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化学
课程
建设
实践
刘景景
第 51 卷第 3 期2023 年 2 月广 州 化 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51 No.3Mar.2023材料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刘景景(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摘 要:材料化学 是我校材料类专业大一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大一学生加强课程思政教育与引导,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责任与担当”意识、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能够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本文从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思政资源挖掘、教学方法改革三个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其他院校以及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意义。关键词:材料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3)03-0215-03 基金项目:攀枝花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SFKC2043);材料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SFTD2002);教研教改项目(JJ22107);一流课程建设项目(YLKC2240);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项目(18)。作者简介:刘景景(1986-),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开发。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n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Material ChemistryLIU Jing-jing(College of Vanadium and Titanium,Panzhihua University,Sichuan Panzhihua 617000,China)Abstract:Material Chemistry course is a basic course for Material specialty in our university.Strengthen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guidance for freshmen can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world outlook,life outlookand valuesoutlook,make the students have“responsi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consciousness,learn“how to behave”and“how to do things”,which could achieve better educational effect.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n course ideology andpolitics in Material Chemistry wer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resources excavation,teaching method reform,and good teaching effect was achieved,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other colleges and other courses.Key words:Material Chemistry;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teaching reform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和方向。2017 年 12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以“课程育人”为首的“十大”育人体系,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指出要“大力推动以 课程思政 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了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4 个 80%,即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 80%是专业学习,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是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的现实依据”3-4。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 主力军、专业课教学 主战场、专业课课堂 主渠道”在育人中的作用3-4,使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力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课程育人质量,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材料化学 是我校材料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化学平衡、元素及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等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能够分析解决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为学生后续学习 物理化学、钒钛产品生产工艺与设备 等课程以及将来在材料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其思想比较单纯,思维活跃,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可塑性较强,对大一学生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和引导,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等,使学生具有“责任与担当”意识、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因此,在该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本文基于材料化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情况进行了总结,为其他院校以及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意义。216 广 州 化 工2023 年 2 月1 优化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材料化学课程的内容较多,且学时有限,如何在保证专业教育的前提下合理地融入思政教育是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我校材料类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团队对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融入思政元素。确定的内容主要包括绪论、第 1 章热化学与能源、第 2 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第 3 章物质结构基础、第 4 章化学平衡在各类平衡体系中的应用、第 5 章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第 6 章高分子材料化学等章节。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基本原理知识在生产、科研中的应用,减少对相关公式的推导5,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有效解决了学时少与思政融入难的问题。课程目标为:(1)知识目标:掌握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等基本原理和知识;(2)能力目标:基于基本原理知识,对简单的工程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正确方法,获得有效结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3)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家国情怀、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等。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品格塑造的有机统一。2 挖掘思政资源,做好教学服务课程思政的的中心环节在于充分有效地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而如何挖掘其蕴含的思政资源,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先决条件。材料化学课程知识点较多,基本原理较抽象,专业知识与思政之间无直接关系,因此需要教学团队充分挖掘各章节蕴含的思政元素,建设思政资源库,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结合材料化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本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科学家的励志故事,通过介绍材料化学课程中涉及的科学家的励志故事,比如第三章中的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元素周期表的发现-门捷列夫;第五章中的侯德榜-侯氏制碱法、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第三位小数的胜利-瑞利发现氩、攀枝花之父-常隆庆等,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百折不挠的求知精神,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传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等,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2)通过反面案例的介绍,如在第五章授课过程中引出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哈伯-合成氨工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明辨是非,正确使用化学知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趋利避害。(3)在绪论、第一、二、四、六章节中,通过介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能源现状等问题,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和环保问题的能力。(4)在各章节教学中,将抽象的原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如第二章中的熵增加原理,化学平衡原理,第四章中的共轭酸碱对等,使学生意识到乱丢垃圾、浪费资源等都是熵增行为,人越成长越理性,理性的人多了才能形成有序的社会体系;结合化学平衡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有大局观念,培养学生的奉献和担当责任;从共轭酸碱对的依存关系引出人与社会、自然相互依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将抽象原理进行生活化,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3 改革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是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持续改进6。其实质是围绕学生的能力提升开展教学,教学重点关注学生获得什么,而非老师教什么。基于上述理念,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侧重以学生以中心,教师则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7,依托清华在线、雨课堂等平台,将教学内容和思政资源(新闻网页、音视频等)传至平台上,供学生在线学习,并完成任务讨论,教师通过后台进行监控;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解决共性问题和讲授重点内容,较多的采用案例法、对比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挖掘各章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适时进行资源共享,并分组进行思政专题汇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同时不断丰富课程思政资源,达到教学相长;课后要求学生撰写学习体会,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真正做到将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汤中8-9。该门课程自 2019 年开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并逐步运用于教学环节中。实践表明,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入思政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家国情怀、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明辨是非的能力等等,同时加深了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原理知识,近 2 年该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稳步提升;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挖掘各章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分组汇报,增强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力,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分析解决问题、口头表达能力、制作 ppt 等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反响较好,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 结 语材料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为大一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高校教师,要强化自己的思政意识,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培训,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沟通交流,提升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各教研室要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讨,发挥思政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针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学校和学院要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健全考核管理,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加入经费投入力度,对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部分进行专项评分,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机制保证,真正使全体教师肩负起教书