2 社会发展子系统.61 4.3.3 经济发展子系统.62 4.3.4 科技支持子系统.62 4.3.5 环境保护子系统.63 4.4 选择敏感性指标建立监测预警指标体系.64 4.4.1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预警体系的意义.64 4.4.2 资源节约型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65 第五章第五章 资源节约型社会衡量标准资源节约型社会衡量标准.67 5.1 资源节约型社会衡量标准制定的基础行为、制度和观念19.67 5.1.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行为.67 5.1.2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制度18.69 5.1.3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观念.71 5.2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衡量标准制定的依据.73 5.3 资源节约型社会单项指标数量静态标准的确定.74 5.4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单项指标动态标准的确定进程指数法.80 5.4.1 方案设计.81 5.4.2 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测算与分析.84 5.4.3 结论.88 第六章第六章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的综合评价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的综合评价.89 6.1 资源节约与经济的关系评价.89 6.1.1 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分析.89 6.1.2 节约行为对资源的影响分析.91 6.2 相关综合评价理论16.91 6.2.1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方法.92 6.2.2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93 6.3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以全国为例.94 6.3.1 数据的无量纲或标准化处理.95 6.3.2 计算 5 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95 6.3.3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得分.100 6.4 资源节约型社会预警.102 6.4.1 预警指标权重确定.102 6.4.2 预警警限的确定.108 6.4.3 预警系统检验与系统运行预测.108 第七章第七章 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的实证分析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的实证分析.110 7.1 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情况.110 7.2 以山东省为例,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112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12 7.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115 7.3 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第三阶段详细评价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121 7.3.1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简介27.121 7.3.2 隶属度评判矩阵的构造.122 7.3.3 隶属权重向量的构造.127 7.3.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128 7.3.5 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基本特征总结.130 7.4 山东省 17 市资源节约评价.131 7.4.1 自组织网络的基本结构和算法简介.131 7.4.2 基于神经网络的山东省 17 市聚类.132 7.4.3 运用 Matlab 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 Kohonen 网络模型26.135 7.5 山东省与环渤海经济圈中其他省市资源节约状态的比较分析.136 7.5.1 环渤海五省市资源节约状态的模糊综合评判.137 7.5.2 山东省与环渤海其他省市资源节约发展状态对比.143 7.6 山东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144 7.6.1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44 7.6.2 科技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147 7.6.3 环境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147 7.7 山东省循环经济预警实证研究.148 7.7.1 指标体系设计.148 7.7.2 预警指标权重确定.149 7.7.3 预警警限确定.149 7.7.4 预警系统检验与系统运行预测.150 第八章第八章 加加快推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对策快推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对策.152 8.1 加快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152 8.2 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153 8.3 加快推进我国的技术进步.156 8.4 加强我国法规建设和行政执法.157 8.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资源节约意识.15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6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 1.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高速增长,但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高消耗基础上的,我们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今后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瓶颈”制约。一方面,我国资源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后备资源也相对匮乏;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中的浪费现象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单位 GDP 所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原材料以及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每创造 1 美元 GDP 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 3 倍、是日本的 10 倍,万元 GDP 用水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4 倍,是美国的 10 倍、日本的 20 倍。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不但进一步加剧资源紧缺的矛盾,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已无法长期支撑这种规模扩张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鉴于我国资源紧缺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实矛盾,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显得极为迫切。我国政府于 20 世纪 90 年代就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工作,曾先后制订了21 世纪议程,先后批准实施了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生态中国建设规划纲要等,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五”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逐步列入议事日程。2004 年 3 月 10 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由此拉开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序幕;2005 年 6 月 27 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